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25节

寿春城里有五万大军,淮南精锐尽皆在此之中。

袁术不是傻子,称帝难免会生乱,他是知道的,这五万大军留着一是震慑地方豪强世家,二来他也需要震慑刘表。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没想过要跟曹操决一死战,他太清楚全力一击过后,自己再想积攒兵马、钱粮、军械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他的想象中,应该是曹操象征性的来打上几场,自己也能反击,有来有回折腾个一年半载双方罢兵就算了。

袁术冷静了下来,知道那都从前存在的美好憧憬而已,眼下广陵、丹阳甚至是内部都相继出事,这一仗,现在已经是不得不打,而且还必须获胜的一战。

当侥幸心理被抹去,袁术很快就有了决断。

“大将军即刻点兵三万,两日后,挥师北上,务必在苦县剪灭曹贼!”

他说着,走到张勋面前,将腰间佩剑横举,“朕同时会让苌奴领两万军从盱眙出发,与你在苦县汇合,举国兵马十二万,尽皆交付于,望将军不负所托。”

天子剑,掌生杀,行专擅,如陛下亲临。

“臣就算肝脑涂地,也必让曹贼身死苦县!”身着仲氏皇朝官袍的张勋躬身后,双手恭敬的接过了天子剑。

退朝了。

百官从大殿鱼贯而出。

在人群中并不怎么显眼的鲁肃松了一口气。

两个月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他知道,自己可以行动了。

第35章 天道镇压,皇朝动荡

鲁肃来到寿春还是比较受器重的。

原因无外乎有三,一,袁术需要通过重视鲁肃向天下士人传达一个讯息,来投奔我,我会重用你们;二,他带来了钱粮表了决心;三,鲁家有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即便是挂着待事掾的职位却被安排了三进院落,同时允许他从徐州带来的七百府兵只要不离开院子,允许佩刀,行护院职权。

张勋带兵离开的这天夜里,才刚刚宵禁,鲁府的后门就开始窜出了一批人。

他们身穿夜行衣,人皆负竹篓,腰间系着一个小布袋,出了后门便四散开来。

这些人显然对寿春城内夜巡将士的巡视范围、时间都极为了解,他们总能完美的绕过密集的夜巡军士。

三人一组的黑衣人来到了一处巷子,把腰间小布包里的粉末倒了出来。

这些是用硝石磨成粉混入了碳粉,遇明火即燃,但他们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猫着身子发出了一阵怪声。

刚刚睡下没多久的贱民赵四听到屋外传来一阵‘嗷嗷’的叫声后爬了起来。

“当家的,怎么了?”

“好像,好像有狐狸的叫声,我起来瞅瞅。”

赵四推开木制的窗户后,只见漆黑的巷道深处,有几团淡绿色的火苗窜起。

这一幕,把赵四夫妇吓的赶忙关上窗躲进被子里去,瑟瑟发抖。

没办法,古人迷信,这种情况在他们看来必然是有妖孽降临,莫要伤及了无辜便好。

把这一切都做完后,三人小组才将背上的竹篓打开,几只白色的狐狸跑了出来,四窜离去。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寿春城就开始风传一件事,昨天夜里闹了妖孽,很多人亲耳听到了狐狸叫声,又看到了妖火。

就算因为睡得沉没有听到狐狸叫声,他们第二天也有人真的看见了白色的狐狸。

谣言这玩意传起来是很快的,不知是有人推波助澜,又或者人们都喜欢夸大其实,这件事到了最后演变成了完整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夜里,城东的千年樟树下突然出现一个洞,无数的白狐从洞里跑出来,它们在城里哀鸣,还伴随着阵阵妖火。

一向迷信的袁术对此兴致高涨,环视着金殿内的百官:“此应为上天预警,爱卿们谁可解读?”

“禀陛下,微臣以为怕是庐江、安丰等地饿殍遍野,上苍有感,特此授意陛下恩泽万民。”前些天苦劝袁术开仓赈粮的舒邵借题发挥。

袁术甚至都没看他一眼。

从袁术称帝到百官上朝,自始至终未发一言的鲁肃终于开口了,“陛下,狐鸣篝火是为异象,逢此异象当为天地更新,正和陛下称帝开朝之举。”

“鲁爱卿此言倒是上合天意啊。”

袁术眼前一亮,会说话你就多说几句呀,旋即又疑惑道:“然则上天所授之意究竟为何呢?”

“微臣这两日也听了些风言,皆道陛下乃天命之子,故而上天降下异象。百姓们都称那些灵狐出自城东千年樟树下,如今洞口尚在。”

鲁肃挺直了腰杆,深吸口气后,中气十足道:“微臣大胆猜测,天意当在洞口,陛下何不亲临城东,面领天意呢?”

“竟有此事?”

