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95节

  还好最后登基的是自己的兄弟,而他们的母亲可以用“王太后”的身份,以“孝道”为由,逼迫新王将他们要回来。

  这一点让公子悝以及公子芾都十分兴奋。

  在回到秦国,回到咸阳城之后,这两位公子第一时间见的并不是已经成为秦王的嬴稷,而是入宫见了自己的母亲,如今的宣太后。

  见完了宣太后之后,两个人才去见嬴稷。

  而这个时候,缠绵在病榻之上,偶尔才能够醒来的陈野用山参吊着性命,似乎一直挣扎着不肯离世。

  嬴稷几次前往安国君府邸,偶尔能够见到虚弱的,只剩下雨一口气,不知自己在说什么,胡言乱语中的安国君。

  那位强大的老人已经病到了这种程度。

  偶尔能够听到他在呢喃,要完成弟子的托付。

  弟子的托付是什么?

  是照顾整个秦国。

  嬴稷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瞬间就想到了昔日那个风趣幽默的老人,那个答应了自己父亲照料自己,于是鞠躬尽瘁的老人,心头有些许的悲伤。

  他趴俯在陈野的床榻边上。

  “师公.您怎么还不醒来?”

  “难道,真的要抛下秦国于不顾么?”

  咸阳宫王太后宫中

  芈八子春风得意,她在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回国的事情没有受到阻挠的时候,就已经觉着陈野并不是装病,而是真的病了。

  更何况这几日楚系一派的人将陈氏一脉的人打压的喘不过气来,就连很多实干派的人都受到了压迫,不能够好好的做事情了。

  秦国朝堂上隐隐约约有些乌烟瘴气。

  若是历史中的宣太后一定不会做这样子的事情,因为她虽然野心勃勃,但也想让秦国变得更好。

  但芈八子不是宣太后,她只想要让自己的权势达到顶峰。

  这是她失去了嬴驷宠爱后才明白的道理,权力唯有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重要的,而其他的一切,比如所谓的国家强大、国人崇敬这些对于她来说,已经不再放在心上了。

  这是“芈八子”与“宣太后”人生经历的不同所导致的不同,是无法人为决定的。

  同样也是“历史”的轨迹无法决定的。

  因为这些事情太细微了。

  可正是这些细微的事情,组成了改变的洪流。

  昭襄王二年的夏天,这对于秦国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太好的年份。

  河东、义渠、巴蜀等地陆陆续续爆发了蝗灾,黄在家几乎是对秦国的粮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这样子的情况下,魏国、赵国、韩、燕、齐五国再次宣布合盟。

  哪怕之前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胜利的也是一样,五国再次悍然对秦国发动了进攻。

  而其中之一的理由是“奸佞芈八子,毒杀安国君”。

  五国都派遣了人在秦国国内大肆张扬这件事情,将陈野的昏厥从“病重”引导到了“中毒”。

  这是五国国君都想看到的。

  若是病重,秦国的国人绝对不会有什么情绪,可若是被宣太后下毒.

  秦国国人的暴动,只怕就在当下吧?

  毕竟这位芈八子自从嬴稷登基之后,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国人喜欢的。

  她一心只想着争权夺利,却忘记了在国人已经如此的情况下,唯有牢牢地把控住国人的心,才能够更好的争权。

  昭襄王二年的秋天。

  章台宫内

  嬴稷、苏秦、张仪、陈瞻、陈昭、陈慎、司马错、赢疾等人坐在那里,脸上都是带着疲惫的神色,其中以陈瞻三人为最重。

  陈瞻缓缓开口,看着在座的众人道:“这一次的战争,除却我之外,恐怕没有人更合适了吧?”

  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若他出征,则国内的那些流言不攻自破。

  毕竟若真的是芈八子毒杀的安国君,安国君的嫡子怎么还可能愿意为秦国征战呢?

  嬴稷长长的叹了口气,略带疲惫的说道:“好,便这样吧。”

  “昭襄王二年,安国君病重,于朝昏厥,太医令言:时日无多。又明年,韩赵魏齐燕五国合盟而伐秦,时咸阳流言绯绯,曰:后因事,毒害安国君。后武安君陈瞻抗五国,流言自破。《新秦书陈世家》”

第124章 “芈八子”

  战争来的很快,让人猝不及防。

  休养生息了数年的秦国反应同样很迅速,很快就奔赴了战场。

  秦王嬴稷携手安国君嫡长子亲自为大军送行,主导这一场战争的还是安国君的嫡子陈瞻。

  这个消息传出后,秦国内的流言停止了一些。

  毕竟所有正常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是芈八子毒害了安国君,那么安国君的两个嫡子为什么会继续守护秦国呢?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难道不应该是与秦国决裂么?

