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48节

很显然,刘晔不是一个合格的师傅,他根本不在乎对方能不能听懂,他只是一股脑的接着说。

“这护心镜的第二个作用嘛,你们看看,这种镜子经过特殊的打磨,如铜镜一样光滑,佩戴在胸口上的时候会闪闪发亮,尤其是在阳光下…反射的光线极其晃眼…这里运用到的是物理学中‘光的反射’原理…具体的…”

这次,大家有经验了。

彼此互视,“憨态可掬”的笑容里,流露出的是“师傅,别念了”的请求…

只不过,没有任何卵用。

刘晔只管讲,完全不在乎别人是不是能听懂。

似乎,他只要讲出来,他就很爽。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别样的释放。

毕竟,关麟在《奇器图说》这本物理学著作后,又先后把《万有引力》、《经典力学》、《物理光学实验教程》中的一些观点拿出来,兼之一系列初中、高中学到的物理基础,总结出一本物理学的入门基础课程。

刘晔对这本《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可谓是爱不释手…

全心力的投身其中。

关麟是为刘晔打开了一扇窗子,可刘晔是给关麟建造了一座房子!

其实,关麟本真的没报太大希望。

他也不可能指望着刘晔能把蒸汽,或者电给搞出来…

只希望刘晔能活学活用,进一步的改良八牛弩,让八牛弩更轻一些,射程更远一些,威力更大一些,就足够了。

哪曾想,热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为关麟的这扇窗,刘晔一股脑的就提出了二十多个奇思妙想。

这下,关麟是直接被惊掉下巴了,他感觉,牛顿看到都得落泪…都得喊一声“祖师爷”!

他更意识到的是那老生常谈的话题古人的智慧与热爱是要远远超过后人的,只不过是眼界没有打开!

这种从零到一的过程,比后世从一到十的过程,更容易让人迷恋、沉醉其中。

然后,在刘晔二十多个奇思妙想中,关麟看到了“护心镜”这一条…

这时候,关麟才意识到,汉代的铠甲中,却是还没有出现护心镜。

关麟并不知道为什么?

更不知道这护心镜究竟有卵用啊?

可刘晔已经从“曲线运动的动力学”、“经典力学”,以及“物理光学”的角度为关麟阐述…

只不过,关麟听得一头雾水…

只感觉对不起初中、高中的物理老师。

但,最后…他还是从刘晔的话中,提取到了一些关键因素。

比如,这护心镜不止是物理防御利器,更是魔法攻击神器…

再比如这玩意还能跟祈福魔法“大庇佑术”联系到一起。

这是因为,护目镜前面是凹进去,但背面依旧是别有洞天,背面是可以让将士们自己用刀划出如虎,龙,猴和牛等各种生肖…

也可以划出司命、四灵、牛郎、织女、日月风雨雷云诸气象神…

总而言之,你信奉啥玩意?就刻啥玩意!

然后穿上这戴着护心镜的明光铠,直接就宛若受到你信奉的神明护佑。

别小看这个特点。

古人都是信奉神明的,是期盼神明护佑的…

从这个角度看,小小的一个护心镜,大有文章。

于是,关麟当即下令,沔水山庄大量制造这种铜制护心镜…

并且将四千缴获的虎豹骑铠甲悉数在心口处改装上护心镜。

再把老爹关家军,也就是糜芳掌管武库里的两千明光铠也给一股脑的换上。

这事儿关羽是知道的,只不过…这等小事儿发生在关麟身上,关羽觉得犯不上去操这份心,免得这个儿子又说他脸都不要!

如今大功告成…

倒是刘晔,还在娓娓讲述着“光学”,光讲还不满意,还画起图来了。

“你们看,就是这个图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此原理作用于阳光的话,就是…”

沉默了…

刘晔一直在讲…

可所有人只剩下沉默…

关银屏与糜芳彼此互视,关银屏的眼神中仿佛在说。

『饶了我吧…求求了!』

俨然,沉默,不是今晚的康桥!

可沉默,却是今天的武库,却是今天清点这两千明光铠所有甲士的由衷期盼。

江夏,曹军衡山大营,后勤军帐。

朱术已经归来。

朱灵臀部的伤口好了许多,已然能坐起,他屏退身边的所有人,将儿子朱术留下。

待亲卫全部走出大帐后,他方才急切的问:“怎么样?接下来…魏军的运粮时间、运粮路线,都告诉那关麟了么?”

“告诉了…粮草从随州经由广水县运送,在‘三潭叠韵一线天’处设伏,可以将粮草一网打尽,孩儿就是按照父亲说的告诉他们的。”

“好!”朱灵沉默片刻,喃喃道:“三潭叠韵一线天…为父去过那里,峡谷幽深,峭壁撑云,左右如削,留得青天一线,三道瀑布飞泻而下,眼望如银河落天,耳听似雷霆万钧,神奇绝妙…倒是个劫粮的好地方啊,呵呵,就从这里开始,获得那关麟的信任吧!”

