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61节

  “哈哈哈,辅机、玄龄、克明,宜先观光幕,些许问题,稍后再谈。”

  如此倒也合理,三位亲臣看着还在缓缓讲述的光幕点头,但……

  “大家,此前光幕之言可有文本留存?”

  大唐的太阳再次卡壳了:“此前所言皆如此观,皆魏蜀吴旧事耳。”

  心里则是记起来光幕上次所展示,繁华的后世,如神威炼狱般的战场。

  不由得有些犯愁:这些又要如何描述?

  另一边三位亲臣已经告罪一声在这甘露殿取了纸笔,要将目之所及都抄录下来。

  虽然讲的是旧朝之事,但这都是真真正正的仙人授机宜,不可不慎。

  ……

  另一边做同样差事的蒋琬和马良再次碰了下头:

  “那讨人嫌的李世民这次也没有出现?”

  “说不定是羡慕光幕中的昭烈庙和武侯祠了,不忍目睹。”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蒋琬马良两人看着抄录下的内容,便去瞧了瞧主公。

  刘备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复杂,既似乎松了一口气,又似乎多有不甘。

  “大哥,以此为前车之鉴便是。”关羽安慰。

  这种感觉他太懂了,当时从南郡战场上回来便被告知死期,从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后面的逐渐淡然,需要一个过程。

  庞统尽揽文字于心,再加上旁边孔明的小声解释,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夷陵之战的开战动机是因为之前说过的关羽之死,或者更清晰一点就是孙吴的背刺。

  三国便是如此,盟约并不牢靠,曹操势大南下,便两方结合制曹;

  襄樊之战眼看刘备坐大,于是孙曹也默契的玩儿了一次合击。

  而夷陵之战能打的前提便有两个:首先需要内部安定;其次战争本质是综合国力的碰撞,你需要有足够的钱。】

  虽然已经概览过襄樊之战,但再次看到这个内容,看到光幕地图上简单的几个箭头,其指向的都是襄樊,关羽还是攥紧了拳头。

  孔明轻叹一声,对于战争打仗本质是拼财力的说法深以为然,每个兵卒能吃的更饱,穿的更暖,覆甲更全,那胜算便更大一分。

  这也是着令蒋琬督造水力坊的原因,百姓在这些事情上省钱省力。

  那么便有力气去养一些家禽,去多开垦一些土地,如此治下便可再强盛一分。

  庞统也深深看了孔明一眼,孔明已经起步了,要如何追赶呢?

  【刘备的夺益州之战,前期虽然有张松作为内应,但张松很快被杀。

  刘备夺白水关兵权,过梓潼克涪城,下绵竹攻雒城。】

  看着地图上标注的白水关的位置,几将又瞧了一眼厅内挂着的地图,不由得疑惑:

  “主公如何便到了白水关?”

  “主公在此,自然是为了抗张鲁。”孔明猜到了一些:

  “刘璋暗弱使张鲁自立,汉中乃益州门户,关系重大,应是张松进言于刘璋,驱虎吞狼,让主公去讨张鲁。”

  “然而张子乔做事不慎,事情败露导致身死,于是只得强攻。”

  “真是如此?”庞统摇头:“月前周公瑾意图益州,故而比孔明了解的多一些。”

  孔明笑笑,羽扇一伸,比了个“请”的姿势。

  庞统当仁不让:“益州形势错综复杂,刘季玉乃刘焉第四子,如何承袭州牧?只因赵韪支持。”

  “其治益州,张鲁反、赵韪反、庞羲李异不听调令,刘季玉政令难出成都,州牧之位如履薄冰,欲伐张鲁,唯借主公之手。”

  “刘璋暗弱但不傻,怎会因亲信一言便使驱虎吞狼?至于张松之死……”想起来上个月张松的自述,庞统轻叹一声:

  “其兄心向曹贼,或是其死因。”

  孔明点头,刘备称赞:“士元身在荆州,观益州竟如此细致。”

  庞统也没有得色,面色如常接了此赞。

  【同时荆州方面军作为策应也出益州,丞相取白帝,张飞平巴东,赵云出外水而至江阳。

  三路军与刘备最终合围,简雍劝降刘璋,刘备遂得益州。】

  没想到坐着吃果子还被提了一嘴,简雍施施然擦拭掉嘴边的食物残渣,笑道:

  “主公若要去见刘季玉,可要带我同行。”

  “本应如此。”刘备点点头,瞧着光幕上划出来的进攻方向叹道:

  “子乔还未施展平生所学,可叹。”

  庞统孔明对视一眼,一同想起来那天张松脸上的落寞之色。

  逢庸主让人叹息,逢庸主且有才而不得用,更让人叹息。

  【关于益州之战还有两点可说的,

  其一是雒城之围,刘备此前边打边收降,直到遇到刘璋之子刘循防守的雒城。

  双方相持一年,庞统心急率兵亲自攻城,死于流矢,汉失凤雏而得法正。】

  “死于流矢?”

