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我继承了北洋 第55节

  只有不断的获得胜利,不断的发展的更加强大。那么,他们才能够真正安全,也才能够让整个国家和民族也都发展强大起来。

  “是,司令!”东北军的一干将领们都纷纷回答。

  接下来,东北军各主力步兵师开始补充人员,各个混成旅也开始组建。

  东北军的实力,也开始持续不断的提升。

  袁恪汶知道,只要撑过了明年的话,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到时候,世界大战爆发,全世界都会被欧洲的惨烈大战吸引目光的。而东洋人,也未必敢在那个时候轻举妄动。

  东北军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发展的更加的强大。

  只要东北军能够强大起来。那么,东洋人对他们的威胁,就会更小了。甚至于,他们终将有一天,能够对东洋人展开反击,登陆东洋帝国本土,让东洋人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日耳曼人的拉拢(第二更,求订阅啊!)

  公元1812年12月10日,奉天城,东北巡阅使府。

  “祝贺你,我的朋友,你和你的军队,取得了一场极为辉煌的胜利。这绝对是一个让整个远东乃至于全世界都为之震撼的胜利!”

  日耳曼帝国驻炎黄国公使哈豪森,对袁恪汶和东北军满口赞誉。

  在得知袁恪汶的东北军不仅抵挡住了东洋人的进攻,并且还全歼了东洋人,获得了胜利之后,大为震撼。同时,第一时间同国内取得了联系。

  现在的袁恪汶,已经成为了东北巡阅使,掌控了整个东北地区。并且,手下还有一支规模达到了几十万人的强大军队,就连东洋人都被他们打败了。这样的实力,已经相当强悍了。

  更别说,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达到了三千万。即便在全世界,都不算少了。

  要知道,日耳曼帝国现在的总人口,也不过才六千多万人而已,是东北目前人口的两倍多。其他的各大强国当中,高卢国的总人口只有四千万。而日不落帝国作为世界霸主,本土的总人口也才四千五百万人而已。

  如果东北军的工业得到发展,从而能够进行有力的动员的话,哪怕动员上百万的军队,都是非常容易的。

  另外,东北军实力大涨。袁恪汶在北洋派系当中,地位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说不定,还能够影响整~个北洋政府的决策。

  而炎黄国虽然工业落后,但人口却高达四亿啊!这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

  如果说之前日耳曼人还认为炎黄国没有资格成为他们的盟友。或者说对袁恪汶的投资,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的话。那么,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

  袁恪汶已经有资格,成为日耳曼人的盟友了。至少是潜在的盟友。

  日耳曼帝国高层,迅速做出了决定,加大对袁恪汶的投资,拉拢袁恪汶。如果袁恪汶能够掌控整个北洋政府乃至于整个炎黄国,那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日耳曼帝国驻炎黄国公使哈豪森,才会第一时间赶往奉天城,对袁恪汶表示祝贺。

  “公使阁下,非常感谢日耳曼帝国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不是日耳曼帝国向我们出售武器装备,帮助我们建立了兵工厂的话。那么,我们也不可能在这一战当中打败东洋人的。毕竟,东洋人的整体实力可比我们强大得太多了。”袁恪汶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而这也让哈豪森公使非常的满意,至少这表明袁恪汶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巡阅使阁下,东洋人的实力可不弱。哪怕他们被誉为列强中最弱的一个,但终究是列强。这在全世界,也是有数的强国了。你们能够打败东洋人,我们的帮助或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你们自己。”哈豪森公使说道。

  “公使阁下,不管怎么样,日耳曼帝国对我们的帮助,我们绝对不会忘记的!”袁恪汶说道。

  哈豪森公使连连点头,这也正是日耳曼帝国希望看到的。

  “公使阁下,之前日耳曼我向日耳曼帝国贷款的五亿马克,用来购买日耳曼帝国的机械设备,建立一系列的工厂。日耳曼帝国承诺,在我拿下东北之后,将协助我发展工业。那么现在,是否可以履行承诺了呢?”袁恪汶问道。

  炎黄国和东洋帝国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工业方面。

  哪怕这一次东北军打败了东洋人。

  但下一次,东北军想要再度获胜,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下一次,东洋人不会再轻视东北军了,他们必然会做好万全的准备的。

  而东北军,也就需要更为强大的工业来支撑了。

  “巡阅使阁下,答应你的贷款,早就已经变成了机器设备,已经开始装船了。预计,很快就会出发了。另外,我们也已经为你们聘请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他们将会为你们提供工业发展方面的技术支持。”哈豪森公使说道。

  袁恪汶听了之后,顿时大喜。

  一旦在东北地区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那么他们将会变得更加的强大。军力的发展,也将不再受制于人了。

求鲜花

  甚至于,哪怕今后同东洋人正面抗衡,也都会更加有底气了。

  “太好了,公使阁下。非常感谢日耳曼帝国的帮助。”袁恪汶非常的高兴。

  “巡阅使阁下,帝国皇帝陛下,诚挚的邀请你,对日耳曼帝国进行访问。”哈豪森公使接着说道。

  袁恪汶对这个邀请,倒是有些意外。

  不过,他当即答应了下来。

  “公使阁下,请转告皇帝陛下,这是我的荣幸。我将在近期内起程,出访日耳曼帝国!”袁恪汶说道。

  袁恪汶很清楚,日耳曼人这是准备加大对他的支持力度了。

......... ....... 0

  在同东洋人的战争当中,袁恪汶已经展露出自己的实力了。那么,日耳曼人加大投资力度,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毕竟,日耳曼人这些年来虽然发展的很快,但他们要面对的,可是包括日不落帝国这个霸主在内的几个老牌强国。

  日耳曼人能否获得胜利,那还非常难说。

  如果能够获得更为强大的盟友,那日耳曼人当然不会拒绝了。这将极大的增强同盟国集团的实力。在未来的战争当中,或许就会有更大的胜算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袁恪汶将会把自己绑上日耳曼人的战车。

  那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现在已经是公元1812年年底了,距离战争爆发,也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而已。

  别说袁恪汶现在仅仅只掌控了东北而已,哪怕掌控了整个炎黄国,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炎黄国快速变成一个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的。

  那么,可以预见,日耳曼人在这一战当中,估计难逃另外一个时空一样的命运。

  如果上了日耳曼人的船,那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但在战争爆发之前,尽可能的从日耳曼人这里弄到更多的好处,那还是可以的。

  反正,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一切,都是为了炎黄国和整个民族的强大卜.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力建设东北(第三更,求订阅啊!)

