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71节

  先是从侧方涌出来一两百轻装步兵,他们在面前的战场上搜索了一番,将一些还有挽救余地的昌军士卒给或抬或背,拉出了战场。

  随后,带给昌军无限恐怖的长枪方阵开始动了。

  踩着满地的尸体和鲜血,长枪方阵像是一堵堆满了利刃的城墙,朝着昌所部碾压了过来。

  昌看着面前虽然不算整齐划一,但好歹维持着完整队列前进的枪阵,再看看自己一方已经战战栗栗,毫无战意的士卒。

  他迟疑片刻,叹了口气,把手中长刀扔到了地上,然后翻身下马。

  “降了吧。”

  随着昌一句降了吧,整个昌军都长松了口气。

  其实就是昌自己也悄悄放松了下来。

  “我们降了!我们降了!”

  其中一个心腹赶紧带着几个士卒跑到阵前,朝着对面大喊降了,生怕对方不知道,继续碾压过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结果下一刻,昌只觉得腿肚子抽筋了。

  对面竟然对己方的投降不理不睬,继续一步一步,跟个石头人似的继续前进。

  昌以及他的手下都懵逼了,难道对方今天是要杀光我们不成?

  可这没道理啊,我们哪有这么大的仇怨?

  况且自己这些手下好歹也是经历过好几次战斗的当打老兵,对方真的不在乎吗?

  幸运的是,从长枪方阵后方传来了命令声音。

  “全军止步!”

  长枪方阵直到这时候,才停下了脚步,停在原地。

  看着距离自己不足二三十步的枪阵,昌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个词。

  令行禁止。

  “尔等降了?”

  一个有些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昌转过头看了过去,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少年。

  这少年身穿精致铁甲,骑在马上,前后左右俱是甲士护卫,显然地位非常尊贵。

  昌直接一个大礼,拜倒在地,冲着少年喊道:“昌降了!我等服了!”

  骑在马上的刘封眨眨眼睛,这昌确实不同凡响,难怪是当年能和曹操玩三反三降的牛人。

  普通人在曹操那,反一次就能被九族消消乐了,这昌能反整整三次。

  而且不是于禁这个死舔狗硬要拍曹操马屁,昌甚至还能继续活下去,说不定创造出四反、五反来。

  要知道昌第三次投降,是于禁不讲武德,在所有参战将领都保昌的时候,硬是把他给斩了。

  当时保昌的有臧霸、孙观兄弟、夏侯渊、张辽。

  甚至曹操在接到了昌的死讯后,都忍不住感叹“昌投降,不来见我而选择归顺于禁,这岂非他的命啊!”

  如果没有前面的两次赦免,曹操这话可以当放屁。

  但有了前面的两次赦免,曹操能说这样的话,基本就决定了肯定会放过昌第三次了。

  熟悉这段历史的刘封,甚至挺想问问昌的,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可惜现在的他也不知道。

  刘封点点头,然后在长枪阵的压迫下,夏侯博所领的亲卫部曲和无甲轻兵上前受降,解除了所有人的武装。

  昌等人老老实实的,还主动脱去盔甲,蹲在一旁。

  直到这个时候,夏侯博和陈到都还有些不可思议,即便以这两个人的沉稳,都还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实的。

  刘封初出茅庐第一战,竟然以一千五百……不,是八百人就击败了昌两千人。

  毕竟夏侯博和陈到觉得他们根本就没参战,只是在旁掠阵,另外刘封部的两百轻兵,事实上也一样没有参与战事,只是做了一些善后工作。

  也就是说,少主竟然直接以八百对两千,当场击溃八百,受降一千二百。

  而刘封所部仅仅只是付出了二十多人箭伤,十几人刀伤的代价,除了其中几人伤势较重,竟然没有一人当场阵亡。

  这种战绩,古今顶级名将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夏侯博和陈到只觉得浑身发热,自己家主公莫非真有神明垂青?

