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818节

  差不多是李云孙子或者是重孙子那一辈。

  这是历史规律,不管是谁都很难一蹴而就,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只能是对外扩张,然后把神州大地,从陆权文明,引导成为陆海综合文明。

  这些事情都只是李云的设想,他也只能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去做,能做成自然是好,做不成…

  那也没有办法。

  只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好消息是,从章武元年一直到现在的章武九年,除了幽燕之战,以及一些小规模的平叛之外,哪怕是这样好斗的李皇帝,也再没有打过什么大规模战役。

  国力,已经积攒了近十年时间了。

  而幽燕之战,李云动用的只是河北道的兵力,以及太原军的兵力,再加上苏展带去的五千禁军。

  京兆府附近的禁军,还保留着几乎完整的战斗力。

  李皇帝看了看刘博,伸手说道:“把九司的详细情报,拿来给我看看。”

  刘博应了一声,从怀里取出厚厚一沓文书,递到了李皇帝的桌案上,然后他看着李云,轻声叹道:“贯通西域,以朝廷现在的战力,我想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问题是,西北距离朝廷,还是太远了,如果是西域…”

  “光是粮道,就会是大问题。”

  李皇帝抬头看了看刘博,然后继续低头翻看文书,一边看一边说道:“如果派驻一支兵力,在西域屯垦呢?”

  “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时间一长就会出问题。”

  刘博默默说道:“谁能够背井离乡几千里,孤守西域?”

  “很可能,一守就是十年。”

  刘博苦笑道:“这一来一回,恐怕都要一年时间。”

  “鞭长莫及,就是这个道理。”

  英国公看了看李云,低声道:“所以历朝历代,在西域都不长久,更多是固守边境,击退来犯之敌了事。”

  李皇帝目光,终于从文书上移开。

  刘博说的话,句句都是实情。

  在国力强盛的时候,贯通西域,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真正的难处在于长时间贯通西域。

  哪来的数万兵力,替你长时间守在那里?

  这个时代的交通能力,实在是太拉了。

  不要说往来粮食,就是一封书信,一来一回恐怕也需要好几个月时间,这种信息延迟,想要羁縻统治都不容易,更不要说直辖了。

  李云沉思了一番,然后默默说道:“事情我知道了,后面我会着手处理,九司增派人手去这两个地方,有什么消息,立刻报到我这里来。”

  刘博应了一声,对着皇帝低头说道:“二哥早些歇息,我先回去了。”

  他缓缓退出了甘露殿。

  李皇帝坐在主位上,没有动弹,他认认真真的看完了九司送来的情报,然后又让宫人多点了几盏灯,挂起了两幅地图。

  这是开国之后,他命令兵部职方司绘制出来的天下舆图,除了一幅完整的大地图之外,按照各个地区,还有十份区域地图。

  这地图,一直到章武六年才绘制完成,其中一份就一直在这甘露殿里,供皇帝陛下随时查看。

  李皇帝提着宫灯,看了许久,一直到子夜时分,他才有些疲累了,也没有再去后宫翻牌子,就睡在了甘露殿里。

  次日,是大朝会的日子。

  顶着黑眼圈的李皇帝,无精打采的来到了太极殿里,坐在主位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这场大朝会,要议论的事情不少,一直到快中午,才终于结束,李皇帝背着手下了御阶,然后吩咐道:“苏大将军,李槲,还有陈大。”

  他点名之后,沉声道:“散朝之后,到甘露殿见驾。”

  陈大,在章武六年之前,一直在关中任长安将军,章武六年,他去职长安将军,由贺钧接任。

  而陈大,则是回到了洛阳入职禁军,如今是禁军十二卫其中的两卫的将军,在洛阳,也已经有好几年时间。

  准确来说,禁军成立之后,很多当年外派出去的将领,尤其是李皇帝的亲信,都回到了洛阳,进入到了禁军。

  毕竟,驻扎在外面的兵力,虽然也是朝廷的兵力,但是鞭长莫及,禁军才是皇帝的权力以及意志的最直接体现。

  这些老兄弟管着禁军,李皇帝才有底气,大刀阔斧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听到了皇帝陛下的“点名”,太极殿里立刻议论纷纷。

  大家伙都不是蠢人,听到这几个名字,就几乎立刻猜到了大致的事情。

  一定是什么地方,再起战事了。

  或者是陛下,准备对什么地方用兵了。

  于是乎,这三位赶往甘露殿的时候,太极殿里,不少官员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人围在几位宰相面前询问,几位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面面相觑。

  他们也不清楚。

  章武一朝,对宰相的权力做出了一些加强,比如说大多数事情,中书都可以直接处理。

  但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对宰相们做出了一些削弱,比如兵事上面,中书宰相们,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皇帝,只跟枢密院,兵部,户部,禁军,以及当事的相应官员议论,并不会寻中书宰相,询问宰相们对于兵事的看法。

  最多,也就是跟宰相们商议该不该打。

  但是具体怎么打,派什么人,派什么地方的兵去打,中书宰相们就完全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很显然,这一次皇帝陛下并不需要讨论应不应该打,因此干脆跳过了中书,直接把几个相应的武官,喊了过去。

  另一边,李槲跟陈大两个人,跟在苏大将军身后,一路小心翼翼的来到了甘露殿里,刚刚走进甘露殿,三人就看到了被挂起来的两张地图。

  三个人扫了一眼地图,就几乎明白了皇帝陛下的心思,不过还是依次上前,对着皇帝陛下低头行礼。

  李皇帝抬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然后指了指这两张地图,默默说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这两个地方都出了些问题,我准备对这两处用兵。”

  他看着三人,然后目光落在了苏晟身上:“大将军,你说一说罢。”

