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59节

  他小心翼翼的道:“是啊,是这个意思,爹,您别吓我,您没事吧?”

  “要不….您发发火,您平静的让我害怕。”

  周德兴捋须,哈哈大笑道:“臭小子,老夫发什么火啊?不像话!老夫当年见过的血比你吃过的盐都多,这点风雨能扛不住吗?下去吧。”

  周骥松了口气,点头道:“那爹,我就先下去了。”

  他微微叹口气,心里赌的慌,太晦气了!

  可他还没转身呢,周德兴那张脸就突然狰狞了。

  青筋暴出。

  抄起石桌上的茶杯,便龇牙咧嘴开始咧咧:“我日他祖宗,我周德兴日他八辈祖宗,老夫要去弄死这个傻子道士!”

  “传国金印啊!这个臭道士!他给溶了!哪有这么缺德的人!”

  周骥吓了一跳,想不到老爹刚才还如此镇定,转眼之间,便要疯了,拦腰将老爹抱住,周骥赶紧道:“爹,爹,节哀,节哀啊….莫冲动。”

  周德兴狰狞,举着茶壶依旧要朝外头冲刺,口里大叫:“别拦我,别拦我,他以为我好招惹吗?我周德兴是什么人,我周德兴当年面对蒙元大军包围都不眨眼皮!”

  “这臭道士欺人太甚!他当老夫是好惹的吗?老夫去拍死他,别拦着我,老夫拍死那所谓的仙人!”

  周骥看懵了。

  “爹,您冷静啊!”

  “天云观附近到处都是老爷子的人,都是锦衣卫,您这过去,恐怕都没见着人呢,就被锦衣卫给弄死了,冷静冷静,咱现在正面干不过他,别冲动。”

  当初周骥就让老爹三思,不要拿着金印这么贵重的东西去找朱长夜麻烦,可周德兴自信啊,说这能一击必中,让那天云观陷入深渊。

  谁又能知道朱长夜不按套路出牌,不但没陷入陷阱,反而因此打造一堆金吊坠卖了人情,也赚回了些亲情。

  这事儿办的,着实有些辣眼睛。

  可周德兴毕竟是自己的老爹,周骥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如此劝慰。

  呼呼呼!

  周德兴大口喘着气,好久才冷静下来,他咧着嘴:“臭道士!你狠!你给老子等着!”

  .

  …….….….….….

  翌日。

  干了一早上的应天府,又开始淅淅沥沥落雨。

  这段时间老天都很给面子,时不时就会下场小雨,仿佛一直在帮老百姓度过种植难关。

  朱元璋背手站在奉天殿外,感受着雨落的声音,闻着雨腥味道。

  他很喜欢下雨,因为小时候家穷,下雨就意味着不要干活。

  而这段时间,这场雨让他威信在老百姓那边更好了,所以朱元璋更喜欢起来下雨。

  也在此时。

  奉天殿外的大理石路上,傅友文打着伞,焦急朝这边走来。

  他半边身子都被雨水冲湿,看样子十分焦急,走到面前,才注意到朱元璋在大殿门口站着。

  傅友文赶紧放下伞,恭敬行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朱元璋眯着眼:“傅侍郎,咱记得没错的话,你可不是急性子,啥事这么着急?”

  “有好事?还是坏事?”

  傅友文面带喜色,笑道:“回陛下,好事,天大的好事!”

  朱元璋来了兴趣,转身直视傅友文:“这么喜?你把咱心思勾起来了,你和咱说的事,最好也能让咱开心!”

  “等等,让咱想想,近段时间大事儿,也就云南要钱困境,大军也要犒赏,你是搞到钱了?”

  傅友文一记马屁赶紧送上:“是啊!陛下,出来了,结果出来了!”

  “前些天,您让微臣在一些地方试点商税。”

  “微臣就在南直隶试点,提高商税一成,短短七日,南直隶各州府课税司交上来….陛下,你猜猜多少白银?”

  傅友文是真的高兴,连给朱元璋报告,都敢卖关子。

  朱元璋瞪着眼:“少他娘的嗦!快说!”

  傅友文不俱反笑,继续道:“三十万两白银!现在,已经运到户部仓廪了!”

  朱元璋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傅友文:“啥,多少?”

  傅友文举起三根手指头,笑道:“三十万两啊陛下!咱不用愁了,有了这三十万两,所有事都可以办下去了!”

