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839节

却显而易见的将“魏王”与“吴王”排序,吴王…将永远在魏王下一位!

当然…

如果是寻常,或许孙权会留意、在意…乃至于细细的琢磨下这“封王”诏书,甚至提出质疑…争取条件,可现在…他没有半点儿心情。

乃至于,这诏书颁布,孙权非但没有谢恩之意,更没有任何内侍接过诏书,没有文武群臣跪地拜服齐呼『吴王万岁』!

甚至,整个宫殿…完全没有一丁点的欢喜!

这…节奏有点不对啊!

吴质与刘桢已经感觉到此间朝堂的诡异。

而这诡异的气氛还在不断的扩散,愈发的浓郁了起来。

『什么情况?』

曹丕也觉得不对劲了,封王?这不是大喜事儿么?这不是该普天同庆的么?

怎么?

正直曹丕疑惑之际,孙权张口了,“五官中郎将这诏书念完了么?”

无比平静的一句话传出…

孙权这一句话几乎没有任何波动!

呃…

曹丕愣了一下,旋即颔首,“念完了。”说话间,他双手呈上诏书,身后的刘桢呈上玺印,似乎是要将这诏书与玺印一并交给孙权。

只是,谁曾想…孙权不为所动,满朝群臣都不为所动。

这沉寂的气氛持续了整整二十息,还是顾雍打破了此间尴尬的气氛,“若五官中郎将没有其它的事儿,那就先行退下吧,吴侯与众文武还有军务相商…”

这…

『吴侯?怎么还是这个称呼?』

『不是该改口吴王么?』

曹丕懵逼了。

可…一旁的虎卫却已经踏步上前,无疑…是对曹丕下达了逐客令。

一时间,曹丕无奈…唯有退下,只是…那诏书还在他的手里,不曾送出。

他不禁扪心自问。

『我…我做错什么了么?』

『这大魏吴王的头衔,不是他孙权望眼欲穿的么?』

是啊…

曾几何时,孙权对“吴王”是望眼欲穿…

大魏吴王也是“王”!

但…现如今…此情此景、间不容发的局势下,孙权心里头透彻的很。

这种时候…他会想起那句高祖留下的“非刘姓者不得称王”…

当此之时,他不能以此去激怒刘备,去激怒关羽啊!

孙权必须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了!

这或许…会成为他…乃至东吴最后的、唯一的转圜的余地。

反观曹丕…他一边向后退,面色显得很挣扎。

『就这么离开了么?』

『若是父王交代的这件事儿都办不好,我拿什么与四弟争太子?』

(Ps:之前有读者提出,这里是太子…还是世子?《三国志》中有记载,216年,曹操封魏王,次年立曹丕为魏王太子!注意,是太子!)

踏…曹丕脚步一顿,他挥手甩来了两名亲卫,快步折返…他又一次行至大殿中间,他拱手道:“吴侯是要抗旨么?”

这是质问…

孙权冷冷的凝视着曹丕。“孤何时说过要抗旨了?”

“那吴侯为何拒不奉诏?不接受此天子敕封吴王的诏书?”

这…

无疑,曹丕的话就像是要引爆一个火药桶一般,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孙权。

“呵…”

这时,孙权却笑了,是冷笑…他的眼眸变得阴郁,他凝视着曹丕,“孤宁终生不称王,也不要学那冢中枯骨,做区区几个月的吴王…”

说到这儿,孙权一挥手…

当即,一干兵士将曹丕压下。

孙权则大声吩咐,“传孤军令,由董袭任大统领,宋谦、全琮为左右先锋,各族长各自拿出约定兵马,共计两万三千,孤拿出七千精锐,共计三万大军…”

说到这儿,孙权顿了一下,语气更添冷冽,“昔日,赤壁之战,曹操携八十万大军南下,公瑾就是率三万大军破敌!当年与黄祖一战,却是董袭将军力挽狂澜,助孤擒贼破城,这一次…孤信董将军,也信诸公”

尘埃落定…

就这样一场一波三折的朝会,以最终凑集了三万大军,以董袭为帅向柴桑进发。

此间,跪坐在末席,小一辈的周循、周峻始终关注着此间局势,却是一言不发。

直到…朝会散去。

上了马车后,周峻才问周循,“董袭…勇猛无双、一身是胆,宋谦…一柄方天画戟使的出神入化,全琮…少年有为,名声响彻…兼之三万大军…”

周峻的话仿佛才说了一半,就被周循打断。

“表哥,可别说了…”

周循在笑,笑的无比灿烂,到最后…他尽量克制自己的心境,这才脱口,“这些人…还不够给关公塞牙缝呢?”

