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149节

说完,又小声的说道:“我了解父王心思,父王不是不想当皇上,只是.....不能这么轻率......”

随后一众人便聚在一起开始小声的商议起来。

第二日。

正当陈友谅在自己院子里行走之时,他的面前却突然来了十几个弟兄。

看着他们一个个朝着自己走来,陈友谅疑惑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可他不说还好,一说,众人便来到了身边,将他抬了起来。

陈友谅怒喝道:“放肆!”

可众多弟兄们却没有一个听从他的话,将他抬到了一出屋内,强迫的换上了龙袍,再次来到了金榻处。

随之,提前准备好的登基大礼便开始了。

无数将领们聚集在他的下面,对着台上的陈友谅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喊完,便跪在了地上。

而台上的陈友谅,却面露苦涩的说道:“你们这可害苦了我啊,你们害苦了我啊!”

随着登基大典的进行。

见事不可违,陈友谅也只好接受。

原本苦涩的脸上,也渐渐浮现出了笑意。

曾经的一名渔民,跟朱元璋同样出身贫苦。

如今跨越了中间无数的阶层,最终登上了龙椅。

此刻的心中,又怎么会不高兴。

一如此刻的陈友谅。

隆平府,张士诚麾下的都城皇宫中。

张士诚此刻也正坐在龙椅之上,与麾下的众多文臣武将们一同观看着场中央舞女们的舞姿。

案桌上,摆满了酒肉。

歌舞升平的环境中,张士诚满脸的醉态,身边是一名妃子在给他按肩捶背。

这时,一名下人来到了他的身边,说道:“大王,内府送来两帧急件。”

张士诚眼都不带瞅一下,问道:“都哪来的啊。”

下人回道:“一帧来自江汉陈友谅,另一帧来自金陵朱元璋。”

听到这两份急件的由来后,张士诚突然对着下面的舞女们一挥手。

歌舞声乐瞬间停止。

台下两侧的文武重臣们一个个都看向了台上的张士诚。

张士诚思虑片刻后,对着下面的众人说道:“走。”

大堂之中。

虽然换了个地方,张士诚身边捶背按肩的妃子却依旧在。

张士诚仔细的查阅了这两封来信后,笑着对下面的文武官员们说道:“今天可是双喜临门哪。”

“陈友谅、朱元璋,两位枭雄都来求我了。”

然后志得意满的说道:“列位臣工,商议商议吧。”

听着张士诚的话,台下位于右侧首位的张士信顿时起身拱手,对着台上的张士诚说道:“大王,陈友谅这信啊,貌似恭敬,实则是以汉帝之尊给我们下旨。”

“他约大王南北夹击消灭朱元璋,之后平分其地,这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口吻就恭顺多了,他约请大王进帝位,统领江南义军,并请命为先锋,剿灭叛贼陈友谅。臣议,两个人虽然都不可信,但相比之下陈友谅更可恶。”

“他是给弑主夺位之徒,心狠手辣,断不可信哪。”

而另外一边的一名貌似谋士的官员,则起身对着张士诚说道:“目前态势,对大王最是有力,目前那陈朱二人已经是互为水火,而大王则一举手,一投足,则可左右天下,此乃千古良机,切莫错过。”

“臣建议,马上向广东、湖南等地进军。把那些草寇们占据的地盘给全部收回来,壮大咱们的实力呀。”

“大王,连陈友谅这等货色也敢称帝,大王早就该登基了。臣叩请大王,择日即位,改元建国!”

另外一名臣下也是附和道:“就是,江浙乃鱼米之乡,富甲天下,大王,此时不称帝更待何时啊?”

随着为首的人提出称帝的建议后,其余众人也都是纷纷附和起来。

而台上的张士诚,听着下方众人的建议,却仿佛早已胸有成竹,对于这些臣下的建议压根不想再听,便笑着说道:“诸位卿家,你们饿吗?”

听到这话的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不明白张士诚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在众人疑惑间,张士诚笑了笑说道:“你们要是不饿,我可是饿了。”

“开宴喽,酒醉饭饱以后再说吧。”

宴席上。

志得意满的张士诚,一把将身边的妃子搂入怀中,然后在场中众多臣下的注视下,问道:“你说,你说我是打朱元璋好呢,还是打陈友谅好呢?”