  日耳曼人不是什么好鸟,支持袁恪汶,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或者说,希望袁恪汶的军队能够在未来的战争当中,为日耳曼帝国作战。

  如果袁恪汶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炎黄国,将炎黄国拉入到同盟国集团当中,那就再好不过了。

  对此,袁恪汶也是有着非常清楚的认知的。

  所以,他对日耳曼人的感激,都只不过是装出来的。要不然的话,怎么才能够从日耳曼人这里弄到更多的好处呢?

  或者说,不管是日耳曼人,还是其他的西方列强,对于炎黄国来说,都是敌人。

  在近代以来,都给炎黄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

  只不过,现在的炎黄国实力还很弱小。所以,不得不和他们虚与委蛇而已。

  从日耳曼人乃至于其他西方列强那里,获得大量的好处,让炎黄国发展的更加强大。这样的话,无疑才能够让炎黄国有报仇雪恨的机会。

  哪怕因此而背负骂名,袁恪汶也是在所不惜。

  “公使阁下,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不少的事务要处理。下个月,我就起程前往日耳曼帝国进行访问。”袁恪汶说道。

  东北军虽然刚刚才打败了东洋人,但还有一大摊子事需要处理。

  不把家里的事安排好,袁恪汶也不放心出访日耳曼帝国啊!

  别不会等他从国外归来,家都被偷了吧?

  要知道,这样的情况在当下,可是非常常见甚至于普遍的。

  民国初年的战争当中,可是充斥着收买、背叛等等。

  “当然,这没有问题,巡阅使阁下只需要提前和我联系就好了。不过,鉴于目前渤海已经开始封冻了。到时候阁下最好是前往蓝岛。帝国会在那里安排军舰,送你到帝国本土的。这样的话,速度也会更快一点。”哈豪森公使说道。

  袁恪汶对此并没有意见。

  现在炎黄国的海军,已经名存实亡了。

  北洋水师被东洋人打败之后,海军就已经一蹶不振了。而昔日的老对头东洋帝国海军,则是已经成为了世界前列的海军了。

  炎黄国如果要在这个方面追赶东洋人的话,那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袁恪汶甚至在想,要不要借助这一次出访日耳曼帝国的机会,向日耳曼帝国订购一些军舰呢?

  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就不要想了,不仅贵的要死,同时建造工期还非常的长。

  搞不好还没有建成,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以日耳曼人的尿性,估计会直接征用这些战舰的。那样的话,袁恪汶可就亏大了。

  不过,巡洋舰还是可以建造一些的。轻巡洋舰和重巡洋舰,如果抓紧时间的话,一年多就可以建成。

  到时候,东北军可以用这些战舰,建立自己的海军了。

  也可以以此为基础,逐步的发展成为更为强大的海军。

  毕竟,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是从弱小走向强大的。

  甚至于,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即日耳曼帝国在未来的世界大战当中惨败,或许可以趁机瓜分日耳曼人的那些战舰。

  与其让这些战舰沉没在海底,不如成为炎黄国的战舰。那样的话,炎黄国海军就能够迅速强大起来了。

  并且,可以借此机会,让日耳曼人帮助东北军乃至于炎黄国,训练出一批海军官兵来。

  这些年来,炎黄国的海军一缺战舰,二缺经费,海军可谓是江河日下。再不想办法的话,海军想要重建就更加的困难了。

  除此之外,袁恪汶还打算建立一座造船厂。

  哪怕先期只能够建造驱逐舰,也是可以的。这样至少可以打下一个基础。

  尤其是潜艇,日耳曼人更是在这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如果东北军的舰队,能够装备一批驱逐舰和潜艇,固然无法和东洋人的海军对抗。但是,至少可以在有机会的时候,狠狠的阴东洋人一把了。

  东洋人的主力舰再强大,也扛不住驱逐舰和潜艇的鱼雷。

  哈豪森公使离开后,袁恪汶第一时间召集了东北地区的政务人员,包括兼任奉天省民政长的杨渡,吉省民政长齐耀林和黑省民政长宋小廉等人.. .........

  袁恪汶成为东北巡阅使之后,总览东北三省的军政事务。

  军务方面,东北军负责管辖。而民政方面,则是由杨渡、齐耀林和宋小廉等人协助。

  或许是因为东北军在战场上正面打败了东洋人,这使得袁恪汶的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东北三省的官员们,都不敢违抗他的命令,更加不敢阳奉阴违。

  而杨渡也才华出众,这段时间以来,基本上理顺了东北三省的政务了。

  “诸位,再过不久,将会有大批的机器设备运抵。各省接下来,要配合巡阅使府,大力开办工厂,促进整个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

  就目前来看,唯有建立起强大的工业,才能够让国家强大起来。这一点,我们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东洋人了。所以,我们更是要奋起直追。”

  袁恪汶一脸的严肃。

  “是,巡阅使大人!”几人都纷纷回答。

首节上一节55/3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