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196节

  又有人主动走出队列。

  屏幕前的张伟冷眼看着这一切。

  朝堂上,以周勃为首的诸多朝臣发难。

  能够看的出来。

  除了身后的诸侯。

  显而易见的是,

  朝堂中也有朝臣想要对张家动手。

  无论是他们自己的思想,抑或是身后有人支持。

  这一切,张家势必不会放过!

  刘恒随意摆了摆手。

  “即便有证据,但,诚如张爱卿所言的,即便是弓弩就在眼前,又有何等证据证明这是从张家流出来的呢?朕可不能只凭借一面之词和些许所谓的证物就给一个偌大的家族定罪。”

  “陛下,有张家的幸存者证明,还有张家的标记,已经是足以断定!”

  周勃厉声开口。

  整个人一副激动的样子。

  “陛下!此等险恶的家族,若是不将其惩处,以示我天家威名,我大汉朝臣如何想?大汉边关的将士如何想?大汉的百姓如何想?甚至,我大汉的藩王又会如何寒心!他们可是为了我大汉镇守边关多年!”

  嗤。

  屏幕前的张伟一个没忍住。

  直接就是笑出了声。

  能够看到。

  朝堂上,传来了一阵嗤笑。

  一瞬间。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了张旺川身上。

  “竖子,安在朝堂上公然嗤笑?陛下,这是对您的大不敬,这是欺君!”

  周勃唾沫横飞。

  单手指着张旺川,就差贴到他的脸上。

  “欺君?”

  沉默许久的张旺川终于第一次开口。

  “周丞相,这欺君的罪名可不是我张家,而是你周丞相!”

  此言一出。

  满堂皆惊。

  说实话。

  在铁证如山面前,满座的文武已经是想不到张家有任何的翻盘的机会。

  再者。

  周勃等朝臣势力雄厚。

  已然是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即便是刘恒再眷顾张家。

  也必须考虑到朝臣的想法。

  必须有所顾虑。

  帝王,看似自由,却也将自己约束在条条框框中。

  他忽视不了这群人的意见。

  只要,将此事做定。

  只要……

  “陛下,我张旺川有话要说!”

  张旺成突兀开口,打断了滔滔不绝的周勃。

  “张爱卿,但说无妨,朕可是也在等张爱卿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

  朝堂上的刘恒似笑非笑。

  但。

  看向张旺川的一瞬间流露出些许担忧。

  之于如此境地,刘恒此时也想不到有太好的能够帮助张家的方式。

  只能够让张旺川畅所欲言。

  再不济,哪怕自己出手,也要保下张家。

  即便是受朝臣的议论,也必须保下!

  张伟操控着张旺川拱手一礼,随即向前几步,贴近周勃。

  “刚才周丞相所言,此物乃是出自我张家,上面篆刻着我张家的特殊符号。不知周丞相我所说的可对?”

  “对!”

  周勃冷哼一声。

  “周丞相可要想清楚了。若是我能证明此物并非张家所有,周丞相犯下的可就是欺君之罪!”

  张伟再次向前一步。

  整个人流露出些许威胁的意味。

  这是。

  黔驴技穷了!

  竟然再次用起了威胁的这一条路子!

  周勃心中暗喜。

  嘴上却是不动声色。

  “我可以视为张家家主是在威胁我吗?既然老臣已经鼓起勇气站出来证明,任何威胁都不会阻碍我揭发张家!”

  周勃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

  似乎是面对张家的强权威胁,受尽了屈辱。

  甚至还撇头看了刘恒一眼。

  刘恒依旧是一副无尽无波。

  静静地看着两个人的表演。

  随即。

  张旺川缓缓开口道。

  “陛下,我已有证据证明,此物并非是我张家所造,此事实乃栽赃陷害,还请陛下明察!”

  哦??

  朝堂上。

  所有人都呆住了。

  好一场大戏。

  好一场针锋相对。

  这反转反转再反转。

  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原本,张家占据上风。

  然而,却在周勃准备好的证据面前,一步步败落。

  甚至到后来哑口无言。

  本以为张家就此没落,即便是不被诛九族,也至少会一步步的衰落下去。

  谁曾想。

  仅仅是将证物放在张旺川的手里简单一观。

  居然又出现了反转?

  这……

  当然。

  也不排除张家在虚张声势的可能。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朝堂上,这群人可谓是司空见惯。

  之于此事,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闹到了这份上。

  朝堂上,除了极少部分人,大多数已经表达了明确的态度。

  站队的站队,中立的中立。

  支持周勃的已经是纷纷走出了队列。

  像刘恒施压的同时。

  他们也表达了对张家的愤恨。

  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无论真假。

  张伟都将这群人牢牢地记在心底。

  眼下,张家面临的危机如果能顺利度过。

  张家必将一一奉还!

  这不是威胁。

  还是简单的陈述事实!

  朝堂上。

  随州张伟的话音落下。

  直接就是寂静无声。

首节上一节196/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