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46节

那肥妇人左右看了看,说道:“如今也就二十多人,要做这么多,可能不太够啊。”

这时,她身边那妇人便道:“人其实也够,咱们这左邻右舍的,家里的女人如今都没事可做,回去找找她们,人应该够的。”

听到这话的马秀英也笑着开口道:“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姐妹们比我熟悉,这次请你们来,也是想着能不能请你们帮忙张罗张罗,将士们为了咱们流血流汗,咱们这些女人总不能让他们冻着吧?”

马秀英的话刚一说完,那些妇人便立马点头,互相之间小声的嘀咕起来。

“行!这事倒也不难,只是,织麻布需要的东西.....”

齐衡一听这话,立马开口道:“大家需要什么,尽管跟我说,我来帮各位解决。”

“那成,有东西就成。”

说到这里,齐衡还主动开口道:“不光是材料,各位夫人能帮齐衡这些忙,齐衡感激不尽,齐衡也不能让大家白忙活,这样,咱们照着城内招矿工的标准,给大家发粮,如何?”

齐衡的话刚一说完,在场的妇人们便一个个露出了惊喜得神色。

如今这世道,都是男人赚钱养活家里,不提女人能不能出门,就是能,也没什么是她们这些女人能做的。

如今听到齐衡说要给她们发粮,还是按照矿工的标准,这可算是不菲的收益了。

不过,其中一个却开口道:“姐妹们,这义军给咱们修房建屋,还派粮食救济,要是没有他们,咱们男人去哪卖劳力赚粮食?义军帮咱们的已经很多,又何时跟咱们要过修房建屋的钱,咱们帮他们织些麻衣,怎么还能要粮呢?”

女人这话说完,一旁的其他人也都犹豫起来。

不过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战线。

“要不算了吧,我们织些麻衣也不是什么事,就当回报义军了。”

“对,不能要粮。”

“.................”

听着这些妇人的议论,齐衡笑道:“夫人们,就别吵了,你们能帮齐衡做这些麻衣已经解决我们一个大难题了,这样,就按照我说的,咱们一天半升粮。”

见齐衡如此,妇人们一个个脸上笑开了花。

虽然知道应该帮义军一些忙,可这一天半升的粮食也是实实在在的,哪家也不会嫌粮多。

想到能多攒些粮食,这心里更有劲了。

一旁的马秀英看着正在跟妇人们说笑的齐衡,嘴角忍住的漏出了笑意。

在搞定一些琐事后,齐衡便对着马秀英拱手道:“嫂子,那麻衣的事情就麻烦你张罗了。”

“行了,不用客气,快去忙你的吧。”

离开后院。

还未出门,齐衡便看到帅府的前院已经开始改动。

其实这帅府原本就是县衙,只不过后来被前往这里的孙德崖改成了帅府。

如今再改造也不是什么难事。

此时韩钦就在这里监督。

齐衡走过去后问道:“告示贴出去了吗?有人来应招嘛?”

韩钦道:“贴是贴出去了,可到现在一个人都没来。”

齐衡琢磨乐一会儿后,说道:“这样,你按照户籍上的信息派人去查探一下,他们不愿意来的原因。”

“不过,也不急,先等等看,告示刚贴出去,说不定他们还没看到。”

“总之,如今整个城里读书人的信息,能查到的都给我汇总一下,甚至包括他们之间的联系,关系等等.”

第五十四章:沈万三

如今交给韩钦的事情属实不少,可他半点埋怨也没有,立马回道:“是!”

看着韩钦离开的背影,齐衡越发觉得自己手下的人不够用了。

且不说衙门的人,作为一个穿越者,脑子里奇奇怪怪的想法还是很多的,但大多数却因为现实情况而无法实行。

如今在他的系统空间中,华夏学校从幼儿班的启蒙书,到高中毕业的教材,一整套的书籍都放在空间内落灰。

他也很想尽早的将这些书籍的作用体现出来,可没办法,没人教。

就算有人教,该教谁,又是一个问题。

最起码,以他自己现如今的情况,是不可能去教书的。

教书不是做谋士,出个主意,教书需要日积月累,他哪里有这个时间。

不仅如此,还有城内的百姓,还远远不足以满足齐衡的需求。

就好比距离他们最近的金陵城,作为元朝东南方向最大的城池,这里几乎汇聚了整个东南地区的财富和人口。

按照史籍《金陵新志》的记载,至正二十七年,仅金陵一城的人口数量便达到了22.5万人。

这还是按照金陵城户籍统计的,以金陵城的特殊地位,实际人口达到30万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因为时间相距还有些远,出入还是存在的,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而就算不跟金陵城比,仅仅濠州城内的百姓,也要比他们黄岗多无数倍。

所以,齐衡一直都在思考一个想法,很快就要入冬了,以如今的时局,可想而知有多少的百姓和难民会出现饥荒。

如今能趁着这个机会在入冬前,或者说在开年之前聚集更多的百姓,那对于他们来年城内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得。

但还是那个问题,他不可能派人前往各地收录,毕竟本身黄岗驻守的也没多少,只能寄希望于这里的政令能快速的传播开,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

走在城中,正在思索着未来黄岗城发展设想的齐衡,迎面碰上了一队百姓正推着木轮车而来。

齐衡急忙朝一边闪开,随着眼前的人走过,齐衡一下便发现了这一行人中,有好几个都面熟。

正是之前他从山上下来时遇到的那几个。

只不过,如今他们的队伍可壮大了不少。

这一行人,少说也有四五十人了。

正巧,在齐衡看着他们时,这几人也发现了齐衡,互相一对视,之前就与齐衡交谈过的汉子立马惊喜道:“大人!”