袁术眼中异彩连连,一开始他只是觉得鲁肃说话好听,没想到自己在百姓中都有了天子口碑了,这是好事啊。

他站起身子,捋了捋自己的龙袍,“传令御林军将千年樟树围定,待朕前去查看!”

“遵旨!”

“陛下。”

趁着袁术没动身,鲁肃赶忙作揖道:“能得天意者皆圣贤明君,微臣等无不渴望一观奇景,不知可否同行?”

“请陛下恩准微臣同行!”

“臣请命与陛下同往。”

因为有了鲁肃的引导,百官们先入为主的觉得那里头肯定是对上天对袁术的恩赐。

传闻当年黄帝战胜蚩尤靠的就是九天玄女赐给他一本天书,凭借此书收复山河。

这等千年奇观谁会愿意错过?

更何况,鲁肃说的没错,非圣贤明君是不可能有天授异象的,也就是说,该抱大腿禀死忠之志了。

“好好好,既然爱卿们都有此念,朕准了!”袁术高兴的像个二百多斤的孩子。

称帝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有一群持反对意见的人,其中就以阎象为代表。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收拢百官之心!

甚至是天下人心!

袁术带着百官风风火火的赶到城东千年樟树下,这里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百姓们平日里是很惧怕御林军的,但猎奇心理让他们忘记了恐惧。

袁术也因为心情大好,过去让他觉得鄙夷的贱民,倒也没要求清扫出去。

毕竟圣明之君怎能欺民呢?

“这洞看起来挺深的。”袁术走到千年樟树下,蹲下身子打量着眼前的洞口。

他咽了咽口水,心情愈发的紧张了起来。

里头会是什么呢,九天玄女赐的天书?又或者是可荡平乱世的神兵利器?

这些平日里讲究一举一动要合乎礼节的百官们都伸长了脖子,深怕漏了什么重要细节。

“动手,挖!”

袁术一声令下,御林军便挥舞锄头动了起来。

每一锹土的翻动,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百官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周遭,有不怕死的百姓甚至爬上了楼顶,匍匐着身子观望。

“陛下,有一方古碑!”

终于在挖了一段时间后,洞口深处露出了一截青石古碑身。

闻言,袁术激动的推开御林军,上前小心翼翼的扫去上面的尘土,“小心点,都给朕小心点,弄碎了定不轻饶!”

他再次退后让御林军开挖。

没多久,整块的石碑都被挖了出来,石碑上的青苔标记着它年代的久远。

上面有字,但因为被泥土覆盖根本看不出内容。

百官们看着袁术,袁术看着石碑,许久不动。

“众卿。”

袁术再次整理自己的衣冠,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天意在此,与朕一并观之。”

百官自然是露出了姨母笑,连连称是,“陛下放心,臣等就算肝脑涂地也要按照天意所指行事!”

袁术满意的点了点头,伸出颤颤巍巍的手,缓缓的扫去上面的泥土。

古碑上的字体清晰了起来。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袁术在大口大口的喘气,好似呼吸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

终于。

袁术看清楚了上面的字。

他脸上的笑僵住了,整个人也都僵住了。

急促的呼吸停止,这会,好像已经忘了需要呼吸。

原本此起彼伏的声浪消退,整个现场除了朔风呼啸声,什么也听不到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可能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袁术上下嘴唇发颤,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古碑上的内容,已经让他顾不得帝王的仪态了。

“仲氏朝,百日亡;袁天子,魂消散。”

十二个字。

只有十二个字。

可这十二个字,足够让仲氏皇朝的天子面如土色了。

第36章 箭斗术

上一息还在憧憬天降神兵奇书辅佐自己收拾破碎山河,下一息却看到一方古碑上写下覆灭谶言,原本养气功夫就不怎么好的袁术终于失控了。

他浑身抖若筛糠,嘶声怒吼:“不可能,假的,这是假的!”

袁术的歇斯底里并没有像过去换来众臣附和,他们只是面面相觑,又看向仲氏皇帝,脸上不是震惊就是恐慌。

他踉踉跄跄的走上前一脚踢翻先前被视作珍宝的古碑,依旧不解恨的袁术又抽出一旁御林军的佩刀,朝着古碑狠狠地砍下,嘴里不断重复着:“妖言惑众!妖言惑众!”

古碑被砍的四分五裂、石屑横飞,袁术却依旧不解恨,不停的挥砍,就连皇冠被甩落也不管不顾。

最后,古碑已经成为了一团碎石,他才喘着粗气转身,面目狰狞的扫视着被吓的低头不敢直视自己的百官。

“你说!说这是妖言,快说!”袁术一把拽起一名年过五旬的官员,逼着他承认。

这位先前还口口声声喊着就算肝脑涂地也要依照天意行事的官员讷讷道:“妖言,是妖言”

随着他充满杀意的目光挪向周边,那些大臣们也终于开始附和,“陛下,这石碑就是妖言,不足为信,不足为信啊.”

首节上一节25/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