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74节

  在他们这些人里面,李勤俭的确是沉浸商业最久的一人。

  “其实这事儿也好办。”李勤俭说道,“大唐增加进口税罢了,说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让那些商人提高零售价就是。

  说到底,成本提高了,涨价也正常。”

  “这都好说。”杜荷当即就说道,“现在的问题是大唐限制了部分商品的进口份额,如此一来,这些份额定然被那些世家大族把持着,反过来说,大唐相当于反过来挟制了我大明的商业。”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他这话一出口,众人也是沉默了。

  的确,不能让大唐把持大明的商业,真要如此的话,未来的大明真就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沉默了许久,长孙冲好似想到了什么,说道:“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既然大唐限制了进口的份额,那我大明能不能限制每支商队出关的份额,力求所有人都能拿到份额?”

  “妙啊!”一听长孙冲这话,众人当即拍手叫好。

  对,你大唐可以限制进口份额,以此将所有的份额都垄断在部分人的手上,那我大明为什么不可以限制出口份额?

  利益均沾嘛。

  “可还有个问题。”李勤俭说道,“大唐缩减从我大明进口的份额,那我们多余的产出该如何解决?毕竟我们最大的下游市场就是大唐,失去了这个下游市场。

  我们真有可能步西域的后尘。

  难道说,我们也能减产,像西域一般?

  一天两天倒是还没什么,但时间一长,定然成为隐患。”

  这才是问题的重中之重。

  “这周边一个邻居都没了,确实也不是个办法……”契何力闻言苦笑道。

  以前还能卖给周边各国,现在好了,周边最近的国家都得从吐蕃南下了。

  “要是有个出海口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货物装上船,沿着大海一路过去。”李勤俭也是叹了口气。

  “这的确得想个办法解决。”普西偌说道,“大唐此举,分明就是在遏制我大明的商业发展,当然,诸位也不要灰心,这说明大唐其实慌了。

  他们也怕了,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还没见识过这样的商业手段,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当然,此番也是对我大明群臣的一个挑战。

  说到底,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这是我们和大唐朝臣之间的斗争。

  为的也不单单是一个大明和一个大唐,为的是今后的朝堂上的话语权!

  所以,诸位也当认真起来。”

  他这么一说,众人也都点了点头。

  当业,他们就向李承乾回禀了他们的想法和打算。

  对此,李承乾当然是支持的,政策在第二天就颁布了出去。

  而跟商人的沟通,当夜他们就开始在做了。

  而这,不过是两国朝堂上第一次的交锋罢了。

  从这一刻起,两国朝堂之上的争锋,将无休止的发展下去。

  与此同时,李承乾却看着堪舆图上天竺和大食的位置。

  很显然,小小的西域已经无法满足他了。

  或者说,这小小的西域还不足以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没办法,这里只能写五百字,见谅一个。

  接着昨天的来,她不是喝醉了嘛?

  我又不知道她家在哪里,喊又喊不醒,那叫一个气啊。

  就特么一瓶倒,你喊我喝酒?逗我么?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把她送到酒店开个房,不然还能咋样呢?总不能把她扔那里吧?

  我也不是那样的人啊。

  结果,开房我没带身份证,有意思的是,她包里倒是有身份证,结果还是用她身份证开的。

  该说不说,这时候我都还没意识到,猎人的出现方式真是各有不同。

  一到房间,她就开始扑在垃圾桶上吐。

  我也不好意思走,一边照顾着她,一边给她拿水漱口什么的。

  不过吐了半天,那真是雷声大,雨点儿小,就吐了几口刚喝的矿泉水……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吧,见她也没事儿我就准备撤,毕竟稿子还没写呢,结果刚给她摁床上,她就抓着我的手,开始发酒疯,说啥不让我走,隐约间我还听她喊了一声爸爸还是什么?

  我当时都傻眼了。

  太特么凶残了,因为她扑上来了。

  真扑啊……

  不过这也怪我,没能经得住诱惑……

  哎,总之,就是这么失身了,结果,这才特么刚刚开始!

