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18节

  “殿下,要不让末将的先锋军,先行进入苏毗腹地,看看苏毗王的反应?”房遗爱眼珠子一转,当即就说道。

  还别说,他这想法还真不赖。

  一来苏毗王就率了一万大军,房遗爱的先锋军就有八千多人,加上配备着大明军方最是先进的军械,八千对一万,就算正面硬刚也不是没有胜算。

  再说了,后面还有数万大军,纵使苏毗有什么阴谋,他们也能及时救援。

  再加上大明改良了几代的望远镜,那可是大明斥候的标配,有了这玩意儿,就能料敌于先。

  唯一的缺点,就是长明军还没有经历过正儿八经的大战,在经验方面欠缺了一些。

  “我们如此贸然的兵进苏毗,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李景仁说道,“毕竟我们现在至少也是盟友了吧?”

  “误会才好呢!”房遗爱道,“口头上的承诺顶个屁用,不来点儿实际的,我能许下一百个这样的承诺!

  这会儿,我们只管去就是,他要是真心和我大明对付吐蕃,他便不会有什么动静,但凡不是真心的,那就趁机灭了就是。

  我们也要给苏毗一点儿压力才行,否则,他们还以为自己是个多香的香饽饽。”

  “我看也行。”程处亮也说道,“适当的给苏毗一些压力,也表现出我大明不惧苏毗和吐蕃联手的态度,否则,这一直拖下去,恐迟则生变。”

  “直接硬插一支军队进去不合适。”薛仁贵摇了摇头,道,“我记得苏毗叛军不是还有些余孽正在被达步屈将军的人追击么?

  要不将人撵过去?房参将再顺势追过去,不管怎么说,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要是苏毗真愿意与我大明共伐吐蕃,到时候也能避免不少误会。

  借口这玩意儿,甭管多扯淡,能用就行。”

  听着长明军这些交家伙的讨论,李承乾心说,这都培养出了一群什么玩意儿?

  当然,对于他们的尝试,李承乾不打算插嘴。

  结果如何,让他们自己承担吧。

  ……

  次日一大早,房遗爱就出发了。

  在昨夜,他们就拜托达步屈将苏毗叛军的余孽朝着苏毗王的方向撵了过去,房遗爱也就顺势请命去追击余孽了。

  还别说,这借口虽然蹩脚,但用起来是真好用。

  都不等房遗爱杀过去,苏毗王就收到了消息。

  看着一众麾下怒气冲冲的模样,当下笑道:“行了,人家这是在催我们了,也还行,好歹找了个借口,给我们留了面子。”

  “可……”

  他们其实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不管怎么说,想起来就是来气。

  太过分了!

  苏毗王倒是不以为意,做了决定后,他倒也不迟疑:“集结大军,南归!本王要与吐蕃决一死战!

  还别说,以前不敢,生怕大明捡了便宜。

  现在想想,瞻前顾后的,能成个屁的大事儿。”

  “殿下……”一听苏毗王这话,有人急了!

  这也太快了吧!

  就算要帮助大明拿下吐蕃,那是不是可以和大明商议一下啊?

  至少咱得多做些准备才行啊。

  哪怕是和大明演演戏,先糊弄一下吐蕃,让其放松警惕也行啊。

  “行了。”苏毗王摆了摆手,道,“知道大明为什么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挥兵南下么?人家就是看不起我们,打个仗都瞻前顾后的。

  和吐蕃一纠缠就是好几年,看看人家大明,好几年,人家孩子都能抱俩了。”

  当他意识到李承乾的野心之际,他突然发现自己这几年和吐蕃那种你来我往的争斗就跟个笑话一样。

  亏得他们还处处提防着人家李承乾,结果人家李承乾早就将目光从他们身上越过去了。

  这就是差距啊……

  所以,这会儿撤兵,也是一种态度。

  当房遗爱追杀过来的时候,苏毗王已经率兵南归了,当下,他也是挠着头不知所措。

  这就好比一拳头打在了上,让人无力。

  而等李承乾获悉消息后,当即便让马业派人时刻关注着苏毗和吐蕃之间的战事。

  也只是到第二天中午,消息就传来了,苏毗和吐蕃之间的大战,彻底打响了!

  而吐蕃的尚囊还有轮科耳都傻眼了,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是这样?

