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146节

不仅如此,这一次元廷五十三万大军开赴而来的事情,他也没有找齐衡去商议。

就是想看看自己在没有齐衡的时候,能不能行。

毕竟,当时那刘伯温和李善长都还在自己的身边,也还有的人商量。

所以,他刚刚就在思考着,自己要不要召齐衡回来商议,主持大局。

同时,那刘伯温临走时的预言,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刘伯温所说的办法,其实静下心来去思考,并不是很复杂。

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既然元廷第一个要收拾的是那些称王的,那自己就干脆给他们服个软,让元廷攻击的对象从自己身上离开,这样一来,不管他们是去对付东南面的张士诚还是西面的陈友谅。

都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掉一面的威胁。

这样一来,不管最后一方势力是否要与他们开战,对于他朱元璋来说,都有一战之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能同时面对好几个势力的夹击。

就在这时,大堂外突然跑进一名将士,恭敬的跪在朱元璋的面前,喊道:“大帅!”

“前军元帅常遇春遣人回马来报,十三日晚,攻陷安庆!”

随着将士这话说完,本来还一筹莫展,有些发愁的朱元璋,顿时激动的一拍桌面,说道:“太好了!”

他等这个消息已经太久了。

如今终于等到了。

他激动的看着面前的李善长和汤和说道:“安庆路拿下,这样一来,元军想要通过水路进攻我们就难上加难了。!”

一旁的汤和听到后也是满脸笑容的说道:“哎呀,上位呀,常遇春攻取安庆比花荣取太平晚了三天,这叔叔落在侄儿后面啊,我琢磨着,这三天里呀,常遇春肯定气的吐血啊!”

闻言,朱元璋和李善长皆是大笑。

朱元璋也是接着说道:“花荣这小子确实很能干,不枉咱白待他一场,临行之前,咱还给他当了回月老呢。”

李善长笑着对汤和说道:“上位对义子义侄,从来都是有情有义呀!”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说道:“等这次他回来呀,咱一定给他好好操办一下这个婚事。”

刚刚还有些心情低沉的朱元璋,此刻在听到前线的好消息后,一时间自信心又回来了。

安庆和太平镇都位于金陵府以西。

是长江沿岸的两个防守重镇。

如今将这两地拿下,不管是抵御元军还是防守西面的陈友谅都是极为重要的。

就在大堂之中朱元璋与汤和、李善长说笑之时,又有一名将士紧随其后的跑了进来。

只不过,相比于之前那名士兵,这名将士的神色则略显慌张。

“禀大帅!太平镇丢了!”

闻言,朱元璋当即喝骂道:“你放屁!”

对于朱元璋的愤怒,将士似乎早已预料。

他满脸悲切的说道:“水帅将军遣快船来报,十四日凌晨,陈友谅奔袭太平,数十万大军围城猛攻,黄昏时分,太平城攻陷。”

面对将士真切的脸色,朱元璋指着他颤颤抖抖的说道:“花荣呢?”

将士哭声道:“花荣伤重被俘,陈友谅要他归降,他一个劲儿的骂,陈友谅把巨石绑在他的身上,将他沉江而死啊!”

“八千多将士弟兄,大部分阵亡,散兵两千多,已被水师收容。”

听着这话,刚刚还高兴至极的朱元璋,想要努力的挤出一个笑,可却怎么也做不到。

就在众人看着他的时候,朱元璋整个人突然朝着后面倒去。

幸亏一旁的汤和与李善长眼疾手快,一把将他给扶了起来。

“大帅,大帅!”

一旁的众人惊呼道。

朱元璋似乎也明白自己不能在属下的面前躺下,努力的坚持着。

双腿发软的朱元璋,伸出手指指了指,说道:“陈友谅。。。。。”

说完,说道:“扶我回去。”

一旁的李善长一边扶着朱元璋,一边呼喊着人去请军医。

夜晚。

玉儿的房间内,正当玉儿看着窗户上的剪纸思念花荣时,她的房门却被人突然推开。

她扭回头去看,只见马秀英缓缓走了进来。

玉儿忙喊道:“夫人。”

瞧着玉儿,马秀英笑了笑,抓着她的手来到了桌边,一同坐下。

“玉儿......”

