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94节

可他很庆幸,他还活着,至少这样…他…他就能为儿子报仇了!

『此仇不报,吾…吾誓不为人!』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天不绝我,天不绝我”

乐进狂啸了起来,人到了极致的悲痛会笑,会仰天大笑…会歇斯底里的狂啸。

只是,就在乐进大笑的时候。

突然,他的瞳孔一缩,心猛地一紧…一口粘稠着血水突然就涌到了他的嗓子里,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低下头看向自己的胸脯时,发现那里多出了是个窟窿,被十枚弩矢穿透的窟窿…

这些弩矢,很小…一根根从他那黝黑的胸前穿膛而过。

『这…』

『这…』

不等乐进抬头去看清楚这弩矢的来处,他只感觉他浑身都是窟窿,继而…数不尽的凉风正迅速的穿梭往其中,带来浑身的颤粟感与仿佛要坠入黑暗的冰凉感!

然后,就是巨大的虚弱感,与一股力量将他灵魂抽离的感觉。

这一刻,乐进仿佛看到了他的一生。

早年追随曹操,在募兵时得到器重,他个子很小,胆子却很大,只要有他的战场,他一定要打头阵,冲上城墙,人称先登!

他跟着曹操于濮阳打吕布,在雍丘打张超,在苦县打乔蕤,这些都是先登立功!

后来,征讨张绣、包围吕布、消灭眭固、攻打刘备,英勇作战、屡立战功。

官渡之战,乌巢的那把大火,他乐进陪着曹操一起去烧的,北伐时,曹操击败袁谭、袁尚,攻破邺城,破南皮城门,这些都是乐进又、又、又一次先登!

就在去年,他还跟着曹操打濡须,得到“假节”,退兵时留下他与李典、张辽守卫合肥,然后在他的辅助下,见证了那场载入史册的八百破十万!

他的人生本已经到了最辉煌的时刻…

他的人生本该落下更多华彩的篇章,可是…

结束了!

就在这里,就在这鸡鸣山彻底结束了

与他的“勇”,与他的“傻大胆”,一道葬送在这鸡鸣山!

“咚…”

“咚…”

乐进倒下了,他是睁着眼倒下的,而他睁开眼的方向看到的,是谷口处,那丛林里,那荒草中,一排排的弩机,正在疯狂的射出连弩。

“突突突…”

“突突突…”

每一次弩机的跳动,就是一排曹军的倒地,随着每一次弩矢的射出,原来,大火之后,乌云之后…这晴空万里才是真正的杀戮之地,是白日里,最血腥的修罗场。

只见,遥遥高坡上,陆逊与侯音均已现身。

两面旗帜在他们的身后飘扬,一面写着一个硕大的“陆”字,一面写着硕大的“南阳”二字!

两人俯视着战场…

侯音感慨道:“不愧是云旗公子屡次提及的陆将军,一个谷口的防护,却能如此部署,可见果然如云旗公子所言,人中龙凤,在下佩服,佩服啊…”

陆逊深深的吁出口气,“人,往往在闯过一个必死的难关时,都会懈怠那么一下,轻松那么一刻,瑟那么一下,而这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也是最容易丧命的时候!”

陆逊太懂了…

不夸张的说,他就是从东吴那一个个“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他就是从交州的那场大火中,捡回这条命的!

侯音重重的颔首,对陆逊的话深有感触,他不忘补上一句,“那五子良将中最‘勇’的乐进已经死透了吧!”

陆逊淡淡的笑了笑,却是不露息怒,毫无波澜的感慨道:“我只知道,这仗还没打完,在杀掉最后一个敌人之前,咱们还不能庆功!”

言及此处,陆逊沉吟了一下,他眯着眼睛,感慨道:“战场上,对敌人的怜悯,那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是啊!

这话,对于陆逊,是:

多么痛,多么深刻,多少年,多少心酸血泪的领悟啊!

第298章 多么珍贵的第一次啊!

连弩还在不断地收割着一个个曹军将士的生命。

他们的身后是大火;

他们的身前是弩矢;

最重要的,他们的将军,他的主心骨乐进,已经…已经被弩矢穿膛而过,跪着倒下…再也站不起来。

于是,他们变成了一支混乱不堪的曹魏军团;

他们变成了一支注定要葬送在这里的兵马;

就连那些副将、校尉骑着的战马,这一刻,也一个个斜躺在地上,发出无力的鸣啼。

“得得得”

“啊…”

“救我…”

惨烈

乌云散去,拔云见日后,天穹当先见证的竟是如此惨烈的一幕,竟是这么一场血腥屠戮的“大屠杀”!

高坡上的陆逊与侯音依旧凝视着战场。

侯音的表情有些古怪,陆逊问他。

“不舒服?”

