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811节

  “国公。”

  李皇帝此时已经完全清醒了,他神色平静道:“韩国公。”

  薛皇后有些惊讶:“陛下授爵,向来谨慎,怎么对钱忠这么大方?”

  “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

  李皇帝开口说道:“他是未来的国丈,也是我们李家的第一个亲家,再加上本就已经是侯爵,给他晋封一级,合情合理,后面如果他办事得力。”

  “这个国公可以考虑让他世袭。”

  世袭不加罔替,就是代降,后人以侯爵袭他的国公爵。

  说着,李云抬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刘皇妃,笑着说道:“铮儿也到了成婚的年纪了,这段时间我让人给他物色王妃,爱妃得了空,也可以跟洛阳城里的命妇走动走动,替他寻个亲家,早日成婚。”

  刘皇妃先是点头应了一声,然后开口笑道:“陛下跟姐姐,是他的嫡父母,这事应该陛下跟姐姐做主才对。”

  李皇帝从床上坐了起来,默默说道:“我最近还要忙一些事情,恐怕没有太多精力顾及他了,你们姐妹都上点心思。”

  他叹了口气道:“家里现在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了,很多事情,你们三个都要多上点心思,要保证我们这一家,内在和谐。”

  “不要出什么问题。”

  薛皇后拉着李云的手,看着相伴多年的丈夫,轻声道:“陛下放心,有妾身在,内廷出不了差错。”

  如今整个朝廷里,薛皇后绝对有资格说这句话,她不仅仅是后宫之主,皇帝的结发夫妻,更重要的是,她本人的资历,也足够深厚。

  撇开后族薛家的势力不提,撇开她跟皇帝的结发夫妻不提,单单是她在缉盗队之中的影响力,薛皇后说话,份量就已经很重了。

  说的再直白一些,假使李皇帝现在突然没了,薛皇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不会有任何阻碍。

  李皇帝默默点头,起身道:“给我穿衣服罢,还有些事情我要去处理。”

  陆皇妃从旁边拿来外袍,一边给皇帝披上,一边开口叹道:“陛下,要不然歇息几天罢?”

  李云笑着说道:“我精力旺盛得很。”

  “不过一场醉酒,不必担心。”

  说罢,他起身洗漱了一番,让刘皇妃给他整理了发型,迈着步子,朝外走去。

  等到他离开之后,刘皇妃看着他的背影,对着薛皇后叹了口气:“陛下似乎碰到什么难事了。”

  她皱眉道:“真不明白,现在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陛下。”

  薛皇后先是点头,然后默默说道:“或许,天底下真的有比打天下更难的事情,只是咱们没有在夫君那个位置上。”

  “因此看不分明。”

  …………

  下午,甘露殿里。

  已经受封韩国公的钱忠,毕恭毕敬的跪在了皇帝面前,叩首行礼。

  “陛下,臣万死不敢受此殊荣。”

  他低头叩首道:“请陛下收回成命!”

  当年国公一爵,十分稀缺,哪怕是姚仲姚相公,都没有受封国公,卓光瑞卓相公虽然受封国公,前段时间也被褫夺了爵位。

  如今朝廷里的国公,也只有个位数而已。

  钱忠不管是功劳,还是资历,都要差上不少,单凭一个女儿封了国公,在老兄弟里头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光彩。

  李皇帝上前,把他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你这厮,不知好歹。”

  “这国公也不是全然给你的,是给我那儿媳,给太子的。”

  “你不用放在心上,从前什么样,往后依旧什么样就是了。”

  钱忠又推辞了几句,李云始终不许,说到最后,李皇帝皱了皱眉头,问道:“对国公不满意?”

  钱忠吓得跪在地上,叩首行礼,战战兢兢,再不敢说话了。

  李云再一次扶他起来,跟老兄弟聊了几句,叮嘱他做好鹰扬卫的将军,便让他离开了。

  钱忠离开之后,又有人进宫谢恩,这一次却是卓光瑞的儿子卓重。

  昨夜,李皇帝迷迷糊糊说出来的那句话,晋王爷却是真的给他去办了,而且是一大早就去了中书,知会杜相公。

  晋王爷的面子很大,到了中午,中书的圣旨就发了下去,下午时分,卓重已经进宫谢恩来了。

  李皇帝看到卓重,听到卓重谢恩的内容,也有些愣神,他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昨夜自己似乎说过这么一段话。

  卓重抬头,看到了皇帝疑惑的表情,又连忙低下头:“陛下昨夜饮酒过多,若是醉言,臣这就去中书,去吏部,让他们将圣旨收将回去。”

  李皇帝摆了摆手:“本就是要升你的官。”

  皇帝金口玉言,不能因为醉酒,说出口的话就撤回去。

  因为这样会出大问题。

  皇帝金口玉言,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时刻在线,保证别人伤害不了自己。

  如果喝醉了酒,说话就可以不作数。

  那么“醉酒状态”下的皇帝,也就不是皇帝了。

  真有这种规矩的话,皇帝醉酒或者不醉酒,说不定就不是本人能够说了算的了。

  如果文武大臣众口一词,说你现在喝醉了…

  虽然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在章武朝发生,但是却很有可能在后世发生。

  李皇帝走到卓重面前,将他搀扶了起来,开口说道:“工部是你父的老衙门了,工部也并不比其它五部差,你要好生办好差事。”