  朱元璋倒吸凉气,见惯风雨的他也被这惊到了:“等等,咱捋捋思绪。”

  “咱让你试点商税,你之后在南直隶提高了一成商税,七天,你给咱收了三十万两真金白银?”

  傅友文笃定道:“对!”

  朱元璋惊的目瞪口呆。

  仅仅只是提高了一成商税,而且还只在南直隶这一片范围,短短七日,就拿下三十两真金白银!

  “哈哈哈,三十万两,好,好好好!”

  “真是没想到,这些商贾,居然如此有钱,这可是南直隶一个月的农税啊!”

  傅友文也震惊的无以复加,他一直觉得国朝的税收之本,应该在农不在商,固有思维让傅友文认为,商人压根赚不了几个钱。

  可这么大一批钱收上来之后,傅友文就由不得不吃惊。

  朱元璋喜笑颜开:“这事确实是个好事,得了,你也别和咱分享这消息了。”

  “先喘口气喝口水歇会,等会就火速去将款项该拨的都拨下去,云南百姓都在生灵涂炭,记得要快!”

  “有时咱快一会给云南拨到银子,就能多救些人。”

  傅友文拱手行礼,赶忙道:“微臣,遵旨!”

  望着傅友文离去的背影,朱元璋有些痴呆,有些喜悦,又有几分大彻大悟。

  现在仅仅只是短暂性的提高了商税的一成,便能见到如此效果,解决了缺银的燃眉之急。

  这都是咱爹给雄英的主意。

  咱爹,还是厉害啊!

  嘴上功夫不减当年!

  是的,嘴上功夫。

  当年在朱家村,朱元璋还小时,就经常听老爹讲一些国家大事。

  什么曹操就不该在宛城迷于美人乡啊,刘备克制一点别攻打东吴啊,巴拉巴拉之类的一大堆。

  俨然一副事后诸葛亮样子。

  当时朱元璋嗤之以鼻,但现在长大了,回想起来,若仔细深究老爹话语,发现有些事按照老爹想法去做,还真能得到好结果。

  如今,商税大捷!

  便是其一!

  可朱元璋知道,商税这些都是短暂性的,商人这个口子,现在还不能开。

  这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如何,商人不兴生产,都要压着!

  又回去处理了些政务,手头暂时空着没事了,朱元璋就火急火燎往坤宁宫赶去。

  今天。

  可是自家妹子去天云观的日子,他还是放心不下,得给妹子提个醒,妹子没见过老爹,对老爹的态度该咋咋的,按照他的想法来,总没错。

  还有,

  老爹帮他这么个大忙,他也急着想要分享!

  想和马皇后炫耀,她有个好爹,他朱元璋也有!

  ….….….….….….

  坤宁宫。

  一大早,马皇后就起来忙上忙下。

  不是打点自己,而是忙着做菜。

  是的。

  做菜!

  她想亲自做些菜,送给未见面的公公。

  别看她是皇后,可她以前陪着朱元璋闯荡天下时,那会天下动荡,局势不安,经常有下毒之类的情况。

  马皇后认为大事帮不上朱元璋,就在做菜下功夫,她经常下厨,食材什么都亲自挑选,就是绝了敌人用下毒来毒害老朱。

  也因此,练就一身好厨艺。

  “奶奶啊,您老好了没?”

  “我在不去天云观,师尊都可能认为我失踪了呢。”

  旁边,是一脸和心都在外面的朱雄英。

  朱雄英原本是要去天云观的,但是被马皇后喊来,说是天云观观主帮了咱家那么多忙,咱家没什么好给的,就带些菜给观主。

  “雄英呐,不急不急,快好了。”

  马皇后温柔笑着。

  马皇后选择让朱雄英带菜,有两层考虑。

  一来是怕自己此行见不着老爹,二来是自己第一次见老爹就带菜,多多少少….有点带极强目的性了。

  思来索去,也就让大孙雄英带着更合适了。

  大孙当中间人真挺合适,这不,昨天老爹还让大孙当中间人,给他们送金子呢。

  “桂花糕,红豆莲子汤….”

  “这桂花糕,我也是第一次做,不知道爹他喜不喜欢。”

  马皇后犯愁了。

  想了想,叹气道:“罢了罢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厨艺也是。”

  “都先给咱爹尝尝!希望….希望爹会吃下这些菜。”

  说罢,马皇后就开始打包这些菜。

  这些菜都是老朱和她说的,都是老爹爱吃的。

  但那是以前。

首节上一节59/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