侯音感慨道:“我在想,如果不是云旗公子派人将那封‘摊丁入亩’的信笺交给我,如果不是我回了一封信给他,那现在,这前有连弩射杀,后有大火阻隔,进退两难,只剩下坐以待毙的,会不会也要加在我与南阳的这些弟兄们的身上。”

这…

侯音的感觉,陆逊没有接话,其实他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哪怕关麟不是布出了这样一个局,那他一定也会布出另一个局。

诚如…他陆逊在交州时与关麟的隔空博弈一般。

如果说他陆逊是在谋局,那关麟从一开始起就是在诛心。

不杀人,却诛心!

呼…

一声长长的吁气,陆逊转移了话题,“敢问侯音太守,方才谷内那圆柱状的箭矢是什么?如此威力,我本以为是‘八牛弩’,可似乎,那箭矢比八牛弩的箭矢要壮硕几倍,从天砸下的威力,竟能碎裂石阶,如此也远超八牛弩…那究竟是什么军械?”

陆逊直接提出了“八牛弩”,他笃定,侯音能使用这种“重武器”,那他一定知道何为八牛弩。

果然,侯音像是知之甚详。

他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望着战场,一边沉吟道:“的确不是八牛弩,倒是我与云旗的书信间,听他提到过此八牛弩,不过…我方才使用的是霹雳车与八牛弩的组合,这是半个月前吧,云旗公子致密信给我,让我尝试着改良下霹雳车,并且悄悄的派来了二十余工匠…”

唔…

听到这儿,陆逊不由得微微侧目。

侯音的话还在继续:“霹雳车本就是曹魏的辎重,藏在这鸡鸣山中,改良起来并不难,云旗公子的想法是用粗重的木桩代替原本霹雳车的石阶,果不其然,威力巨大!与其说这粗重的木桩箭矢是用弩射出去的,不过说是抛出去的…一箭砸下,足以震碎山石!”

侯音这么说,语气间难掩对这“重兵器”的赞誉。

只不过,他哪里知道,如此霹雳车与八牛弩的结合,如此震碎山石的威力,这却是沔水山庄的刘晔…用无数个日夜琢磨、尝试、推导,最后在大量的试验过后,方才完成的。

要知道,霹雳车本就是刘晔设计改良的,杠杆原理,他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

再加上因为关麟的缘故,打开了“物理学”这个全新领域的大门,投身其中,不能自拔。

而随着对物理的精研…

刘晔每天都会产生许多的、全新的想法。

他发现如果仅仅是石头的话,那固然“物体所受的压力”是足够大的,但受力面积也大,造成的“压强”,压强转化成的威力,并不是最大的程度。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霹雳车投掷的过程中,在所受压力不变的前提下,让受力面积尽可能的小,让抛掷高度尽可能的高,配合上重力加速度…配合上威力全部都凝结于一个点…

这般计算下来…

这个压强将是巨大的,乃至于能实现“开山裂石”!

当然,哪怕到想在,刘晔也不懂,为何压强的公式是“P=F/S”,但他能想到的是,如何将投石车与八牛弩的箭矢结合起来呢?

尽量做到落地时的压力不变,可砸下来的瞬间,也就是受力面积凝结于一个点上!

甚至可以通过杠杆原理,让抛掷的高度进一步的增高…

如此压力也会增加!

琢磨到这儿的时候,刘晔已经完全睡不着了,他开始去尝试,破天荒的去尝试,改良霹雳车,尝试用霹雳车抛掷的原理,去发射弩矢,但又发现八牛弩的弩矢太小,无法形成小范围内碎裂山石、将敌人击飞的效果,于是他又加粗了弩矢,将弩矢变成圆柱形,更是将锋矢处用百炼钢代替平常的铁,做成尖端!

利用八牛弩的上膛,利用霹雳车的杠杆原理,利用压力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一次次的抛掷出去!

只要能保证是百炼钢那一面的锋矢着地,那就成功了!

起初,刘晔失败了许多次。

而每失败一次,他便改良一次,直到最后一次,效果瞬间爆炸!

破山碎石!

圆柱型的弩矢扎入地面,真的做到了将一个点砸成一个深洞的同时,能将附近的人击飞出去!

刘晔不懂这是什么原理,但是,他成功了!

当然,这是试验,刘晔太需要在战场上去验证他的理论。

于是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关麟。

于是关麟就顺势送给了侯音一分大礼,连带着二十多名工匠也就悄无声息的潜入了衡山南阳军的大营,就地改造霹雳车。

如今这新型的重武器,刘晔称之为“霹雳十牛弩”,虽然射程没有八牛弩那么远,但威力巨大,且是能旦夕间破坏敌军阵型的范围攻击。

侯音将他知道的有关这“霹雳十牛弩”的消息,娓娓讲述给了陆逊。

尽管,这些消息有限,很多的内幕侯音也不清楚。

但,足够让陆逊心头悸动连连。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想到了连弩,想到了偏厢车,想到了木牛流马,想到了八牛弩,乃至于想到了如今的“霹雳十牛弩”…

陆逊不由得心头感慨。

『我与陆家就是因为这些,才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

首节上一节494/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