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34节

  “哎,咱曾孙女,要是有妙妙你这丫头一半好学,咱也就不愁了。”

  朱长夜无奈摇头。

  与此同时。

  还在屋里睡大头觉的朱瑶,忍不住的打了个哈欠,随后迷迷糊糊揉着小鼻子,继续睡懒觉。

  以前她和爷爷朱兴祖生活时,不会这样的。

  爷爷有病在身,而府邸里只有她一个人,她需要打点很多事情,也要照顾爷爷,是个勤劳的孩子。

  但自从到了天云观,朱瑶就….越来越懒。

  .

  ….….…….….….

  下午。

  朱长夜让天云观弟子,去买了一本【千字文】回来。

  【千字文】始于南北朝时代,是哪怕二十一世纪,也是国家列为三大孩子启蒙读物之一。

  另外两个,是【三字经】【百家姓】。

  在这三选一中,朱长夜是选择了【千字文】。

  【千字文】如愿买回来了,这时代读书人虽然少,但是对书籍把控没以往朝代那么厉害,有些书能买还是能买的。

  但….

  买回来后,朱长夜便微微皱眉。

  【千字文】没有标点符号。

  果然,

  哪怕五十年过去了,这时代标点符号还是没出现。

  想了想,朱长夜便拿出一本空白的书,当场使用法术临摹了起来。

  他临摹的【千字文】,与原本一样,只是多了些标点符号。

  当弄完这一切后,朱长夜看着满满拥有标点符号的新【千字文】,很是满意。

  他对教孩子读书这事儿,很是上心。

  因为以前在朱家村,他也算是个教书老师。

  不仅是他,夫人长乐出身名门望族,也懂字,有时候朱长夜忙不过来了,长乐也会教导孩子们读书。

  教书都是免费的。

  朱长夜是因为兴趣,才教那些朱家村孩子读书。

  长乐自打嫁给他后,什么事情都精打细算,抠抠搜搜,但对这件费精力又不讨好的免费事,却表示大力支持。

  其实也不能算免费,那些孩子的爹娘感恩他朱长夜教读书识字,也会时不时送来一些瓜果,还有一些土鸡蛋等家常菜。

  不过来学习的孩子并不多,基本只有几个人,其中三子朱兴祖,就是他教的。

  另外几个人,

  朱长夜闲来无事,查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这几个朱家村的孩子,都死了。

  直到死亡,他们都没用上他教导的知识,或者说他们死去的那个年代,并没有读书人的用武之地。

  “嗯….好像早上听雄英说过,今日应天府有场鹿鸣宴。”

  “应该是吧?”

  朱长夜也记不太清楚。

  鹿鸣宴,是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

  起于唐代。

  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故称之鹿鸣宴。

  朱长夜对此本来没什么兴趣,那些读书人的事情,和他这个修仙的八竿子打不着。

  但现在….

  既然决定教教孩子们了,自己快要五十多年没怎么看书,可不能误人子弟,教了一些跟不上时代的知识。

  朱长夜想着,去鹿鸣宴看看如今的读书人如何,向他们取取经,然后回来教孩子们。

  这么想着,朱长夜来到另外一个房间,找到正在打坐修炼的朱雄英。

  “雄英,那个鹿鸣宴,几点开始?”

  朱长夜问道。

  他知道的,眼下朱雄英虽然打坐修炼,但其实脑子里是在想其他事情,所以朱长夜才过来打扰。

  朱雄英愣了下:“鹿鸣宴?师尊,您咋打听这个,您要去?”

