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85节

  刘备面带喜色给徐庶一一细数最近的战绩,徐庶含笑安静听着。

  中间徐庶也会语气慨然的说一说许都南下见闻。

  直到最后徐庶被刘备扶上马,此时这位曾经的颍川游侠才有空遥遥打了个招呼:

  “早知诸葛武侯之名,当初必邀孔明与我一同出山!”

  瞧着刘备将徐庶扶上马之后也翻身上去,两人共骑,孔明执扇拱手:

  “欲图汉业,现在时犹未晚。”

  说罢这对旧友也对视而笑。

  回成都的路上就轻松了许多,三人一路慢行闲聊。

  “士元可在成都?”

  “在汉中都督军情,雍凉势若危卵,关中蠢蠢欲动,不可轻易走开。”

  “曹贼得雍凉则可联通关中,汉中难出;我等势联雍凉,则曹贼长安难守,唯有退守潼关一途,汉中确实非士元不可。”

  “倒也不是……主公在成都新得一谋军之才名唤法正,颇有游侠之风,其亦有督汉中之能。”

  “哦?来日定要一见!”

  “咳咳!”

  于是孔明问起来旧友消息。

  “我听主公说广元欲暂时安家江陵?”

  徐庶一叹:

  “广元非曹臣,亦不愿投主公,于我有义,不能强求。”

  “送我来益州时广元称欲在江陵谋职安身,且看将来。”

  且看将来……孔明点点头,人各有志,如此确实不必强求。

  徐庶想起来另一人笑道:

  “同船的张神医倒是对孔明抱怨颇多。”

  “说孔明你分明在医术上颇有见地,却每每含糊其辞,要张神医自己去研究医理,颇为无礼。”

  孔明一怔,随即哈哈一笑:

  “来了便好,此地山多人少,药材充沛,对张神医来说乃是福地!”

  说说笑笑间成都已然在望。

  孔明一眼便看到了路旁安静伫立的吴氏女,不由笑道:

  “是纳是拒,主公当早做抉断。”

  徐庶也一眼看到了那个高挑女子,有点好奇问道:

  “这是……?”

  孔明看了看刘备略微发窘的脸色,执扇笑道:

  “此乃成都大姓吴家女,曾被相者断言大贵之相。”

  徐庶当即明白,大笑道:

  “若论大贵,唯与主公!”

第102章 各方安排

  得知吴氏女情况之后,徐庶当即主动下马。

  并且还给刘备丢过去一个加油的眼神,拉着孔明一起主动离开入城去。

  吴氏女笑的很开心,细心给刘备擦拭身上的污泥,并好奇问道:

  “这位郎君看起来颇为面生,可是玄德公在荆州的助臂?”

  刘备本来被吴氏女照拂还颇有窘色,但听问起来徐庶后,表情立马不一样了。

  当即滔滔不绝说起来赤壁之战前的荆州时光来。

  彼时虽难展志,但麾下已有徐庶与诸葛亮二人。

  想不到三人共聚不过一年便横遭变故,如今四年过去方才再聚首。

  吴氏女笑的温柔娴静,一边细心给刘备整理衣冠,一边静静聆听。

  徐庶远远回望一眼,然后转头拍拍孔明肩膀:

  “全赖诸葛武侯,主公如今与困守荆州相比,大不同矣!”

  孔明无奈:“元直何必如此作弄于我?”

  徐庶哈哈一笑,亲昵的揽着孔明肩膀笑嘻嘻道:

  “吾乃真心实意也!”

  “名贯千古,功贯千秋。汉臣表率。”

  “彪炳青史,独留其名。谁不羡哉?”

