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婚礼,办的相当热闹。
除了江东的文武官员,几乎统统到场之外,曹家的亲谊,也将新的赵宅,挤了个满满登登。
这座新宅,是李云给赵成置办的,规格只比李园略小一些。
除此之外,身为大户的曹家,也很是大气,又额外陪嫁了一套宅子,金银珠宝,也不计其数。
穷了半辈子的赵将军,一下子富了起来。
当天,李云亲自给这一对新人证婚,等到两位新人入了洞房之后,一众江东高层,坐在了一起,把酒言欢。
跟李云同桌的,有杜谦,苏晟,周良,李正,刘博,还有卓光瑞,许昂,邓阳等人。
江东一线,基本就是在这个桌子上了。
当然了,还有费宣,姚仲两个人,现在在外面加班加点的办差均地,哪怕是年关,也没有来得及赶回金陵来,没能喝上这杯喜酒。
推杯换盏之间,杜谦看向卓光瑞,笑着说道:“卓兄,这金陵新城的营建,是你在负责的,什么时候能建成,有没有给上位,建一个气派一些的官邸?”
卓光瑞闻言,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他先是看了看李云,又看了看杜谦,开口道:“杜公,这金陵新城最多明年下半年,就差不多可以落成了,至于上位的宅邸。”
“我是预留了一块地方,但是该建什么,怎么建,上官没有交代,我也不敢自行其事。”
“还有,杜司正下半年的钱,拨给的不及时了,进度可能会放缓一些。”
他说的杜司正,是杜谦的三哥杜和,现任江东度支司司正,总管钱粮。
杜谦正要说话,一旁的李云跟李正碰了杯酒之后,开口笑道:“新城主要是把城墙建起来就行了,新城里空出来的地块,可以发卖出去,卖给那些商人,由他们自行在上面建造宅邸。”
“不过,新城规划要规划好,哪里是街,哪里是坊,都要提前预设,商人们买了田地,要按照官府规定,建造房屋商铺。”
说到这里,李云看了看杜谦,笑着说道:“这样一通发卖下去,我们这个新城不一定会亏钱,说不定还会小赚一笔。”
杜谦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上位,恐怕不会有太多人买吧?”
“这个简单。”
李云低头喝酒,开口道:“可以明确跟他们说,将来金陵府衙还在现在这个位置,但是江东的一应官署衙门,都会搬到新城去。”
他顿了顿,然后指了指自己,笑着说道:“包括我,我也搬过去。”
杜谦闻言笑了笑,开口道:“上位若是搬过去,那里立时就热闹起来了,那些商人都眼尖得很,说不定还真能发卖出去。”
现在,江东的行政班子,跟金陵府的班子,是混在一起的,但这肯定是暂时的,将来渐渐成熟之后,就会划分成为两套班底。
卓光瑞若有所思,问道:“上位,如何定价?”
“先试着卖一个坊的地出去,然后观望一段时间,那些商人们,自己就会定价出来。”
“还有。”
李云想了想,开口道:“我的宅子,也不弄弄得特别大,规制…”
“就按照公侯的规制来吧。”
“再有,新城的地方不要全卖了,留出几块地方,我要用来安置军中的有功之人,给他们分房屋。”
卓光瑞低头道:“是,属下明白了。”
杜谦给李云倒了杯酒,然后看向卓光瑞,笑着说道:“上位的新宅子不用很大,但是该留的空地要留好。”
“将来,肯定是要有一座宫殿要盖起来的。”
卓光瑞看了看李云,见后者没有说话,他举起酒杯,跟杜谦碰了一杯,笑着说道:“是,我一定留出一片…”
“大大的空地出来。”
第557章 二百年变局
地产这个行当,历朝历代其实都有,越繁华的时代,越容易出现。
另一个世界的盛唐时期,有些宰相都要租住在京城里。
这才有了长安居大不易之说。
而江东这块地界,在李云今年吃下淮南道之后,已经完全拥有了独立建国的所有条件,而金陵,目前来看,自然也是国都的不二选择。
事实上,李云最近一两年时间里,一直在建设自己的江东小朝廷。
这些,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
因此这座新城的“地产”,是可以搞一搞的,一来能省去一大笔开支,二来也为将来造势。
一顿喜酒喝完之后,天色已经到了黄昏,新郎官赵成,应付完宾客之后,特意带着新婚夫人,来到李云这一桌敬酒。
等到一番客套之后,李云跟杜谦等人,结伴离开赵家,走到了赵家门口之后,杜谦突然问了一句:“上位将来,是准备定都金陵了么?”
李云想了想,看向他,开口笑道:“就目前而言,咱们只有金陵一个地方可以选,至于将来。”
“如果功业有成。”
李云摸了摸下巴,开口道:“就到时候再做打算。”
杜谦吐出一口酒气,开口道:“上位,我的建议还是京城,京城…”
“要繁华热闹很多。”
“而且千年以来,数朝俱定都京城。”
李云哑然一笑:“还没有影,杜兄怎么就考虑定都的事情了?”