  朱长夜点点头:“不错,想见识见识如今的天下文人。”

  “这….”朱雄英就犯迷糊了,咋师尊还想知道这个。

  对于鹿鸣宴,朱雄英以前参加过,现在没什么新鲜感了。

  觉着鹿鸣宴,也就那回事。

  索性不去。

  但现在,既然是师尊要去,那他自然要陪着一起。

  “师尊,下午就有。”

  “若是要去,咱们现在就得出发了。”

  朱雄英从床上站起来道。

  朱长夜笑道:“好,那便现在出发。”

  没有过多言语,爷孙两人往鹿鸣宴之地赶去。

  鹿鸣宴是在一处庄园举行,今日这里齐聚许多文人,还有朝中大官也不少在这里。

  这些文人,有的可能以后会入朝堂。

  大官们来此,是打着处好关系的意思。

  由于有朱雄英这层身份,朱长夜和朱雄英是毫无阻碍走了进来。

  那些文人并不认识朱雄英,看他穿着和自己差不多,权当也是一位文人。

  而那些大官是认出朱雄英的,纷纷前来行礼,但都被朱雄英制止。

  今日的他,只是陪师尊过来,不想太过招摇。

  大官们都是老狐狸精,有的官员看到上位官员行礼被制止,就瞬间想到太孙不想暴露身份。

  前去与朱雄英说话,都和普通文人说话没什么两样。

  “人真多。”

  看了一圈下来,朱长夜有些感慨。

  就这现场,得有三四百人。

  “是啊,师尊。”

  “人多,地方却小,所以今年我本来没打算来的。”

  朱雄英笑了一声。

  想了想,他继续道:“对了师尊,此次鹿鸣宴,我听爷爷说是有其他国家的使者到来,好像是….好像是占城国的使者,来与我大明结交。”

  朱长夜不在意挥手:“我们只是过来逛逛。”

  朱雄英闻言,立即点头:“明白。”

  接下来,

  朱长夜真的只是随便逛逛,这边和文人谈谈,并且各自道了几句诗词,那边又和其他文人谈谈,又说了几句诗词互相送别。

  通过不断交谈,朱长夜也大概清楚如今的应天府文人,时代潮流是在哪里。

  ….….….….….….

  另一边。

  翰林院学士黄子澄和齐泰,也不断的开始组织这次鹿鸣宴会,以及接待占城国使臣的工作。

  鹿鸣宴不是简单的宴会,有着一整套极其繁琐的流程规范,需要严格的按照规矩,一步都不能省。

  等流程完毕之后,黄子澄便开始勉励诸位新晋举子,并且对南直隶这次乡试进行总结。

  不过那些学子,更多的都是和齐泰攀谈。

  黄子澄有些愤怒。

  自己学识明明比齐泰高,为何他们崇拜齐泰?就因为齐泰民间名声更好?

  黄子澄咬咬牙,目光突然扫视到一脸恭敬的占城国使臣。

  作为大明南疆的两个国家,占城国是夹在交趾和云南布政司中间小国。

  这些年,交趾一直在进攻他们国家,而他们也没能力反抗强大的交趾。

  无奈之下,才派使臣来大明祈求归附于大明。

  有了!

  为何不拿这群番邦小国立威,重塑属于他那高于齐泰的学识。

  黄子澄对占城国使臣笑笑,举起酒杯:“今日,不但要庆祝我大明举人中第,还要欢迎我们的邻居友国。”

  “来,本官敬你们一杯。”

  占城国几个使臣赶紧起来,恭敬的给黄子澄敬酒。

  黄子澄很满意,道:“听说们那边也在学我大明的文字和文化,怎么样?学的还顺利吗?”

  占城国一个中年使臣道:“回上国大人的话,略微学会一点。”

  黄子澄微微点头:“那本官就考考你,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嘛,回去慢慢想都是可以的,权当添几分乐趣了。”

  黄子澄的想法很简单,出一道可以震慑其他举子的文学题,重拾起举人们对他黄子澄学识的看法。

  黄子澄也要让他们知道,民间名声更好,不代表学识更高。

  他民间名声不好,只是因为以前没争!而齐泰争了,仅此而已。

  现在,他要争了!

  眼前这群外邦小国,黄子澄当然不认为他们有能力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是大明帝国天然的优越感。

  待得到占城国使者同意后,黄子澄喜笑颜开:“诸位,你们且听听。”

首节上一节134/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