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神话修仙,从吕氏姐妹开始 第70节

丞相王绾脑海里,依旧回荡着赵辰方才所说的话语。

确实,不能够一杆子打死所有的人。

“我们不能够因部分坏人,试图分裂大秦,妄图复国谋反,就去认为六国故地子民,并非是我大秦子民吧。”

丞相王绾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继续说道:

“在不违反律法和规矩的情况下,可以像是国师大人所言的那般,百家争鸣,令得我大秦文化思想有所发展,收获成果。”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等应该以正确的观念,去对待那些书籍。有所谬论或者大逆不道之书籍,予以收缴即可。”

“而对于价值观念有所差异,但其中言之有理,可以为之推广使用,符合大秦帝国对于文化思想方面的律法和规矩范畴的,那么也可以予以鼓励。”

“臣非常认可国师大人所说的,大秦帝国海纳百川之理。诸子百家文化思想传承群体庞大,我们应该以包容宽恕,收编为主,令得其有所监管,不至于出现李太尉担心的那些事情即可!”

嬴政很满意丞相王绾的表态,这确实是要比太尉李斯所言的消灭私学,要更加好听一些。

他所统治的大秦帝国,现在已经没有能够与之正面抗衡的敌人存在。

且,现在已经是决定了让大秦子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那么就肯定是要开始进行发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大秦帝国现目前的扬威,总要有观众吧。

而这个观众,就应该是大秦子民了!

单纯的武力震慑,显然是不行的。

转变观念的嬴政,听着丞相王绾所言,也是有些认可的。

这与赵辰所说的圣人之事,算是一拍即合了。

对于李斯所担心的事情,按照赵辰的计划,可以一并解决的!

“国师和丞相的话,都很有道理。”

嬴政按耐住心里的兴奋,随即沉声道:

“消灭私学不可取,我大秦愿意让有才之士,发挥自身的能力。也愿意大秦子民能够安居乐业,远离纷争。”

“诸位爱卿,可以商量一番,如何来进行监管之事。其兹事体大,希望能够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与诸多改革政令共同实施。”

“同时,朕也希望诸位爱卿,判断如使得大秦子民皆有读书之事,有几分可能。”

嬴政目光坚定,大手一挥道:

“退朝!”

第78章 一生为民,两袖清风!

朝堂大殿前,赵辰和嬴政并肩行走着。

他看着阴暗的天空,乌云密布,仿佛有着一场暴雨即将倾泻而下。

“一生为民,两袖清风。”

赵辰停止了步伐,看着那阴暗的天空,久久无法回神。

不知道为何,有种失去了极为重要之人的悲伤之感。

他的眼眶里,泪花竟是不经意间闪烁起来。

从未想过,那一天会来得如此的突然。

“先生,你怎么了?”

嬴政不曾知晓,身边的赵辰,为何突然情绪变得低落起来。

仰望着那阴暗的天空,仿佛能够看见什么。

赵辰长叹一声,久久难以回神。

“陛下,你对大秦子民之好,终将也会得到大秦子民的真心拥护和爱戴。”

他只希望,嬴政能够真诚地对待大秦子民。

“先生放心,我已经改变观念了。”

嬴政留意着赵辰那悲伤之色,继续说道:

“昔日,我秦国面对六国之压力,想要不被覆灭,只有发愤图强。依靠着律法改革,使得秦国强大起来,广揽人才,终于实现攻守之势易型,一直到建立了大秦帝国。”

“经历这多年的发展,我也明白一味的战争,注定会使得大秦子民无法安宁。覆灭六国,一统九州,本身就有着向往和平的意思。只有这样,九州大地方可不会有大的战乱。”

“小范围的冲突,不会给让更多无辜的百姓,造成生命威胁。”

“倘若我只有几年的寿元,却有着颇多的为大秦帝国延续和发展的想法,无法付诸于行动,那么无疑是遗憾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使得大秦子民为之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而现在,在先生的帮助之下,我已然获得了二十多年的寿元。”

“在充沛寿元的情况下,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付诸于行动。”

“接下来,我会向先王学习,将大秦帝国治理得足够好,使得大秦子民不再因战乱而纷扰,不再因饥寒交迫而失去生命,也不再以穷困潦倒,而失去本该灿烂的人生,让其能够勤奋劳动的同时,获得应有的果实。”

“希望以后,大秦子民能够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嬴政深知想要完成此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二十多年的寿元,肯定是不够的。

想要达到这般目标,漫漫无期。

只要继任的皇帝,能够贯彻他的理念,最终一定是可以让大秦子民安居乐业的!