  创业筚路蓝缕,却最终得获一州之地,现在生个儿子竟然也如此出类拔萃,堪称少年英杰。

  夏侯博和陈到断定,主公父子将来绝非一州之地所能限制,而他们这些心腹手下,必定可以跟随主公父子俩水涨船高,将来就是求个封侯荫子恐怕也是大有可为吧?

  原本刘备安排夏侯博为主将,陈到为副将,可最后开打的时候,夏侯博和陈到还是把指挥的机会给了刘封,其实也是因为刘封平时的表现很是惊人,让人值得信任。

  只要刘封不上一线,肯呆在安全的区域,就算打输了又能如何?

  只是两人真没想到刘封能打赢,还赢的这么轻松,这么彻底。

  接下来,夏侯博和陈到只会把自己摆放的更低,只要刘封不是想亲身犯险,这二人必定言听计从。

  刘封带着夏侯博、陈到、徐盛、潘璋、曹猛等人开了个小会,最后却还是刘封一个人拿了主意。

  先派出使者去郯城报捷,把全歼昌的好消息报于刘备和郯城父老。

  其次,由夏侯博和陈到带领刘备部曲押着昌前往缯县受降,等占领缯县之后,让兰陵的东海郡兵去接替他们,让他们凯旋郯城。

  第三,等夏侯博他们拿下缯县之后,让陈到押着昌赶赴郯城,然后汇合刘封所部继续北上,前往开阳战场助战。

  而刘封则带着徐盛所部,押解着昌的降兵,先朝着郯城而去。

  众人商量完毕,分头行动。

  夏侯博和陈到带着骑兵和亲卫部曲,押解着昌直奔缯县而去。

  昌在缯县经营了不少时间,想必应该攒下了不少家底。

  夏侯博和陈到本来想请刘封在徐盛和潘璋之间选一个,跟他们一起去接收缯县,却被刘封坚决拒绝了。

  这种事情,没必要让徐盛和潘璋去掺和。

  如果夏侯博和陈到能够洁身自好,那根本不需要派人去监督。

  若是夏侯博和陈到早就有了打算,那派潘璋去的话,以潘璋贪财好酒的性格,这不但不是监督对方,反而是就地分肥了。

  若是派徐盛过去,结果也不会相差太大,无非是一个一拍即合,一个半推半就罢了。

  因此,刘封索性全让夏侯博和陈到去处置。

  毕竟历史上的陈到忠心耿耿,刚毅清廉,有小赵之称,听起来就不像是会贪污腐败的样子。

  就当是派陈到去监督夏侯博了。

  刘封本人,则带着大队人马就地扎营,安抚士卒,抚慰降兵,同时再给伤兵疗伤。

  这一次出征,刘封请出了四名大夫,都是徐州本地的外科圣手。

  这些外科大夫自然是不太肯随军出征的,可方伯亲自下令,公子刘封上门延请,不但许诺了高额的诊金,还让他们跟随在大军后方,专门派人保护。

  如此之多的条件,才让他们勉为其难答应了下来。

  之所以只请了四个,不是不舍得多请几个,而是实在办不到了。

  郯城县作为州治,才会有如此之多的高质量大夫,其他地方就是想凑齐四个都办不到。

  至于普通的医生,刘封还是敬谢不敏了,里面有着太多的水货,滥竽充数。

  请这些家伙来的话,恐怕就不是治病,而是害人来了。

  读者老爷们,四天更新六万字,能求一波月票吗,给老大爷鼓鼓劲行不,一天一万字,谁码谁知道,而且老大爷年级大了,记忆力真的下降的厉害,有些基本的知识点都会吃不准,还要临时百度确认,一个疏忽就容易出低级错误,多亏了各位读者大大帮忙捉虫。

  恳请读者老爷们给老大爷点鼓励。

  感谢所有支持老大爷的读者老爷们,没有你们的支持,老大爷真撑不下来,谢谢大家!

