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23节

  李元景摇了摇头,你这是吃定了本王不会让你去啊,所以才答应得这般干脆。

  这三千人手可是他最后的底气了,怎么可能让你带着去白白糟践。

  所以啊,纵使是心腹,那也难逃虚伪二字。

  这一刻,李元景心里闪过了很多念头。

  事儿多!

  也就是他心腹不知道,真要是知道了,保不齐也就是这几个字。

  既然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你问个球?

  不是闲的是什么?

  “别亏待了大家伙,虽然暂且还用不上他们,可很快就有可能用得上了,到时候,是要他们拼命的。”李元景说道,“也让大家准备准备,都朝着河州边界集结,按照现在的局势来看,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河州?”心腹有些疑惑,“我们以前商议的不是从浇河郡下手么?如今浇河郡正处于混乱的时候,正是我们下手的时机啊。”

  说起这个,李元景也有些无奈,他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可自从上次和李渊聊过后,他就猛然意识到,浇河郡极有可能被李承乾盯上了,如此一来他再把目标放在浇河郡就属于是和李承乾抢肉吃了。

  就他这三千兵马,还不够给李承乾塞牙缝的。

  更关键的是,这小子心黑啊!

  而且还是李二的种。

  这他妈的斗输了没面子,斗赢了还可能被李二收拾,这斗个屁……

  关键是,他还真不一定斗得赢。

  说斗得赢都过分了,就他几千兵马投进去,那也就是个炮灰的命。

  如今的浇河郡跟他妈六国大封相似的,乱得一批。

  “浇河郡如今汇集了十多万大军在作战,等到慕容伏允的平叛大军入场,大明又被拖进战场,到时候浇河郡就是一个万人坑。

  就我们那两三千人手,是够谁喝一壶?

  说句不该说的,就如今浇河郡的那些牧民之间的争斗都不是我们有能力插手的。

  算了吧,实力不够咱就得认。”

  李元景也无奈啊。

  这大战一起浇河郡一定是一个绞肉机,哪怕他知道浇河郡如今是个机会,但凡他有个几万兵马,也想上去掺和一脚。

  可他不是没有么?

  或者说,他有充足的粮食,他也敢去掺和一下,学学之前的李承乾,用粮食邀买人心也是一条路。

  可大唐封锁了粮食出境,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这么干啊。

  哪怕是偷偷的,一旦被李二发现了,这就是他未来的一个隐患。

  他又不是李承乾,又不是大唐的太子,更不是李二的儿子,李二凭什么处处容忍他?

  “那我们在河州集结是为了图谋天柱三部的地盘?”心腹问道。

  李元景点了点头:“虽然说我们图谋不了浇河郡了,但是天柱三部的地盘我们还是可以动动心思的。

  尤其是如今,慕容伏允的注意力一定被浇河郡牵制了,我们要是在此时图谋一下天柱三部的地盘,只要做得小心一些,倒是无虞。

  而且,天柱王刚死没多久,慕容伏允收服天柱三部的时间也不长,对这一片,他的统治力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加上慕容伏允这人昏庸无能,不满他的人颇多。

  此番慕容孝隽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图谋什么,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

  而且,他们能投降高明,那是因为什么?因为他是大唐的太子,与其说他们投降的是高明,还不如说他们投降的是大唐。

  高明是大唐太子不假,但本王是大唐的王爷难道就是假的么?”

  听李元景这么一说,心腹懂了。

  李二的儿子是儿子,李渊的儿子难道就不是儿子了?

  说到底,大家奔着的只是大唐的这个名罢了。

  还有句话李元景没说,在关键时刻,他还能帮李承乾牵制一下慕容伏允,这也算卖李承乾一个人情,至于说有没有用,那就得看未来怎么发展了。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分析,姑且不论对不对,至少李元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

  大唐,长安。

  房玄龄正在公廨中处理公务,突然有人来报。

  “仆射,吐谷浑的消息。”

  一听到是吐谷浑的消息,房玄龄顿时就来了兴趣,急忙说道:“快说。”

  来人说道:“慕容孝隽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了,如今正在浇河郡大战定城王!”

