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第6节

  见李达油盐不进,唐梓昱有些气闷,为了能够让李达配合自己,就得让他相信自己确实有办法。

  “李校尉,那你说骑兵的优势是什么?”

  “骑兵速度快,突击能力很强,一旦形成冲锋阵势,那便是步兵的噩梦。”

  “不仅如此,骑兵的机动能力,也不是步兵所能比拟,迂回包抄,穿插分割,都是骑兵的拿手好戏。”

  “骑兵骑在马上,步兵的刀剑很难够得着,而骑兵的长枪,却不是步兵能够抵挡。”

  李达不假思索就说出了自己对骑兵的认识,他和西戎骑兵交手多次,自然知道西戎骑兵的可怕。

  想要打败西戎骑兵,那可是要用人命去堆!

  李达嘴角上扬,拿这个问题来考校自己,真是笑话!

  唐梓昱点了点头,“李校尉说的确实不错,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战马的速度!”

  “一旦失去了战马,骑兵就如同失去了牙齿的老虎。”

  “我的战术,就是让这骁勇的骑兵,失去他最宝贵的爪牙!”

  李达听闻,心中也很是好奇。

  这道理谁都懂,可想让骑兵下马,哪有那么容易。

  难道抱着美酒让对方下马饮酒?

  还是让望月楼的姑娘们在阵前搔首弄姿?

  唐梓昱见状,也不藏着掖着。

  “一般情况下,想让骑兵下马,自然有些困难。”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借助地形地势。”

  “我们只需要在北城门下挖掘陷马坑,安上绊马索,再派一队人马将敌军引入埋伏,来一个瓮中捉鳖!”

  “我保证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西戎骑兵有来无回!”

  唐梓昱一边说着,一边比划。

  “而且看他们这样,迟迟不发动攻击,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我们一定要先下手为强。”

  “陷马坑是啥?绊马索又是啥?”李达皱着眉头,这些东西他闻所未闻。

  “李校尉没有听过这些?那铁蒺藜,投石索呢?”

  “铁蒺藜末将倒是有所耳闻,前几月还让陈兵曹给我弄出这铁蒺藜,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影。”

  李达双眼扫视,像是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

  唐梓昱这才明白,这个世界的发展让他很是不解。

  综合工业水平,大致在汉末唐初的阶段,可是在很多方面,又远远不如那一个时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9章 谋划

  “陈兵曹,安排人去匠工坊将铁蒺藜送来北门。”

  “再安排人制作投石索,速速赶工送来。”

  “等赵虎回来之后,拿着我的手令去郑家,让郑家给你铁饼和石炭,就说是我昱王向他郑家借的!”

  “如果人手不够,可征召还在城里的百姓帮忙。”

  唐梓昱又给陈兵曹安排了数项任务。

  陈兵曹脸上先是一喜,随后又一脸苦笑。

  “殿下,这投石索是何物?”

  “征召百姓是不是服苦役?”

  “投石索就是在一根绳索的两端,分别拴上两个重物,你可以直接用石头代替,石头以婴儿脑袋大小为宜!”

  唐梓昱赶忙给他解释投石索的原理,又从旁边的地上拾起一根稻草,给他演示了固定石头的套索之法。

  随后又大声呵斥,“你能不能动动脑子,这滨州城的百姓已经苦不堪言,再服苦役,你是想逼他们造反吗?”

  滨州城以前是一座人口超过六十万的大城,自从西戎每年都来薅羊毛,如今人口已经不到十万。

  如果不是因为临近滨兀江,漕运方便,估计这西部要塞关城,怕已经成了一座死城。

  随后他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

  “现在银钱缺乏,无法支付工钱,你就告诉百姓,愿意帮忙的,一律管饭。”

  王府还有两千两,许元德从郑方那里坑了一些,再找城内富商豪族支援一点,应该能够度过眼前的难关。

  陈兵曹恍然大悟,赶忙拱手行礼告辞而去。

  “李校尉!”

  “殿下,有何吩咐?”李达目睹了刚刚唐梓昱的这番安排,还很不适应。

  这哪里像以前那个无所事事,寻花问柳的昱王,这精气神简直就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滨州城有多少军卒,精锐有多少?”

  “回殿下,滨州城守军一共有两千一百一十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去年见过血的老卒和残兵。”

  “今年招募的新兵有两百人,若说精锐的话,不到一百人!”

  唐梓昱闻言,点了点头,一个边关大城才两千多的残兵败将,想要靠这些人在西戎骑兵的铁蹄下守住滨州城,想都不要想。

  “此役之后,准许你把滨州军的人数先扩充到一万人。”

  李达一脸苦笑,“殿下,不是末将不想扩军,实乃形势所逼,军饷粮草哪哪都缺,养不起军卒啊!”

