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181节

常升笑笑,默然不语。

崔元哼了一声,一甩袖子,就要出去驱散聚集在督察院周围的那些人。

在院中聚集的御史见崔元出来,一人上前道:“崔大人,有些不妙啊!外面人比较多,还是让顺天府的人去驱散他们吧!”

崔元冷冷一笑,“开门,一群遗民,有什么可怕的,难道他们还敢造反?”

御史们听到了外面的呼声,知道情况有些不妙,纷纷劝阻。但崔元还是要出去,这让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开门,还要我说第二遍吗?”

没有办法,都察院的门开了。

崔元刚一出门,就后悔了,外面哪是人比较多啊!简直就是人山人海。

人多也就算了,关键是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怒目而视。

简之挥了挥了手,外面喊口号的声音停了下来,一拱手,“请问你是崔大人吧!”

崔元见这些人还有理性,定了定神道:“不错,就是本官。”

然后又厉声道:“你们围住我都察院是想干什么?念你们才归附,不懂我国律法,本官就饶了你们这一次。还不快散了,你们不会是想造反吧?”

听到造反两个字,外面的百姓胆怯了,毕竟造反可是要诛九族的呀!

简之笑笑道:“崔大人,我们一没闯入都察院,二没殴打朝廷命官,这造反一词从何说起?你是御史,可不能冤枉我们。”

周围的人也道:“我们怎么造反了?拿出证据来。”

“崔大人,你是在恐吓我们吗?”

“宁国是有律法的,不是你说我们造反就是造反,说我们造反还是要大理寺审定的。”

崔元被简之一怼,又被百姓的话堵了一下,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情况有些不妙了,这些遗民竟然敢跟他回嘴了。

他背着手向着自己的心腹做了一个手势,让他去找顺天府的人来。

他背后的心腹心领神会,跑进都察院,然后从后门去顺天府找人了。

后面等着看好戏的常升心中冷笑,这里聚了这么多的人,你以为顺天府的那些老油条真不知道?

他们现在还没出来驱散这些人,肯定是知道这件事背后的人是他们惹不起的,所以早就溜了。

就是你们去了顺天府,以我在顺天府待了几年的经验,府尹邓胜邓大人肯定也溜了,跑到下面哪个县去视察了。

没有几天他是回不来的,你们要是能在顺天府找到他的人,就算我输。

崔元见有人去找顺天府的人了,心里有了底气,“那你们来都察院有何事,为什么要聚集这么多人?”

“回禀崔大人,我们是来让都察院听听民声了,我们只想要个说法。至于别的人,为什么来此,我就不知道了?也许是好奇吧!”

“你……。”

崔元忍下这一口气,“那好,你们要什么说法?”

“崔大人,为什么我们遗民被菲尼人屠杀了五万多人,兴盛侯杀了那些凶手为我们报仇雪恨,你为什么弹劾他?

俗话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是自古至理。你却说什么要以德服人,以仁德感化他们。这个我们想不通?还请解惑。”

崔元摇头晃脑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可是圣人说的,难道不对吗?君子当有仁德,要有仁心,仁者才能无敌吗!兴盛侯以暴制暴,这是不可取的。”

众人一听这是圣人说的,那圣人说的自然是对的,但这又与平常认知产生了冲突,这就让人迷茫了。

崔元见众人不说话了,心中冷冷一笑,心想,上次我是被那纨绔两耳光打懵了,一时想不出来。

回去之后,我已在圣人书中找到了理论驳斥他,不过那家伙的对圣人书的理解比我还深,这或许对付不了他。但对付你们这些下等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二百八十四章圣人之言是说给人听的

简之大笑,心想,兴盛侯果然料敌于前,知道他要说这些话,早已给我做出了应对。

“圣人说的话自然是不会错的,但你也要知道,千古一帝天可汗齐太宗也曾经说过一句话,你知道吗?”

崔元道:“他说了什么话?”

“蛮夷,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这句话我当然听说过,可这和圣人之言有何冲突?”

“菲尼人是不是蛮夷?”

“这个……,是蛮夷。”

夏族人一向视自己为天下正统,视四周各部族为夷,蛮,戎,狄。崔元要是敢说菲尼人不是蛮夷,马上就会被人群起而攻之。

“那好,齐太宗认为蛮夷都是禽兽,这你认同吗?”

崔元好像明白什么,脸色大变,但他也不敢反驳。

齐太宗在位时,夏族可是处于极盛之时,他东征西讨为夏族人夺取了龙腾大陆最肥沃的地方。

他在夏族百姓中的威望比圣人还要高,你说圣人错了,也就是罢官撤职,被士林唾弃,被百姓鄙视。

可你要敢说齐太宗错了,搞不好当场就会被百姓打死,而且朝廷也不会处罚这些百姓,朝中上下还会一致说打的好。

“不错,蛮夷是禽兽。”

“既然菲尼人是蛮夷,蛮夷又是禽兽,那就是说菲尼人就是禽兽。你用圣人之说教导禽兽,你认为他们会懂吗?”

