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03节

  一个侧室换了四千部曲……,不,现在应该是两万部曲了。

  这种好事应该不至于再来一遍吧?

  刘备整理了下胡乱的思绪,开口询问:“是何事情?”

  刘封干咳了一声:“这次前往朐县,与糜家商谈盐政的事情。突然被糜家老家主甑老询问曹建威的事情。”

  “长者问,不可辞,孩儿只能如实叙说了一遍。”

  “可不成想到,甑老竟然……”

  刘备的神情越听越古怪,刚想着不能再来一遍吧。

  这就来了?

  眼看着刘封竟然个半天都没竟出来,刘备不耐烦了,索性插话道:“竟然也想嫁个闺女给你做侧室?”

  刘封像是松了口气似的,连连点头:“父亲英明,正是如此。”

  好半天,没等到刘备后续的话后,刘封悄悄抬起头,正对上刘备一脸复杂的看着自己,顿时吓了一跳。

  刘备幽幽的声音也在这时候响了起来。

  “糜家答应给了你多少嫁妆?”

  刘封脸色一变,支支吾吾的不怎么想说。

  要知道他可是刚刚黑掉了近八十套铁质扎甲,做贼心虚,哪里还敢多说什么。

  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备现在对刘封也越来越懂了。

  刘备眉头皱的更紧了:“你是不是背着为父做了什么事情?”

  “绝无可能!”

  刘封知道今天怎么也得出点血了,但必须避重就轻,扎甲的事情就是重,其他都是次要的。

  “甑老许了八千万钱嫁妆,其中四千万折成糜家应得的盐业股份,让糜家小娘带过来。”

  “八千万钱?”

  刘备难得的破防了,一脸的不可置信。

  要知道州府里现在就剩下几百万钱了,这还是托了萧建和臧霸的福,攒下了一大笔钱。

  可糜家居然嫁个女儿就给八千万,难怪叫富可敌国了。

第126章 太史子义邀是仪

  刘封看见老爹难得的震惊到失态,心里却在想,另外个位面,糜竺做主把妹妹许给你的时候,那可是直接砸了一个亿,还都是现金财货物资。

  自己只有八千万不说,里面还有一半是期权,比父亲您还是差远了。

  刘备脸色非常精彩,接连变化,最后总算是忍住了想问一问刘封,下个侧室是哪家,会给什么陪嫁。

  “封儿,你年岁还小,这些财货就暂由父亲替你照看吧。”

  刘备老脸有些微红,但一想到自己府库空的能跑老鼠,立刻就坚定了吃大户的决心。

  所幸刘封也早有准备:“父亲所思甚妥,只是孩儿还年幼,暂时无法完婚。因此嫁妆也会继续留在糜家。”

  刘备的老脸顿时通红,恶狠狠的盯着刘封,几有动手之像。

  刘封赶忙告饶道:“父亲,我听甑老说,糜家对您能够征辟糜子方,简擢他为琅琊太守是十分感激,糜家因此想为州府做更大的贡献。听说糜子方已经在来郯城的路上,随行而来的还有大量物资财货,应该就是想要报效州府的。”

  刘备一听,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最后还是艰难摇头,拒绝道:“这不合适,如此一来,汝父岂不成了卖官鬻爵的昏聩方伯了。”

  其实眼下卖官鬻爵早已经遍布各地,毕竟各家军阀手头也都不宽裕,急需要获得当地的豪强支持。

  三互法虽然余威犹在,但那也只是大三互了,小三互早已经名存实亡。

  按照小三互法的规定,糜芳这个东海郡人,是不能出任琅琊太守的,因为他们都是徐州人。

  不过小三互法的完全没落,并不全是弊端,小三互实在是太过严苛了,以至于给选官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但总体来说,糜芳这样的行为,在这乱世已经正常不过了,并不算是买官了。

  更别说糜家在这次北伐琅琊的过程中,的确立有重大的军功。

  只是刘备脸子还薄,还在意这些。

  刘封赶紧帮忙出主意:“父亲所虑甚是,不过此事却可变通。让糜子方直接将物资借贷给州府,免除利息,如此一来,众人也只会夸赞糜子方心系乡梓,而不虞有他。至于日后如何偿还,也不急于一时啊。”

  刘备听了,深觉有理:“就如此操办吧,也不好凉了糜子方报效之心。”

  刘封点点头,然后就打算开溜:“父亲,若是没其他事了,那孩儿就先告退了。”

  “回来了记得多去你祖母和母亲处,这几日她们可想你的狠了。”

  刘备挥了挥手,叮嘱了一句,便放刘封离开了。

  刘封离开刘备处后,自然先去了徐盛所部驻扎的地方。

  这支部队虽然是以徐盛为校尉,潘璋为别部司马,可实际上真正的主人却是刘封。

  也正是这个原因,刘封才答应了徐盛和潘璋跟随前往朐县的请求。

  这一来是加深和徐盛、潘璋之间的情感,这个时代得人效忠,最好的办法还是既能给人梦想,又能得人情谊,还能给人利益。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生出的化学反应,会让这份忠诚牢不可摧。

