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99节

  朱元璋笑了笑:“会,但他们不敢!”

  “为啥?”朱雄英不解。

  朱元璋道:“因为皇帝能拿捏住他们,要拿捏住文人,不必全部掌控,人太多了,会累死你,那么你该怎么做?你只要将带头的那个,给捏在手中就行了!”

  朱雄英挠挠头:“这话怎么解释?”

  朱元璋道:“譬如现在大明文人的代表是谁?山东曲阜人,孔门衍圣公孔讷。”

  “你可知道,这孔讷的身世吗?”

  朱雄英摇头:“不怎么了解。”

  朱元璋笑着道:“咱和你说说孔讷这个人,或者说孔家这门人,他们没什么道德底线。”

  “宋朝的时候,他们为官,宋朝灭亡了,到了元朝,他们还是为官,而且他们的官阶品级都很高。”

  “这是为啥?”

  朱元璋询问朱雄英。

  “为什么孔门从春秋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皇帝动他们?”朱雄英沉默深思,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朱元璋笑道:“因为历朝历代皇帝,都要指望他们,去约束天下文人一张嘴。”

  “孔家不是那些文人的领袖,而是皇帝的代言人,有这决心的孔家人才会被推上台,若是骨头硬是为文人发声的,那直接杀了就是,之后再找个听话的孔家人。”

  “现在的孔衍,就听咱朝廷的话,这事儿若文人闹起来,孔衍会去说服他们的,若说服不了证明不了自己的价值,那咱就把他杀了,再找个有价值的孔家人。”

  朱元璋笑着诉说,这极为无情冷漠的事情。

  想了想,他继续道:“臭小子,格局要大,你是咱大明未来的掌舵者,你现在要想什么?要想任何人在你面前,你第一时间该去思考,这些人对你有没有作用!”

  朱元璋的每句话,都蕴含哲理,这是朱雄英为什么总是喜欢听老爷子讲大道理的原因。

  因为真的能学到很多。

  朱雄英点头,没打扰朱元璋。

  朱元璋则继续道:“孔门这些人也是一样,他们能约束住天下文人,这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也是朝廷养着他们的价值。”

  “你方才担忧的是,咱杀这么多人,文人们会不会说洪武皇帝嗜杀,会不会说国之好杀,必亡国也,会不会在民间掀起一阵舆论,如果舆论高了,会不会出现叛乱.…”

  “这些都不用担心,孔衍会去说服的。”

  朱雄英皱眉:“爷爷,万一孔衍反戈怎么办?”

  朱元璋笑道:“想法不错,但咱告诉你,锦衣卫收集了许多人的秘密,包括孔门衍圣公!只有把柄握在咱手里的孔家人,咱才敢放心用。”

  “咱告诉你个秘密,你听着,这对你有用。”

  “孔讷是孔门五十六代传人,但他们的身世却成谜。”

  “在元成宗时期,孔讷的的祖先孔思晦还不是孔门的正支,而是庶出。后来他们使用手段,将孔门正支孔思诚一脉扳倒,对外宣布他们才是孔门正支。”

  “总结而说,孔讷并不是孔门的正宗传人,这是他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是皇帝能绝对掌控他们的根源!”

  “所以咱皇帝即便想血洗,想杀人,都能稳住天下文人那张嘴,非但如此,孔讷还会给皇帝洗掉不必要的污点,现在,你明白了吗?”

  原来孔讷还有这些秘密在身上,难怪爷爷绝不会惧怕文人。

  孔讷这身份,就是掣肘他的命根子,他不可能放弃这尊贵的身份,所以就一定会被皇帝掌控!

  有了这些人存在,许多白的能变成黑的,黑的能被他们说成白的!

  诚如爷爷说的那样,这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朱雄英一时间难以消化,爷爷给了他太多的新认知。

  社会法则也好,人情世故也罢,还有控制御下等等,这些,都在今晚被一一说了出来。

  朱雄英需要去吸收,好好的吸收,好好的学习!

  同时孔讷的这层秘密,他也要给握住了,这些都对自己日后有莫大的作用!

  “好了,臭小子,咱今天教你的东西可多,你回去慢慢自个儿悟吧。”

  朱元璋笑着把朱雄英送出奉天殿。

  路上朱雄英都迷迷糊糊的,确实他接受的知识太多了,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而把朱雄英送走,朱元璋返回奉天殿见到朱标后,那笑容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标儿,准备陪咱一起忙吧。”

  “之前只是查一部分假账,是试点,现在,咱爷俩要好好彻查!”

