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80节

  吕布袁术和,则臧霸安,吕布袁术战,则臧霸反?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证据,那就是记载在三国志中,吕布亲口所说的证词。

  在辕门射戟中,吕布亲信曾问吕布,为什么要救刘备,不能联合袁术一起灭了刘备,以绝后患吗?

  吕布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说的是:“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

  这个太山诸将是谁?可不就是臧霸一伙人吗?

  吕布这可是亲口承认了臧霸就是袁术的同伙,要是刘备没了,自己就被袁术给包圆了。

  而这个时候,臧霸明面上的身份,可是吕布麾下的藩属。

  可想而知,臧霸投靠袁术不是一天两天,时间已经非常久。

  臧霸捏信的手都有些发白了,刚刚还一片血红的脸色也变得煞白。

  臧艾忍不住想去看信里写的什么,却被臧霸躲开。

  臧霸此时额头满是冷汗,整个人像是虚脱了一样。

  他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机密的事情,刘备父子是怎么知道的。

  但更大的危机却在眼前,投靠袁术是他一个人做出的决定,这个时候的泰山其他将领并不知情。

  原本臧霸只是怕人多嘴杂,走漏了风声,等事情谈妥了之后再告诉其他兄弟。

  可现在如果事发的话,这个解释还能不能说服孙观、吴敦他们,臧霸心里可全然没底了。

  说来臧霸会投靠袁术也是无奈之举,谁让陶谦一直防他防的跟贼似的,就连地盘也只肯给个四五县,还要弄个萧建摆在莒县来制衡他。

  袁术出手太大方了,直接许给他琅琊,东海两个郡国的太守之位,甚至还愿意表奏他为徐州刺史。

  这条件好的有些过分,正常人都会怀疑对方的诚意,可架不住臧霸他就信了啊。

  谁让孙家在袁术的麾下混的如此滋润了啊。

  孙文台是能打,可我臧宣高也能打啊!

  凭什么我就不能当郡守,不能当刺史。

  我不服啊!

  臧霸想要喊出声,可视线又一次扫过手里的书信时,整个人又崩溃了啊。

  这事要是泄露了,那泰山军很可能就分崩离析了啊。

  孙观、孙康、吴敦、昌他们,说不定还会怀疑我暗地里出卖了他们。

  臧霸心中对写这封信的刘封是又惊又惧,又恨又怕。

  他思前想后,始终想不起到底自己哪里疏漏了,居然泄露了这么重要事情的证据。

  孙康等人看着自己的大哥,颤巍巍的将书信收入怀中,然后站起身冲着孙乾大礼参拜。

  “霸,请降。”

  臧霸既然一降,整个琅琊南部就算平定了。

  尹礼那边曾经来援开阳,结果被关羽设伏击溃,狼狈逃回阳都,再也无力支援开阳。

  现在臧霸一降,尹礼立刻就跟着投了,也没做任何挣扎。

  就他手里那几百残兵败将,就算动员起阳都的青壮也别想能守得住城池。

  陈登闻讯大喜,派曹豹带队,赵云、张飞,许耽各自率领一部,先行入城受降,并控制城内城门,粮仓、武库、县衙等诸多要点。

  果然开阳城里全无抵抗,连同孙康兄弟所带来的一千多泰山军在内,总计四千余,以及三千七百多精壮,全部集中在军营里,等待徐州军受降。

  臧霸本人,则带着自己的儿子臧艾、臧舜、兄弟孙观、孙康等出城投降,被陈登火速送往郯城。

第109章 大获丰收

  解决了臧霸,刘备腹心之祸得以彻底解决,而且实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扩张。

  曹操两次征伐徐州,对琅琊郡的伤害是受到战火波及的四个郡国里最小的。

  琅琊郡中被屠过的也只有即丘一城,其他几县都安然无恙。

  这些人口,田地,产业,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刘备有任何的投入,以后每年都会有产出回报。

  别的不说,光是每年二十五万石的粮食盈余,就让刘备能养更多的士兵,或是发动更多的征伐。

  当然,刘备不可能就此收手。

  跟臧霸这头座山雕比起来,那萧建简直就是小肥羊。

  而且莒县也十分富庶,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伤害。

  更何况刘备早已经重新划分了郡治,怎么可能留着萧建在莒县当他所谓的琅琊太守?