  另外一点就是,刘封也不想这支部队过多的打上徐盛的个人印记。

  他希望徐盛只是这支部队的一任主官,而不是把这支部队变成他徐盛的个人部曲。

  到了驻地之后,刘封发现徐盛和潘璋已经在检验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了。

  在之前扩编时,刘封就特地指明了索要昌冲击枪阵的那两个司马部的残余兵力,这些人见识过枪阵的威力,必然会成为枪阵的坚定簇拥。

  用这样的兵来练枪阵,自然事半功倍,因为他们会坚定的信任自己手里的长枪。

  刘备军很快就分拨完了人马,徐盛也心得意满的领到了自己的人马。

  在那之后,刘封便离开郯城,前往朐县,直到现在才返回郯城。

  泰山军的军纪要比丹阳军好上许多,只可惜的是,昌部的军纪却又是泰山军中最差的。

  不过即便如此,也比昔日的丹阳军强上不少了。

  经过这大半个月的整训,新来的泰山军渐渐的开始融入原有体系。

  主要还是这边的伙食要比泰山军原先强多了。

  在徐州军里,一个星期总能吃到一次鸡子,虽然一人只有一个,但好歹那也是鸡子啊。

  除此以外,还经常能吃上咸菜,那咸丝丝的味道,直让胃口好上几分。

  遥想起在泰山军那会儿,他们可是粟米带壳蒸煮的,就这样都吃不饱饭,这些泰山军士卒自然也就渐渐的安下心来了。

  这就是经济实力的差距,臧霸靠着开阳区区五个县,其中即丘城还被曹操给屠过,就养了万人规模的泰山军,除了搜刮厉害外,就是伙食上的极限压榨了。

  不过这年头,大部分的郡兵都这待遇,好多人想为一碗饭而当兵都没机会。

  刘封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眼看着已经四月底了,马上就要进五月了。

  其实汉代已经有植物油的提炼方法,只是还比较粗糙,工艺技术很落后,出油比例小,浪费极大。

  刘封倒是知道一些简单的榨油工艺,而且是现阶段能够复制的。

  其实找糜家合作最为合适,只是刘封担心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糜家这里,会让糜家膨胀的太厉害,以至于尾大不掉。

  确实,历史上是证明过了糜竺的忠诚,可这也没必要去制造诱惑考验别人。

  深思熟虑之后,刘封决定这一次找鲁肃合作。

  鲁家在广陵也是豪富之家,有着自己的商队和工匠,是非常合适的合作对象。

  之前没找鲁肃,是因为广陵还不在刘备的手里,眼下就要收复广陵了,也是时候和鲁肃聊聊这些了。

  同样,刘封还给陈家准备了合作事项,那就是造纸术。

  对于这个项目,陈登父子以及整个陈家,一定会相当满意。

  这些白色的优质纸张可不仅仅是白色的黄金,更会是对陈家名声的一次极大提升,让陈家和刘家一起随着纸张的传播而名扬天下。

  接下来一个下午,刘封都泡在军营里,还是老三样,同甘共苦拉近关系。

  只是现在的士卒觉悟太低,别说和后世的那支比了,就是连西汉军队的觉悟都完全比不了。

  至少西汉军队可是有着保家卫国意识的,毕竟他们的最大宿敌可是异族。

  只能说任重道远,刘封觉得只要努力了,始终是会有结果的。

  第二天,刘封原本是想去襄贲拜会鲁肃。

  因为军队整编的关系,绝大部分野战部队都集中在郯城,并没有分驻各地。

  鲁肃身兼屯田校尉,自然不能长久离开岗位。

  在庆功过后,他就返回了襄贲,已经工作了大半个月了。

  可计划没有变化快。

  没想到一早刘备就把刘封叫了过去,告诉他太史慈已经过了即丘,明日即可到达郯城。

  而且这一次太史慈并非一个人前来,而是带了整整三百多名青州豪侠,其中大部分人都能弓善射。

  除此以外,太史慈还带来了七八匹骏马,价值昂贵,可以算是倾囊相投了。

  因为带来的人马不少,太史慈可比周泰、蒋钦懂规矩多了,沿途提早派人持州使的文书通报,没有引起丝毫的混乱和危情。

  太史慈看着远处已经清晰可见的郯城城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他身边站着一个文士,此人身材瘦长,很是谦和,让人一见易生好感。

  太史慈忽然转过头,朝着身边这文士问道:“子羽兄,你真要继续南下,前往刘扬州处吗?”

  此人正是先前为刘封所举荐,刘备所征辟的青州士人是仪。

  是仪乃是北海郡营陵县人,曾名为氏仪,后经孔融劝谏而改为是仪。

  其实主流观点是认为孔融嘲讽是仪,而是仪因为畏惧孔融而改名。

  可刘封却有不同看法。

  他觉得这很可能是一个让人遗憾的误会,使得孔融和是仪这对知己成了千古笑柄。

  孔融在汉末,素为道德楷模,孔融让梨,兄弟争死,都让孔融的美名传播天下。

  这样的一个人,会突然去取笑嘲讽是仪的姓氏,这就非常奇怪。

  更让人感到不解的是,是仪居然会当即改名。

  要知道是仪这个人可以刚正不阿留名史书的,历史上在孙权豢养的疯狗酷吏典校郎吕壹疯狂咬人的时候,许多名臣重将都瑟瑟发抖,不敢抗衡。

  唯有是仪,在吕壹再一次诬陷他人的时候,站出来说出了真相。

  当时孙权大怒,几次三番的逼问是仪,可想而知这份压力有多大。

  哪怕孙大帝再怎么落魄了,也绝对不是区区孔北海所能比拟的。

  可是仪却始终坚定不移,甚至不惜用全家性命担保,使得孙权感叹道:“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首节上一节103/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