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5节

  关羽也终于找到了自己能够无忧北上的办法!

  一座江东花上十年都无法攻克的坚城!】

第56章 三国混学

  【如果说到二爷的坚城,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撼曹魏的孙吴名将,朱然。】

  张飞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二哥了。

  说好一起做猛将,你怎么流传到后世的要么是水军要么是筑城的?

  这样岂不是显得你三弟很呆板?

  黄忠赵云则关注更多的是那个名头:

  “名撼曹魏?”“朱然?”

  孔明略一回想道:“朱治无子不行,于是过继其姐之子,名为朱然。”

  众将了然点头:朱治的继子,至于朱治只能说听过,张飞冥思苦想硬是没想起来那个朱治的模样。

  【朱然其人,某种意义上来说建功全靠蜀汉。

  223年,曹魏攻江陵,朱然据城而守六月,曹魏退兵,朱然名撼曹魏,封当阳侯。

  战绩非常华丽,一个人硬抗曹真、夏侯尚、张三位大将,堪称不世名将。】

  众人面面相觑:明明是打败了曹魏,但却说建功全靠蜀汉。

  张飞很快明白过来嗤笑道:“这个所谓的名撼曹魏,不会是靠我二哥的坚城吧?”

  刚说了关羽要筑坚城防孙吴,且吕蒙后来袭荆州也是已知的。

  那么很容易便能推出来一个结果:孙吴拿到了这座坚城!

  随即新的疑惑浮起:就这拉胯样的孙吴怎么拿到的?

  【那么这位名将其他时候战绩如何?

  首先是胜利立功的,219年与吕蒙杀关羽,222年与陆逊破刘备,228年与陆逊破曹休。】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公安偏厅。

  四月底的风从门口溜了进来打了个旋,居然还有几分寒意。

  张飞大大咧咧开口:“嘿,竟是个会混功劳的!”

  “倘若再有此役,俺老张第一个先斩了他!”

  那阵风的寒意顿时消失。

  【那其他时候呢?217年拜偏将军备军濡须口,被曹操按着打,孙权递了降表;227年领军两万攻江夏,被击退。

  234年,孙权再攻合肥,朱然领兵任左都督,不战而退。241年,率五万兵马攻樊城,败退。

  这战绩一眼就能看明白,辅助专精的三国混学家,技能全点在抱大腿上了。】

  “此乃孙吴名将?”

  黄忠只觉得自己脑壳子疼。

  当初年轻时候投刘荆州结果投出来一个碌碌无为。

  果然应该学学人家,点一点光幕所说的混学家和抱大腿。

  戎马生涯要么顺风仗要么败退,如此也为名将?

  “哈哈哈哈!”张飞大笑:“老将军要是不服气的话,下次子龙出击记得坐在子龙怀里。”

  众人一愣,然后便想起来之前光幕所说的“刘禅和赵云在长坂坡嗷嗷乱杀七进七出”。

  随即满堂大笑。

  不懂的如马良蒋琬糜芳稍微一思量也明白其中意思,同样抿嘴轻笑。

  这后世评价,有时候还真是别出心裁。

  【而关羽的江陵城,有唐代地理总志的《元和郡县志》记载:

  “江陵府城,州城本有中隔,以北旧城也,以南关羽所筑”。

  这个唐朝安史之乱后成书的地理志说的很明白了,关羽在原本的江陵城以南又筑了一座新城。

  江陵本就两面邻水易守难攻,二爷再筑新城,互为犄角守势,称得上丧心病狂。

  曹魏的张、曹真、夏侯尚三人联军多半就是栽到了的丧心病狂的城防之上,成就了朱然之名。】

  果然!

  众人摇头,随即看着关羽感叹:这就是猛将吗?

  玩儿了半辈子的陆军,突然开窍去练水军了。

  行军打仗数十载,突然安安生生修坚城!

  别人加固城防都是修缮城池,关将军倒好,直接在旁边起一座城!

  这就是名将思维吗?学到了学到了。

  “未虑胜先虑败!”马良激赞:“关将军真乃名将也!”

  关羽笑笑不说话,心中倒是颇为自得,实际上从光幕知晓将来要驻防江陵时候关羽就在思考要怎么做了。

  而最终的想法思路是一样的:不知道战争前景如何,但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没错的!

  心中唯一遗憾的就是这后辈文学素养差了点,什么叫做丧心病狂?不能换个好听的词儿?

  【二爷的这个举动称得上慎重,毕竟江陵太过重要!

