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第122节

  “咳咳,各位使臣,请跟上赵某。”

  “属于各位的稻种,在另外一块田地,这些田地都是凤阳当地百姓的。”

  “在赵某为各位准备稻种的那块田地里,各位还能亲眼看见收获和确认产量的过程。”

  “咳咳,眼见为实,以表我日月王朝与各国永交宗属之好的诚意。”

  “谢赵大人!”

  吴风推着赵征,走在前方,就此先头带路。

  也还好,那块田地并不远。

  这些使臣们很快就看到了真正属于他们的礼物。

  “我的天啊!为什么这些稻穗都如此的饱满,比先前看到的还要饱满的多?”

  “这产量怕是亩产五百斤都在话下吧!”

  这些使臣的呼吸都为此加重了。

  因为他们的王朝位于西南,那里的稻谷可一年多熟。

  想到这样高产的稻种,种在了自己王朝的土地上后的场景。

  等到多熟丰收后,加起来怕是亩产六百斤都不在话下吧!

  他们发了!

  “咳咳,各位使臣,这就是赵某特意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各位看看还喜欢吗?”

  “这可是最新培育出来的高产稻种!在我日月王朝的国土上,可都还没有全力推广开来呢!”

  赵征咳嗽着,为现场的这些使臣们介绍。

  搞得这些使臣们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赵大人是个实诚人!确实是个好人啊!不愧是日月王朝的圣人之后!

  拿回这些稻种,他们的国民可以吃的更饱,也就能够生育更多的小孩儿,让王朝变得更富强!

  随着收割的开始,一把把稻穗儿被割下来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

  他们的呼吸就更急促了。

  道听途说,不如眼见为实。

  眼见为实,不如亲自放在我手上,炫在我嘴里。

  “此百亩田地,最高产量为甲二号田块儿!”

  “亩产达到了五百五十斤!”

  “最低产量为丙七号田地,但亩产也达到了五百斤!”

  随着凤阳当地的衙役,将赵征这百亩田地,各田块儿的具体亩产数量唱出。

  这些使臣们终于是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他们是肉眼可见的高兴。

  “高兴吧,继续高兴吧。”

  “你们有一年的时间高兴……”

  ……

  ……

  ……

  “赵大人,您不舒服,可要记得给末将说,末将让内侍帮您方便!”

  吴风此时的心情很复杂。

  他不知道为什么才几个月没有见到赵征,赵征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但回神想到,当下赵征只有躯干和脑袋能动。

  吴风又突然理解了。

  换做他遭此变故,他也一定会大变。

  “咳咳,麻烦吴风将军了。”

  “吴将军的事情多,不必每日都跟在赵某身后。”

  “麻烦吴将军,去给赵某找一个贫苦百姓来,赵某付他报酬,推着赵某走走就是了。”

  属于赵征的百亩田地边。

  新修起来了许多的房屋。

  这些房屋里的百姓,看起来都十分的眼熟。

  比如有一家人,其话事的就叫作李进。

  按京城锦衣卫回报,这些人原本都是京城附近的流民。

  是因为几月前,京城内的那场动乱,才跑来凤阳的。

  已得蓝色真传的吴风想着,雇人干杂事得花钱又管饭,不如找流民。

  就只用管饭!

  “赵某看那个小伙子就不错!皮肤虽黄,但养养还是能白净!”

  吴风本还心有疑虑,但听到赵征这般说话后,他眼睛瞬间就瞪大了。

  啊,这轮椅也挨不得!

  “赵大人所言极是,末将确实有些忙!”

第121章 残躯换沃土

  于是。

  负责为赵征推车的人,就此变成了流民身份的李进。

  吴风走得很快,也不知道去干什么事去了。

  “恩师,您如此这般,岂不是坏了自己的名声。”

  李进对赵征的行为,感到了不理解。

  “可是吴风就此不敢接近我了,不是吗?”

  “哈哈哈!”

  周遭吴风旗下的锦衣卫,最近的离赵征也有几丈,根本就听不清赵征与李进的对话。

  所以赵征笑了,笑得很开心。

  明白赵征为何要如此做,献出了多少牺牲的李进,心里对理想实行的现实助力,认知得更深入了几分。

  “对了,李进啊。”

  “凤阳一事,已经接近了尾声,可有学子......”

  赵征手脚都不能动,话也说一半,但李进明白他的意思。

  “没有,所有同窗皆兢兢业业,未有敢犯。”

  说到这个,李进终于高兴了起来。

  而几丈外,吴风旗下的锦衣卫见着两人的亲密,下意识的把自己护卫站立的位置离得更远了。

  ......

  “对了还有。”

  “凤阳秋收取种后,我会对上以让西南诸国放低戒心的理由,让你们这些流民,与诸国使臣同去天竺高棉。”

  “这中原大地,马上就要待不下去了。”

  “天竺高棉境内,才是你们最好施展才能的舞台。”

  赵征坐在轮椅上,被李进推行在凤阳府城内的街道。

  只是短短的几个月,凤阳城内就已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往商队如梭,街上小贩络绎不绝。

  因为在官家让利两成税收的情况下,日月王朝国土上嗅觉灵敏的商人们,几乎都到了凤阳。

  “恩师,是因为凤阳对商人的刺激吗?”

  李进看着繁荣的街道,脸上是高兴的,心里却是担忧的。

  “你想岔了,户部那些大人都不是傻子。”

  “日月王朝只有一个凤阳,各地都必须还是各地。”

  “否则和原来有什么区别。”

  “不过凤阳在中原,以后东西南北眼馋的人多了,最后肯定也少不了东阳、西阳的设立。”

  “我朝内的这些商人啊,目光狭隘,有皇上在,翻不起什么浪花,不过是一个个会跑动的钱袋子罢了。”

  赵征这又肯定又否定的回答,给李进整迷糊了,但有一点他搞清楚了。

  只有在西南才能实施他们才能一事,不是因为凤阳的特殊。

  “恩师,那是因为什么?”

  “还是因为皇上!咳咳。”

  赵征看着街道上,不时经过的兵卫,心情复杂道。

  因为老朱集权登顶一事,就少不了他的助力。

  但他又不得不做。

  “现在宰相制已经被取消了,天下权力全交由皇上,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只有西南,还算安全。”

  “给你的信物一定要带好,到时候我会劝谏皇上,将西南诸国王室尽灭,朝内官员不够,德行锦衣卫就一定会去。”

  “抓好这个机会,咳咳,带领学子一事,以后就看你的了!”

  赵征对着李进,说出了内心话。

  “恩师!您为什么要这么说,难道您不去吗?”

  “学生能耐不足,岂能受此大任!”

  李进现在只感觉自己怀里的那道圣旨信物发烫,又犹如铁水般滚烫。

  赵征的话,是在对他交代遗言了。

  “咳咳,就算我想去,皇上也不会放我走的。”

首节上一节122/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