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235节

…………

…………

众人一阵埋怨声。

丁节道:“办法倒是有一个,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能扭转现在这个局面。”

“快说呀!”

“土豆现在还是种苗,大规模上市要在明年六月。只要我们坚决不抛,就能保持住粮价。

那些人也不能不买,他们总不可能等到明年六月才吃饭吧?

还有北伐也需要大量粮食,户部也不可能到了明年六月才筹措粮食吧?那大都督府的将军们还不把户部给撕了?

所以我们只要咬住牙,坚决不抛,我们屯下的粮食就能在明年六月之前慢慢消化掉,我们也不会破产了,还能赚上一笔。”

众粮商也思索起来,这个办法表面上看来是好办法,要是所有人都同行一致,那就形成了垄断,挣钱当然很容易。

但这怎么可能呢?人的行动不可能是一致的,同行都是冤家。

况且你遵守了约定,不抛粮。那要是别人当面说不抛粮,回头就把粮抛了呢?

出尔反尔的人又不是没有,而且在商场上这种人更多。

到头来,他挣了个盆满钵满,吃香喝辣。自己死不抛粮,到时候粮价一崩,自己不是倾家荡产就是悬梁自尽。

丁节见众粮商都对此方法表示怀疑,立刻请出了三大世家中人,崔进顺便还把李家的那三位也拉过来站台。

崔家的代表崔闻道:“各位,我知道大家对这个办法有疑虑,但这是唯一的办法。

我们不想破产,就必须这么干,我们现在签订协议,谁要是签订协议后,还敢违背,那就得交出所有的钱财,包括店铺和粮食。”

众人大哗,抛了,违背协议,交出所有钱财。不抛,有可能会成功,维持住粮价,让大家有时间慢慢的出货。

王家的人冷笑道:“我听说有好几个铺子被砸了。”

郑家的人道:“顺天府的治理一向很好,但顺天府管理事情多着呢!一两个铺子被地痞流氓砸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李家三位,“不错,顺天府管的事是多。但谁要是违背协议,对于这种违背道德的事,我们认为顺天府肯定会管的。”

四大世家已经顾不得礼义廉耻了,要是粮价崩了,就要卖房子卖地还债了,所以直接发出了威胁。

粮商们面面相觑,心想,道德,他们还好意思说道德。他们世家撕毁了伪善的面孔,真是比那些地痞流氓还狠啊!至少人家不会要我全部财产。

丁节看下面一片寂静,满意的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签下这个协议吧!

有谁不愿意签的,我也不勉强,那请回吧!我绝不阻拦。”

这样一说,那些粮商反而更不敢走了。

“先从左边开始签协议。”

众粮商没有办法了,有些人也希望通过协议能让别人不抛粮,进而造成粮价不动,让他们有机会可以慢慢出货。

众人一个个的签下了名字,按下手印,这一下,粮商被三家牢牢的绑在一起了。

三家的代表松了一口气,终于把这些人搞定了。

这时,有一个声音冒了出来,“这签订的是什么协议?这不是胁迫别人吗?常大人,这好像违背了律法啊!”

“谁!”

四人从一间偏僻的包厢中走了出来。

三家代表一看,这不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常生啊!

崔家代表低声对丁节喝道:“你不是把四海楼包下来吗?那这四个人是怎么来的?”

“我不知道他们从哪来的?该不会是四海楼的掌柜骗了我吧?”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只能见招拆招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粮价崩了

副都御史常生看着那些粮商,又看向世家三人,“我们只是在这里聚会,竟然发现了你们在这里胁迫别人签什么协议?你们该当何罪?”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崔家代表崔闻道:“我们强迫了吗?你问他们,他们被强迫了吗?”

那些粮商一脸苦笑,不敢反驳,只能点头称自己是自愿的。

“再说了,你只是御史,只负责弹劾官员不法,我们这里又有没有当官的。常大人,你说这个不太合适吧!”

常生才懒得理他,对粮商道:“这个协议我听见了,是违反律法的。

如果别人以你们违反协议为由罚你们,你们就去顺天府告状,我是很支持的。”

粮商们看着常生的背影,若有所思。但一想到今天那些地痞流氓的事,又蔫了。

他们都把顺天府买通了,不管是黑道,白道,我们都弄不过世家啊!

但常生的出现,也让协议的威慑大为降低。他们知道,这协议是律法所不承认的。

只要暗地里地痞流氓不来骚扰,明面上就是告到衙门,咱们也不用怕。衙门不做主,判我们败诉,我们可以告到都察院,常大人会给我们做主。

常大人是左副都衙史,也是三品官,与顺天府同级。再说了,他可是御史,是可以推翻顺天府的判决。

…………

当晚,顺天府、内卫司加上羽林军连夜出动,按照情报将京城中的地痞流氓几乎全部抓获。

就是没有被世家收买的地痞流氓,也被抓了起来,有的时候城门失火,是会殃及池鱼。

早上,粮商们开门了,却发现在门口晃荡的地痞流氓全都不见了,正在奇怪之时。

一群士兵和衙役押着那些地痞流氓游街示众,让那些粮商们知道,黑道上你不用怕了,已经全给衙门抓了起来。

可那些粮商还是不敢动,千年世家的威慑力不是那么容易就从人们心中去除的,何况还签了协议,他们不敢动,这时就看谁敢出头了。

敢出头的当然有,就是没有,孙诚也会让他有。

孙夫人早就约好了几家交好的粮商,孙诚亲自出马游说,先说粮价下跌的趋势,再让他们进入孙家主控的商会,这样就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所以今天那几家粮商就来个开门大酬宾,将粮价直接降了三成。