江夏,从安陆城通往襄阳的官道上。

“驾,驾”

一辆马车前,马夫拼命的挥动马鞭。

两匹马儿吃痛,健硕的四蹄迅捷如风驰电掣一般的踩踏在土质地面商,马车也宛若一道旋风一般,飞驰而过。

因为速度太快,官道上的行人方才听到马蹄声,紧接着…就是马儿、马车的疾驰而过,几次…都险些把沿途的商贾给撞到。

一个脾气不好的豫州人,扯开嗓子,用尖锐的语调发出抱怨,“跑这么快?投胎呢?”

很明显,这马车不可能去投胎,但,却有一件比投胎还要急迫的事儿。

马车中坐着的是鲁肃、孙登、骆统。

马车之后…还有江夏的骑兵沿途追随,这追随说是保护…可任凭都知道,此为…监视…

这些骑兵的职责就是确保鲁肃与孙登不会跑路,私自回江东。

除此之外,无论是襄阳还是江陵,这些兵士都不会阻拦他们前往。

“吴蜀休矣…吴蜀休矣!”

“大都督…”

“咳咳…咳咳…你们还当我是江东的大都督么?咳咳咳…你们瞒我…瞒的好苦啊”

忽然,马车中,随着鲁肃的一声声嘶力竭、悲痛无比的长啸,他又一次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整个一路,他都在咳嗽…咳的很急。

要知道,自打他的“顽疾”被张仲景医治后,他就再没有像今天这般咳的严重,咳的痛不欲生。

说起来,哪怕鲁肃身在江夏,可他依旧时刻关注着整个战场。

甚至…襄樊战场的捷报传回,关麟一举焚烧樊城、郾城、平鲁城;

曹仁自刎,殷署、赵俨被烧死,徐晃被困,牛盖投降…

这些,都第一时间传到了鲁肃的耳中,也让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一抹战绩,一抹对于东吴而言,千载难逢的战机。

当樊城已失,襄樊与宛洛连成一体,那么…对于曹操而言,他迫切要打的便是一场“许都保卫战”!

这一战的意义,将决定…荆州是把战火烧到中原与北境,继续蚕食曹魏的疆域,还是与曹魏划豫州而治、分庭抗礼。

一如当年的楚汉相争!

对于曹操而言,许都保卫战…将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

故而,在这样的局势下,曹操势必会将西面…

也是淮泗一代的兵力调走!

兼之…这半年来,东吴在淮泗屡战屡捷,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种时候…就应该一股做气,将东吴所有的兵马调往淮南,强攻夺下寿春,然后北上徐州,接下来占据青州,攻克幽州…

如此,东吴将占据一切临海的疆域。

东吴的水军将能协助这些城池的驻防…

这支水军也将变得空前的强大。

无论在未来何种局势下,这片疆域带来的资源,都足以让东吴…立于不败之地,足以让东吴盘活整个棋盘。

这一条战略规划,鲁肃以想到…就立刻就写好了信笺,想要第一时间传给孙权…

甚至,在信笺中,派遣谁去进攻寿春?

寿春若不好攻,当如何?

如何绕过寿春,如何攻下寿春之后的城郡,将寿春困为孤城…这些事无巨细,鲁肃都交代的极其清楚,甚至对许多种情形做出预案。

若按照这一条战略规划,就算寿春是张辽驻守的又如何?

曹操不可能支援过来,粮食也将被截断…

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张文远不战而败,这盘向北蚕食曹魏疆域,迅速壮大的棋盘,就彻底活了!

就在鲁肃把一切都规划好,要派遣骆统去交给孙权时,变故发生了。

是孙登!

因为东吴突袭荆州的日子已经到了!

局势已经不可避免,无法挽回!

故而…东吴的世子孙登向鲁肃说出了实情。

将父亲孙权派遣吕蒙、蒋钦、周泰、徐盛、贺齐、丁奉、朱治…还有九万水军突袭江陵与长沙的行动娓娓告知给了鲁肃!

东吴出动的将领,几乎是全明星阵容,东吴出动的兵力几乎是倾巢而出。

孙登的本意是,让鲁肃收回他的提议,如今的局势,联盟破裂已然不可避免,北上徐州、青州的计划…只能搁浅。

哪曾想,当鲁肃听到这一条计划时,他的瞳孔几欲爆裂而出。

首节上一节839/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