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第409节

  “一般情况下,一件棉衣的重量在两斤左右,那就算需要两斤的棉花来算,一件棉衣的价格至少在一两银子以上。”

  “咱们滨州军差不多三万,这样算下来,光是在棉衣这一块的花费,至少就需要三万多两银子。”

  他细算之后,想到理事府账上还有不少的银子,点了点头,“这样算下来,倒也不是多大的问题,理事府倒也能够承担。”

  许元德点了点头,“的确倒是能够承担这一笔开销。”

  “一件棉衣用两斤棉花,那是富人家的做法。”

  “很多穷人家,到了冬天都没有棉衣可穿,能有一件单衣遮羞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这棉衣,我们也不用全部采用两斤棉花,可以减半,还可以填充其他的东西......”

  唐梓昱明白许元德的想法,他之前的理事府,过的可是一个铜板要掰成两个用的苦日子。

  即便现在府库上有银子了,也是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唐梓昱也明白,这个时代很多百姓过冬的时候,就会一个本事,那就是抗冻!

  他摆了摆手,“本王今年还不能够做到让所有百姓都不受冻,但是让那些在前线拼死拼活的将士们过一个暖和的冬天,这点事情,本王还是能够做到。”

  “温三娘的裁缝铺给滨州军做的过冬的军衣,就按照两斤的棉花的标准来做,不得少一丁点,一定要保质保量。”

  许元德赶忙点头,“下官记下了,一定会监督裁缝铺做好这件事。”

  唐梓昱转头看着鲁有财,继续数道,“裁缝铺将定制的军衣做完之后,可以再做一些棉花重量不同的棉衣,然后由滨州商会去售卖。”

  “这样一来,我们能够将成本控制下来,在保证裁缝铺的基本利润时,商会按照略微高于成本去销售。”

  顿了顿了,“销售的对象为昱地六州的本地百姓。”

  他之所以还是采用户籍地的限购方式,还是为了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同时在无形中抬高本地户籍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人落户昱地六州。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昱地六州落户,唐梓昱也是煞费苦心。

  “如果有人倒卖出去,那就永久地取消本地户籍的资格。”

  鲁有财赶忙应承了下来。

  唐梓昱再次看向许元德,“昱地六州,一些地区种植粮食的产量不高,本王倒是觉得明年可以鼓励百姓种植一些棉花。”

  许元德感到有些为难,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只有种植了足够的粮食,才能够保证不饿肚子。

  “殿下,这怕是有些难!”

  “老百姓今年已经经历了饿肚子,如今开垦了不少的荒地出来,明年肯定都会种上粮食。”

  “哪怕土地贫瘠,只要种下了粮食,百姓们心里才踏实。”

  唐梓昱点了点头,他也理解百姓们的这种做法。

  毕竟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可能自己一句话就能够改变。

  他点了点头,“老百姓这样的做法的确没有问题,但是我们通过种植适合土地的农作物,能够让土地产生更大的价值。”

  “这件事,理事府要做多引导,可以通过报纸向百姓们传达这种思想。”

  “但是不允许各地官员为了功劳,强制百姓种植棉花。”

  “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什么,那是他们的选择。”

  “你们可以在报纸上说明清楚,滨州商会将会以什么样的价格回购百姓们手中的棉花。”

  “至于这个价格,就需要商会和理事府回去调研之后再确定。”

  唐梓昱想了一下,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滨州商会和农户签订契约。”

  “这样就可以让种植户更加地踏实,同时也算是为百姓多一项经济收入。”

  “只不过这其中的细节,你们回去之后再好好斟酌。”

  听到他天马行空般的点子,众人都呆住了,“这......”

  自古以来,哪有农户的庄稼还没有种出来,就签订回购契约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是提前和农户签订好了回购契约。

  农户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如此一来,一些更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就能够被最大化的利用起来。

  虽然没有种植粮食,但是最后的卖棉花换来的银子,将能够买到更多的粮食!

  “殿下这个点子,真的是一个奇妙的点子。”

  “我倒是觉得可以试试!”

  孙大夫忍不住笑着说道。

  (后面两张又卡审核了!)

  喜欢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请大家收藏: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

第588章 重建土城

  “孙大夫说得不错,本官也认为可以在滨州试点推行,如果效果好,再在六州推行!”

