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24节

可几个兄弟里,唯独他汤和的性格不行。

汤和的性子里,是有些矫情劲,有些放不下架子的。

一直以来就是如此。

可从前还好,朱元璋只是大帅,是大哥。

很多事情都能做。

可如今不同了。

他是皇帝。

汤和除了是他朱元璋的兄弟外,如今也多了一层身份,臣子。

不由的,汤和便冷冰冰的用官话说道:“请皇上恕罪,臣确实病了,不能赴宴。”

说这话时,汤和不仅没有给马秀英面子,甚至连马秀英身边齐衡的面子也不给,转身便走。

马秀英虽然是一介女子,可她的性子里的豪杰气却不比男子少。

对于朱元璋的这些弟兄们,马秀英是真将他们都当成了身边的弟弟。

如今见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心里也是难受的紧。

就在这时,站在马秀英身边一直都没有说话的齐衡,却开口了。

“汤和!”

随着齐衡凝重的声音响起,朝外走去的汤和突然停住了脚步。

这语气,是齐衡从来都未对这些大哥们说过的。

可没说过,却不代表齐衡没有威严。

尤其是在军中。

哪怕他是汤和,也不能将齐衡的话置若罔闻。

而齐衡见汤和停住脚步,便又继续说道:“你可是军中大帅,出生入死十多年了,怎么着,今天要当逃兵了吗?!”

听着齐衡的话,看着他郑重的脸色,汤和站在原地沉默片刻,最后说道:“好!我赴宴去!”

说完,便将自己的头盔带好,朝着武英殿中而去。

看着汤和走入武英殿。

齐衡身边的马秀英不由的叹了口气,也没有避着身边的玉儿,对齐衡说道:“这才刚刚当了皇帝,如今就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这往后还不知会如何呢。”

说到这里,马秀英突然看向了身边的齐衡,说道:“军涛啊,你大哥身边的这些弟兄们都是出生入死十多年了,如今好不容易建国了,千万不能散了啊。”

“朝堂上的事情姐这身份不能说,就要靠你了啊。”

马秀英虽然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对于朱元璋做的很多事情也都不清楚。

但聪慧如她,又怎么会不懂一些道理,看不出一些苗头。

在她的想法中,不管是这帮曾经的弟兄们,还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要上下一心,好好的。

并且一直都在为之而努力着。

这样的心思虽然看着有些幼稚,可想想却又不得不为她这样的赤诚之心感到感动。

齐衡叹口气,却还是安慰道:“放心吧,姐。”

第一百九十五章:大明第一靠山王!【求月票,求打赏】

今晚徐达在北伐当中的大胜,让朱元璋今日异常的高兴,朱元璋高兴了,整个酒宴便热闹了。

当天。

武英殿中的酒宴整整持续到了傍晚,所有人这才散去。

寝宫内。

原本还装出一副醉酒姿态的朱元璋,在进到屋里后便清醒过来。

顾不上已经躺在床上休息的马秀英,再次将宫内挂满了人名纸条的授封名单给掀开,仔细的又上下瞧了一遍。

床上睡觉的马秀英听到动静,缓缓说道:“这么晚了,快睡吧。”

可朱元璋却在床边,瞧着名单说道:“咱不困,你快睡吧。”

马秀英没有再说什么,却还是问道:“是明天吗?”

听着马秀英的问话,朱元璋心知肚明,道:“明天。奉天殿大朝。”

夜晚。

朱元璋就这么坐在床边,一边瞧着这名单,一边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

奉天殿外,文武百官早已等待在了奉天殿外的广场上。

随着太监吆喝的一声“上朝”。

所有的文武百官们纷纷朝着奉天殿中走进。

此时的所有官员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全部换上了朝服。

或许是早已猜到了今日朝会上会发生的事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神色各异,不知在思索着,等待着什么。

伴随着所有的文武百官们进入到奉天殿内。

一列列的站好。

朱元璋这才从后宫而来,坐在那龙辇上,被八个人抬着来到了奉天殿外。

当朱元璋进入奉天殿,坐在了他的龙椅上,下方的百官们纷纷跪地而拜,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殿外。

那些没有资格进入大殿的官员们,也都跪在广场上高声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朝拜的声音一道接着一道,弥漫在整个皇宫的上空。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缓缓一抬手,道:“起来吧。”

而站在朱元璋身边的太监,也开始拿着朱元璋的圣旨,高声的喊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大明代元行天,皆靠文臣武将之功勋。”

“今大明已开元建国,特此论功敕封!”

“授徐达,魏国公!”

“授李善长,韩国公。”

“授常遇春,鄂国公。”

“授唐胜宗,曹国公。”

“授冯胜,宋国公。”

“授邓愈,卫国公。”

“授李文忠,晋国公。”

“以上七公,皆授丹书一帧,免死铁券一道,世袭罔替,并各赐庄田三千顷,佃农万户,年俸四千担!”

随着这七人被敕封,纷纷来到了朝堂的中央,面色喜悦的对着龙台上的朱元璋拱手喊道:“臣,领旨谢恩!”

说完,埋首一拜。

原本心情紧张的李善长,听到自己想要的终于得到,这心里别提多高兴。

尤其是在听到这七位国公当中并没有齐衡以及刘伯温时,那心中便更加的踏实。

而在所有人印象中应该封公爵,国公的人,则心中顿感失落。

尤其是那汤和。

原本对朱元璋便已经有些怨言的他,如今见国公再次没有他,心中自然是难受的紧。

若不是今日太过隆重,只怕他转身便要离开。

不过,除了他以外,被四周之人最为关注的便是齐衡。

尤其是那些跟随齐衡的人,施才英、周念、郑光祖、韩钦、沐英等。

对于这国公当中没有齐衡,心中顿感不忿。

不过,授封大典却不会因为他们的不忿而终止。

那负责宣读的太监,依旧在继续宣读着诏书。

“授汤和、陆仲亨、韩钦、施才英、郑光祖、朱文正、沈万三.......等,二十八人为侯爵。”

“赐丹书一帧,免死铁券一道,世袭罔替,另赐庄田一千顷,佃农百户,年俸一千两百担。”

听到这道授封圣旨后,下面被念到名字的官员们纷纷喊道:“臣领旨谢恩!”

随着众人的参拜,这一次的敕封名单更是让人惊讶。

这些人当中大多数都很合适,可唯独汤和与齐衡再次让人惊讶。

如果说汤和与齐衡都没有被敕封,也就算了。

或许朱元璋还有另外的安排。

可如今汤和的名字出现了,虽然是侯爵之首,却还是让人觉得不妥。

毕竟,汤和身为作为大帅已经许久。

这些侯爵当中的大多数都是他曾经的部下。

可如今,他却也被封了个侯爵。

除此外。

施才英、周念等人原本官职就不高,却一个个都封了侯爵。

算是厚待了。

可唯独他们的大人,齐衡却一直没有出现。

这不禁让人疑惑。

那原本还高兴的李善长,此刻也听出了些苗头。

以齐衡的功勋,就算朱元璋有意打压,最起码也该跟汤和一样封个侯爵。

如今侯爵中没有他的名字,可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在场的众人虽然心中皆有疑惑,也时不时的看向站在百官之首的齐衡,却都没有说话,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此后。

太监继续宣读。

这一次伯爵的授封名单当中,那些没有被提及的人,基本上都出现了。

首节上一节224/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