  庞统感觉头脑混沌,伸着手划拉了两下想要抓住什么,但最终还是一个不稳倒了下去。

  “士元,此非你如今之命!”孔明扶住了软倒的庞统,在其耳边大声劝道。

  庞统睁大了眼睛看着孔明,最终闭眼长叹一声:

  “苍天负我!”

  感谢【中夏有为】【黑白】两位大佬的上百金五铢打赏!

第92章 立马勒铭

  庞统忽然想起来了被他评价其貌不扬其才不凡的张子乔。

  何其像也!

  空有才华,带于阴司。

  得明主而不得其时,一腔抱负而无用武之地!

  “士元……”这是主公的声音。

  庞统如溺水之人抓住麻绳一般握住了刘备温热的手。

  刘备轻轻拍了拍这位新投过来的谋士安慰道:“士元,不去益州便好。”

  “死于流矢已不是庞统之命,我一定要为主公取益州!”

  庞统掷地有声,情绪已经平静下来:“我定然要活到主公定鼎中原之日!”

  庞统调整过来后几人重新落座,庞统凑过来问孔明道:

  “孔明也看到了自己的死期?”

  孔明笑而不语。

  【其二是刘璋部扶禁向存率万人攻葭萌关欲釜底抽薪。

  霍峻仅靠八百人,不仅守城无失,甚至还斩了向存,根本上改变了益州之战的走向。】

  “仲邈便是因此被后世称作名将?”刘备还记得此前光幕说到霍弋时,称其父霍峻为名将。

  当时阿斗若允霍弋去成都,或许汉国祚不至于那么快就结束。

  “父子皆英雄!”关羽重重赞道。

  地图上益州之战的几条进攻路线标注的很清楚,因此关羽看的也分外清楚:

  “葭萌关若失,刘璋进可断兄长退路袭扰粮道,不战自胜。退可外结张鲁内外夹击,则兄长危矣。”

  “名将之名,名副其实!”关羽盖章认证。

  “怎地又冒出来一个霍八百?”张飞吸一口凉气,感觉自己真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光幕怎么不称呼这扶禁为扶万?”

  赵云心底也在寻思:不然自己的亲兵也设置成八百人?

  “孔明,明日定要将那逍遥津的卷宗给我看看。”庞统拉着孔明小声交代。

  刚才孔明给简述了孙十万是什么意思,但庞统依然很难相信。

  但内心深处倒是松了一口气,差点便投了如此主公!

  【至于刘璋不愿坚壁清野之类的就不谈了,虽然有性子本身宽仁的原因在里面,更大原因还是怕激化已有的矛盾。

  东州兵与益州旧民双方,刘璋既无法压下矛盾也无法满足诉求,倘若要求坚壁清野,不用等刘备过来,两派就能先打起来。

  法正身为东州派对这些洞若观火,所以才说“终不能用,无可忧也”。

  益州是被刘备一寸一寸打下来的,因此当时并不存在内部不安定的问题。】

  孔明提笔在前面写了“矛盾”与“诉求”两词语,赞叹道:

  “后世总结的很是精辟,治理乡里,不外乎处理矛盾与百姓诉求。”

  “东州民与益州民真如此势同水火?”刘备问庞统。

  “南阳三辅曾流入益州万户,刘焉用以治益,当时便称东州士。”庞统解释道:

  “刘焉赖东州士平益州豪强,益州士恶之。且东州士得势对旧民多有侵暴,双方渐势同水火。”

  这也太乱了!这是刘备内心真实想法,难怪光幕说自己一寸寸打过去便不会内部不安定了。

  显兵威之后施仁德,怎么可能不安定?

  【外部的不安定来自曹操,攻取汉中之后,老曹治下秉承着两年一小叛,三年一大乱原则,武都郡河池叛乱再起。

  而且当时的孙权还没加冕孙十万之名,曹操恐后方生变,于是得陇不望蜀,下令撤退。

  但撤退之前也不忘留下张率万人,命其进犯巴西,夺土地抢人口。

  张率军从汉中出发,深入巴西郡,抢钱抢粮抢人口,只要见到个巴郡人就伸手送上一本汉中户口。

  汉中战败后曹老板又给这些人换了长安或洛阳户口举家迁走,属于是做梦都难以想象的人生经历了。】

  “又是抢人口!”张飞愤愤:“曹贼这个狗才,又来这一套!且如此肆意!”

  刘备同样生气:算下来都是他的治下之民呢!

  庞统则觉得不对:

  “平定益州之后有良卒在手,如何竟能让如此一支偏师深入腹地肆意横行?”

  孔明倒是能猜得到,但是不方便说,于是只能看了一眼主公道:

  “士元且看便是。”

首节上一节61/5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