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3节

  “我曾听老师说过,【法者,天地之序也】,左庶长为秦国之计【秦律】,以【秦律】约束秦国内贵族也好,国人也罢的行为,让他们有一条出路的同时让秦国强大。”

  “这是何等宏伟的事件呢?”

  “儿子怎么能够让此等百年国事,因为儿子的缘故毁于一旦?”

  嬴驷微微叩头,额头与地面紧贴发出声响。

  “法者,天地之序也。”

  “若因儿子而非秦国律法,此乃儿不愿也。”

  “是故,儿特来,与人当面相对。”

  “若有罪,则罚。”

  “以昭秦律之威严。”

第36章 罪

  嬴驷的话掷地有声,在场的众人都有些动容。

  秦孝公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他的眼光悄然看了一眼站在那里依旧没有动弹的陈野,心中则是在想着让陈野当太子的老师,果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个时候其实太子硬要不出来,亦或者硬要扛着不认也是可以的。

  基于太子的身份,别说是商鞅了,就算是自己都会找一个替罪羊出来,而太子的老师必定会承担这个责任。

  但问题是太子的老师是陈野。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也可以不让首傅承担责任,毕竟太子犯错的时候老师尚且是公孙贾,只诛杀公孙贾一个人也就是了。

  但这样做容易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服众。

  多多少少会给新法留下一些问题和弊端,这些弊端或许现在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日后呢?

  等到新法执行了许久之后呢?

  若是那个时候,有什么贵族、权势之人想要为自己的孩子找替罪羊的时候呢?

  他们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以及太子此时的做法,然后给自己的罪名找到一个合适的替罪羊。

  到了那个时候新法便是一戳即破的东西了。

  秦孝公想到这里,心中则是冷笑一声,他再次看向黑嘉,黑嘉以及那一众老贵族的所作所为他是记载了心里,并且他知道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推动的。

  公子虔。

  他的那位好哥哥。

  秦孝公抬起头,看向站在那里的邻骏,声音低沉:“邻骏,如今太子已然来了,要你与对峙,你有何要说的?”

  邻骏站在大殿中,神色寡淡。

  他伸出手,指天为誓:“有血书在此,以邻骏列族为誓,今日之事,邻骏无一妄言,若有妄言,则天诛地灭,先祖降雷而罚。”

  邻骏看向嬴驷:“只是不知道,太子想要如何与我对峙?”

  “若太子也敢立下誓言,说自己绝对没有做过诋毁新法之事,今日邻骏便认下了太子所说之言。”

  他的眉宇中带着几分快意。

  邻骏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证明太子是否诋毁新法,因为他其实并没有确切的人证,唯有一封血书罢了。

  那血书的确是真的,但无论是国君还是什么人,都可以轻易的说那是假的。

  他是以先祖为誓言、指天为誓,以自身之信为【标】,来自证此事为真。

  这个誓言在这个注重【礼】的时代,依旧是最严重的誓言,没有人会轻易如此做。

  或者说,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在某个时代之前,誓言都是一种可以令人相信的、类似于【证据】的东西。

  当然了在某个时代或者说某个人之后,誓言不再被人相信。

  真正的变成了空口无凭。

  邻骏看着太子,他的最终目的也并不是真的想要让太子认罪,只是想要以此给太子、给秦国宗室、给新法一些耻辱罢了。

  嬴驷缓缓上前走来,神色平和,他缓缓跪伏在地上。

  继而将头顶的束发拿下,当束发被拿下的时候,黑发散开披散在他的肩头。

  他抬起头,一双漆黑色的眼眸显得锐利无比。

  “启君父,儿臣的的确确曾在少不更事时候诋毁过新法。”

  此话落地,黑嘉的眼睛中带着一抹茫然。

  他是不是听错了?

  太子认罪了?太子承认了?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嬴驷的声音继续传来:“虽然为少不更事时的事情,但的的确确是儿子所做,是故,儿臣认罪。”

  他看向站在一旁的商鞅、陈野。

  “新法为国之大计,乃秦国强盛之根基,秦律制定出来的时候无论是君父还是左庶长,都曾经说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儿也正因为此言不服,所以出言诋毁。”

  “如今,儿已然认识到新法于秦国之本。”

  “故此愿以身谢罪,以全秦律之名。”

  嬴驷说完后,再次叩头,他的额头紧紧的贴着青砖地面,感受着青砖带来的清凉。

  这一抹凉意传到嬴驷的脑中,心中,让他时刻谨记此时的所为。

  秦孝公有些沉默的看着跪伏在地上的嬴驷,低低的叹了口气。

  他看向商鞅,轻声道:“商鞅,如今太子已然认罪,愿依照秦律处置。”

  “依你之看,该如何处置?”

