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721节

  “好了好了,说正经事。”

  “中书已经拟了旨意,这几天就会下发下去,如今三省还未确立,我们商量过,这几年为了保证办事的效率,就暂不确立三省了,以中书政事堂议事为拜相。”

  “卓兄你,仍兼着工部尚书的差事,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入中书议事。”

  说到这里,李云顿了顿,继续说道:“中书已经给你空出来了一间公房,往后你可以在中书办公,也可以回工部办公。”

  “有要紧的事情,便是你们三人汇同商议。”

  说到这里,李云停顿了一下,说出了最要紧的八个字,也给这三位宰相,定下了职责范围。

  “辅佐天子,协调六部。”

  卓光瑞起身,跪在地上,深深低头:“臣,叩谢圣恩。”

  李云招了招手,笑呵呵的说道:“起来,起来。”

  “没有外人,等到开朝会公布的时候,再谢不迟。”

  卓光瑞这才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坐了下来。

  李云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后面上半年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新朝的第一次科考了,本来科考,应当是礼部负责,不过这是大唐开国以后第一场科考,为了表示重视。”

  “我准备派一位宰相去主考。”

  他看着杜谦跟姚仲,笑着说道:“卓兄刚刚拜相,又兼着工部,他就不要去了,你们二位,谁愿意出来当这个主考官。”

  杜谦跟姚仲闻言,都微微低着头,目光炽热。

  当年,金陵文会的第一科,都出了不少人才,像是姚仲,徐坤这些,甚至已经进入朝堂高层。

  而新朝的这第一次科考,也注定了会人才济济,这一科入仕的人当中,一定会有大量的人才崭露头角,将来在朝堂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谁来做这个主考官,就等同于是这一批官员的“恩师”,将来,就会有莫大的影响力。

  姚仲心动至极,目光热切,但是他始终低着头,没有说话。

  杜谦站了出来,微微低头道:“陛下,臣事情太多,恐怕无暇分身,让居中兄去主持这一场科考罢。”

  李云笑呵呵的看了看杜谦,杜谦也在抬头看着李云,两个老搭档相视一笑,很是默契。

  杜谦在新朝文官里,已经是一家独大的存在了,姚仲完全不是他的对手,甚至只能以学生自居。

  这种情况下,杜谦自然也不会再想去出这个风头,甚至,他自己也希望姚仲能够起势,与自己分庭抗礼。

  于是,在悄无声息之间,他跟李云就达成了默契。

  “那好。”

  李云拍板道:“今年这第一科,就由姚先生主考,礼部陶尚书做副主考。”

  姚仲深呼吸了一口气,跪在李云面前,低头叩首谢恩。

  等到姚仲起身之后,杜谦抬头看着李云,咳嗽了一声,然后开口说道:“陛下,臣觉得,今年上半年还有一件大事务必要办。”

  李云看了看他。

  “受益兄直说就是。”

  “陛下,需要扩充后宫了。”

  他正色道:“如今,皇家血脉,远远不够…”

  到现在,李云已经有三子一女了。

  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元,李铮,还有李苍。

  陆陆皇妃,也再次怀上了身孕。

  这样的子嗣规模,对于后继之君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对于开国之君来说,却还远远不够。

  李云必须要生到两位数,才能让这个国家,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彻底绝去后顾之忧。

  听到杜谦这句话,李某人摸了摸鼻子,想起了前几天见到的那位模样极佳的武周皇女。

  “朕实非好色之人,无奈身为天子。”

  李皇帝长叹了一口气。

  “也只好从了你们了。”

第910章 苏晟不再无暇

  这一次扩充后宫,其实从李云登基之后,薛皇后就在忙着张罗了,甚至李云本人,也参与了一些意见。

  因为这不单单是李云以及李家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相当严肃的政治操作。

  正常这个时候开国,皇室应当与一些开国功臣结为姻亲,从而保证整个统治集团能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朝廷稳固。

  但是李某人创业太快,他本人又太年轻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李云以及他那些下属们,都在三四十岁左右,像孟青那种,还只有二十多岁。

  他们的下一代,年纪都还小,是没有办法结亲的。

  那么李云这一次纳进宫里的,其实多是一些前朝世族,以及被团结过来的前朝勋贵之女。

  比如说清河崔氏,琅琊王氏,俱有女子被送到洛阳来,准备入宫为妃。

  对于这些世族来说,这一次扩充后宫,就意味着新朝彻底接纳了他们,他们也能够就此放下心来,踏踏实实的生活,踏踏实实的当差。

  而对于李云来说,这场扩充后宫,实际上是一剂安慰剂,让那些从前掌握了庞大社会资源以及生产资料的人群们,就此放下心来。

  但是新朝会不会跟他们休戚与共,会不会让他们继续高高在上。

  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等这个新大唐彻底稳定下来,李氏天下彻底深入人心之后,该怎么办李云就会怎么办,至少在他这一朝,旧世族中听话的那部分,就会被他彻底改造成为新士族。

  要是不听话的。

  也就没有改造的必要了。

  这一场宰相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等到卓光瑞告辞离开,姚仲也去礼部,与礼部尚书商议科考细节的时候,杜谦却没有急着走,依旧留在甘露殿里,他有些不好意思,低头道:“上位,我家三兄有个女儿,今年快十九岁了。”

  “也是个美人儿。”

  他咳嗽了一声,开口道:“三兄前几天来寻臣,让臣在陛下面前说道说道,如果陛下不嫌弃,就干脆选入宫中,侍奉陛下。”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咱们平辈论交,一直兄弟相称,若是受益兄的侄女儿进了宫里,岂不是乱了辈分?”