  这里是荆益连接与北进最重要的跳板,只要能搞定襄樊,隆中对的战略就能成为现实。

  一路北上进攻许都洛阳称得上一马平川畅通无阻。】

  隆中对!众人神色也同样向往。

  军师描绘的这幅蓝图不仅仅打动了刘备,也同样打动了他们。

  尤其看着光幕讲述未来更是一步步将这个隆中对变成现实,更是证明……

  “孔明真乃治世之才!当世姜尚!”

  “得遇孔明,犹鱼入水也,汉室之幸!”

  刘备赞叹,如今想想虽然以前被曹操追着跑苦了点,但有了孔明,那些苦倒也不算什么了。

  孔明面对刘备缓缓一揖:“唯愿与主公共襄大业,挽汉室之颓!”

  【至于防守孙权反而只能算捎带了,毕竟古代攻城是最考验士兵素质的活儿,江东兵打旧江陵就够呛,更遑论江陵城PROMAX超大杯。

  历史上江东兵表现也确实如此,208年到234年,孙权五攻合肥,两次大败三次不克而还,堪称三国期间最兢兢业业的经验包。

  孙权先后败于蒋济、张喜、张辽、李典、乐进、薛悌、满宠、张颖、曹、田豫、刘劭、卫臻等人之手,这还没算一些不具名的将领。

  张辽甚至可以骄傲的写上“我在合肥速刷孙权的活动中取得了八百人获胜的好成绩,你也快来试试吧!”

  跑题了,总之在217年的关羽看来,江陵城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

  诸葛亮第一次发现自己出现了盲区:“这个什么什么超大杯什么意思?”

  “超、大俱是好意,杯或是说江陵城如杯一般毫无阙口!”马良猜测:“至于那几个番邦文字就不清楚了。”

  “记下来!”刘备兴致勃勃道:“没想到孙侯后来对合肥还不死心,居然先后败于十三人之手!”

  看自己这个便宜大舅哥吃瘪那是真爽啊!同时心里鄙视:不克而还不就是做样子了嘛?

  随后心里警觉:坏了!孙侯上了降表之后莫非暗地里真降了?不然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碧眼大舅哥确实不行!”张飞大大咧咧道:“不像咱大哥,赢得不少,败也就无奈败过吕布袁术曹贼他们的人罢了。”

  随后安慰道:“大哥你别慌,这次夷陵咱们保准赢!”

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

  刘备关羽眼含杀气看了过来。

  刘备:能不能别提夷陵之战?

  关羽:我不死哪来夷陵之战?

  张飞缩头,犹自不服气小声逼逼赖赖:“也没说错啊,大哥败的都是不好相与的,那曹操不也被吕布偷袭?”

  一时间四座俱笑,至于对孙侯的战绩也没什么好评价的。

  再离谱能离谱过逍遥津?

  “不克而还”至少说明把大军全须全尾带回来了,已经颇为难得。

  【二爷属于是一边修城一边北望曹操,然后等来了另一个关键因素:曹操治下的叛乱。

  曹操治下的叛乱是老问题,不完全统计:

  200年到220年期间,曹魏麾下发生了51次武装叛乱,核心地区叛乱11次,东部地区叛乱17次,西部地区叛乱23次。】

  “那个魏讽之乱应该也在其中?”刘备对于这种差点捅了曹操老家的人印象深刻。

  关键这人还打出了汉家旗号,好感度加一。

  【这就牵扯出来一个老问题,即曹魏的赋税制度。

  现代常见的说法是盛唐赋税制度承于魏晋,魏晋赋税始于曹操改革。

  因此得出结论:曹魏的赋税制度不仅更先进,也更人性,秦汉直接收五六成的赋税太坏啦!

  全靠税法改革家曹老板,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盛唐都有参考曹操的税制?这么厉害?

  孔明心生敬仰,他自从来到刘备这里主抓赋税,当然知道这有多难多复杂。

  一个盛世居然会学习曹操的税法,那他可要好好听听!

  刘备倒是不太服气:“三十税一……哪来的五六成赋税!”

  张飞嘿然,他们三兄弟可是打黄巾起家的:“要是真的能三十税一,黄巾怎能席卷天下。”

  刘备默然,汉室衰颓民不聊生,如何不聊生?被苛捐杂税压迫的。

  【但这种说法和曹操治下从不断绝的叛乱是冲突的。

  如果曹操治下真衣食无忧,那百姓没事儿造反干嘛?难道那么多人都心怀汉室?

  首先秦汉收五成税见于班固的《汉书》、王莽的诏书和荀悦的谏书,《资治通鉴》做了整合叙述:

  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

  也就是说官制税还是分成田租制的三十税一,但算上苛捐杂税就是十税其五。】

  刘备头垂的更低了,丢人!而且丢到后世和后世的后世那里去了!

  豪民侵陵,分田劫假,这不就是汉朝最大的沉疴?

首节上一节35/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