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144节

“不能。”

“那好,我有办法能守住,但我要军权。”

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器的布置

傅明和陈浩互相看了看,城中的宁军本来是以安国公的旧部为主。傅明是羽林军的将领,是来增援的。

傅明当然愿意交出军权,他心中想的是,败了以后,上面还有人顶着呢?

而且兴盛侯是王上的连襟,王太后的义子,就是败了他也顶的住。城破后,主将都没事,那自己作为副将,说不定也能活命。

他马上道:“按规矩,主帅不在,由职位最高的人接替,兴盛侯当然有资格,我愿交出军权。”

陈浩也叹了口气,他本想不交,但自己父亲战败的事传到京城。

陈家一定会被追究责任,自己交不交也都是一样。

“军权可以交,但不知兴盛侯怎样才能保住杨柳城?”

“依托城墙,出城野仗。”

“什么?”两人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傅明道:“侯爷,你这不是送死吗?我们在城里都守不住,你还要出城,那不是让杨柳城陷落的更快吗?”

“兴盛侯,你是不是在跟我等开玩笑?”

“我们是火器部队,与你们装备的冷兵器不同,只有出城才能显示威力。

火枪手如果在城墙上,往下射击就是一个点,如果在城下,射击就是一条线,谁在这一条线上就能被击中?所以火器部队必须出城。”

“可外面有十几万人啊!你们挡得住吗?”

“对热兵器来说,人的多少不是问题,重要的是火力。只要我的火力够强,他们就连边都沾不上,人再多又有什么用?

我计算过,一面城墙,魏军一次进攻只能投入三千人,人多了,挤在一起伤亡会更多。

我只要在他们冲向我们的时候,只要击伤击毙三成,他们就会崩溃。

这还是我按魏国最精锐的部队算的,一般的部队只要打死打伤二成,就崩了。

我神机营经过训练,一分钟最少也能打两发,距离越近,精度越高。按我的推算,他们根本冲不进五十米的距离。”

傅明与陈浩头有些晕,这火器战法他们听的是莫名其妙。

陈浩想了想,“要是他们动用骑兵,不顾伤亡的冲击,你们还是会顶不住。”

“我会在火枪阵前面,设下拒马,鹿角。这样他们冲过来的速度还不如步兵,他们不会拿宝贵的骑兵去干这种事的。”

“就算他们不能近战,但他们还有远程武器,弓箭,床弩,投石车,这些要是一起上,你们还是得崩。”

“弓箭手离得远,威力太小,穿不透我们的铠甲,他要是靠近,虽然有机会能射穿我们的铠甲,但也会被我们的火枪齐射击倒。

我们训练一位火枪手只需要三个月,而他们训练一位成熟的弓箭手需要三年,他们敢和我拼消耗吗?

到于床弩,投石车。我的虎蹲炮和将军炮会让他们连进入射程的机会都没有。”

陈浩这下头更晕了,虎蹲炮他知道,但没有看见过,至于将军炮是什么东西?那就更不知道了。

傅明倒是知道虎蹲炮,他身为羽林军官,也曾看过天安城郊的那场比试,知道那玩意儿的厉害。

但将军炮是什么,他就不知道了?估计应该比虎蹲炮更厉害。

但傅明也有问题,“你们只有三千多人,一面城墙放一千人,没有人可以替换。

他们要是不断的进攻,你们会精神紧张,打上几天,累也要把你们累死。”

“水军有陆战队,他们行动迅速。应该不到五天,就可以增援到位。”

傅明摇摇头,“陆战队没有王上的旨意,是不可能增援的。

等到王上下了旨意,他们再整队,调拨后勤物资,就算速度快,怎么也要十天?我们撑得到十天吗?”

“我们可以一边请求王上增援,一边发信让陆战队做好准备,得到命令立即增援。这样就能快一点,七天他们应该可以到。”

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了,傅明、陈浩也无话可说。

“好了,你们没有办法守住杨柳城,那就按我的办法来。”

两人看了一眼,心想,反正都守不住,那就按他的方法守吧!虽然总觉得有些不靠谱。

“那好吧!”

“傅将军。”

“未将在。”

“你去城中收集硝石,木炭,硫磺 ,我们要多准备一些黑火药。

再发动青壮百姓,在城外设下拒马,鹿角,保护火枪手,延缓对方冲击的速度。

还有我带来的六门将军炮,把他们抬上城墙,在炮兵队长的指导下建立炮台。”

“遵命。”

“世子,骑兵应该会射箭,你让他们弃马上城头,也可以用弓箭掩护我们。

我倒要看看在这样立体防守模式下,魏军能不能冲过来。”

“遵命。”

