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第33节

  “再则,之前人手不足,昱地六州的豪族塞了不少人进入府衙。”

  唐梓昱正在看许元德今天给自己那一沓,应聘学堂先生的简历,听到他这么一说,顿时明白过来。

  自己的这些政令,对豪族没有一丁点的好处,甚至可以说是在动摇他们的根基。

  目前除了要寻求自己庇护的姜家用行动支持了政令的实施,其它的豪族,现在还观望风向呢。

  滨州城周围,有自己坐镇,这些政令倒是能够很好地执行传达。

  可稍微偏远一些,乃至其余五州,说不得现在这些政令还被压在府衙,根本没有人去传达,老百姓更是无从知晓。

  这种阳奉阴违的情况,唐梓昱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缘由。

  如果宣传不到位,这些下达的政令,和一张白纸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目前百姓愚昧,别说能识字的没有几个,偏远一点的地方,不少百姓眼里只有乡绅豪族。

  当地的乡绅豪族就他们的天,他们的衣食父母,哪里知道自己这个昱王殿下!

  这也是乡绅能够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又没有多少人报官的原因之一。

  目前想要开化明智,搞好宣传,致使政令通达,还是需要费上一番功夫。

  不过要解决眼前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目前各州政令传达,咱们得另辟蹊径,想要依靠有豪族把持的府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你去找李校尉,让他给你安排一队精干兵卒,你再从理事府里面,找几个机灵的人,让他们亲自去一趟各州府衙传令。”

  “然后让他们再亲自奔走各州各县乡,亲自把这些政令传达下去。”

  “让他们持我手令,凡是胆敢阻挠传令者,杀无赦!”

  “去这一趟的人,说不得会遇上凶险,人选你得慎重。”

  “另外对于执行这次任务的人,都给上一笔差旅补贴。”

  乱世用重典,沉疴用猛药,这样的道理唐梓昱还是懂的。

  将所有政令先传达下去,谁要是想当出头鸟,那么就不好意思了。

  让理事府亲自派人传达,也是给其余五洲的某些人,敲响警钟。

  等到自己腾出手来,到时候就是肃清五州官场之时。

  “是,殿下,下官这就去办。”

  “这差旅补贴又是何意?”

  “就是外出公干的额外俸禄,这也能够让他们更加尽心尽力。”

  不管是那一个朝代,人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暖了身子,才会有心情谈抱负说理想。

  对于理事府的差役,他不仅提高了俸禄,还引进淘汰制,不再是铁饭碗。

  翻看着许元德筛选出来的学堂先生简历。

  唐梓昱感到很是无奈。

  珑夏重文轻武,又独宠儒家的孔孟之道。

  所有识文断字之人,所学的大多以儒学为主。

  唐梓昱学的是现代知识,明白想要中兴封地,想要当一个逍遥王爷,那就要百花齐放,各行各业都需要兴旺发达。

  “这样的思想启蒙,看来只有靠自己了!”

  唐梓昱选了数十位滨州城的秀才,并且主要是以穷苦人家为主,只有这些过了苦日子的秀才,才会珍惜好日子有多么的不容易。

  “殿下!”放下手中的选好的简历,唐梓昱便看到李达黑着脸,大步地走了进来。

  “事情办得如何了?”

  “回禀殿下,八里庄已经人去楼空,郑宇志等人已经逃回了郑家坞堡。”

  “在郑家大宅,一共查抄了现银八万两,物资若干。”

  “矿山、店铺现在已经封管。”

  “我现在准备点齐兵马,围困郑家坞堡。”

  李达黑着脸,一五一十地说道。

  “才这么一点!”听到从滨州五大豪族的郑家,只查抄出八万两现银。

  唐梓昱顿时明白了过来。

  看来滨州城的郑家大宅,仅仅是郑家在城里的一个落脚处。

  郑家真正的老巢,还是在郑家坞堡。

  “殿下,如今收到百姓状告郑家的状纸都有半人多高了,实在是罄竹难书。”

  “此时被他逃回郑家坞堡,这如何是好。”

  “听闻郑家坞堡堪比一个小型城池,而且易守难攻,光是郑家部族的家丁打手就上万人,我们滨州军完全不是其对手啊!”