  徐庶向来直来直去,对孔明的感受都写在脸上。

  慕其名,叹其才,惜其命,怜其运。

  孔明心下也感动,当初南阳之友不仅仅是因才名,也因互相之间气味相投。

  徐庶更是心性豁达,存义而不惜身,能结为友实乃幸运。

  因此孔明异常热情道:

  “元直如今脱身而出,也该寻一良配了。”

  徐庶当即转脸打了个哈哈:

  “这成都城倒是也别有一番味道。”

  或是因为许都憋闷太久。

  或是因为如今刘备治下太多新奇玩意儿。

  或许是刘备治下百姓让徐庶既怀念又陌生。

  总之,徐庶如今对一切都好奇的很。

  孔明也笑笑,当即在前领路,给徐庶介绍起这个如今只能算初具规模的成都来。

  益州本地人中,最为上心者当属张松。

  闲暇时去小太学给这群益州的孩子授课,忙时干脆就扎根在府衙正厅办公。

  在这里写公文时,张松时不时还会抬头看看半空中。

  虽然已经过去了半年,但如今张松依旧觉得犹如在梦中。

  去岁此时,就在这间府衙里,他看着不听人言的刘璋品美酒赏舞姬,不闻天下之势,只图昏昏度日。

  今岁此时,还是这间府衙中,他看着光幕展开言后世知千秋祥瑞临,闻听亘古之势,为大业不惜身。

  短短不到一年,不管是他张松,还是整个益州,抑或是百姓与大姓,命运都已完全不同。

  一边将手上这封敦促种植甘蔗的公文封好,张松一边摇头感叹命运的无常。

  然后便看到那位诸葛军师打着哈欠进来了。

  一起进来的另一人素衣佩剑,嘴角含笑身材挺拔,略有风尘倦色,难掩孤毅傲骨。

  张松最近经掌公事,因此瞬间将荆州送来情报中的人名对上。

  于是当即主动跳了起来,于张松而言刘备便是最大的恩主,而眼前这位徐庶于主公困顿时相投,如今更是从北方来奔,更值得张松敬重。

  徐庶简单行礼,然后看看张松笑道:

  “闻听益州张子乔,以短小之躯,藏万丈之志,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张松心下有点刺痛,不过抬头看到徐庶眼神坦坦荡荡,便明白过来,这是一个何其磊落之人。

  于是怒气顿消,主动引着徐庶落座。

  徐庶好奇看看张松案上如山的公文,笑道:

  “刚才孔明还与我说,若非有张松帮衬,他与主公如何能如此轻松?”

  张松连称不敢,但心下也愈发欢喜。

  “元直刚从北来,认为曹贼会如何动作?”

  孔明直言相问。

  对此徐庶显然早已考虑过,当即不疾不徐道:

  “曹贼必伐荆襄。”

  孔明叹口气点点头:

  “与我和士元之断,不谋而合。”

  道理很简单,汉中这块地儿,不管谁占了都没关系,但姓刘的占了就绝对不行,尤其是刘备。

  以曹贼所图,也不会坐视刘备坐大,而能选择的战场无非就是汉中与荆襄。

  汉中易守难攻,荆襄地势开阔。

  关中民生凋敝,若进汉中甚至还需从河南调粮草。

  荆襄地连许都,若挺兵而进可说基本无后勤之忧。

  因此不管最终会打成什么样子,第一场正面战斗必然是要在荆襄展开的。

  孔明专注听着徐庶侃侃而谈,最终击节赞叹:

  “元直辨析军势尤胜当初,堪称洞若观火。”

  徐庶笑笑浑不在意道:

  “故而,等见识完光幕之后,我便要速归荆州了。”

  “元直怎么来了便要走?”

  刘备急匆匆进来,一进入府衙便听到了徐庶的话,当即大惊。

  徐庶宽慰道:

  “欲图主公大计,岂能偏安?”

  “然无论益州还是汉中关中,庶都不明地理。”

  “唯熟荆州,且如今江陵商贸繁华,公安工学兴盛,庶愿为主公拒敌于江陵之外。”

  刘备沉默,这个道理当然明白,但心中依然不舍。

  看气氛略有沉闷,徐庶眨了眨眼睛促狭问道:

首节上一节185/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