这妃子似乎也很懂张士诚的秉性,笑着说道:“都不好。”

“为什么呢?”

“大家都不要打仗,太平快活的过日子那才是最好的。”

闻言,张士诚大笑三声,说道:“不错不错,说到本王心里头去了,哈哈哈哈哈。”

随着再次的歌舞升平,众人再次沉浸到了享乐当中。

期间,张士诚似乎心中有了决断。

突然叫停了歌舞,然后将怀里的美人往身边一推,对着下方的众人说道:“本王主意已定,”

随后又对着自己的弟弟张士信说道:“张宰相。”

“在!”

“回复陈友谅,本王答应他的全部要求。立刻发兵夹击朱元璋。”

听到这话的张士信,拱手道:“遵命!”

说完,便要离开去准备。

台上的张士诚眉头一皱:“别急。”

“还有哪。”

感受着张士信疑惑的目光,张士诚说道:“同时回书朱元璋,告诉他,就说本王满足他的全部愿望。发兵助他抵御陈友谅。”

疑惑的张士信,拱手道:“遵命。”

而张士诚则回头看向了另外一边,说道:“宋大帅。”

“末将在!”

“传令三军,按兵不动,隔岸观火,静待其变!”

“遵命!”

说完,张士诚得意的一笑,道:“这才是护境安民的上策。”

“等这两个枭雄打的筋疲力尽,一败涂地时,我们再突然动手,坐收大利!”

张士诚话音一落,下面的臣下纷纷赞叹。

“大王的智谋,天下无双啊!”

“哈哈哈哈........”

...............

金陵城外。

朱元璋焦急的站在门口,有些担忧的对身边大虎说道:“夫人如今走几天了?”

大虎说道:“回大帅,夫人走五天了。”

听着这话,朱元璋担忧的说道:“这路上不会出啥事吧。”

如今各地都是乱哄哄的。

马秀英所去之地还不是在他们境内,不由的担忧不已。

可光在这想也没有什么用,朱元璋干脆对着身边的护卫说道:“大虎二虎,这样,你们各领二百人分路赶去青田,好有个接应。”

“如果碰到夫人,第一时间将她给咱带回来,知道吗?”

大虎二虎拱手道:“属下遵命!”

青田县,千峡湖上。

马秀英与丫鬟玉儿一同坐在那船只上,欣赏着这青田县千峡湖的美景。

丝毫没有赶路心急的意思。

湖面上波光粼粼。

马秀英和玉儿的脸上满是笑意。

在她们身后的小船上,则是几名将士穿着农夫的服侍,带着刀守护着。

越过千峡湖,穿过一条竹林小径。

按照打听出来的消息,缓缓来到了刘伯温所在的竹屋前。

瞧着这小巧雅致的竹屋,马秀英不由的笑着说道:“还是这些文人会享受啊,玉儿你看这竹屋,住的多舒心啊。可比咱们的大帅府要舒服多了,。”

一旁的玉儿也是满脸带笑。

这年月,女人们都受封建礼教的束缚,难得有出门的机会。

更何况是到处的游走。

这几日走下来,也是心情开阔不少。

来到竹屋门前,马秀英伸手推开院门,看着院子里躺在竹椅上的人,眼神示意玉儿上前,自己则退出了院外。

会意的玉儿,轻步来到了那竹椅后,瞧着上面躺着的刘伯温。、

原本以为是家里人的刘伯温,最初没有理会,等待着对方说话。

可等待了片刻,见对方没有出声,心中这才意识到什么,急忙睁开眼瞧了过来。

当他看到身后的玉儿时,顿时惊讶的说道:“玉儿姑娘。”

玉儿乖巧浅笑着说道:“玉儿给刘大人请安了。”

刘伯温虽然在这一刻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却还是装出一副不知的表情,急忙拦住玉儿的请安,说道:“别别别,玉儿姑娘到此,所谓何事啊?”

玉儿笑着说道:“有位夫人渴了,想跟您讨杯茶吃。”

这时,刘伯温才看向了门外。

首节上一节149/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