  听到这个消息,房玄龄愣了半晌,突然,他仰天长啸:“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到了这时候,他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大笑着,房玄龄就走出了公廨,看看这冬日里难得一见的暖阳,心头的阴霾也在此刻早已消失得干干净净。

  而这会儿,魏征也不知道从哪里走了出来,看他那满脸红光的笑意,想必这老家伙也收到了消息。

  两人相视一笑,不用多言,径直朝着太极宫走了去。

  不多时,越来越多的人跟了上来,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极为惬意的笑容。

  他们中间,有些人早就预料到了今天,但却没人敢向外透露。

  可以说,这段时间,可是憋得不行。

  “魏公怎么看待此番慕容孝隽起兵?”长孙无忌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问了一句。

  魏征回头看了看,笑道:“若是大唐将领,老夫当说一句乱臣贼子!可若是敌国将领,此番自然是明智之举!”

  他说完,众人哈哈大笑。

  “魏公所言极是!”有人附和道。

  别看这是一幕大型双标现场,但这话可是有讲究的。

  纵使问出这个问题的长孙无忌,也挑不出毛病。

  “我们这位太子殿下,当真是好运气啊!”有士族的官员说道。

  对此,诸如了解过大明王廷的魏征、萧等人自是嗤之以鼻。

  你还真以为是运气?

  为了让慕容孝隽起兵,李承乾不知道做了多少准备,耗费了多少心思,但凡是成功,哪有多少偶然?

  成功,都是必然的!

  真要做到了那个份上,不成功才是偶然!

  不过魏征几人也懒得和他辩驳。

  自从李承乾西出长安之后,士族和李承乾的交锋就没讨过便宜。

  不多时,众人来到太极殿。

  “恭贺陛下。”房玄龄等人齐齐躬身。

  李二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并且比他们都更早,闻言也是笑道:“不过运气使然,何来恭喜一说?”

  “陛下,此番吐谷浑内乱,是不是……”长孙无忌话都没说完,李二就摆了摆手,道,“吐谷浑的事儿就不要提了,那边,自有高明解决。”

  他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此番吐谷浑内乱,的确是图谋吐谷浑的最佳时机。

  可他也有着他的骄傲,别人不知道,他难道还不知道么?

  吐谷浑早就被李承乾视为了囊中之物,而且他也图谋这么久了。

  这时候他要是去摘了桃子,多多少少有些拾人牙慧的意思。

  他想要开疆拓土,那一定是他自己一刀一枪去打出来的!

  李承乾尚且如此,他和自己儿子相比,又岂能落了下成?

  房玄龄等人也点了点头,对于这事儿,他们真不在意。

  不管是大唐还是大明,不管是谁都没关系,毕竟肉烂在了同一口锅里。

  只要还在这口锅里,谁吃不是吃?

  “陛下,我们要不要再调遣军队进河、洮二州,毕竟吐谷浑内乱,极有可能将战火烧到我大唐边界。”萧禹说道。

  李二笑了笑道:“无虞,这都是小事,你们要相信高明,这点儿小事,他能处理好的。

  对了,说起来那慕容孝隽也是朕的儿女亲家,听说当初他嫁女儿的时候,陪嫁可不少,朕也没什么好送的,就送点儿粮食吧。”

  送粮食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二的态度。

第358章 卷四 狡猾的长孙无忌,悍勇拓跋钊!

  其实旁人很难看明白李二到底是个什么立场。

  就这件事儿上,最多也只能看出他的态度。

  但很难弄清楚他是个什么立场。

  或者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他就没有一个坚定的立场,所谓立场,不过是为了利益服务罢了。

  至于长孙无忌,他的立场倒是要清晰一些,紧紧抱住李二的大腿,紧跟李二的政治思想坚决不放松。

  要说的话,还得是长孙无忌这个老阴贼最他妈狡猾。

  他和李二啥关系?

  不说他是李二大舅子这层关系。

  就他陪着李二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定要比他和李承乾的关系要硬啊!

  甥舅关系在皇室里算个屁!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他犯了同样的错落在李二或者李承乾手里,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

  哪怕李承乾也会放他一马,但放他一马的原因也定然和李二不一样。

  李二会放他一马,可能会夹杂着一些私人感情。

  毕竟几十年的老兄弟,感情基础还是有的。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皇室不是没亲情么?

  不都说了么,可能!

  问题是,李承乾连这个可能都没啊……

  后世有句话咋说的?男人三大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当当当,这三大铁,他们之间可能都有!

  只要这样的感情基础还在,李二不死,他长孙无忌只要不造反,那地位将稳如泰山。

首节上一节423/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