“我觉得不是很远了。”
杜谦很认真的看着李云,笑着说道:“遍观天下诸方,我觉得只有上位一个人,做好了准备,现在哪怕是朝廷,有些方面都还不如我们江东。”
李云拉着他的衣袖,笑着说道:“将来的事情,也只能将来再说。”
“现在去想,便只是一些妄想。”
“眼见着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趁着这个档口,杜兄估计又要忙活好几天,趁着今天赵将军成婚,杜兄好好歇一歇。”
李云笑着说道:“等年节休沐,我去寻杜兄喝酒。”
杜谦应了一声,也跟着笑了笑:“好,到时候在我那里,吃个家宴。”
两个人在夜色之中分别。
这会儿,是昭定三年的冬天,距离年关,只剩下四五天时间。
此时,江东军都尉于欢的事情,已经被用告示广告各地,于欢也要在两日之后杀头。
此时,赵成赵将军大婚,江东高层小圈子,一片热闹祥和。
此时,最北边的一个骑在马上的年轻人,最后看了一眼大周的关隘,带着一众族人,调转马头,奔回了北边的临潢府。
这里,即将成为契丹人的国都,契丹人的上京。
因为那个名叫耶律亿的年轻人,准备在开年之后,正式建立契丹国。
同时,在幽州的关墙上,一身甲胄的萧宪萧大将军,看着远去的契丹人,脸上却没有任何高兴的表情,
因为他清楚,契丹人离开,大概率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有什么事情,或者是…因为天气太冷。
明年开春,他们一定会去而复返。
副将陈,站在萧大将军身边,弄到低头,开口道:“大将军,少将军来信了。”
说着,他把书信递了过去,萧宪展开看了一遍之后,便装进了怀里,开口道:“给他回信,叮嘱他一路小心。”
“要周全返回范阳。”
陈应了一声,连忙低头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一身棉服,看起来文士模样的中年人,站在了萧大将军身后,叹了口气:“大将军,李仝李大将军,回信说,只要朝廷下诏,他自会相帮,如果朝廷无有诏命,他擅自动作就是谋逆,因此他不敢动弹。”
这中年人顿了顿之后,开口道:“不过平卢军的周大将军,倒是回答的很干脆,他说只要幽州遇险,他就会发兵来救。”
萧大将军背着手,缓缓说道:“周窑子这个人,虽然很是让人讨厌,但是他的脑子,毕竟是不坏的,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中年人微微低头,开口道:“大将军,这些契丹人…”
“有那么厉害吗?”
这中年人姓范名洮,是萧大将军麾下幕僚之中的幕僚长,也就是萧宪的谋主。
前一次,范阳军领兵勤王,就是他的主意。
现在事实证明,他当时的决定并没有错误,至少萧大将军,这一两年时间,的确从朝廷那里薅到不少好处。
只不过契丹诸部一统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理论上来说,这件事并不比挥兵南下,扫荡中原要容易,甚至还要更困难一些。
萧大将军看了看他,沉默了许久之后,开口道:“如果朝廷依旧健在,有朝廷协调友军,以及军需粮草,还有等等其他事情,这些契丹人,就不足为惧。”
“但是现在。”
萧宪皱了皱眉头,随即轻声道:“单凭范阳军,挡个一年两年,不会有什么问题,挡个三年五年,或许也没有问题,但如果真的抵挡三五年。”
“范阳军就要被打残了。”
有一个大后方支援的话,这种损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朝廷不行了之后,范阳军自己的后方还没有搭建起来。
一旦损耗下去,恐怕无以为继。
这也是萧大将军,最担心的事情。
这位范先生听了之后,低头道:“大将军,您守上一段时间,便已经仁至义尽了,假如契丹人一直进攻不停,其他节度使又不来救,范阳军便没有必要,为其他人固守国门了。”
“到时候,甚至可以直接把契丹人放进关中来,祸水别引,逼得其他节度使,也不得不下场。”
“这样的事情,朝廷不来扛,其他节度使不说话,没有道理让大将军您一个人死扛到底。”
萧宪皱了皱眉头,开口道:“这范阳,幽州,是我们的根本所在,不守我们去哪里?”
范先生不假思索的说道:“大将军有十万兵马,天下哪里不能去得?”
“何必为了旧周的差事,将自己困守在这里,空耗兵力?”
最近几个月时间,范阳军算上轻敌迎战的损失,以及守城的损失整体伤亡,实际上已经一万多人,
哪怕是范阳军这种庞然大物,这种损失也是不可接受的。
而且,如果明年契丹人还来,这种损失就还会继续损失下去。
到最后,哪怕兵力能通过征兵补上缺口,但是范阳军的整体实力,一定是会越来越弱的。
到时候,就会失去与其他节度使,逐鹿天下的资格与能力。
萧大将军,默默的看了看范先生,沉默了许久之后,开口说道:“先生,真是聪明啊。”
“不敢。”
范洮欠身低头道:“只是为大将军考量而已。”
萧大将军再看向他,目光中已经带了一丝杀意,不过很快又压制了下去,他沉声道:“给在南边的李云也去一封信,必要的时候,请他过来支援范阳。”
“李云?”
范先生愣住了,开口道:“大将军,李云距离幽州,已经千里了,而且中间隔着一个平卢军,他如何会来幽州帮手?”
“他帮不帮忙是他的事情,写不写信是我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