话说到这儿,朱灵压低声音,小声吩咐道:“你待会儿派人去趟主营,告诉于禁将军,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让他小心行事!”

“是!”朱术转身,准备离去。

可刚迈出一步,当即停下了脚步…他再度转向父亲,有些没有底气的问道:“爹…你说,那关麟会真的相信我们么?”

“一次、两次或许不信。”朱灵感慨道:“可只要是人,总是贪婪的,他总有会被喂饱的一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就四次,或者五、六次…总会喂饱关麟这个年轻人!”

“爹…”朱术突然想到了什么。“孩儿赴敌营,还发现了一个古怪的事儿…”

“什么?”

“整个安陆城内,关麟手下的部曲,一个个均是跃跃欲试…宛若是与丞相有不共戴天之仇,迫不及待要进攻一般…战意高涨啊!”

这…朱灵沉吟了一下。

他心头暗道:

『是征寡令么?』

他的眼眸渐渐的眯起,只是一个瞬间,又恢复了往昔的气定神闲,他感慨道。

“你还年轻,不懂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道理,有时候战意高涨是好事儿,可有时候,比如现在…战意高涨必定急于求成,当今局势下,就未必是好事儿”

整个对话中…

朱灵的语气始终气定神闲,宛若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他甚至还在细细的谆谆教导自己的儿子。

倒是朱术,他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

这边厢,朱灵父子在帐中密谈。

那边厢,广水县的一瀑挂三潭,三道瀑布飞泻而下,大有一股“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既视感。

诸葛恪带着少量兵马从山林间潜伏而出,望着曹军押运的百余车军粮正在行进。

诸葛恪一箭射去,曹军将领惨叫倒地,整个曹军登时慌乱…曹军有将士高呼,“有埋伏,有埋伏!备战!备战!”

诸葛恪已经率军呐喊着杀出,因为早有准备,几轮箭矢下,曹军已经倒下了一片,诸葛恪带着江夏兵轻而易举的获得了胜利。

江夏兵战意高涨,就要去追赶,诸葛恪下令,“不许追赶!”

他警惕的看着周围,周围一片安静,只剩下那一车车的军粮…

“能带多少就带回去多少。”诸葛恪展现出了他果决的一面:“带不走的,就一把火烧了,莫要贪图”

第272章 一决雌雄?压力给到于禁这边

在广水县那山峭林茂、涧幽泉清的“三潭毓秀”设伏,劫掠敌人粮草。

这是诸葛恪主动请缨的,再加上因为不知道情报的真假,此番,诸葛恪只是带了小股兵马去劫粮。

自打出安陆城起,关麟就有些提心吊胆,生怕诸葛恪有个什么不测,失去了这位“蓝田美玉”的人才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不好向诸葛军师交代。

故而,关麟一直站在城楼上,忽然远远看到诸葛恪凯旋的人马,惊喜的招呼身旁的张星彩、士武一道下城楼去迎。

诸葛恪意气风发,带着一千人的小队凯旋,还押送着几十车粮草,以及几十名俘虏的曹军士卒。

看到关麟,诸葛恪笑着下马,拱手道:“按照公子的吩咐,俘获曹军三十七人,粮草三千余斤,我军未损一人一骑。”

听着这样的战报,关麟连忙将诸葛恪扶起,“辛苦元逊了…”

他拉着诸葛恪就往衙署内走。

诸葛恪则是小声提醒道:“如此当能笃定那朱灵的投诚是真的吧?”

关麟略微沉吟了一下,继而轻轻的说:“一次劫粮不能说明什么,再多试他几次。”

一旁东吴的骆统看到如此意气风发的诸葛恪,心头不是滋味儿。

也难怪,他与诸葛恪是同龄人,可如今的诸葛恪都已经能独自统兵,可他却…却还只是…

鲁肃也适时夸耀道:“元逊这年纪,在东吴很难委以重任,但荆州不同啊,这里的江夏太守也是这般年纪的年轻人,可不就给了年轻才俊发挥的空间嘛?元逊也是争气,如此劫得曹军粮草,探得其虚实,不可谓不是年少有为,功不可没…”

骆统低头闷闷的说,“若是我,也…也能做到…”

因为这一句声音很小,就连鲁肃也没有听清楚,“公绪?你说什么?”

骆统连忙改口:“我说…元逊不愧是琅琊诸葛氏一族的族人,能文能武,家学渊源…”

“你是羡慕他了吧?”鲁肃看出了骆统的意思。

“不…”骆统抿唇。

“不用骗我。”鲁肃眼眸望向关麟的背影,“跟着这位云旗公子,元逊的路已经走宽了,不用说你,就连我也羡慕他呀”

于禁的军帐内,于禁本在看着舆图。

首节上一节448/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