不管百官怎么想的,新式稻谷的存在就这么公之于众了。
而关于这新式稻谷的取名,乾元帝则是大手一挥全部归属于赵镇。
看得太上皇眼红不已,这稻谷是赵镇研发出来的,赵镇被尊为农圣理所应当。
可如果取名能够掺和一手的话,那必然可以名留青史。
当然太上皇也就只能羡慕羡慕了,他与赵镇的关系可不好,如果得寸进尺的话指不定赵镇会怎么对付他呢。
毕竟当初他手握大权的时候,赵镇都敢直接马踏皇宫,如今元景勋贵跟着水溶背叛大周之后,太上皇可没有任何与赵镇平等对话的资格。
最终赵镇将这新式稻谷命名为农圣神谷,因为赵镇日后会有农圣的称号,这样取名的话也相当于是给自己塑造金身。
今后大周皇朝,不管未来后世之君何等昏庸,可单单就是这农圣神谷一桩创造物,就可以保证大周成为历朝历代的翘楚。
当然这都是打比方,因为就赵镇目前的情况来看,长生不死似乎并非不可能。
而半个月之后,随着当初发放出去的种子全部成熟收割,整个天下尽皆哗然。
北方一处偏僻的小山村,因为这里苦寒所以常年穷困。
地质的原因导致这里的粮食收成一般都很差,从而这里的百姓除了种地之外,还会到各种苦窑里面做工。
可今时今日不同了。
站在那荒凉的山坡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金色稻谷,百姓们的眼中满是泪水。
“稻谷,从未见过这般茂盛的稻谷啊!”
“当初太子殿下发放种子的时候,俺还好奇怎么莫名其妙的发放种子,原来这都是太子殿下为我们从天上请来的神谷啊!”
百姓们如今都传,赵镇乃是天上二郎真君转世,这神谷乃是他从天上神农大帝那边求来的。
这传闻有头有脸的,反正愚昧的百姓们是相信了。
否则的话无法解释,这世上为何会有这么恐怖的稻谷,亩产三千斤还一年三熟啊!
此时此刻赵镇的声望在大周疯狂暴增,虽然以前赵镇成为战神之后,就已经名声很广。
可这一次截然不同,以往百姓们对赵镇更多的是敬畏,毕竟赵镇的名头便是杀敌数十万。
但如今却是真心实意的崇拜以及信仰。
只因为天下百姓都将因为赵镇的农圣神谷吃饱饭,从此天下再无饥饿。
大周的婴儿们从出生之日开始,就能够日日吃饱饭,饥饿这个词汇或许从今往后能够从大周百姓们的对话中消失。
只要不是很懒,一亩地就可以保证一家人的丰衣足食,这样的日子神仙都不敢想。
恐怖到极致的声望,如果是放在那些有信仰修行的世界,恐怕赵镇会直接原地成神。
当然与赵镇等人预料的差不多,那些利益被触及到的世家大族开始坐不住了。
就算是被他们所掌控的农户,开垦荒田弄出一亩地那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所以一时之间那些地主,世家大族手中居然再无一个农户愿意给他们种地。
大家都等着朝廷发放新的种子,从此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呢。
第138章 世家门阀一直存在,不知死活!
跟赵镇等人预料的差不多,天下见不得百姓好的人不在少数。
毕竟百姓过得好了,他们还怎么继续剥削百姓,怎么继续做人上人呢?
当然也有一些聪明的家族,选择换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家族。
他们得到消息,这种种植只有通过特殊的工艺之后才可以二次播种。
既然如此的话,那高产粮食就独属于大周才有。
这样一来的话如果做粮食生意专门销售到其他国家,那必然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并且百姓手中有钱了,以后必然会促进其他生意的红火,与其想方设法的去阻止这件事,还不如赶紧寻找新的出路。
聪明人终究还是少数,亦或者说那些家族并非不知道这是正确的,可他们就是不甘心。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坐享其成,只要掌握着大量的良田,就会有无数的百姓给他们种地。
通过剥削百姓,他们就能够赚到几辈子都吃不完的财富。
这般好日子下成长起来的这些所谓世家门阀,他们又怎么会放弃如今的一切重新奋斗呢?