杨柳城马上动了起来,虽然他们不知道孙诚能不能守住,但总是一个机会,总比在城中等死要强。

好在蒙毅耽误了五天,让杨柳城有时间能重新布置防线。

杨柳城有三面城墙,另一面临着清河,不用防守。

孙诚让三名校尉一人守一面城墙,火器与冷兵器布阵不同,他不用排成一排,而是按射程布成方阵,分布在城墙下。

敌军进攻,他们不用向正对面射击,而是向斜角度射击,这样能扩大射击面。

自己正面的敌人,要有另一个方阵的人掩护。这样形成交叉射击,能增加命中率。

同样,在城墙的角上,建立了四座炮台,相互交叉,将杨柳城三面都能掩护到。

蒙毅带着大军开始向杨柳城开进,他也收到了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是好消息。

坏消息是牛山城的守将不知怎么回事?好像发现了魏军意图,连夜跑回了牛山城,闭门死守。

好消息是高水城的守将严格执行了安国公反击的命令,结果被魏军骑兵兜住了后路全歼了,高水城自然落入魏军的手中。

虽然有个坏消息,但丝毫不影响蒙毅的好心情,绵清防线最关键的就是杨柳城,只要拿下了杨柳城,牛山城能不能拿下也无所谓了。

圣道山大战五天后,魏军杀回了杨柳城。蒙毅认为杨柳城只剩下一万老弱病残,他拿下杨柳城是易如反掌。

说不定他们到了杨柳城下,根本就不用打,只要将陈泰押上来,亮个相,他的儿子说不定就会献城投降。

第二百二十六章 孙诚又升官了

天安城,一位骑兵飞快的向城内冲去。守门的羽林军刚要阻拦,却被军官拉住了。

“那可是飞羽信使,谁敢阻拦,杀无赦,还不快把百姓赶开,让信使入城。”

羽林军忙将百姓赶开,给飞羽信使让开道路。

军官等信使过去后,喃喃的道:“前方不是打赢了吗?信使还跑的那么快干什么?

如果是好事,他应该一路跑,一路叫,以振奋民心士气啊!他这样闷声跑路,不会是打了败仗了吧?”

飞羽信使来到宫门口,马匹己是全身如水洗一般,口中也吐着白沫,信使一勒住马。

马再也坚持不住了,悲鸣一声,倒在地上,将身上的信使甩倒在地。

守门的羽林军马上围住了他,见他还能喘气,马上给他喂了一口水。

信使缓过劲来,艰难的拿出了信件,“十万火急,兴盛侯杨柳城急报。”

“兄弟放心,我们马上交上去。”

一名士兵拿起信件飞快的向宫中跑去,一边跑一边叫。

“十万火急,众人闪开。”

这让宫中的人都紧贴在边上,把路让了出来,他们都知道,谁敢阻止紧急军报,杀无赦。

三省殿,宁王正与众臣商量战后的事,听到十万火急的声音后,他不由心中大喜。

难道是安国公追击魏军大获全胜,向孤报喜来了。

那名士兵冲进大殿,将军报递上,“十万火急,兴盛侯杨柳城急报。”

宁王与众臣一愣,那小子不是在牛山城吗?怎么跑到了杨柳城去了。

就算他去了杨柳城,他也没有资格用飞羽信使传信啊!难道他是想抢安国公的功劳吗?

汪恩接过信件,对了对火漆印章,然后掏出小刀,将火漆撬开,拿出了里面的军报,交与宁王。

宁王打开军报,只看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这让下面的重臣有了不好的预感。

宁王铁青着脸,将军报传阅众臣,一个个传阅下来,众臣无不脸色大变。脸色最不好的,就是崔进,他的脸都有些发黑了。

因为魏国诈败的事张计已经预料到了,也曾向宁王建议不要让安国公出击。

可崔进当堂讽刺张计嫉妒陈泰,让宁王错误判断的形式,默许了安国公陈泰的出击。

现在事实证明张计说的是对的,魏国确实是诈败,引诱陈泰出击,而不是张计嫉妒,是他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宁王这时候也管不了那些事了,他现在要顾着是陈泰被围圣道山,绵清防线要被突破的问题。

“众卿,现在该怎么办?”

崔进还是有些不相信,“这军报是不是有误?安国公不是击杀了魏国大将军廖福了吗?魏军已经崩溃了。

怎么一下子战况急转直下,在圣道山被围了呢?还是先查清楚为好。”

张计怒了,“你认为这么大的事,兴盛侯敢胡说吗?等你搞清楚了,魏军都杀到绵江北岸了。”

这时,内卫的情报也来了,不但肯定了前面的消息,还多了一个坏消息,高水城丢了。

宁王看了后,“别说了,内卫司已证实消息为真,安国公确实被魏军围住了。另外,高水城也丢了。”

众臣大哗,谁都知道绵清防线一丢,这对于宁国意味着什么?

张计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按兴盛侯的计划办,或许能保住杨柳城。”

张计这么说,让孙尚有些焦急,我儿子可也是你女婿啊!你让他守杨柳城,他守得住吗?

李阶抚着胡须道:“可兴盛侯的神机营只有三千人,是根本守不住的。老臣建议,还是两国议和为好。”

世家派见事已至此,也只能议和了,于是纷纷附议,就连保王派也同意了。

毕竟,十多万大军攻城,就凭一万多老弱残兵和三千神机营是根本守不住杨柳城的。

宁王有些不甘心,失去了绵清防线,京城就暴露在魏国兵锋之下。以后就别想什么北伐了,能苟活下来就谢天谢地了。

张计又道:“王上,兴盛侯可是经常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呀!他认为按照他的计划能守住,那我们就要相信他,他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

宁王打定了主意,就是议和了,可丢了绵清防线,每年还要交那么多赔款,宁国迟早也得被魏国灭掉,那还不如拼一下。

“好,就按兴盛侯的办!羽林军全部北上,不要全部集合了,哪支部队先动员好,哪支就先坐船过去。

首节上一节144/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