  这也是朱元璋把朱标喊来的原因。

  之前涉及两个地方的账簿,朱元璋都查了半个时辰。

  而范围放大,那查的地方和所需要查的时间就更多了。

  朱元璋还是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忙不过来,而其他人他又不放心用,思来索去,就自家儿子最合适。

  “父皇,儿臣领旨。”

  朱标行了一礼,而后认真道:“只是,父皇,你方才教雄英那些,会不会太早了?”

  他刚才没插话,一直在听朱元璋教导朱雄英。

  那些知识,会不会….不适合说给一个八岁的孩子听?

  他脑海中一直有着困惑。

  但刚才没问,现在闲下来,只有爷俩才想着问。

  “不早,不早。”

  朱元璋笑道:“毕竟,他身边有他师尊。”

  “咱太想早点给他师尊看看,咱没教坏孙子,咱….也没愧对朱家列祖列宗!”

  这一切,朱元璋都是做给老爹看的。

  让老爹知道雄英腹中有墨,年纪那么小也有帝王心智与智慧,那么老爹….会不会感慨自己教子有方?

  摇摇头,朱元璋不再多想。

  “账簿咱刚才让人带来了,现在还没到,标儿,咱先教你分辨假账的法子。”

  朱元璋拿起那本方田账簿,以及另外一本其他地方正常的账簿,开始给朱标讲解起来。

  而很快。

  一大堆各大地方的账簿,不断被送来奉天殿。

  朱元璋和朱标,也彻底忙碌了起来。

  .

  …….….….….….

  翌日。

  朱元璋和朱标处理了一天的账簿。

  查验完的账簿,朱元璋一大清早便让蒋抱着出去。

  奉天殿的天还蒙蒙亮。

  傅友文依旧保持早起早当值的习惯。

  刚走到奉天殿,远远地就看到蒋抱着账簿出去。

  傅友文心中一咯噔。

  老爷子昨晚.…这事处理了一天账簿!

  是真的认真了!

  这查假账的方法,老爷子….绝对不是老爷子知道的!

  要是老爷子知道,以前老爷子就会用,而不是现在进行紧急检查。

  到底是哪位高人,告诉老爷子这个法子?

  嘶!

  等等….

  之前的商税试点….

  老爷子一向很讨厌商人,那次缺钱他也隐晦提了商税,可直接被老爷子看出来并且破口大骂。

  本以为商税这事,一辈子也没法执行。

  却没想到还没过去一天,老爷子反而主动和他提起商税这事儿,还说要试点商税。

  一天不到,老爷子两副面孔。

  会不会….也是那高人指点的?

  嘶!

  越想越有可能!

  难道是….难道是太孙朱雄英?

  傅友文想起来朱雄英,那一夜朱雄英把他们召集商议蓉城粮食解决之法,谈笑间朱雄英就说出他的方法,并且也是真正解决了蓉城危机。

  这三件事,从某个方面来说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区别在于商税和假账,他只知道是老爷子说的,而蓉城粮食案,是太孙所说!

  “能改变老爷子想法,不是有能者,有能者也不行,当年的刘伯温便是如此。”

  “只有马皇后以及太子殿下这些嫡系之人,才能改变老爷子想法,上次蓉城危机太孙解得,另外两件事老爷子光速变脸,肯定和嫡系血脉有关。”

  “嘶….不会是太孙殿下吧!”

  傅友文瞪大眼睛。

  而越想越觉得这事,八九不离十了,哪怕不是太孙,也得是老爷子亲近之人所说,只有朱家人,才能改变他的想法。

  “朱家,又出了一条龙啊,比老爷子还厉害的龙。”

  “以前他卧着,而现在…它苏醒了。”

  傅友文低喃,眼中有着激动与惊喜。

  现在是大明江山,是朱家的江山,朱家家里头,当然是越多有能人越好。

  如此….

  大明江山才能更稳固,也更能带大家吃饱饭,过好日子!

  而事实上,现在大明也的确一步步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些都是朱长夜的献计,他实力提升受到限制,大明国运更强,他才更强。

  他的几次献计,使得大明国运更强了,自然他的实力也比当初刚下山时强了不少。

  此刻。

首节上一节99/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