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119节

尚未来得及起身,胸膛处便被方天画戟捅穿了。

留李典全尸是吕布唯一能给的尊严了。

待得他跨过李典尸体继续追击,没多远便再遇了岔路口。

吕布的运气似乎不太好,又选了一条错路,连荀攸都没能逮住。

追出三十里依旧不见有人,他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命还真大。

返程途中,吕布的速度依旧放慢了许多,但遇得曹军,只要对方懂得逃命,他也没想斩尽杀绝,毕竟不是以此为乐的厮杀之人。

打仗,说到底不是这些军士的问题,而是诸侯间利益的掠夺。

回到萧关的时候,已是正午时分了,吕军将士们在清理着尸体,显然内城的残余也被肃清了。

高顺跑了过来,作揖道:“温侯,城内粮草少了三千石,辎重、军械倒是原封未动。”

吕布微微点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曹操这次来萧关是偷袭,或者说是奇袭,势在必得的一战,自然不会带粮草和辎重,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原本留在城里的。

不过只少了三千多石已经算是不错了。

有过惯例,若是死战时候,得知守不住城池了,敌军会把粮草军械都付之一炬。

“折损和斩获如何?”

高顺迎了上去后低沉道:“北门这里我军的折损还挺严重,虽未清点,可是听宣高和婴子说来,怕是折了不少于两成。”

吕布摇了摇头,也不问缘由,嗤之以鼻:“张多和郑宝的这些山匪都是泥捏的吗,刚才我追击的时候看那一地尸体,曹军一半我军一半,打的什么仗。”

“缺了点经验。”

高顺点头表示赞同,随后把话题转移了,“斩获的话,俘虏了八千多名曹军,现都在校场处看押着,还有八百多匹战马。”

八千曹军俘虏他没什么兴趣,倒是八百多匹战马的收获还算有点安慰。

“选出上品良驹给子龙送去,剩下的纳至骑兵营里归置。”

高顺作揖,“喏。曹军的俘虏呢,如何处置?”

这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留下来呢,八千多人就是八千多张嘴,要吃饭的。

招入麾下的可能不怎么大,这些人多是兖州、豫州地界人,妻儿老小都在曹操的地头上,不可能跟自己一条心的。

所以大多数时候,各方诸侯对于这类俘虏都是选择坑杀。

吕布之所以还犹豫,那是因为这一年多来仗着曲辕犁和龙骨水车粮食问题得以解决了。

同时也是考虑到了当时林墨要求把淮南流民迁入三郡之地的情况。

这些家伙,用来做苦役也是可以的,吕布习惯性的说道:“问问允文吧,他怎么说便怎么做就是了。”

说完吕布就进入了萧关,这次参战的部曲足有三四万人,结束后也都留守在了城内。

毕竟,曹操确实败逃了,可是他们都清楚,后方的夏侯领着十万大军已经到谯郡了。

照着正常逻辑来看,曹操经此大败肯定是要退回许昌休养,而且按林墨估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派天使来发一些赏拔的圣旨,目的就是讨好己方联手抗袁。

但,这一切还只是臆想,天知道曹操会不会狗急跳墙。

所以,大军依旧需要留守,甚至林墨,也得从彭城赶到萧关驻守。

“这次可是多亏了贾先生帮忙啊,等曹军退去后,岳丈大人就可以拜先生为东海太守了。”路上,骑着汗血马的林墨优哉游哉的说道。

一旁的吕玲绮握着方天画戟,又穿上了她最喜欢的红色披甲。

贾诩扭头看了一眼林墨,有些尴尬的笑道:“允文莫要打趣,此次妙计皆是你的功劳,我并未出力。”

作为挂了个东海郡别驾的职务,照理说这太守职位掌一郡生死,作为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向来是只有吕布心腹能担任。

比如彭城太守就是他女婿,下邳太守是高顺,广陵太守是张辽,九江太守是魏续。

论功劳、论圈子,自己似乎都远远没到可以企及太守之位的程度,贾诩心里不由有些发慌。

“我就当你出力了。”

林墨的话让贾诩有些愕然,什么叫当我出力了?没等他发问林墨继续道:“贾先生是何等样的聪明人物,我是引为知己的,还望先生莫要辜负了我的心意。”

“允文哪里话,我与便似忘年交一般。”贾诩捻着胡须,细细揣摩着眼前少年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

“所以啊,萧关城下那种事情以后就不要发生了,既然是一个阵营的人,莫要生了嫌隙,对吧?”林墨忽的便语重心长起来。

当时林墨不在场,贾诩以为这件事已经翻篇了,可他竟然知道.

一时间,贾诩觉得有些无地自容。

也对啊,他这般聪明的人,用脚指头想也能猜到我不该不出言阻止温侯的。

他哪里是要给我东海太守的位置,他是要让我明面上彻底切断投曹的念想,他这是要敲打我呢。

贾诩哑然失笑,温侯这女婿啊,不仅是谋略过人,心术也是不一般。

“允文言重了,你的心意我明白了,此后定当会竭力治理好东海郡,不让温侯失望的。”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林墨嘿嘿一笑,“你也知道,随着地盘的扩张,今后你我还是很容易各处一面,岳丈大人勇猛无敌,可权谋用兵当要靠先生多多指点了。”

“受益匪浅,受益匪浅。”贾诩说话依旧滴水不漏。

林墨对他其实挺无奈的,明明是当世谋士天花板级别,可偏偏无法与自己真心实意的一起辅佐老岳父。

有时候想想,他这性子确实不如陈宫,精致的利己主义。

如果只是从书中看小说,当然会觉得他是有大智慧的人,可作为这支军队未来的主人,林墨还是很有必要敲打一番。

当时的情况,要不是陈宫开了口,老岳父是会被曹操玩的团团转的。

但愿这东海太守能断了他其他念想吧。

有些看法不假,但林墨也清楚这支军队还是需要仰仗这样的人才。

138.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七 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县城,将军府内,曹操盘膝坐在榻上,披着大氅,双手虚空在面前的火盆上方取暖,脸色很难看。

两天前,他还在徐州的咽喉要道萧关城内憧憬着美好未来,天知道一日之内情况就会急转直下。

布了这么久的局,好不容易才到手的萧关,就这样易主了。

出奇的是,他倒没有太大的不甘,冷静下来后,曹操对于这次败给林墨算是心悦诚服了。

一条本不该出现的密道提前准备了,一个充满匪性的锦帆贼被他提前半年就用上了苦肉计,这换谁顶得住?

