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42节

“我们只是过路人,没有坏心。”

其中一人对着齐衡喊道。

“那你们动我的马做什么?”

那人继续说道:“小哥,我们只是路过的,看到这里有马匹就过来看看,没有什么歹念的。”

听到这话的齐衡并没有放松警惕,毕竟他们的人太多了,将近二十人。

“你们往后退。”

看着他们一步步的后退,齐衡来到了自己的马匹身边,将马绳取下,翻身一跃。

随后看着他们问道:“你们是从何而来。”

“我们是湖广德安逃过来,那里红巾兵跟元军正在交战,听说元军破城要屠城,我们不敢待,就往这里逃难来了。”

看着这人脸上的神情不似作假,而且身上的打扮也像极了逃难的百姓,齐衡这才将手中的弓箭一收。

“那里的战况怎么样了?”

难民中一人立马说道:“红巾兵打不过,一直躲在城里,元军在到处攻城,到处都在打仗,到底战况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

齐衡点点头:“逃难来的就你们这些人吗?”

“不是,还有很多,光我们路上遇到的就有好几千了。”

听到这话的齐衡心中一动。

“那你们可以找到他们吗?”

这些难民们左右一看,说道:“能!”

“好。”

“从这里向南,有一城池,名为黄岗,那里如今由我统辖。你们今日可以到城中暂居,也可去寻找那些跟你们一样逃难而来的百姓,带一人前来,可奖你们一升粮食,十人便是一斗。”

“以此为例,带的人越多,奖的越多,我会命人在城中登记,只要登记在册,便可领粮。”

“另外,无论你们是哪里来的难民,到了黄岗,我便给你们提供住所。”

第四十八章:发展黄岗

听到齐衡的话,在场的十多人顿时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这世道,粮食是最稀缺的物资,这当权者不抢他们的粮就算好了,哪里见过主动发粮的。

“小...大人,你此话可当真?”

齐衡将手中的弓箭放回背后,道:“自然当真。”

“那大人要我们去黄岗,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做?”

齐衡道:“没有,来去自由,我不会管,若觉得别处比我那里好,自可离去。我不过是想在这乱世当中给百姓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罢了。”

“不光是你们,其他人若带人前来,我也一样有赏。”

“不过,若你们在其中偷奸耍滑,差人滥竽充数,后果你们应该明白的,这乱世,一条命可不值钱。”

听到齐衡的警告,难民们一个个连忙摆手称‘不敢’。

齐衡也没再多说,见他们没什么疑问,便马鞭一扬,朝着城中而去。

随着齐衡离开,在场的十几人互相对视一眼。

“沈大哥,咱们怎么办?要不要去?我看这人说的不像是假的。”

刚刚与齐衡对话的那人思虑片刻后,说道:“这世道,不管是元军还是红巾兵,有哪个是好东西。”

“我觉得这事先不急,刚刚那人不是说前面就是黄岗了吗?正好今晚咱们也没地方休息,就去那里看看,明日一早咱们再定。”

.....................

一周的土地翻新和耕种,整整一百多亩的荒地已经全部完成。

那一千多名的士兵空闲下来后,齐衡便直接将一半的人派出去巡山,寻找那位老者口中的铁矿。

与此同时,城内的一些规划也同步进行起来。

首先就是冶铁区域。

当然,城内百姓的住所也没有停止建设。

虽然建设住所需要的人力很多,时间也久,但随着这些天百姓们的体力在不断的恢复,也随之加入到了劳动当中。

一人一天的劳动可以获得半升,也就是也就是一斤半的粮食。

需要做的就是运送建筑住所所需要的木材泥土石块等。

如今城内的百姓虽然在齐衡的施粥下能够吃饱,但他们基本上属于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如今齐衡给了他们积攒粮食,赚取粮食的途径,自愿参加的人还是很多的。

而有了城中百姓们的加入后,城内建造、修复住所的速度明显得到了提升。

因为很多房屋只是局部的损坏,只要稍加修复就能住人,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整个黄岗城内的百姓便已经全部拥有了住所。

同时,百姓们的信息收集也在同步进行。

黄岗城内的街道上。

齐衡与韩钦相伴而行,看着眼前已经渐渐恢复生机的景象,韩钦实在忍不住的感叹道:“这还是当初咱们见到的黄岗吗?”