刚叫了个名字,马秀英便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眼中眼泪几乎就要流出来,可却依旧坚持着,说道:“我对不住你。”

“花荣,,花荣他战死了。”

看着马秀英的模样,玉儿似乎早已猜到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可是,当马秀英将这话说出口时,她依旧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不可置信的说道:“不会的,不可能,他跟我说过他会回来的,他说元军不经打,说他打元军最有办法了。”

马秀英无奈的说道:“可这次攻打他们的,不是元军,是义军,是陈友谅!”

可玉儿又哪里懂这些东西。

心中悲伤,眼泪止不住的流。

马秀英看着乖巧的玉儿这般让人心疼的模样,忍不住的缓缓起身,将她的脑袋搂到了自己的怀中。

“玉儿啊,你看过那本厚厚的名册,你知道咱们失去了那么多的亲人,现在后悔了吧?”

玉儿哭着说道:“我不后悔,我从来都不后悔......”

....................

第二天。

李善长站在朱元璋的门前徘徊了许久。

最后还是走了进去。

李善长来到卧室的床榻边上,看着上面无精打采躺着的朱元璋,眉头不由自主的皱在了一起。

而朱元璋似乎早已知道李善长会来,说道:“来了。”

李善长有些发愁的说道:“上位,您如今感觉如何?”

可朱元璋却丝毫没有在乎自己身体的问题,而是感叹的说道:“刘伯温的预言,应验了。”

此时的朱元璋哪怕心中不服,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看不上自己的书香门第的士族们,还是有他们独到的地方。

想到之前他离开时的场景,这心中是五味杂陈。

“陈友谅,果然是咱们最大的敌人哪。”

“他的心思,比元廷还毒辣,杀气义军的兄弟来,比元廷还残忍哪。”

“善长啊,写吧。”

朱元璋说完这话,闭上了眼。

李善长听到这话,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的说道:“上位当真?”

主攻的策略是他给出的。

刘伯温则主诈降。

如今,朱元璋决定采用刘伯温的策略,也就意味着他李善长的策略败了。

面对李善长的询问,朱元璋一个字都不想说,闭眼伸手指了指一旁的书桌,又挥了挥手。

见此,李善长明白,朱元璋心思已定。

便起身来到了书桌前,开始提笔书写。

此刻的大帅府外,玉儿的姐姐也到了离开的日子。

倩儿身上披着一件披风,看着面前的马车与玉儿紧紧相拥。

回想到当初自己劝说玉儿不要嫁给一个将军以免当寡妇的话,如今虽然应验了,可自己又落了什么好呢?

自己虽然嫁的不是一个将军,可却最终还是得到一个被驱赶走的结局。

回到淮西老家之地,说是养着,跟关了冷宫又有什么区别。

大帅府外的一个角落中,马秀英站在这里,偷偷的看着登上马车的倩儿。

此时虽然花荣刚死,如果倩儿能留在这里,玉儿或许会好受一些。

可她也没有办法。

如今大敌当前,义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样的局面下,如何还能在大帅府中给朱元璋留这么一个美人分他的心。

无奈的叹口气,转身离开了。

大帅府的书房中。

朱元璋一边在地上来回的转着,一边听着李善长给他读写好的乞降书。

“臣叩请朝廷降恩赦罪,臣下各部将士均愿意归顺朝廷,并听从调遣。”

“臣则自缚于金陵城下,北向长叩。”

“静候朝廷旨意。”

“如能上沐天恩,恕臣解甲返乡,臣万幸以。”

“如今臣建功赎罪,报效沙场,臣甘效犬马,万死不辞。”

读到这里,朱元璋实在听不下去了,皱着眉头道:“恶心,恶心,实在太恶心了。”

“先生,你怎们能写出这等恶心的词汇来呢?那,那咱不成龟孙子了?”

李善长无奈。

面对朱元璋的话,也只能是缓缓说道:“上位呀,这是在乞降,乞降就要有个乞降的样子,就好比当年韩信受胯下之大辱,上位,这后面还有.....”

不等李善长说完,朱元璋便说道:“行行行,好了好了,....别念了,别念了,千万别念了,先生你写的好,是咱不好,咱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李善长问道:“那怎么办?”

朱元璋道:“就,就这样吧,拜发。”

“是!”

首节上一节146/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