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4节

既然如此,自己还质疑什么?怀疑什么?

但,今日齐衡的表现确实说不过去。

他之所以这样,又是为了什么?

故意表现的平庸?

不会。

虽然他朱元璋如今不是什么豪强,但也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义军大帅了,手下的几千虎狼也是实实在在的。

在离开了濠州那摊浑水后,他朱元璋面前的是广阔的天地。

他还大有所为。

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到这一点。

而齐衡呢?

自己早就派人去调查过他的近况,不过是在颍州的一间茶铺中做着买卖,饿不死,也赚不到什么钱。

既然如此,那他在怀疑什么。

怀疑那齐衡的能力?

怀疑自己的眼光?

那齐衡所做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难不成,那些元军还是配合他演戏的戏子?

自己挑选的这些军士,哪个不是从战场上真金火炼出来的。

既然这样,他有什么理由不辅佐自己?

而且自己如此客气恭敬的招待他,把身段都放的这么低了,难不成他还感受不到自己的诚意吗?

既然如此,他断然没有故意不说的可能。

此刻在朱元璋的脑海中,正在不断的回忆着当初自己与齐衡相识时的场景,回忆着齐衡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

他想从原来的记忆中,分析出齐衡的为人秉性和习惯。

渐渐的,朱元璋明白。

在自己与齐衡不算太多的接触中,他在这个人的身上能够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味道。

有时会经常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话。

可是在经过他的一番解释后,又一下惊醒,明悟其中的道理。

也是在那个时候,朱元璋励志要多读书,因为书中的很多道理,绝不是他靠着打打杀杀就能得到。

不仅如此,齐衡经常会表现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形象。

当初在逃亡时,他们也遇到了很多绝望的时候,也正是因为齐衡表现出来的这种高深莫测,一次次的让他们坚定的认为,跟着这人一定就能逃出去。

而事实也恰恰证明,齐衡做到了。

那为何今日没有说话呢?

或者说,他其实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自己没有领悟?

随着朱元璋越想越复杂,越想越离谱,渐渐的,还真让他给想到了一种合理的可能。

“恩公初到此地,又面对这么多从来都不认识的人,若是设身处地的以他的角度来想,他怎么可能随便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仪事,既然是议论,就一定有分歧,谁支持回去,谁不支持回去,根本没办法搞清楚,这事又不能主动询问。”

“所以,恩公索性就不明说,这样就不会得罪其中的任何一部分人。”

想到这里,朱元璋一拍大腿,他终于明白了恩公的心思。

不过,恩公之前既然答应了指点,又为何什么都没说呢?

不对!

说了!

在齐衡答应指点后,他只说了一句,那就是“大帅,时候不早了,将军们都还饿着肚子呢,不如先去用了膳,回头再议?”。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时候不早了,可以当作是说要尽快,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而将军们都还饿着肚子呢,这是什么意思?

饿着肚子.....

“对了!咱麾下的军士饿了自然有粮食吃,可是那濠州城中的将士却没有粮食吃,如今应该已经饿惨了。”

“而不如先去用了膳,可以理解为先让他们吃饱......”

“难道,恩公是要我回去?”

“不对!”

朱元璋突然之间想到了刚刚自家妹子的话,吃饭是百姓们的本,当初他们造反起义也是为了吃饱饭。

“恩公除了告诉我要去让那些将士们吃饱饭外,还在告诉我,不要忘本!”

“至于最后一句.....这就简单了,是告诉我此时不是议事的时候!”

朱元璋在想通这些后,立马惊喜的站起了身。

“咱明白了!”

听到朱元璋的一声大喊,马秀英被吓了一跳,正要埋怨时,朱元璋却突然像一个小孩子似的,兴奋的一把将她给抱入怀中,高兴的对她说道:“妹子,咱明白了,咱都明白了。咱搞明白恩公是想要对咱说什么了!”

说完,抱着马秀英便朝着屋中走去。

没一会儿,屋中便传来朱元璋大口吃东西的爽快声响。

时不时的还跟马秀英炫耀道:“妹子,你不知道,今天我跟那些弟兄们一说回濠州城中救义父的事情,所有人都提出了反对,就连那李善长也反对我回去救。咱就闹不明白,那些文人不是经常说什么侠肝义胆,要知恩图报吗,怎么这个时候却偏偏劝我不要回去。”

“咱知道,回去以后如今这些兵马可能就不是咱的了,但咱也明白,如今朱元璋的一切都是义父给的,就算这次咱能够攻克这么多的地方,还收编了不少的兵马,那也都是靠着义父的在这一带的名声,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前来投靠。”

“当然,弟兄们的英勇厮杀也很重要,但咱也清楚,要是没有这面大旗,咱没有那么容易!而且咱自从离开濠州后,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所作所为都能拿到明面上去说,咱没有一样是对不起谁的,所以,咱要做的事情都是正义的!”

“古时候不是很多人都说,要行正义之师吗?咱就是因为举着讨伐元廷的正义之师,加上义父在他老家这一带的名声,才有了如今的实力。要是没有这些,咱朱元璋啥也不是。”

“咱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可是咱没读过书,说不出来这么多的大道理。你还记得当初咱跟妹子说的往事吗?那个叫齐衡的神人,今天咱把他给找来了!”

朱元璋瞧着马秀英惊讶的目光,得意的说道:“在咱将恩公请来后,就请他指点咱接下来该怎么做,还把这事的前因后果都讲给了他,你猜怎么着?”