  至于讨伐萧建的名头那也再好找不过了,不从州府,割据地方,这八个字放萧建头上也是毫无问题的。

  彻底控制开阳之后,陈登等人都很是开心,立刻派出信使,报捷刘备。

  同时,安排关羽镇守开阳,赵云、许耽部押送泰山军俘虏前往郯城,剩下的的大军则由陈登亲自率领,沿着沂水继续北上,先至阳都,然后渡过沂水,直扑莒县。

  萧建自从被臧霸挤兑到莒县之后,日子过的其实反而好起来了。

  整个琅琊北方的县城居然渐渐的开始拥护莒县,以之为琅琊郡治,听从萧建的命令了。

  毕竟萧建是朝廷所拜的正牌郡守,臧霸仅仅只是个骑都尉,撑死了也就是个比两千石的高级军官,对于地方其实是并没有管辖权的。

  再加上各县的县令、县长原本就看不起臧霸的出身,自然纷纷易帜,投到了萧建的麾下。

  可以说,臧霸一时得意,却吃了个大的哑巴亏。

  如果当初把萧建控制在开阳,则可以借他的名义统治整个琅琊郡。

  可现在,把他逼走是快意了,却一夜之间丢掉了琅琊中部和北部大多数的县城。

  除了自己兄弟们所掌控的四座琅琊南部的县城外,其他县城他是一文钱的税收都收不到了。

  偏偏莒县还卡在琅琊中部的位置,他就是想要去整治北方的诸县,也得先过了莒县这一关。

  偏偏陶谦也看出了便宜,下令承认萧建的身份地位,同时让萧建负责琅琊郡的政务,而臧霸则负责军务。

  原本陶谦就担心臧霸在琅琊会不断壮大,最终威胁到他这个州牧。

  没想到朝廷居然会派了个萧建来当郡守,臧霸更犯了大错,将他赶去莒县。

  这样一来,陶谦就能让他们俩互相制衡,任何一方都无力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了。

  如此一来,陶谦固然是开心了,可臧霸却是开始心中积怨了。

  也是这个原因,让臧霸渐渐和陶谦离心,生出了转投袁术的主意。

  既不吹嘘,也不抹黑,在建安初年前,袁术手底下武夫出身的郡国太守,还真就是全国最多的。

  其他军阀的太守,几乎全是士族名门出身。

  哪怕就是陶谦,巅峰时期掌控了八、九个郡国,可他的手底下依旧只有一个笮融当上了郡守而已,连曹豹和许耽都只能混个中郎将。

  可见袁术用人,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唯才是举”了。

  因为日子过的舒服,萧建从来没想过会被臧霸攻击,也就更无所谓防范了。

  除了正常的防御外,对开阳方向也没有任何特别的防御。

  结果就是这一天中午,莒县城外烽烟四起,一队又一队的士卒从船只上登陆,将莒县围了个水泄不通。

  刚刚击败臧霸,攻克开阳、阳都诸县的徐州军士气极其高昂,看的城头上的萧建双股战栗。

  “诸位,如何是好?”

  萧建目视长史田剧、功曹陈传,希望他们能够拿出个办法来。

  田剧乃是琅琊士族,陈传是琅琊郡的豪强,都是本地的大族。

  在萧建来了莒县之后,被征辟为长史、功曹,掌握郡中大权,平日里也确实给了萧建很大的帮助,不论是税收,治理,劝学,桑农,水利灌溉都离不开他们俩的帮助。

  可现在,田剧、陈传也都傻了眼了。

  他们什么时候看见过如此规模的庞大军队,而且士气高涨,战意昂扬。

  别说萧建腿软了,就是他们俩也一样瑟瑟发抖。

  好一会儿,田剧才勉强想出了个办法:“府君,此乃州郡之兵,不可当也,可遣人出城闻询来意。”

  萧建一听,顿时如获珍宝,立刻从之:“大善,长史可出城劳军,并询问其来意。”

  田剧有心不去,却没法推辞,况且他本身就是莒县人,又不像萧建是外乡人。

  事关本地乡梓父老,田剧也不能不去。

  田剧赶忙出五十辆牛车,上载数百石粮食,猪羊数十口,美酒一百坛,绢帛两百匹,钱十二万,出城劳军。

  陈登听说田剧要来劳军,立刻就接见了他,同时将州军北征的情况一一告诉田剧。

  听说臧霸的开阳已经被攻克,阳都、临沂、即丘、增城等诸县也都已经易帜投降,田剧如坠梦中,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些事情。

  可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陈登所言,一定不虚。

  毕竟大军都已经开到莒县城下了,就算臧霸没有被灭,他能老老实实的让州郡大军过他开阳,来到莒县,那他是否被灭也就毫不重要了。

  田剧回城之后,将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陈传,两人一合计,决定投降。

  不论是田剧还是陈传,都是莒县本地人,眼看着州军出现在自己家门口了,第一反应肯定是投降。

  一旦真的开打,那受损失最严重的就是他们这些本地豪强。

  况且琅琊郡原本就属徐州,服从徐州牧的命令毫无问题可言。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联系上了本地的豪强士族,然后一起找上了萧建,力劝对方不要抵抗。

  “府君,城中不过老弱郡兵一千五百,纵使动员全城青壮,也不过三千之数,城外虎狼之师足有数万之多,一旦刀兵相接,莒县如何抵挡的住?”

  田剧苦口婆心,涕泪俱下道:“我等既已为府君所辟,自当为府君尽忠,只是奈何莒县父老何辜?万望府君怜惜阖城百姓,开城吧。”

  萧建一脸哭容,颤颤巍巍的问道:“当真抵挡不能?”

  田剧和陈传异口同声道:“断无可能!”

  萧建无奈叹息道:“既是如此,那便开城吧。”

  田剧、陈传两人大喜过望,赶忙下拜恭维道:“府君英明!”

  莒县的萧建没有丝毫防备,被陈登打了个措手不及,被长史田剧和功曹陈传一劝,便直接投降了。

  历史上这一位也是如此,先是高傲无礼,看不起边军匹夫刘备、吕布,随后又被吕布一封书信,就吓的送钱送粮。

  再接着又被臧霸拿来当杀鸡儆猴的道具,轻松攻灭,让吕布连救援的时间都没有。

  可谓是既无能,又愚蠢。

  是个典型的东汉末年士人官僚。

  这样一个废物,如何会是陈登的对手。

  当日莒县就已经告破,萧建在田剧、陈传等人的陪同下,出城投降,陈登受之。

  随后以刘备之名,罢免萧建琅琊郡太守之职,送往郯城,田剧和陈传则继续留任。

首节上一节80/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