齐衡微微一笑,似乎想到什么,又神情凝重的说道:“如今百姓们刚刚恢复劳动,但这是建立在我们奖励粮食的基础上,如今咱们的粮食消耗速度是往常的两倍多,如果按照之前的计算,支撑是三个月是没问题的。”

“但三个月后,我们的粮食就会消耗一空,土豆的种植是如今的重中之重,你一定要严加看管,浇水一定要在确保干透的情况下,一次性浇够,还不能出现积水的情况。”

“另外,耕地里一定要有人日夜照看,以防有人破坏。”

看着齐衡郑重的神色,韩钦也收起了脸上的笑,言之凿凿的保证道:“先生放心,耕地出了问题,我韩钦拿脑袋来见您!”

齐衡点点头,又道:“茅厕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按照您的命令,每十户建一所茅厕,按照工匠的法子,已经建好了十多所了,估计还有十天就能全部完成。”

齐衡道:“好,如今城内各处的事情都在进行,最近你多忙一点,不能懈怠。”

“是。”

城门楼下。

齐衡与韩钦缓步走来,齐衡将城门处入城登记的册子拿了起来。

看着册上的名录和数量,问道:“最近入城的外来百姓多吗?”

负责登记入城人员名录的士兵立马回道:“禀大人,最近几天新入城的百姓比往日多了许多,仅今天一早上,外来人入城的百姓就多达七十九人。”

齐衡点点头:“难民百姓入城,不要过多阻拦,但也一定要小心警惕,入城之人不得携带有任何的铁具和武器,发现有携带铁具的要暂时收缴,登记在案,出城时可交还。”

“但如果发现有携带武器,并且隐藏不报的,要立马扣押,审清缘由。”

虽然这些话齐衡已经通过韩钦传达了下去,但此时依旧忍不住的再次嘱咐了一遍。

归根结底,齐衡自上而下传达的态度就是小心无大错。

朱元璋一日没有率军返回,以黄岗城内两千的兵力就一日存在危险。

离开城楼,顺着城前的大道一路向西,在看到粥棚的第一时间,齐衡便发现了最近来领救济粥的人数在快速减少。

此时的粥棚下,也不过十来人正在排队。

与往日景象完全不同。

并且,这些人中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年纪很小的孩子。

正当齐衡准备前往粥棚查看时,身后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

“大人!!!”

声音响亮,却满是喜悦之音。

齐衡顿时想了什么。

随着那人靠近,在来到齐衡的面前时直接翻身下马。

“大人!铁矿找到了!”

听到这话,齐衡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喜色。

十多天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齐衡立马对着身边的韩钦说道:“去,备马!”

在这名报信的士兵带领下,齐衡很快便来到了山中的铁矿口。

在这个铁矿口前,有挖掘的痕迹,但在士兵的解释中齐衡才明白,是一位士兵在脚下偶然发现有铁矿石的存在,就随手挖掘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挖到了。

此时的齐衡也是在心里暗骂自己实在糊涂。

铁矿的范围肯定不小,如果自己早一点在各个方位尝试性的挖掘,或许早就有结果了。

不过,只要找到就好。

第四十九章:沐英

看着那名率先找到铁矿石的士兵,齐衡当即说道:“干的不错,回去后吩咐伙房,给这小子加一个月的肉!”

听到齐衡的话,这士兵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狂喜之色。

这些士兵平日里都是随军的,就算奖他们点钱或者粮食也是无用。

反倒是这一个月有肉的伙食更让人惊喜。

“谢大人!”

齐衡一摆手,问道:“你小子挺聪明,叫什么?”

“回大人,爹娘取名沐英。”

齐衡笑着点点头:“名字不错,沐英.......嗯?”

齐衡眉头一皱。

“沐英?”

“可是沐浴的沐,英雄的英?”

沐英疑惑着点点头。

得到确认的齐衡,仔细的打量着眼前人。

这沐英穿着红巾兵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这么回事,可仔细看才能发现,这小子根本就是个孩子。

“你多大了?”

沐英道:“今年十一。”

此时齐衡基本可以确定,这沐英应该就是后世历史中的西平侯,明朝沐王府的建立者。

在平定了云南后,被朱元璋命令留滇镇守,最后养出了大明最强藩镇。

首节上一节42/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