第601章 卷五 房玄龄的 (故事4)

  随着大明反击的开始,唐明两国的朝堂上可就热闹了。

  当然,最紧张的还不是他们,而是大唐的那些商人。

  经此一事,他们深深的意识到时代变了。

  对于他们而言,一个哪怕看上去不起眼的政策都能在不经意间引起商场上的震动!

  这是他们以往没想到,或者说没这么明确体会过的。

  所以,哪怕大明给出了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他们纵使也算满意,但说到底,他们还是略感不安。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少的商人开始选择了观望,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还有一部分商人打算借此机会处理了货物之后,退出大明的商业体系。

  换句话说,在不知不觉间,大明的商业还是受到了此番的影响。

  当然,对大明而言,问题还是存在的。

  因此,以普西偌、契何力、李勤俭等人为首的大明朝臣开始了针对大唐朝臣的疯狂报复。

  而大唐那边,房玄龄、温彦博等人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一时间,两国朝臣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甚至,在大赵王廷的地界上,两国军方也是发生了数次的小摩擦,虽然每次的摩擦都控制得极好,但谁也不知道下一次,这样的小摩擦是否会成为大战的导火索。

  对于这一切,李承乾看在眼里,不言不语。

  他倒是乐见其成。

  而李二也没就此吱声,该支持的他支持,但该沉默的他也沉默。

  这一天,贞观十二年元日。

  也是后世所谓的春节。

  长安和日月山都在恭贺新春。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两国都选在了今日开新年第一朝。

  长安这边,自然要盛大一些。

  无他,大唐的官员也要比日月山多多了。

  不夸张的说,大唐就长安一地的所有官员加起来,可能就比整个大明王廷的官员都要多。

  当然,这只是可能,具体的数据,也没人真去数过。

  这会儿,太极殿上,房玄龄正在长篇大论的汇报着去年一年来,大唐的方方面面。

  这也是为过去一年的工作做总结。

  李二在大殿之上,听得倒是津津有味,虽然在过去一年,大唐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但总的来说,大唐的发展还是喜人的。

  作为大唐皇帝而言,对于大唐在过去一年的收获,他还是相当满意的。

  群臣听在耳朵里,也是极为自豪。

  等房玄龄照本宣科结束,终于合上了手中的奏章,这才又说道:“过去的一年,绝对是收获的一年,比起往年,我大唐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迅猛的提升。

  最值得一提的是,自贞观九年开始,我大唐记录在案的,再无一人因为饥荒饿死冻死。

  这在历朝历代来说,都堪称奇迹!”

  说到这个,房玄龄那是格外的激动!

  当然,这只是官方没有记录在案,真要说一个都没,那才扯淡。

  不过这也足以让他们这些治世之臣感到骄傲了。

  “陛下,盛世已至啊!”就在这时,温彦博高声道!

  这是什么年代,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那就敢疯狂鼓吹盛世的年代!

  所以别说他温彦博,就是李二这会儿都是格外的激动。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无不是欢呼雀跃。

  对于在场的所有人而言,他们是不介意来分享这份荣誉的。

  毕竟,这是他们所有人的成果。

  在厚重的史书上,终将要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而他们这些参与者,也终将被历史铭记!

  当官嘛,要不为财要不谋权要不为名,总之,当官的很少能找到没有弱点的。

  等欢呼结束,李二笑道:“希望在来年,众卿能再接再厉,为我大唐开万世之基!”

  接下来,便是各臣子汇报去年的工作,众人也是听得极其认真。

  等这一切结束之后,作为抗明代表的温彦博终于走了出来,说道:“今年,我户部的工作重心将放在商业和工业之上。

  启禀陛下,就在前几日,我户部已经和工部达成一致意见,就工业发展上,今年我户部将大力支持工部。”

  众人闻言,也不意外。

  这段时间,温彦博可是没少活动,不单单是和工部达成了合作。

  他还在近期走访了在长安的所有豪门世家,几乎都达成了一致意见。

  至于李二这边,他也是早早就和其通了气。

  这会儿说出来,不过是为了昭告天下罢了。

  李二闻言,也是笑了。

  之前他想推动工业改革遭受了何等的反对?当初的温彦博就算不是反对的急先锋,那也是其中的代表。

  可如今呢?

  随着大明的步步紧逼,这些家伙,居然自己在推动工业的改革。

首节上一节774/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