赵辰听着嬴政这些话,微闭上眼睛,沉默了许久。

最终,他开口道:

“陛下,想要让大秦帝国的子民,过上好生活,任重而道远。”

口号,谁都会喊。

但,只有行动,才能够让人信服。

“先生放心,政定当谨记于心!”

其实,治国安民,早已经是有所先例。

没有数任先王的努力,秦国何以强大起来。

眼下大秦帝国内忧外患,相较而言,无疑是内部问题更加严重,需要解决。

只有大秦帝国内部安稳,方才能够变得更加强盛繁荣。

外患之敌,目前仅有北方匈奴,西边戎狄和南方南蛮。

其中最大威胁的北方匈奴,也是有了应对之法。

而西边戎狄,早已经是被强大的秦国所却之。

现在,已然没有了什么威胁。

南边存在于山林之间的南蛮,已有大军守之。

虽然受到地形等极大的影响,存在着非常多的劣势,但至少可以使得南蛮之族,无法北上。

嬴政深知想要让大秦子民过上好日子,那就必须要拿出诚意来。

一位皇帝的功绩,并非只是开疆扩土,也有着治国理政。

“有陛下这番话,那我就放心多了。”

赵辰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我听闻公子扶苏,胸怀天下,以仁义广传之,受到百姓的忠心爱戴,不知真假?”

嬴政听到公子扶苏以后,神色变幻了几下。

说实在的,要是其他人提起此人,他肯定是会非常生气,拂袖离开。

可眼前的是赵辰……

“先生,虽说扶苏以仁义传世,有听闻百姓对其忠心爱戴,也曾有闻所过之处,百姓为之喜悦欢呼。”

嬴政深吸一口气,话锋微转道:

“可,他过于软弱了一些。面对本该以雷霆手段处理的事情,却以所谓的仁心宽容对待。我本以为那些大儒教导扶苏,能够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让其成长为接任我之位,让大秦子民能够忠心爱戴,且让大秦帝国更加繁荣强盛的太子。”

“这般软弱的性格,对内朝堂那些大臣的锋芒,无法处理。甚至,可能被有心之人牵着鼻子走,最终使得皇帝被架空,成为名义上的仁义皇帝,却没有任何的实权,一介任人宰割的傀儡。”

“对于那些六国贵族余孽,企图造反的举动,他又有什么办法来阻止?难道,以所谓的仁义,就可以将之给变成自己人吗?”

“不可能的!灭国之仇,家破人亡的血仇,岂是能够如此轻易解决的。”

“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被那些余孽以仁义之名绑架,从而畏手畏脚,使得大秦帝国万世基业将倾!”

“而对外那些敌人,例如北方匈奴,百年之间,将之打败,或许不会有多大的威胁。可百年之后呢?”

“北方匈奴也可卷土重来,变得更加强大。面对敌人的进攻,难不成以所谓的仁义,以及分割辽阔的领土和赔偿大量的财物,甚至是采取让皇室子女去联姻之举,送去给敌人当质子,最终反过来将我大秦帝国基业夺走,又该如何?”

这些啊,都是使得嬴政十分苦恼之事。

公子扶苏仁义,这是符合他的预期。

本来,下一任皇帝,就该以仁义天下为主。

再加上对方又是嫡长子,成为皇帝理所应当。

可偏偏公子扶苏性格软弱,轻易听信于人,没有个人的主见,在关键时刻,不够坚决果断,这是使得嬴政非常顾忌的。

他能够成为秦国的王,并且掌握到足够的实权,将那些足以威胁自身的人给灭杀,斩草除根,可不是单单靠的仁义。

所谓的仁义,难道他没有吗?

众多跟随着他打天下的功臣,基本上都是奖罚分明。

只要不是叛国之类的重罪,嬴政都会年念及功劳,使得其能够善终。

最不济,只是将罪罚放在对方一个人地身上,保全其家族。

嬴政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膛说,能够做到这样的,没有几个。

甚至,他都可以放心这些大臣,驾崩离去,不担心其有篡位谋反。

恩威并施,这是身为皇帝应该知晓,并且做到的。

公子扶苏,他对其寄予厚望!

但,对方让他实在是太失望了!

失望透顶!

第79章 圣人之心!

“陛下,看得出来,你对于公子扶苏的仁义,得到百姓的爱戴,还是很欣慰的。”

赵辰现在耳畔,还回响着方才嬴政对于公子扶苏那般失望的话语。

公子扶苏寄托了嬴政极大的希望,可对方却并没有给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首节上一节70/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