  苏晟想了想,开口道:“陛下,臣想看一看具体的情报。”

  李云点头,指了指一旁的桌案,很快三人将九司的文书拿去,互相传看了一遍。

  苏晟思考了一番,这才对着继续说道:“陛下,灵州朔方一带简单,派长安驻军去平叛就是,可以让陈将军领兵,以贺钧为副将。”

  “至于吐蕃…”

  他犹豫了一下,低声道:“臣以为,只要增防剑南道,关中道。”

  “就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因此吐蕃…”

  苏大将军深深低头。

  “可以暂时搁置。”

第1035章 相亲

  苏晟将门出身,当年在江东军中就隐隐已经坐稳了一哥的位置,开国之后,先是任枢密副使,又任枢密使,别的不说,现在的他,对于兵事走向,判断的还是相当精确的。

  他给出来的建议,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朔方一带的韦氏残部,以及他们勾连的六蕃,短时间内已经很难再起什么气候,这个时候之所以冒头,充其量也就是想要趁着李唐与契丹人厮并的时候,在西北一带趁火打劫。

  能够占据河套自然是好,占不住的话,他们也就是打打秋风就回去了,应对这种敌人,不用太急,长安就有两万多驻军,再临时征调一些新兵,半个月时间就能赶到灵州。

  在关中征兵,相当好征。

  因为关中百姓很记恩情,尤其是记得李皇帝的恩情。

  当年,武周末年时候,长安城里政权动荡,你来我往,武周的皇帝也是进进出出,整个关中在几年之内,数次易主,更是曾经落到梁温这种煞星的手里,把关中真是折腾的民不聊生。

  关中之战后,李皇帝亲自去了一趟长安,与杜谦一起巡视关中,因为关中情况太糟糕,哪怕当时的新朝经济状况并不如何好,但是李云还是减免了关中整整三年的赋税,没有收关中百姓一文钱,一粒粮。

  三年时间里,关中官员的俸禄,衙门的开支,都是从朝廷那里支取,甚至一部分,是从李云的内帑里支取。

  不止如此,在李云的授意下,从河南道调来了不少粮食种子,免费发放给关中百姓,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如此,关中才能三年之内,基本恢复了从前的农业生产。

  到现在,关中各行各业都已经恢复了从前的七八成,长安城里的人口,也已经恢复到了旧周都城时候的一半,只是人口,还需要一点一点慢慢恢复,着急不得。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关中百姓很念李皇帝的恩德,每年万寿节,也就是李云生辰那一天,天下各道府州县里,关中道一定是庆祝最热闹的地方,没有之一。

  相比较官员,士族,以及地主乡绅们,李皇帝显然更得这些黎民百姓的喜欢。

  即便关中人口还有待恢复,只要朝廷的征兵令发下去,关中百姓一定会积极响应。

  先前陈大在关中平乱的时候,整个关中的百姓便是如此,相当支持朝廷的一举一动。

  李皇帝沉默了片刻,然后看了看陈大,开口道:“你在关中许多年,你说说罢。”

  陈大已经欲言又止数次,闻言终于能够上前一步,他低着头说道:“陛下,即便没有这一次动乱,臣也准备向陛下,向朝廷进言了。”

  “臣奉命任长安将军,在长安以及关中,待了整整六年时间,六年时间里,关中北部,我们只能触及到延,庆,原,会四州,这四个州再往北,朝廷的行政就很难铺设过去了,换句话说。”

  他看着李云,沉声道:“箫关以南的关中,朝廷的确已经收回来了,但是与从前武周时候的关内道,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臣看过关内道的地图,现在的关中,大多数武周时候的京畿道。”

  “武周时候的关内道,大半没有实控。”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此时,陛下如对朔方用兵,臣请命,替朝廷收回整个关内道。”

  李皇帝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地图,思考了一会儿,开口道:“你要多少人?”

  陈大立刻低头说道:“臣现在,领禁军的神武左右卫,臣请带这两卫出征,再与长安的长安军合并,凑在一起,差不多有三万战兵。”

  “三万战兵,足够了。”

  陈大抬头看着李云,正色道:“一日不收回关内道,臣便一日不回来见陛下。”

  禁军现在分成了十二卫,每一卫人数差不多在五六千人,一同拱卫洛阳。

  再加上洛阳城里兵马司的兵力,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兵力,洛阳城附近的战兵,差不多在十万人出头。

  人数不是太多,但俱是多年积攒下来的精锐。

  李云闻言,看向陈大。

  “只一个关内道不够,收拾了关内道之后。”

  李皇帝看着陈大,缓缓说道:“我还要陇右道。”

  这话一出,三位将军都微微变了脸色。

  关内道,就在关中的正北方,地方虽然不小,但也就是江南道的大小。

  但是陇右道,就太大了…

  陇右道如果追溯,可以一直往西,延伸到旧周极盛时候的安西都护府,单从面积来算,已经占了李皇帝现有地盘的大半。

  这么大的地盘,历朝历代哪怕国力强盛的时候,往往也只能用羁縻统治,或者派遣使者,去经略西域。

  真正驻兵直辖的,少之又少。

  见陈大面露犹豫之色,李皇帝神色平静,开口说道:“你若是自觉得不行,我就考虑其他人选。”

  陈大是皇帝嫡系之中的嫡系,皇帝已经说出来这种话了,便是让他去死,他也不会眨一下眼睛,这位神武卫将军半跪在地上,深深低头道:“臣愿意领命!”

  李皇帝看着他,默默点头:“那好,这个事就这么定了,你领神武卫,会同长安驻军一并出征,以你为主将,长安将军贺钧为副将。”

  说着,李云看向兵部尚书李槲,开口说道:“兵部在三日之内,与陈大一起,商议一个章程出来。”

首节上一节818/8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