  杜谦连忙摆手,正色道:“陛下,只有皇后娘娘的娘家,才能跟您论得上辈分,其余都没有辈分这个说法,只是进宫里侍奉陛下和娘娘而已。”

  李云想了想,开口说道:“大好年华,一头扎进深宫里,未必就是什么好事情,便是我愿意,那姑娘也未必愿意。”

  “这个事情,还是算了罢。”

  杜谦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随即他似乎是想起来什么事情,立刻低头道:“陛下,臣三兄,只是想跟天家亲近亲近…”

  “我知道,我知道。”

  李云起身,拍了拍杜谦的肩膀,笑着说道:“杜尚书是什么性格,这些年我也是接触过的,都是干实事的性子,不过这个事情嘛。”

  “咱们还是慎重。”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受益兄,你我已经认识十年了,等再过十年,咱们兄弟二人,倒是可以结个儿女亲家。”

  杜相公闻言,突然笑了笑:“说起来,臣那幼子,与陛下的皇长女年纪相类。”

  李云闻言,脸色骤变,他摆了摆手道:“我那女儿暂不许人,受益兄你家里也有女儿,我那许多儿子,将来你挑一个就是了。”

  杜谦抬头看了看李云,李云也在看着杜谦,两个老搭档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哑然一笑。

  闲聊了一会儿之后,杜谦才想起来正经事,开口说道:“陛下,河东道的官员,臣已经挑选出来七八个了,河东道进展如何?他们何时能够动身?”

  “如果河东军进展顺利,近段时间,吏部就把他们派出去。”

  李云闻言,开口说道:“苏大将军,已经兵进太原府了,一直到现在,河东军都没有见有什么反抗,总体还是顺利的。”

  “如果后面也不出什么问题,估摸着再有一个月,吏部这里的官员,就可以北上,准备接手河东道了。”

  “好。”

  杜谦低头道:“臣明白了,臣回去之后,立刻就去安排。”

  说着,他看了看李云,开口说道:“还有一件事情,臣身为宰辅,还兼着吏部,权柄有些过重了,以至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陛下,臣请革去吏部职事。”

  李云闻言,苦笑了一声:“朕要是有人选,也不至于让受益兄这般辛苦。”

  “再坚持几年罢。”

  李某人叹了口气:“再坚持几年,等我手里有人了之后再说。”

  杜谦微微低头道:“陛下,如今朝廷初建,上下一心,御史台其实就不是特别要紧,比如说刑部的费尚书,就可以调去掌管御史台。”

  “许子望铁面无私。”

  杜谦正色道:“正适合掌管吏部。”

  李云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天下各州县俱都缺位,需要吏部管的事情太多,我怕许昂管不过来,到最后弄得生出乱象。”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受益兄再辛苦几年。”

  “再辛苦几年。”

  …………

  太原城。

  李祯李槲两人,站在城门口,对着骑在马上的苏晟抱拳行礼。

  “大将军请进城。”

  苏晟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太原城,又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将领,他身后的将军钱忠,已经上前一步,低声道:“大将军…”

  不等他说话,苏晟就微微摇头,笑着说道:“放心,你领兵驻扎在城外,不会有事的。”

  “要是这点胆色都没有,我也不必领兵了。”

  说完这句话,他跳下战马,大步走到李家兄弟面前。

  此时城门口,李家六兄弟基本上已经到齐,俱都对着苏晟抱拳行礼,神态非常恭谨。

  六兄弟领着苏晟,一路进了太原城里,此时太原城,早已经备好了酒席,苏晟被一路请到了主位上落座。

  他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下来,扭头对李祯笑着说道:“恭敬不如从命,李节帅不要见怪。”

  李祯摇头,笑着说道:“旧周早已经没了,在下也就不再是什么节帅,只盼望着阖家老小投奔新朝之后,能有一条活路。”

  他低头给苏晟倒酒,开口道:“也盼望着大将军,能照拂照拂我家。”

  “好说。”

  苏晟神色平静,开口说道:“家父与李老将军,乃是同辈人,也一直对李老将军很是钦佩,只是一直没有缘分,如今咱们这些下一辈人,也算是重逢了。”

  听到他这句话,李家几兄弟立刻顺杆往上爬,一口一个世兄,对苏晟极尽吹捧。

  一场酒席过后,苏晟已经喝了个七七八八,李槲搀扶着他,到了一处卧房休息,推开卧房的门之后,李槲便笑着说道:“世兄今天喝多了,好好歇息,等明日,明日咱们兄弟,再好好叙叙旧。”

  苏晟吐出了一口酒气,他手扶着门框,看了看房间里面,又扭头看了看李槲,突然笑了笑:“李兄弟在这房间里头,准备了几个女人?”

首节上一节721/8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