  唐梓昱听许元德这么说,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没有想到,郑家坞堡竟然如此厉害,而且超过上万人的打手家丁,这的确是比目前新兵蛋子超过半数的滨州军强上一线。

第53章 我不服

  很快,唐梓昱一行人就骑马到了城西的滨州军大营。

  这几天打败了西戎骑兵,又有姜家捐赠的物资,滨州军已经能够一天吃上三餐饭了。

  对于大多数滨州百姓来说,一天能够吃上两餐饭的人,都还是极少数。

  甚至有些人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而且还是清汤寡水,看不到几粒米。

  如今能够天天吃饱饭,不用饿肚子,滨州军的新兵蛋子,在训练的时候也不叫苦叫累,仅仅是为了每天能够饱腹的吃食。

  以前,所有人都把服兵役当成了一个苦差事。

  甚至在军中无人可用的时候,只有通过抓壮丁的方式,来强制青壮劳力当兵。

  李达看到正在校场上,像模像样训练刀法的滨州军,十分自豪。

  “殿下,您看现在的滨州军如何?”

  唐梓昱笑了点了点头,滨州军现在的驱动力,只是温饱问题而已。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要让这些人知道自己为什么当兵,这才能够形成持续的战斗力。

  “是很不错,但是还不够!”

  李达有些郁闷,这样高昂的士气,还不够?

  唐梓昱也不怪他,毕竟他还不知道,自己对军队未来的规划。

  “这样吧,你让他们先集合!”

  “让本王看看军令的执行情况。”

  “是,殿下!”

  听到唐梓昱的话语,李达赶忙策马跑进了校场。

  很快,滨州军在伍长的吆喝下,快速收起了佩刀,而后聚在了一起。

  刚刚还是有些整齐的队伍,一下子就乱了起来。

  只能够靠伍长拼命吆喝,维持秩序。

  唐梓昱摇了摇头,缓慢地走了过去。

  这李达练兵,按照珑夏的标准,确算得上是一把好手。

  不过在唐梓昱看来,和21世纪相比,还是差上了许多。

  唐梓昱缓慢走上校场的高台,看了看还在整队的滨州军,用力敲响了校场的铜锣。

  “铛......”

  突兀的声音响起,让滨州军都望向了校场的高台。

  “是殿下!”

  “竟然是昱王殿下!”

  看到唐梓昱特殊的清凉装扮,所有滨州军都单膝跪地叩拜。

  “殿下千安!”

  唐梓昱挥了挥手,一个军卒赶忙送来了一个铁皮喇叭。

  “诸位将士请起!”

  “以后滨州军见了本王,不用行跪拜之礼!”

  “谢,殿下!”所有人听了,都欣喜若狂,这简直是天大的荣幸啊!

  见到众人起身,唐梓昱右手握拳放在心脏位置,大声吼道,

  “胜,胜,胜!”

  新兵见状,不明就里。

  参加过滨州北门一战的老兵,此刻都激动起来。

  同样用右手握拳置于左胸前,声嘶力竭地大吼道,

  “胜,胜,胜!”

  巨大的吼声直冲云霄,让不知所措的新兵完全被感染。

  新兵涨红了脸,用力地和老兵一起再次喊道,

  “胜,胜,胜!”

  刚刚跳下战马的李达,此时也感到热血喷张,很是上头。

  同样右手握拳,大声地喝了起来。

  “胜,胜,胜!”

  三巡过后,滨州军再无一人说话,都满怀期待地看着唐梓昱。

  和刚刚叽叽喳喳吵嚷的情况完全不同。

  “所有人,听我号令!”

  “以最左侧第一个排头兵为基准,前后间隔一步,左右间隔两拳。”

  “你,举起手来,不要动,以你为基准。”

  “所有人,按照前后间隔一步,左右间隔两拳,横平竖直,行动起来。”

  “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还没有做到位的人,将会接受本王的惩罚!”

  听到唐梓昱的话语,校场内近千人的滨州军快速地动了起来。

  被昱王殿下惩罚,那岂不是要被砍头治罪!

首节上一节33/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