再加上世家门阀一直都存在,可以说某些程度上他们甚至不将皇权放在眼中,因此这第二季度的粮食播种之时,全天下就出现了零星的动荡。
太原城郊,百姓们满脸兴奋的从官府那边领取了粮食种子,就准备回到自家的地里面播种。
其中九成的百姓,都是世家门阀的雇农。
可随着农圣神谷出世,那亩产超过三千斤,并且对土质没有太大要求的神物,直接震撼了天下百姓。
那些本来属于世家门阀的雇农们,全部都自行回家,然后去开垦荒地了。
如果换做以前的话,开垦荒地是不太可能的。
并非是百姓们不够勤快,就算是没有牛可人力一样能够移山填海。
百姓们之所以愿意接受世家门阀的剥削,不是他们不想寻求新的出路,而是没有办法。
因为上好的良田基本上都掌握在世家门阀,乡绅地主的手中。
有的时候最新治理出来的淤田,都会第一时间被世家门阀买到手。
多年传承下,这些世家门阀早就形成了一个独有的圈子,他们资助学子,资助官员,导致这朝堂上的官员大部分都与世家门阀有关。
甚至有的官员还会自己也成为新的世家门阀。
官官相护之下,那些清理出来的上好良田,自然就只能归属于世家门阀。
所以百姓们自己开垦的荒地,根本就种不出粮食,亦或者是很难种出来。
因此哪怕被世家门阀当做猪狗一般欺压,以往的百姓们都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可如今不同了,赵镇研发出来的农圣神谷不会受制于土质,这代表着以往没人要的烂废田,都可以种植出亩产三千斤的神谷。
所以百姓们有了希望,自然就不愿意继续给世家门阀种地了。
故此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这天下世家门阀的雇农们就跑的七七八八了。
太原有一个世家门阀名声与权势最大,那便是太原王氏。
从隋唐时期就一直流传到如今的门阀势力,传承了千年的存在。
虽然经过黄巢之乱,导致没有了当初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威风。
可依然还是底蕴深厚,且手段通天。
作为流传了千年的世家门阀,太原王氏几乎掌控太原等地九成的良田。
哪怕是以往朝廷在这地方的粮食税收,都只能仰仗太原王氏。
甚至一定程度上,太原的粮价就是太原王氏所掌控的。
但如今这农圣神谷的出世,导致太原王氏的根基受到了影响。
传承千年的太原王氏,最大的倚仗当然就是掌控着太原等地的大部分良田。
手里有无数百姓靠着太原王氏苟活,以前只要太原王氏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引起数十万百姓的动乱。
因此就算是历代朝廷,面对这种顶级的世家门阀,都只能是以礼相待。
虽然没有唐朝时期的那种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威风,但却依然还是这中原天下权势顶端的存在。
对于朝廷要动摇他们太原王氏根基的做法,太原王氏自然不爽。
“哼,一群泥腿子,居然敢忤逆我太原王氏,当真是找死!”
太原王氏家主如此说道。
宗祠之内汇聚着太原王氏七十二房的家主,大家都是来抱怨的。
由此可见太原王氏有多么权势滔天,坐在这里的任何一房,单单拿出去的话,只是看一个财富就不下于薛家那种家族。
毕竟薛家虽然号称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可终究还是因为当初资助了大周皇室夺取天下,这才获得了一定的声望以及好处。
只看底蕴的话,薛家顶破天只能算是传承不到两百年的家族。
毕竟大周立国才百年,而薛家在百年前的时候,只是金陵一个普通的商贾之家。
所以太原王氏只需要拿出一个支脉,就可以与薛家相提并论。
也难怪每次天下动乱,这获得皇位的总会是这些世家门阀出身之人。
唐朝的开国皇族李家就自称出自陇西李氏这个五姓七望之一。
当然成为皇族之后,李渊他们那一支就自己独立出去了。
不过由此可见,不管李氏皇族是不是出自陇西李氏,都可见这些顶级门阀的强大。
一个并非是主脉的支脉,在天下动乱的时候都可以借机腾飞一统天下,可见这些世家门阀的底蕴之恐怖。
太原王氏便是这种存在,骨子里面的骄傲让他们自动忽略了皇权,并未想过现如今的大周皇权与当初有何区别。
赵镇可不是太上皇与乾元帝啊!赵镇可是大周皇朝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族,甚至是未来的皇帝。
最终太原王氏七十二房商议过后,决定直接出手给那些泥腿子一个教训,让他们乖乖的滚回来给自家种地。
并且物以稀为贵,他们才不会种植朝廷给的什么神谷,如果粮食泛滥了那他们还怎么掌握那些泥腿子的命脉,还怎么从中赚取到大量的金银?
所以在百姓们兴高采烈的翻地播种的时候,一个个来自世家门阀的刁奴举着大棒刀剑,浩浩荡荡的向着各个村庄而去。
第139章 公然挑战朝廷,赵镇生出杀意!
“干什么干什么?谁让你们在这里种地的?”
一群豪奴手持大棒冲到了田里面,直接对着翻地的百姓们拳打脚踢。
这景象可是吓了百姓们一跳,一个老人没忍住问道。
“为何不能播种?这地是我们刚刚开垦出来的,便是属于我们的地!”
为首的管家看着面前的老者,眼中满是狠辣。
“一群不知死活的刁民,你们是我王家的雇农,只能给我们王家种地,没有我太原王氏的允许,你们居然敢自己开垦荒田想死不成?”
听着这管家的话周围的百姓愤怒至极,但是面对手持兵器的太原王氏豪奴,他们也不敢太过激烈。
但还是有清醒的村民对着那管家道。
“我们又不是太原王氏的家奴,要不要继续给太原王氏种地,完全是由我们自己选择。”
“而且朝廷早就有所规定,开垦荒地得到的田地,都属于开垦者。”
谁知太原王氏的管家眼中满是不屑,用嘲弄的眼神看着面前的村民道。
“谁看到你们开垦荒地了?我只知道你们现在要播种的地,是属于我太原王氏的。”
“官府地契文书在此,尔等就算是闹到官府去,那也是我太原王氏占理!”
听着管家的话全场哗然,大家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的管家,似乎都怀疑自己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