  而这件事情传出,流言安定了没多久,再次有人提出了反驳的意见。

  “安国君乃是仁义之君,安国君嫡长子陈慎更是天子所夸耀的礼之所在,义之所当的仁义君子!”

  “这样的人,如何会因为自己的私仇而怨恨国家呢?”

  “所以,陈瞻与陈慎如此的行为恰好说明了,这流言是真的!所以这两位才站了出来安抚国人!为的便是不让国人继续沸腾而怨恨太后!”

  “从而憎恶王室。”

  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这实在是因为陈氏的名声太好了。

  人们下意识的觉着陈氏总是“高洁”的,不会有阴暗思想的,哪怕是有这么大的仇恨,陈氏也依旧会守护家国。

  流言再一次沸腾了起来,且这一次的沸腾比上一次更加严重。

  甚至已经开始有咸阳学宫的学子们受到了鼓动,他们这一次没有围宫,而是整日在咸阳学宫中辩论。

  辩论的议题也十分简单。

  “忠与孝”

  这个题目很简单,但又很宽泛,几乎没有人能够在这一场辩论中取得胜利。

  按照家国理念来说,国便是一个个的家构成的,当然是孝更重要。

  可.

  这个时代又是正在构建封建专制国家概念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正处于这种变革之中,当然有些人会认为忠比孝更加重要。

  有人说出了本不应该在这个时代出现的话语。

  “自古忠孝难两全!”

  忠孝好似一直是一个对立的话题,可在很多场景中,也的确是这样。

  你要“忠”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办法便是上阵杀敌,为家国征战,获得一块块的土地,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起来。

  可战争是有风险的,当你死在了战场上的时候,你如何“孝”?

  咸阳学宫中,某处院落。

  孟轲看着面前同样垂垂老矣的公输也,有些调侃儿的说道:“我说公输兄啊,不是最喜欢看那群学子辩论了么?”

  “怎么如今不看了?”

  公输也与孟轲做了一辈子的知交,怎么能看不出孟轲的调侃儿?

  当即说道:“你这老东西,就会戏弄我。”

  他叹了口气:“你瞧瞧那群不怕死的年轻人在辩论什么?忠与孝!这是什么意思?让王上听见了只怕是要勃然大怒。”

  孟轲耸了耸肩膀:“不必那么焦虑,王上不至于那么心胸狭窄的。”

  “为王者虽然多疑是一定会的情绪,但宽容同样是一个优秀的王上需要有的品格,恰好的是,秦国已然连续出了三代优秀的君王了!”

  这放在往常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连续出三代贤名的君王?

  哪怕是在邦周最鼎盛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连续三代贤名之王。

  公输也只是有些犹豫,他看着孟轲说道:“你觉着,安国君当真是被太后毒害的么?”

  孟轲神色中带着些许的犹豫之色,他轻声道:“安国君已然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当年的孔子都未曾活过七十三这个坎儿,安国君他.”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先贤的岁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天命”。

  更何况他们更加清楚孔子的身体素质

  能自己打开城门的壮汉都没有活得过七十三岁,那么身体一直不太好的陈野,能活过这个岁数么?

  公输也叹了口气:“其实我觉着太后即便是再怎么愚蠢,也不至于做出来这种事情。”

  “毕竟一旦这种事情暴露出来,那么毒害安国君的名声在,即便王上再怎么维护,她也难逃一罪。”

  这话说的是真的。

  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对一国太后造成这么大的损害,但安国君不同.

  安国君乃是秦之根本。

  国人对陈氏、对安国君的恭敬不低于秦国王室。

  更何况.

  陈氏在秦国中的势力过于庞大了,哪怕是王上恐怕都要暂时低头,即便是不明面上处置太后,也要将王太后幽禁在宫中给陈氏一个交代!

  否则

  公输也心中甚至有一个想法。

  昔日田氏代齐的先例尚且还在呢难道赵氏赢姓真的不害怕么?

  陈氏代秦,也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毕竟陈氏不仅有实力,更有大义!

  王太后毒害安国君!

  为父报仇!

  这个大义在手,哪怕是孔丘再世都不能指责陈氏的任何行为。

  孟轲微微摇头:“不会发生你心中想的那个事情的。”

  他的脸上带着些许惆怅:“不管是安国君还是两位上卿,亦或者如今的司寇,陈氏中人都不是那种心怀逆贼之人。”

  “只是.”

首节上一节95/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