  尽管觉得这主意很好,许元德还是有些保守,采用了试点推行的法子。

  唐梓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他在身侧拿出一个纸筒,开口说道,“今年百姓的御寒之物,除了衣衫之外,本王还设计出了一个小玩意。”

  “殿下,又需要我们器械司制造吗?”陈思远赶忙问道。

  众人都知道,只要殿下拿出图纸的时候,就意味着需要让器械司制造出来。

  不过这一次唐梓昱却摇了摇头,“这件小事就不用器械司出手了。”

  “鲁管家,这件事本王交给滨州商会去完成。”

  鲁有财一愣,赶忙说道,“但凭殿下吩咐。”

  “殿下,只是那东西是什么,滨州商会该怎么去完成呢?”

  对于唐梓昱的任何决定,鲁有财都不会迟疑。

  在唐梓昱的示意下,张龙将唐梓昱从纸筒中拿出来的图纸,呈递给了鲁有财。

  鲁有财打开图纸,其余众人都围拢了过去。

  除了陈思远能够看出唐梓昱图纸上的成品是什么之外,其余几人都只能看出一个大概,

  “殿下,这像桶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啊?”许元德忍不住开口问道。

  “本王设计的这个东西,叫煤球炉。”

  “专门用于燃烧由石炭做成的蜂窝煤。”

  “这个煤球炉不仅能够烧火做饭,还能够像烧柴火一般,在冬天的时候让人们避免挨冻。”

  “蜂窝煤燃烧的时间长,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当然,不管是烧柴火、还是烧木炭,亦或是使用这种煤炉子烧蜂窝煤,都需要注意通风透气。”

  “或者在炉子上面安装上一根陶管,将燃烧后的废气直接引至室外。”

  “这样就能够避免在密闭的房间内,造成燃烧的废气中毒。”

  “具体的制作方法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本王已经在上面写清楚了。”

  众人点了点头,鲁有财感到有些为难,“可是商会不具备制造能力,这......”

  “本王不是让商会去制造,本王准备通过专利司,将这种煤球炉和蜂窝煤的制造之法推行出去。”

  “以便让百姓们在这个冬天能够多一种御寒的方式。”

  “凡是昱地户籍的百姓,只要没有作奸犯科,都能够通过向专利司购买制造方法,生产制造煤球炉和蜂窝煤。”

  “如果资金不够的,通过审查的,可以向银行申请一定限额的无息贷款。”

  “这个东西,本王不打算留在自己的手上。”

  “只要有一个制造工坊成立,就意味着要请匠人,进一步让更多的人有了挣钱的门路。”

  “而且这种没有什么烟尘的煤球炉,肯定会让那些有钱的大户们喜欢,这可比烧炭干净方便多了。”

  听了他的解释,众人恍然大悟。

  鲁有财赶忙点头,“殿下放心,这件事我一定能够做好。”

  许元德却是微微皱眉,“殿下,要是这么一来,要是没有了大户人家购买木炭,那些卖炭翁岂不是赚不到银子了?”

  每年到冬天的时候,总有穷苦人家从山上砍树烧制成木炭,挑到城中叫卖。

  以前能够买得起木炭的都是城中的稍微富庶的家庭。

  一般的老百姓是买不起木炭的。

  想要过冬,那都得自己去山上弄木材,用来烧火做饭。

  唐梓昱思索了一下,沉声说道,“今年大多数百姓因为做工,兜里差不多有些余钱,这个冬天虽然有些艰难,不过应该还是能够安然度过。”

  “相对以往而言,本王觉得会有更多的人去买木炭或者煤球炉过冬。”

  “这只是本王的推测,理事府多关注百姓的具体情况,如果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再想应对的办法。”

  “煤球炉和蜂窝煤这两种相辅相成的产品,也是为了丰富发展民间手工业。”

  如果唐梓昱将这两件东西的生产制造抓在自己的手中,能够将这种产品卖向整个珑夏。

  也能够赚上一些银子。

  不过在他思前想后之后,他还是决定通过专利司,将这种制作之法授权出去。

  也是为了激活民间经济。

  银子只有像水一般流动起来,经济才能够逐步欣欣向荣。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这几个月,那些做工的匠人,以及军属家属,家里已经有了一些余钱。

  通过滨州银行的月报,他发现,百姓有了银子之后就存进了银行里面去赚利息。

  但是到银行贷款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撇开亏掉的利差不说,百姓的银子存起来,就意味这这些钱成了死钱。

  对于整个封地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唐梓昱也知道,想要银子流动起来。

  首先百姓们得有钱,得先过上日子,才能够去过上好日子。

  这些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见众人都不反对,唐梓昱继续说道,“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重建土城。”

  顾文石此时拱手问着唐梓昱,“殿下,土城还是按照棱堡的方式建造吗?”

  如今顾文石已经是昱地,专门负责各项建设工程的一把手,在工部陈思远的管辖之下。

  只不过陈思远的强项在器械司,而对于建筑这一块是一窍不通。

首节上一节409/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