  商鞅此时心里有些压抑,但只得低声道:“依照秦律,当处以劓刑。”

  劓刑!

  黑嘉低着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惊骇,他没有想到商鞅竟然真的敢说出这样的话。

  将一国太子、一国储君处以这种严酷的、耻辱的刑法?

  他低着头,不敢发出任何的声音。

  邻骏站在那里有些哑然,想要开口但却不知道说什么。

  秦孝公的声音低沉,他看向嬴驷:“太子,听到了。”

  “哪怕此等刑法,你也愿意认罪么?”

  嬴驷并没有任何的动然,神色依旧平和。

  “儿臣愿意。”

  秦孝公再问:“若施以劓刑,那你便不能再担任秦国储君之位,你也愿意?”

  嬴驷潇洒一笑:“儿臣愿意。”

  大殿中再次陷入了沉默,此时黑嘉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诚恳:“启禀君上,储君乃一国之大计,不可轻易如此。”

  “太子为弟子者有罪,可以太子师为替。”

  黑嘉的声音中有着难以掩藏的恶意:“不如以太子师陈野为替,替太子受刑。”

  “如此也既可不动摇国本,又可使得天下人心甘。”

  秦孝公看向陈野,正准备发问的时候,跪伏在地上的嬴驷开口了:“君父,儿臣不愿。”

  他的眸子中带着些许光亮:“一人有罪,罪在一人,如何能够以人为替?”

  “儿不愿别人替儿担了这罪责。”

  嬴驷的头颅再次紧紧贴着地面,整个大殿再次陷入沉默状态。

  太子乃是储君,乃是一国之本。

  可如今太子不愿令人替罪,执意承担此罪名,为自己赎罪。

  这该如何?

  就在众人都沉默的时候,陈野缓缓站了出来。

  他走到大殿中央,神色一如之前:“君上,臣有一问,不知可否请左庶长为臣解答。”

  秦孝公微微挑眉:“何事?”

  商鞅也看向陈野,脸上带着困惑。

  陈野只是微微一笑:“敢问左庶长,诋毁新法,都有何刑法?难道只有劓刑一种么?”

第37章 法理昭昭

  商鞅一愣,继而老实的回答道:“依照诋毁新法的程度不同,当处以杖刑、劓刑、死罪。”

  还没等陈野开口,一旁的邻骏便直接大声嗤笑:“哈哈哈哈哈哈,我当你有什么办法呢,原来是想要减轻太子的罪责?”

  他上前一步,目光看着陈野、商鞅、嬴驷以及在场的其余人等,像是一个不屈的战士一样。

  “秦国施行新法,然而太子却诋毁新法,难道不应该加重处罚么?”

  “毕竟太子乃明知故犯!”

  秦孝公声音冷漠,他看着邻骏:“哦?”

  “那你认为,该判处太子何等刑法?”

  邻骏低声一笑:“自然是死罪!”

  他挺胸站立,昂着脖子,义无反顾:“只是不经意间诋毁新法,便施以劓刑,难道刻意的反而是仗刑了么?”

  陈野并没有理会邻骏的话语,只是继续说道:“臣也以为,当处以死罪。”

  这话落地,在场众人包括邻骏全然都懵了。

  什么意思?

  黑嘉也愣在了原地,什么意思?

  他本以为商鞅已经足够勇猛了,谁曾想到更勇猛的乃是陈野!

  陈野是疯了么?

  此乃国之储君,他竟然说要处以死刑?

  秦孝公神色一变,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嬴驷却当先开口了:“儿臣以为,此乃公正之判。”

  “请处以儿臣死罪。”

  秦孝公神色又是一变,心中却是松了口气,他看着嬴驷与陈野一唱一和的表现,心中突然明白了一个事情。

  太子既然这么做,应当是和陈野商议好了什么。

  看来陈野已经有办法了。

首节上一节23/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