“你倒是说啊!”马秀英一拍朱元璋的胳膊急道。

第七章:先生大才!

朱元璋傻乐呵了两声后,说道:“恩公只是稍稍思考了一会儿,就只说了一句话,说将军们还饿着肚子呢,先吃了饭后再说。咱左思右想,一直都想不明白恩公这是什么意思,咱还以为恩公是不想辅佐咱呢。”

“直到刚刚,咱想明白了。濠州城里的将士们因为被围困,没有粮食,还饿着肚子呢,不仅是他们,就连那包围义父的孙德崖,也因为干旱和元廷的包围没了粮食。所以,恩公是要告诉咱,不能忘本,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帅,都不能忘本。”

“所以,要我前往濠州去救他们,而且还要快!不能耽搁太久。”

听着朱元璋的话,马秀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为什么啊?”

朱元璋见自家妹子想不明白,更是得意的说道:“妹子你想,咱要是这个时候给他们送了粮食去,不管是义父还是孙德崖部,咱们都送,你说,那些将士该如何想咱?是不是得说咱厚道念旧情?”

马秀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外人又如何看咱?是不是得说咱为人仗义,不忘本?正是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咱朱元璋不会回去,不舍得手下的军权,所以咱偏要回去!外人觉得越不可能,咱就越要做,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咱朱元璋就是和其他的人不一样!”

“咱仗义,咱忠义,咱厚道!”

“外人都这么想,咱麾下的将士该如何想?咱要是不去救义父,不去救濠州城中的百姓,日后要是咱朱元璋真的落了难,手下的这些将士还不是得有样学样?”

“就算咱朱元璋这次回去被义父收了军权,成了光杆司令,但咱有了名!只要所有人都觉得咱朱元璋是一个可以跟随的人,日后还怕没有将士可用吗?等咱再从濠州城出来时,只要稍稍放出风去,投靠的人只会比今天的多不会比今天的少!”

直到马秀英听完朱元璋这一番后,终于是明白了。

她恍然大悟的看着朱元璋,道:“重八,这位先生是个大才,你可千万要留住了!”

朱元璋将手中的大饼往嘴里一塞,道:“妹子放心,就是妹子不说,咱朱元璋也不会让恩公走的,而且咱可是和恩公有过命的交情,咱绝对不会亏待了恩公的。”

听朱元璋这么一说,马秀英这才松了口气。

一时间,对于这位从未见过的恩公充满了期待。

而此刻的齐衡,却根本不知道自己随口的一句话,竟然让朱元璋思考了这么久,更不知道,朱元璋把他的这句话给解读出了这么多的大道理!

如今的他,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在梦中与周公下着棋。

还祈盼着什么时候朱元璋能让他自己滚蛋,自己好去过那逍遥的日子。

殊不知,此刻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印象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间一点点流逝,随着一晚过去,天色渐亮,别院中的齐衡依旧躺在床上睡着觉,他可没有早起的习惯。

就在齐衡还在睡觉的同时,整个定远县城中的军队,却在朱元璋的调动下开始朝着濠州城而去。

此时的濠州城不仅被元军包围,濠州城内部也是混乱不已。

那孙德崖更是在这个时候包围了朱元璋的义父郭子兴部,想要趁机一统濠州城内部。

加上干旱缺粮,整个濠州城中就算是那大帅郭子兴,也是饿的饥肠辘辘。

更何况手下的那些将士。

眼看着局势危已,大厅中,郭子兴来回的走动,心中焦急不已。

“如今粮食已经没有多少了,元璋为什么还不来?”

郭子兴自言自语的话被他儿子郭天叙听到,立马趁机说道:“父亲,你在想什么呢!那朱元璋如今独自在外带兵,只怕早就忘记了当初你对他的恩德,他怎么可能回来救您!”

郭子兴身为大帅,在起义前也是地主,他自诩自己看人的眼光没有问题。在这之前,他也曾经对朱元璋试探过多次,即便是儿子郭天叙说那朱元璋的坏话,他也是充耳不闻。

可是,定远距离濠州不过半日的距离,但自己给那朱元璋送信已经三四天了,却一直没有等来那朱元璋返回。

难不成,真是自己看错了人?

郭子兴只觉自己做的事情没有错,却不曾想过,当初自己为了不让朱元璋做大,仅仅给了他一些老弱病残队伍的事情。

尽管后来是朱元璋自己没有要,但他这件事做的确实不地道。

如今人家朱元璋自己带着24个人打下了现在的地盘,他却让人家带兵回来,换做是谁,不都得想想。

可就在那郭子兴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怀疑那朱元璋是不是外表下还隐藏着什么心思时,一道道喊杀声突然之间从城外响了起来。

郭子兴大惊,难不成,是元军又来进攻了?

正在他焦虑不已时,一名手下士兵突然闯了进来,兴奋的对他说道:“大帅!是朱元璋,他带兵来了!元军被他们偷袭,溃败而散!”

郭子兴听到这话,眼神瞬间散发出光彩。

愣了片刻后,立马兴奋的喊道:“我就知道,元璋是不会负我的!”

说完,立马带着人朝府外走去。

瞧着此刻正在与孙德崖士兵对峙的队伍,郭子兴很快便在人群之中寻到了朱元璋的身影。

“元璋!”

随着郭子兴的一声喊叫,人群之中的朱元璋立马看到了郭子兴。

“义父!”

首节上一节4/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