齐衡点点头,看着走来自己面前的男人,上下打量。

当初见他时身上的破麻衣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身丝布做成的长衫。

齐衡笑着打趣道:“几日不见,改头换面了。”

那人连忙笑着回道:“大人说笑了,托大人福,这些日子收罗了不少百姓过来,赚了点,便在邻城置办了身衣服。”

齐衡点点头:“不错。”

不过,脑袋里却在思考着他的话。

就在这时,走在队列前面的汉子对着齐衡面前这人喊道:“万三兄,走了!”

正当这人要回话时,齐衡眼前一亮:“万三?你可姓沈?”

沈万三一愣:“大人是怎么知道小人的名字?”

闻言,齐衡不由得摇头一笑。

这世界说小,可穷尽一生也走不完,说大,却能让他齐衡在这小小的黄岗再次遇到沈万三。

齐衡笑看着沈万三,说道:“听你口音应该不是这边的人吧?为何来了这里?”

面对齐衡的目光,沈万三这心里突然有种被看透的感觉。

心里盘算后,还是老实的挠了挠头,说道:“大人明察,小的确实不是安徽人,乃江南人士,祖籍南浔镇人,家中原本在当地也算富足,奈何一场洪灾让家中产业毁于一旦,无奈下只能奔走他处,如今眼看着家父老迈,万三无奈下便与几名弟兄商议。”

“铤而走险将江南之粮偷偷运往北边,想赚些差价。”

“这一路下来心惊胆战,遇到大人时正好将粮食售卖一空,正要返回江南,幸好大人不是盘剥民利之人,还让我等弟兄们靠着网罗百姓赚了些钱粮。”

似乎知道自己的糊弄之词瞒不过齐衡,便索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交代之时,还不忘捧了齐衡一手,让齐衡不至于舍下脸面为难他们。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通过在城内见到的事情可以看出,齐衡并不在乎他们那些小钱。

齐衡听着他的话,对他那点小心思也清清楚楚,不过并没有说破。

“你们倒是胆子够大,如今这是什么年月了,还敢携粮兜售。”

沈万三也是尴尬不已,说道:“实在是家里穷困,两位兄长接连病逝,连请郎中的银两都没有,不然也不至于如此舍命一搏。”

齐衡也不多去纠结,只道:“如今你跟你这帮弟兄们在我这里应该也赚了不少粮食,虽不是与我直接接触,但我们互相之间也应该有点了解。”

“这样,我这里有个赚钱的好买卖,就看你是想继续搏命运粮,还是跟着我做点安稳买卖。”

沈万三显然没想到齐衡会这么说,先是一愣,转念一想后,试探的问道:“不知大人要我做什么?”

齐衡道:“事情多了,如果你愿意的话,咱们可以先从开矿发木铸造这些做起。”

沈万三心中一惊。

开矿铸造这些事,若放在元廷,可都是天大的好买卖,哪里是他这种人能够接触到的。

没点朝廷的关系,这好事怎么会落到他的身上。

除此外,沈万三还在犹豫。

齐衡将这件事交给他来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几日在城中,他也知道很多百姓正在替齐衡挖矿铸造,显然他在这中间没有什么必要。

看着正在犹豫的沈万三,齐衡则不动神色。

“大人,万三有一事不明。”

“说。”

“大人是想让万三做什么?”

齐衡一笑。

“看来你还不至于利欲熏心。”

第五十五章:这是阎王

说完又接着说道:“如今黄岗虽然城小地薄,但你也看到了,开春之后这里就会是另一番景象,而且我家大帅朱元璋此时正率领数万大军开阔滁州地界,兵我们有,粮我们也有,如今缺的,唯独就是人。”

“这城内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有些事情不能全部由我们义军来做。”

“你若愿意,如今黄岗城内的开矿铸造事宜便可交予你来统辖。”

“做的有功,日后大帅回来自有赏赐。”

沈万三听到这些话,神色有些为难:“大人,沈万三从小跟着父亲只学了些商贾之道,诗词经卷那是本点没有学过,怎么敢......”

不等沈万三说完,齐衡便直接打断,说道:“我要的不是熟读经书的读书人,而是替我们义军赚钱屯粮的精明人,在我看来,你比那些只知孔孟的读书人要强太多了,最起码在这些事情是这样。”

说到这里,齐衡又道:“你也知道,如今这世道,四处战乱,你虽是江南人士,大可躲进安乐窝里做个富贵梦,可你要清楚,元廷覆灭已是必然,江南虽好,也不是什么净土,等人攻进城内,你这富贵不过是南柯一梦。”

“而且商人地位你也知道,就算富可敌国,又能如何。”

“相比如此,还不如随我一道,给义军出力,虽行的是商贾之道,却能得个官宦之身,何乐而不为?”

首节上一节46/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