  他们是真的想不明白啊……

第564章 卷五 来自长安的压力

  与此同时。

  长安。

  满城的素缟仍在。

  太上皇李渊的丧礼仍在继续。

  作为大唐的开国君主,他的丧礼自然是要多隆重有多隆重。

  加上近来各地亲王和宗亲都回到了长安,朝堂的局势一下就复杂了起来。

  当然,所谓的各地藩王其实都是李渊的子嗣。

  说起来倒是蛮有意思,自李承乾西行之后,李二的众多皇子虽然到了就番的年龄,但李二一个都没放出去。

  全部留在了长安。

  这在以往来说,确实是好事。

  毕竟距离中枢越近,未来的机会越大。

  可如今的话,呵呵,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其实他们都明白,李二此举是不想再出现一个强势的儿子了。

  毕竟对于如今的他来说,杀兄弟和杀儿子,终归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这日,回京的诸王刚给李渊守完灵,一行人便来到了偏殿休息。

  儿子多了就是这点儿好,十二时辰轮班守灵,都不带缺人的。

  揉了揉腿,汉王李元昌说道:“对了,你们谁有六哥的消息,这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没回来?”

  他说的六哥自然是赵王李元景。

  说起来也蛮有意思,以往他们几兄弟关系倒是一般,但自从李二登基以后,他们这些太上皇的庶子就紧张了。

  如今李元景在西北立足,他们可是关心得紧。

  毕竟,这不是给他们打前站的么。

  如果这条路能走通,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这几年,李元景能在西北苦苦支撑着,他们这些兄弟也是没少支持。

  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而已。

  “没有消息。”李元礼一边揉了揉自己的腿,一边说道,“说起来,六哥那边有段时间没消息传回来了。”

  自从李元景在清水川立足之后,他们这些兄弟也是在竭力的帮李元景站稳脚跟,至于自己治下的州府,他们是动都不敢动。

  不过也正是因此,他们对李元景的支持力度,也就只有那样了。

  毕竟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说到这里,李元景小心的回头看了看,这才低声道:“六哥这是无妄之灾啊,本来陛下只是想对付高明来着,结果搂草打兔子,他成了那被殃及的池鱼。

  他这遭要是一回来,未来堪忧啊,我们这些年的付出,算是打水漂了。”

  “那也未必。”李元嘉说道,“如果高明回来了,那才叫搂草打兔子了,如今高明明摆着是不回来了,这还怎么搂草打兔子?

  一个小小的清水川,你以为陛下会在意?”

  众人沉默了,如今这时局,他们也看不透。

  虽然出生皇家,比旁人知道得要多些,但也就那样了。

  可能把他们放在别的时代,兴许是一时人杰,但放在大唐初年,确实掀不起什么浪来。

  “说起来,高明这小子是真有他的。”李元昌说道,“不声不响的就走到了这一步?你们瞅瞅,若不是为了这小子,我们这些兄弟,哪儿有机会再次聚首啊?

  诸位回长安奔丧?

  纵观历史,这都是史无前例的!”

  李元昌和李承乾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要知道,在原本历史上,这家伙可是唯一一个站在李承乾这边辅佐他造反的家伙。

  当然,他也因此被赐死了。

  到现在,他都还没意识到,李承乾这一走,倒是救了他一命。

  “行了,如今父皇驾崩,今后咱们就老实些吧,高明这么一折腾,未来,我们的日子怕是都不好过了。”

  说着,李元礼也是一脸的惆怅。

  李渊一死,唯一能庇佑他们的人,也就没了,当然,现在还有礼法约束着李二。

  但李二是讲礼法的人么?

  一瞬间,众人都沉默了起来,这会儿,他们是真希望李元景能顶住压力别回来,这样的话,今后他们还能有个退路。

  另一边,李二看着长孙无忌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奏章,脸色都阴沉了下来。

  “陛下,怎么了?”房玄龄看着脸色阴沉的李二,低声问道。

  自从李承乾不回来后,李二的脸色其实就没好过。

  当然,如今正是大丧之际,这倒也正常,毕竟刚死了老爹,总不能满脸春风吧?

  “哼。”李二冷哼一声,道,“赵王也回不来了,如今,大明的左仆射普西偌,正带着他的族人攻打清水川。”

  “啥玩意儿?”房玄龄都愣住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李靖倒是听出了一些不对劲儿的地方,问道:“只是族人?不是大明的军队?

  不对啊,这普氏一部当年追随殿下的时候,不过寥寥数百人,哪怕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族人最多也就上千。

  关键是这上千族人,还有大半的孩子,他们怎么攻打清水川?

  清水川纵使孱弱,那也不是一个小小普氏一部可以侵犯的吧?”

  房玄龄也是点了点头,这不闹么?

  “说了们可能不相信,几年前,这普氏一部在多年前,有个后裔失踪了。

首节上一节718/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