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94节

  入夜,气温骤降。

  比白天的时候还要冷的多。

  张乐行见此,只得下令大军寻个背风的地方扎营,暂且休整。

  一圈简单的木栅被扎了起来。

  一簇簇篝火点燃。

  士兵们来到篝火旁围绕着取暖,战马就被安置在一旁休息。

  有专人喂马的同时,为战马梳理毛发。

  现在是战时,喂马光喂草料可不行,非但得有豆粕,精粮,细盐,甚至还得有鸡蛋。

  马匹是一种极为精贵的动物,哪怕是素来以皮实耐操闻名的蒙古马,照样是大爷。

  若是伺候不好,随时随地病死给你看。

  而冬天的草原上可没这样的条件!

  一个冬天过去,草原部落的马得掉膘掉成什么样,只能说是可想而知。

  一口行军锅被支了起来。

  纯白的雪被填入锅中,很快,便化开成了透明的温水。

  一名唐军炊事兵上前,打开一口箱子,取出一个个用油纸包包好的小方块。

  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块块压缩干粮。

  炊事兵动手将压缩干粮掰成小块,然后丢进了行军锅中。

  连着丢了几块,觉得差不多了,他这才停手。

  拿起一支勺子开始搅拌。

  这压缩干粮是用炒面,猪油,肉干,果脯,再加以盐糖等物压制而成。

  虽然口味不太好,但却胜在营养丰富,食用方便。

  吃的时候烧一锅水,扔两块压缩干粮,稍微一煮便是一锅热乎乎的稠粥。

  如果来不及烧水,直接咬着吃也行,虽然噎了点,但也能填饱肚子,满足人体所需。

  极为适合军队行军食用!

  是故,唐军各部都采购了不少,专供战时食用。

  就在这时候,一旁一个年轻人从行军包里掏出来了一个铁盒子。

  “嘿嘿,大家看这是什么?”

  四周众人不自觉的将目光看了过来。

  “嚯,罐头啊,这可是稀罕物。”

  “金子,你小子哪来的这东西?”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询问。

  掏出罐头来的金奎勇挠了挠头,嘿嘿笑着说道。

  “咱们从京城开拔出征前,不是放了一天假吗?”

  “就在大家伙儿都去逛窑子,下馆子的时候,我去京城中新开的一家百货商店中逛了逛,看到里面卖有罐头,就买了几盒。”

  “这玩意可不便宜,一盒得一个银分呢。”

  众人闻言,都是忍不住一阵笑骂,但也没当回事。

  唐军虽然军纪严明,但也只是要求当兵的不得去强抢民女,否则军法从事。

  至于说逛窑子的事情,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男人嘛,都是有需求的。

  尤其是这些身强力壮的男人,那方面的需求更是旺盛。

  婆娘不在身边,花点钱解决一下,再正常不过。

  作为一支从封建时代向近代化过渡的军队,唐军能做到花钱逛窑子而不是去强抢民女,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金奎勇掏出腰间匕首,开始给罐头开封。

  这年头的罐头为了保证不会变质,密封口都弄得特别紧,不用专门的罐头刀,十分难打开。

  金奎勇用匕首鼓捣了好半天,才终于把罐头给打开。

  罐头打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已经低温凝固的油脂,以及一块块色泽红润诱人的五花肉。

  “怎么样?这红烧肉罐头香不香?”

  金奎勇有些显摆的说道。

  “别臭显摆了,快给它热上。”

  一旁的炊事兵没好气的白了金奎勇一眼,将他手中的罐头拿过来,放到篝火上热了起来。

  罐头的外壳是铁皮,热的时候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就行,很是方便。

  随着罐头被放在篝火上,很快,原本凝固的油脂开始融化。

  渐渐的,空气中开始有红烧肉的味道弥漫开来。

  所有人都是忍不住吸起了鼻子。

  很快,压缩干粮熬的粥便熬好了。

  众人各自拿出行军饭盒,一人舀了满满一盒,又夹了一块已经热好了的红烧肉,开始唏哩呼噜的吃了起来。

  金奎勇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他既然把罐头给拿了出来,便是准备要和大家分享的。

  再说了,大家都是一个马勺里混饭吃的弟兄,上了战场那是可以相互交托后背的。

  一盒罐头而已,不至于舍不得的!