虽然市面上有传言,有了土豆之后粮价要大降,以后买更便宜,

但又有传言,说土豆不能吃,那是外地物种,与本地人相冲,吃了身体会垮。还是吃本地粮食的好。

所以还是有人来买粮,又看见粮降了三成,纷纷抢购,让那几个粮商是赚了一大笔。

世家方面见黑道靠不上了,就拿着协议要去讨说法,被粮商以被迫签下为由拒绝了。

崔进他们知道形势不妙了,那些黑道上的人,被一晚上一扫而空,让他失去了一个控制粮商的手段。

今天又有一些粮商胆敢卖粮,卖粮也就罢了,还敢低于三成,这不是卖,这是抛。如果这种现象不制止,那别的粮商也要抛了,粮价就会崩盘。

崔进他们先派人将那些人的粮全部买下,又派人将他们告上顺天府,让邓胜按照协议上去判。让他们倾家荡产,以儆效尤。

可这次,尽管他们给邓胜带了话,可邓胜却装作不知道,以协议显失公平为由判决他们败诉。

这个消息传了出去,众粮商都蠢蠢欲动,准备抛粮。

特别是四海楼搞了一场土豆宴,保王派大臣几乎都去品尝了一下,让市面上的土豆不能吃的谣言彻底破产。

什么吃了会生病?看那些大臣都吃了,难道我们这等小民不能吃吗?难道我们的命比那些大人的命还金贵?

土豆能吃,让百姓们相信有了亩产三千斤的粮食后,粮价会降,而且会降的很低,这样进一步拉低了百姓购买粮食的欲望。

那些粮商急了,百姓没了购买欲望,自己又存了这么多粮,再不抛那可就真的完了。

经过孙诚的一系列操作后,世家组织的粮商统一战线崩了。

到了下午,粮商们已顾不得世家的阻拦,陆陆续续的开始抛了。

开始降三成,买的人很少,降四成,买的人更少了。

第二天开始半价销售,也没什么人买,现在的情况是你越是降阶,人家越不买。

崔进他们知道完了,粮价开始崩了,他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为了保本,也加入了抛售行列。

宁王看着粮价直线下降,拍着孙诚的肩大喜,“看来这下世家惨了,估计这下他们要损失五成财产。”

孙诚笑道:“他们没有那么多流动资金,肯定找市面上钱庄借贷了。

到了时间,他们还是能拖就拖,钱庄也不敢强行要债。简单的说他们要当老赖,就是不还。

所以我们要逼他们还,这样他们才能卖出土地,店铺,让他们经济上元气大伤。

世家的强大,一是文化垄断,这个我们有了李家和清风观藏书,通过大量印刷,已经差不多抵消了。

二是财力,这一下就让他们损失五成,按财力来说,他们已经不能成为世家了。

世家已经没落了。”

“好啊!千年的世家到了王弟手上终于没落了。”

“王兄,世家没落了,但新的体系要建立起来,不然会形成权力真空,对朝廷不利。”

“你说的是那科举制?”

“对,可是科举制的开展少了礼部是不行的,可礼部尚书是郑宣。”

“你的意思是,要让他让位?可世家是不会让出这个位置的。”

“总会找到机会的,特别在这个时候。”

宁王心中一动,“你是说……。”

“是的,郑家这次投入的太多,要想少损失一点,就只有……。”

“不错,想大规模的卖粮,就只有靠那边了。”

…………

市场上,粮商们都几乎绝望了,粮价降到三成,现在的价格已经到了涨价前的价格,可买的人还是很少。

要是以前,百姓要是不买,粮商就留着,反正粮食留个年把也坏不了,就不信那些人不吃饭。

但有了土豆就不同了,粮商都知道到了明年六月前,这些粮还不卖出,那就永远也卖不出去了,就等着生虫发霉吧!

百姓们也不急,这就是你越跌,我越不买,买早了就要吃亏,一定要你跌到地板价才买。

到了粮价跌掉到了炒粮之前价格的一半时,孙氏商行出手了。

这是孙诚让她出手的,尽管粮食价格还在跌,但不能让这些粮商全都破产,还是要留下一部分的。

所以惩戒一番后,就开始保护性收购,但也只收购那些听话的,若是那些世家的死党,那是一粒米也不买。

第三百七十二章 郑家要走私

孙夫人的粮是在高处抛的,现在低价买进,还了借的粮和利息,赚的是手脚发麻。

心中感叹,跟着儿子这钱真是太好赚了,特别是那些冤大头也非常配合

崔进等人每天都到孙尚的值房,以常平仓未满为由,让孙尚赶快在市场上买粮填补仓库。

现在粮价都已掉到以前的一半了,可以进场买了。他们是想让户部出手赶快救市,也让他们少亏一些。

而孙尚掌管的户部死死顶着,认为粮价还没到最低点,还有下跌的空间,他们要为朝廷省钱,死顶着就是不补仓。

首节上一节235/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