“这个……。”

“这是你曲解圣人之言,圣人之言只是对人说的,对于禽兽有何用?如果有用……。”

简之四周望了望,指了指旁边的一条流浪狗,“崔大人,那条狗是兽类,你能用圣人之言去教导他不要吃屎吗?”

众人一通轰笑,这让崔元满脸通红,这份屈辱让他整个身体都在不断的颤抖。

“我再问你,你为什么要对禽兽以德服人?却对本族人被杀却漠不关心,你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众人齐喊,“我们要一个说法。”

“我们要一个说法。”

“我们要一个说法。”

…………

周围的御史心中怕了,现在周围已经聚集了千把号人,千人一致要求都察院给一个说法,这情景谁也扛不住。

崔元知道他又输了,本来对于操纵民意之事都察院是最拿手的,他们是清流吗?说的就是大道理。

左一个圣人,右一个天命,拿着这两杆大旗,在朝中虽不能说呼风唤雨,但谁见了他们都要让三分。

别说弹劾内阁阁老了,就是宁王,一个小小的七品御史,只要抓住了机会,他们也敢喷。

宁王要是打了他们或是杀了他们, 那他们反而更加兴奋,这可是名垂青史的事,就会更加疯狂的上书,并在民间掀起舆论。

弄到最后,别说内阁阁老了,就是宁王也不得不认输。

可今天却阴沟里翻船,被别人用圣人、天命打的头都抬不起来。大旗都丢了,也只能认输了。

崔元听着周围的抗议声,心想,我要忍,忍无可忍,还需再忍,我要有城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自己忽悠了自己,才让他心中好受了点。心里虽然好受了点,但现实的情景该怎么办呢?

在都察院内,俞和本以为崔元出马,收拾几个百姓还不是轻而易举。

但过了良久,外面的声音不但没降低,声音反而越加大了。

心想,这崔元是怎么搞的,几个遗民都搞不定吗?

“来人,把崔元叫进来,怎么搞的。”

一名御史跑到门外,找到了脸色铁青的崔元,“崔大人,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先回都察院,再想一下怎么处理这件事吧!”

崔元没有办法,只能落荒而逃,都察院大门紧闭,只留下外面更加洪亮的抗议声。

俞和见到崔元,“你在搞什么?不是叫你去驱散他们吗?怎么声音越来越大了?”

崔元脸色通红,“他们……,他们。”

“他们怎么了?不就是一群百姓嘛!”

崔元将事情说了一遍,俞和若有所思,“看来这些人后面有人啊!”

崔元咬牙切齿的道:“后面的人不用想,就是那个纨绔了,我与他不共戴天。”

俞和瞥了他一眼,“不共戴天的事以后再说,现在问题是怎么把那些人驱散。我估计,别的衙门官员都在看我们的笑话呢!”

崔元埋怨道:“我已经让人去顺天府了,只要他们来了,那些人就能驱散。不过,他们怎么还没有来?”

俞和叹道:“顺天府他们是不会来了,我们能看出这是那纨绔干的,别人当然也能看出来。

顺天府是什么地方,邓胜虽是三品,但他是最窝囊的三品官,谁也不敢得罪。

估计那些人还没到都察院的时候,他就得到了消息脚底抹油了,你是找不到他的。

他不在,底下的人就更不会出手了,他们都是一个脾性,谁也不得罪!”

这时,崔元派出去的人从后门又溜进了都察院,他满头大汗的道:“两位大人,我去了顺天府,让他们驱散人群。

那些人说那些遗民既没打砸抢,又没辱骂朝廷官员,只是要个说法,他们不好参与。如果非要驱散他们,那必须是府尹亲自下令。”

崔元怒道:“他们是没打砸抢,说的话表面上是没辱骂官员,但那些人每一句话都在讽刺我们,辱骂我们。”

“可他们就是不来,非要府尹亲自下令,他们才能来,这我也没办法啊!”

“府尹邓胜邓大人呢?”

“他们说府尹去下面的县视察去了,去哪个县?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他们也不知道。”

“他竟敢如此……。”

俞和挥手,让那人下去,“我说过了,顺天府的人是不会来的,顺天府的一贯哲学就是谁也不得罪。”

“这帮人尸素餐位,我一定要弹劾他们!”

“你弹劾不了他们,他们对于这种事,互相推诿是拿手好戏,你找不出他们的毛病。”

“那现在怎么办,让刑部出面驱散他们?或让羽林军出面?”

俞和摇摇头,“刑部尚书已不是我们的人了,只要外面闹的不太过份,他们是不会出面的。

要调羽林军,那要王上下旨,你想把脸丢到王上那里去吗?”

“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让那些暴民堵在都察院门口狂吠吧!那我们的声誉就完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泥塑御史常生

俞和叹了口气,“看来只有让他出面了。”

崔元道:“谁?”

“常生,他是那纨绔推荐的,也就是他的人,他若愿意出面,应该能驱散他们。”

“不行,我们好不容易把他架空了,如果让他去谈,他肯定会狮子大开口的,再想把他架空可就不容易了。”

首节上一节181/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