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特种兵 第126节

程处默不放心让龙战带人跟着。

看着一行人远去程处默心里空荡荡的。

物是人非。

找到李斌与他一起做善后工作。

挨家挨户送抚恤金。

来到一户人家。

程处默心情复杂,对着中年人抱拳。

中年人回礼。

“都出来。”

中年人对着房间内喊道。

呼呼啦啦走出来四个大小伙子。

“您给我留一个养老送终,剩下的您都带走。”

中年人眼睛湿润,儿子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但他儿子是英雄,整个扶风郡的英雄。

十贯钱他能养活一百个孩子,这时候养孩子不一样,省钱。

免税十年。

这十年税收足以让全家吃饱吃好。

程处默摇头,他不想可一家祸害。

四个小伙子急了,他们的志向就是像哥哥一样当兵。

集体看向父亲。

“伯爵您就收下他们吧。”

中年人道。

程处默最终答应收一名。

“留三给你们养老。”

李承乾道。

房间内走出一名妇人,怀里抱着孩子。

“您看,我这还有一个呢。”

中年人道。

李承乾无语,孩子真多啊。

一家三四个孩子很正常。

多的有八九个孩子,最可悲的是八九个都是丫头片子赔钱货。

那时候没有什么业余活动,晚上没啥事就造小孩。

避孕措施也没有,怀孕就生。

程处默走访半个月。

不需要征兵已经有两万多人,比以前还要多一倍。

这是程处默没想到的。

这两万人不能算是兵,没有李世民的圣旨他不可以征兵。

上奏折。

“扶风郡无兵,儿臣请旨征兵望父皇恩准,长白山一战士兵们各个无惧生死英勇善战,请父皇赐下军号。”

程处默写完把奏折揣进怀里。

上朝时再递上去吧。

三日后早朝。

李靖班师回朝,乌吉国上贡求和。

“我们乌吉国愿意送上灵芝百朵,人参百支,战马万匹,希望双边和睦。”

使者躬身道。

来到大唐就要按照大唐的礼仪。

“准。”

李世民道,看不出喜怒。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边城一战我军损失惨重不能这么算了。”

房玄龄道。

大臣们齐声附和。

这时候乌吉国已经服了,这点贡品就想求和?太少,最少再加一倍。

“朕很为难。”

李世民道。

他与大臣们唱起来双簧。

使者不傻,知道这是要给乌吉国放血,只能忍,真心打不过大唐。

把贡品数量提升一倍,这也是乌吉国的极限,再多他们也拿不出来。

“朕也不忍百姓受战火之苦,接受乌吉国上供求和。”

李世民笑着道。

“陛下圣明。”

大臣们齐声附和。

使者告退。

李世民看向程处默。

“程处默此战居功甚伟,封程处默为侯爵。”

李世民对程处默非常满意,边城一战打出了大唐国威,使得长白山周边小国俯首称臣。

程处默躬身谢恩。

从怀里拿出奏折。

太监传递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看完。

程处默上的奏折不算事,李世民不可能让扶风郡没有兵。

可也不能让扶风郡一家独大。

“准,赐军号扶风震北军,准扶风郡征兵一万。”

李世民道。

程处默再次谢恩。

虽然只有一万,没办法,李世民一定不会让扶风震北军太过强大,这不是针对程处默,他对每名武将都是这样。

“朕决定成立京兆府,诸位爱卿认为何人担任京兆府尹最合适。”

李世民又道。

大臣们心里清楚为什么成立京兆府。

程处默一战成名,需要牵制。

大臣们没有乱说话,京兆府可是控制着长安地区,京兆府尹可不是一般官职,李世民心里一定早已有了人选。

三辅。

京兆府,扶风郡,冯翔郡。

并称三辅,也叫三秦。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

“臣以为魏王殿下最合适。”

很多大臣们附议。

李世民点头。

“那就魏王吧。”

退朝以后程处默骑马回扶风郡。

他为李承乾感到悲哀。

皇家无情啊。

他刚刚断腿李泰势力就大增,李承乾有东宫六率,李泰有京兆府,这算是分力抗衡吗?

路过城门。

几名士兵正在贴告示。

程处默过去看。

原来是征调天下名医来长安。

“原来如此。”

程处默自语,出城。

一切都已经明了,灵芝刚刚到位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让名医入长安。

他要干什么?

仙丹呗。

“吃就吃吧,别让母后吃就行。”

“驾。”

程处默扬起马鞭,策马奔腾回扶风郡。

他不在乎李世民吃不吃仙丹。

好言难劝该死鬼。

别管的太宽,有些事也不是程处默能管的。

至于李泰与李承乾争锋程处默已经有打算,谁说瘸子不能当皇帝。

首节上一节126/6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