  在这天寒地冻的雪原上,能吃一口热乎的,实在是莫大的享受。

  吃罢晚饭,唐军上下开始轮流值班休息。

  帐篷虽然漏风,但大家都裹着被子,再加上一群人挤在一起,也不是特别冷。

  很快,便都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金奎勇等人早早的便起身,开始整理行装,继续向北。

  张家口距离目的地阿鲁音杈达木湖足足有近千里,哪怕是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最少也得十多天功夫才能抵达战场。

  这一路上,并不好熬!

  时间悄然流逝,唐军北伐军一路向北。

  唐军是正月初十,立春刚过没几天便从京师出发的。

  抵达张家口时,正好是正月十五。

  随后,唐军又一路北上,风餐露宿,等到正月末时,数千唐军终于抵达了苏尼特部的牧场外围。

  看着眼前尚且枯黄中略带嫩绿的草场,张乐行勒停了战马。

  他摘下自己的狗皮帽子,露出一颗还在冒着热气的脑袋,转头吆喝道。

  “弟兄们,鞑子的营寨就在前方三十里处,眼皮子底下了!”

  “传我军令,全军扎营,好好修整一夜。”

  “待到明日天亮,全军出击,突击苏尼特部营地!”

  张乐行话音落下,在他身后,唐军上下齐声应喏。

  “喏!”

  “谨遵军令!”

第398章 东清: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立春之后,气温便开始一天天的转暖。

  草原上的积雪逐渐融化,嫩绿的草芽开始冒头。

  年轻的牧民骑在马背上,神态悠闲,有一下没一下的挥舞着鞭子。

  驱赶着牛羊群去啃食草场上嫩绿的草芽。

  牲口们都已经饿了一个冬天,如今好不容易天气转暖,自然尽快吃点好的,养养膘肉。

  看着四周那稀疏的草芽,以及那如同狗皮癞子般,草芽根本遮盖不住的沙土地,年轻的牧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脸上是肉眼可见的忧愁!

  受益于入冬之前,他们去张家口干了一票,外加并没有什么大风雪,去年苏尼特部过了一个难得的暖冬。

  但问题也正在于这个难得的暖冬上!

  去年冬天没什么降雪,部落中不少经验丰富的老人都做出预言,今年开春之后,蝗旱灾害或许将无可避免。

  到时候,整个草原估计都要变成一片炼狱。

  这可绝非什么好事!

  草原上的生态承载力和关内比起来,实在过于脆弱。

  关内如果遇到天灾,或许熬一熬还能熬过去。

  可草原上,一但有天灾爆发,那动辄便将是灭顶之灾。

  深吸一口气,压住自己心中复杂的心绪,年轻的牧民开始驱赶着牛羊,赶往下一处草场。

  羊这东西没脑子的,你不看着他点,他会将草场上的嫩芽连带草根都给啃个干净。

  一但草根也被啃掉,那这片草场可就废了。

  牧民们虽不懂荒漠化的原理,但却也明白要可持续发展,不能让这些牲口由着性子的吃。

  所以,牧羊的话,得时常赶着些,经常换地方。

  “走,走,换地方……”

  牧民挥舞鞭子,驱赶羊群。

  那些正在吃草的羊发出一阵咩咩声,不情不愿的开始挪地方。

  只是,就在这时候。

  牧民胯下的马儿忽然发出一阵不安的嘶鸣,在地上不断的踏动马蹄。

  唏律律!唏律律!

首节上一节494/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