琢磨林墨有些日子了,曹操发现,他跟寻常的谋士最大的不一样,是他像个下棋人,一步算二十,习惯着把一切的未知都算计进去。

要对付这样的人,必须出奇制胜,一定要跳脱出既定的思维,以出人意表的方式来行军。

这一点啊,郭嘉最擅长了,可惜,此刻他病倒了。

一阵脚步声传来,夏侯渊走了进来,形容憔悴,抱拳道:“司空,各方败兵陆续归营,合计八千七百人众,除了护着司空的豹骑建制完整,三营骑兵皆有损伤,余一千一百。

还有据回营的败兵说,文谦和曼成.阵亡了。”

曹操身子一僵,脸色瞬间黯淡了下来。

两天了,他们俩都没回营曹操就猜到出事了,只是在等到确切的消息后,无边的悲怆还是如惊涛骇浪一般拍打在心房。

大军折了三分之二,骑兵折了三分之一,他都不难受,可是乐进和李典死了,他心里是在淌血的。

从沛城外的埋伏战开始,到安丰大战,再到这次的萧关之战。

曹休、曹纯、李通、乐进、李典,外加一个下落不明的于禁,不知不觉中,我竟然折损了如此多的猛将。

有些事情,不能深究,不可追忆,仅仅是简单的盘算了一下,曹操便心痛的闭上了双眼。

他太清楚这些人不是军中悍将就是练兵奇才,有些甚至足以独当一面了,可三次交手下来,对方只是折了一个郝萌而已。

曹操可以清楚的听到自己的心在滴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妙才,坐。”曹操朝着一旁的小板凳努了努嘴。

夏侯渊有些不明所以,坐下后不解道:“大兄可是心中烦闷,是否需要请荀先生过来,他智谋无双,或可为大兄解忧。”

曹操只是讷讷的摇了摇头。

此刻的心情,外人是难以共情的,荀攸对自己还算忠心,可到底是颍川世家,中间隔了一条鸿沟。

相比于散尽家财与自己一并起兵的夏侯家,自家人说话,怎么着都行。

“大兄,元让应该在明日黄昏前带兵抵达,若是心中气恼,莫不如强攻萧关,让吕布付出代价!”白地将军夏侯渊战绩上要比夏侯好看一些。

论起性格来,他跟张飞一样,属于火爆脾气,一言不合就喜欢开干。

只不过后期的张飞开始慢慢开悟了,无论是做事还是打仗,都学着用脑子,倒是这夏侯渊,主打一个莽。

“不能再打了啊。”

曹操挪了挪屁股,换了个姿势,有气无力道:“再打下去,我和吕布要么两败俱伤,皆被袁绍所并,要么”

后面的话,他已经不想再说下去了。

听出这是无奈之举后,夏侯渊又道:“那,是否遣快马通知元让,令其部不必再往相县赶,徐徐退回许昌?”

“就这么回去?”

曹操嗤笑了一声,似在自嘲,呢喃道:“天下人就会说,曹操十几万人呢,还打不过吕布的几万兵马,真是个庸主啊。”

啊这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夏侯渊表示自己很蒙圈,“大兄到底想怎么样?”

“最好是能让吕布主动求和,或者说请和,我退走也对朝廷内外有个交待啊。”

咱可是打了个大败仗啊我的大兄,吕布会来求和?

夏侯渊想了想便摇头晃脑,反正换他是不会的,但,他没再多问,感觉问啥都不对。

看出了夏侯渊那点小心思,曹操呵呵一笑,“如果,广陵或者庐江突然被袭击,你猜吕布会怎么样?”

“大兄可是收到了什么情报?”夏侯渊倏然站起,如果吕布后方真的出事了,那他就不是求和,而是求饶才对。

“没有。”

在夏侯渊诧异的目光中,曹操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随后语重心长道:“妙才,为将者不止是赏罚分明、治军严整,也要学着仰观天下。

我虽未得到任何的情报,可我用鼻子闻也闻的出来,距此八百多里外的丹阳,孙策正蠢蠢欲动,要对淮南或广陵下手。”

江东孙策?

重新缓缓落坐的夏侯渊,眸子转溜溜了两圈后,猛地想起来半年多前,广陵太守吴景曾邀请孙策入驻。

当时还发生了百骑劫营来着,甘宁那个混球不就是吃了大亏嘛。

后来孙策战败,折了周泰和黄盖,如今想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一定是在等,等双方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再突然发难,奇袭广陵或淮南。

对,一定是这样!

想明白了的夏侯渊阴郁扫去,咧嘴一笑,“我明白了,大兄现在不能退走,要等元让率兵前来,与吕布形成对峙之势,其实是鼓励孙策动手偷袭。

只要孙策得手,吕布后院起火,要么与我们求和,要么”

眯着眼的夏侯渊映照出阴恻恻的寒气,做了个手起刀落的手势。

首节上一节119/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