  “另外。”

  皇帝陛下叮嘱道:“好好孝敬你父亲,朕将来,还要用他。”

  卓重两眼发红,再一次跪在地上。

  “臣代家父。”

  “叩谢圣恩。”

第1026章 再临军阵

  本来,李云是想擢升卓重,为吏部郎中的。

  这样,卓重就可以很好的替他去,做成一些事情。

  但是吴郡卓氏先是被他按进了泥尘里,卓光瑞又被削爵罢相,这个时候再这样用卓重,就显得有些不太地道,因此李云就放弃了这个用法。

  至于吏部吏部司郎中的人选,并不是特别着急,因为朝廷先要抽丝剥茧,抽丝剥茧的过程,则主要是御史台去提出来,然后三法司经办。

  三法司里,御史台是许昂主观,大理寺是徐坤,唯一麻烦的是刑部,刑部尚书费宣,也是个相对的顽固派。

  好在刑部虽然负责天下刑名,但是官员的事情,多是大理寺负责,刑部最多就是派个人参与一下,因此费尚书并不会成为太大的阻碍。

  这样,晋卓重做工部侍郎,也就合情合理了,至少能稍安卓光瑞的心,不能让这个老臣完全熄了心思。

  李云将来,大概率真的还要再用他。

  安排好了卓重的事情之后,李皇帝拿着自己定下来的官员名单,亲自去了一趟中书,又跟中书几位宰相一起,把补缺的名单确认了下来。

  这一次补缺,就有六七成是通过“新学”科考,进入朝廷的官员了。

  虽然他们在政治上还很年轻,用他们稍显大胆,但是这个时候,李皇帝手里,也没有什么可用之人了。

  安排好了这些人的事情之后,已经是中午时分,李云干脆让人,把午膳传到了中书,他与几位宰相一起,吃了顿工作餐。

  一顿饭吃完之后,宰相陶文渊犹豫了一下,对着李云低头道:“陛下,臣…臣年老体衰,已经不堪重用了。”

  “臣请辞官归养,请陛下俯准。”

  李云抬头看了看他,便低头继续看文书,淡淡的回了一句:“不准。”

  陶文渊一怔,随即又要继续进言。

  “陛下。”

  李皇帝认真抬头,看了看他。

  “陶先生,朕这些年脾气的确收敛了。”

  “也想跟大家好声好气的说话,把事情办好了。”

  说到这里,李皇帝冷下了脸:“但其实,我不是什么好脾气。”

  这一句话,吓得陶文渊跪在地上,低头叩首,战战兢兢:“臣…臣死罪。”

  中书里,另外三位宰相,也都被突然发火的皇帝陛下,吓得跪倒在地。

  在朝廷里当官,可不是在公司里打工,想不干就不干了。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告老还乡,皇帝心情好,或者是真的觉得你年纪大了,说不定就放你回去了。

  但皇帝想要用你,你就跑不掉,死也要死在任上。

  甚至回家守孝,都可以被“夺情起复”。

  陶文渊这个人,就属于比较典型的“旧派”官员,他曾经一度是旧周长安城的文坛领袖之一,是长安城最大书院的山长。

  他是以“旧学”入仕的。

  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因为先前舞弊案,皇帝重办了一批人,又增补上来一批人,新旧学交替之势,已经相当明显。

  这个时候,刚受罚的陶文渊就上书辞官,多少有点“闹脾气”的嫌疑,而且,他这么做,也是在向天下旧学之人示好,表现自己的态度。

  意思是,看,我陶某人宁愿不做这个宰相,也不跟他们为伍。

  这种态度,李云当然是不会愿意的,更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把他给放走。

  要不然,岂不是显得他李皇帝蠢笨,什么都看不出来?

  而且把他留在朝廷里,继续做宰相,也能表现出新朝海纳百川的态度。

  陶文渊跪在地上,战战兢兢。

  李皇帝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朕看陶先生身体好的很,好好在朝廷里做官,不要有什么别的心思。”

  “这样,你我才能够善始善终。”

  这个时候,陶文渊无法离开朝廷,如果他还想要反抗李云,那么就只剩一条路了。

  那就是死在任上。

  不管怎么死,只要死在任上,李皇帝这里,就会很难堪。

  而李云这句话,也在有意无意的警告他,不要动歪心思。

  他要是真的莫名其妙死在了宰相任上,李皇帝一定会雷霆大怒,到时候获罪的,就会是整个陶家了。

  说完这句话,李云背着手,大踏步离开中书。

  杜相公追了出去,跟在李云身后说了几句话,然后便退回了中书,等到他回到中书里,姚相公正在跟陶文渊说话。

首节上一节811/8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