第103章 人工鱼水情

  看着满营的伤兵,虽然绝大部分都是昌手下的泰山贼,可刘封依旧心情沉重。

  继续加大投入医疗建设,还是刻不容缓啊。

  毕竟以后的战事只会越来越多,而一个老兵的价值,是四五个新兵都无法替代的。

  扎营之后,刘封并没有将两军的伤兵分开安置,而是将双方的伤兵聚拢到了一块儿,只是在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才优先照顾己方将士的重伤员,之后才是泰山军的重伤员。

  这年头,能够有效治疗的手段其实很少,刘封主要还是提供煮沸过的绷带,以及外伤敷用的草药,再加上尽量干净的环境,以及石灰的消毒。

  其他方面,高度蒸馏酒刘封还没发明出来,暂时只能用盐水消毒,虽然剧痛,但好歹也有些杀菌的效果。

  伤兵里的哀嚎惨叫此起彼伏,刘封却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呆在里面帮忙。

  刘封很清楚,这是刷军心的最佳时机,无论什么人受伤了,都会变得软弱,在这种时候雪中送炭,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封带着一些辅兵,一边照料伤员,一边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操作。

  刚开始时,还有泰山军的伤兵因为刘封的年轻而小觑于他,等对方被告知这是徐州牧之子,也是这次击败他们的徐州军统帅时,这几个伤兵险些吓尿。

  是文字意义上的吓尿。

  这些泰山军们早已经被徐州军从肉体到精神上给打崩了。

  现在听说眼前的少年竟然就是敌军统帅,泰山军伤兵们如何能不怕?

  刘封倒是没责怪他们,而是一视同仁的对待,让这些士卒很是心折。

  其实刘封对长枪方阵的信心还是非常足的,这也是他为什么主动找到夏侯博和陈到索要指挥权的原因。

  因为他怕夏侯博和陈到不会正确指挥长枪方阵,以至于糟蹋了他的心血。

  大汉立国,秉承前秦制度,也包括了军事制度。

  所以,在西汉开国初年,西汉的长枪方阵的武器其实是要比秦朝更长的,而且不同于西方,东方的长枪阵是花色阵,而不是纯色阵。

  这里的花色阵的意思是,武器并不单纯是长枪,除了第一、二排是类似长枪的长戈外,后排还有其他短兵、远程武器搭配,而纯色阵则是刘封这样,清一色都是长枪。

  这种阵型在对阵步兵的时候完全没有问题,丝毫不会显得累赘,甚至比其他重步兵还要灵活一些。

  但在面对轻骑兵的时候,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轻骑兵可以轻而易举的骚扰疲惫你。

  西汉开国之后,主要敌人就变成了匈奴,彼此之间的战争也从对枪变成了长枪对轻骑,军事制度自然而然的开始进行改革。

  随后,汉军演化成了骑兵+车阵+远程火力的制度,单纯的长枪阵已经不再作为主流了。

  主要的伤害输出则依靠弓箭和弩箭,这使得西汉考核最重视的就是射艺。

  武帝时期,李陵能够带着五千丹阳兵横行大漠,转战千里,可不是靠着长枪方阵,而是车阵+强弓劲弩,最后遗憾兵败,也是因为箭矢耗尽了,而不是长枪断了。

  到了东汉之后,情况又再进一步加剧。

  东汉的体制只有中央军是常备军,而且对外作战已经转变成治安作战的类型,再没有西汉时期的灭国作战体系。

  因此长枪方阵进一步弱化,以至于只有中央军还有少量,作为抗线主力的存在。

  到了东汉中期,长枪阵已经彻底消失,甚至没人知道如何操练了。

  东汉末年,段平西羌时,在罗亭之战和积石山之战中,开创性的设置了三排长枪阵,大破羌人,斩俘过万,被当时记录为独创长枪战法。

  可见连东汉中央军这种常备军里,都已经没有长枪方阵的编制了,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长枪方阵,否则也不会说是段发明的了。

首节上一节71/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