  “李校尉,你放心,此役过后,有的是军饷粮草,我说的!”

  “能不能把滨州军训练成虎狼之师,是你的任务。”

  “牧原六州,乃是我珑夏的养马地,难道李校尉就不想夺回来?这可是盖世之功!”

  唐梓昱又像忽悠许元德那般,给李达画大饼。

  李达听了之后,双眼亮了一下,随后又黯淡了下去。

  我信你个鬼!

  “等滨州军将士先吃饱饭再说吧!”

  唐梓昱发现这个看上去憨憨的李校尉,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完全没有许元德那么好忽悠。

  不过想想也是,当兵的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说不定哪一天就被马革裹尸还,自然和文官的想法不一样。

  “也行,接下来我们好好谋划一下这一次行动。”

  唐梓昱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虽然自己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但是李达久经沙场,和西戎贼兵交手数次,由他来完善是最好不过。

  不过在确定最终方案之前,李达执意要见到唐梓昱说的这些东西,在实战中的实际效果才罢休。

  昱王这层身份还是很管用,很快鲁管家和许元德相携而来。

  板车拉着已经做好的米粥,抵达了北城门。

  “咕噜噜……”

  闻着空气中飘散的米香味,守城的将士们无一不咽着唾沫,嘴里不停地冒着酸水。

  “都给老子排好队,不着挤,谁不遵守秩序就没饭吃!”

  李达安排守军轮流值守,看到安排前去吃饭的军卒吵吵嚷嚷,一窝蜂地扑了过去,脸黑得快要滴出水来。

  刚刚自己才在昱王殿下面前保证了军纪严明,这转头就被打脸得火辣辣地生疼。

  气极的李达跑上前去一脚一个踹倒了一片,这才让军卒们老老实实排起队来。

  “殿下,你也吃一点吧,从床上起来到现在,你还滴水未进。”

  鲁管家双手捧着一个陶碗,走到唐梓昱跟前。

  现在王府已经没有银钱,能吃一碗是一碗!

  “你不说,我都忘记这一茬了!”闻到面前散发着米香的稠粥,唐梓昱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

  看着将士们吃的狼吞虎咽,那叫一个香。

  唐梓昱喝了一大口,差点喷了出来,稠粥苦涩,太难吃了。

  知道将士们吃饱了就要上阵杀敌,鲁管家和许元德还是很实在,没有用稀粥充数。

  军卒们轮番吃饱了肚子,心满意足,乐呵呵地干起李达安排的挖坑事业。

  最后才是极少数已经饿了许多天,前来碰运气的百姓吃了一碗稠粥,就高高兴兴对唐梓昱下跪行礼拜谢,随后也和军卒们一起干起活来。

第10章 豪族的盘算

  在座众人闻言,皆思索起来。

  尽管姜子玉兄弟等人,此时很赞同姜灵儿的看法,却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一个女娃后辈有眼界。

  姜家在滨州如同小透明,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一辈人丁凋零。

  其余四家有以郑方为代表的滨州四少,这些年围着唐梓昱都得了不少好处。

  与之年龄相仿的姜家后辈则只有姜灵儿一人,虽然聪慧,却可惜投错了女儿身。

  姜兀吉坐在首位,手指不断地敲打着桌面,面无表情。

  姜灵儿站在原地,心中很是忐忑。

  “灵儿说的不错,对我们姜家来说,这是一场千载难逢机遇。”

  “输了,无非损失一些银钱。”

  “若是赢了,入了昱王的眼,只要昱王在滨州城一天,我们姜家无虞!”

  姜兀吉最后赞同了孙女的说法,满意地点了点头。

  “灵儿,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要是谁敢拖后腿,家法伺候!”

  “父亲,不可!”听闻姜兀吉让一个小辈出面,姜子玉四兄弟皆出言反对。

  “灵儿,去吧!”姜兀吉没有在意,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是,爷爷,灵儿定当将此事办好!”姜灵儿深吸了一口气,高耸的云端上下起伏,心中很是激动。

  她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家之主的爷爷,竟然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全权办理。

  “父亲,让一个后辈女娃抛头露面,这是让世人耻笑啊!”老大姜子满痛心疾首。

  “现在知道羞耻了?你们四兄弟,是我期望的满堂金玉,满堂在哪里?金玉又在哪里?”

  “做事没一点脑子,但凡你们争点气,还用的着我这一把老骨头操心?”

  姜兀吉看到堂下不成器的四个儿子,怒声骂道,随后叹了一口气。

  “让灵儿去,自然是有道理的!”

  “昱王贪好美色,如今灵儿也出落标致水灵,要是能够入了昱王的眼,咱们姜家未来就多了一个靠山。”

首节上一节6/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