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92节

所谓“强人锁男!”

有点东西啊,但不多!

黄承彦笑着敷衍道:“你要能当了那臭小子的岳丈,可得替我好好管教管教他,让他服服帖帖的,把他脑子里的图纸一股脑给老夫送来。”

“这还不好说…”张飞笑了。“这就是俺一句话的事儿!”

趁着两人聊得火热,张飞再度问出一句。

“黄老头,你真不知道…那洪七公是谁啊?或者说…既那黄老邪是关麟这小子,那洪七公该不会是你吧?”

张飞是寻思着,人人都称“洪七公”是老人家。

在荆州又有几个这样神出鬼没的老人家?

这个问题抛出。

他是无比恳切的望着黄承彦,渴望得到答案。

只是…黄承彦的回答很干脆。

“洪什么公?”

“什么七公来着?”

呃…

这下,张飞无语了,他伸手敲了敲脑门,咋又忘了这茬儿了。

倒是黄承彦,觉得闹够了,轻呼口气,缓缓张口。

“实话告诉你吧,老夫不是洪七公,至于洪七公是谁?老夫也不知道,不过…老夫能看出来,这洪七公是友非敌,若是确定是友非敌,那何必刨根问底呢?他隐藏在暗处,岂不是比在明处,作用更大么?”

讲到这儿,黄承彦顿了一下,旋即摆了摆手,像是打算下逐客令。

“如此…你满意了吧?也能向我那女婿交代了吧?”

黄承彦难得说了这么多话…

张飞挠挠头,其实,他的脑回路决定,他并没有全部听懂。

不过记下了,孔明到时候问,就这么回答。

不过…

调查洪七公,只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

他来这儿,还有一个目的。

“黄老头,其实…你那女婿还交代给俺一事儿?让俺来请教你?”

唔…

黄承彦微微抬头。

张飞则如实道,“那扶风人法正?你知道不?”

法正?

这个名字,黄承彦并不陌生,法正的曾祖父法雄在南郡做过太守,法家与荆州许多大家族也都有所联系。

其祖父法真,字高卿,东汉名士,号“玄德先生”对诸子百家经典以及谶纬之学都颇有造诣,以清高著称。

黄承彦年幼时,还在他那儿求过学,算是有半个师徒之情。

而法正的父亲法衍,则是黄承彦少时,在官学时的同窗。

只是…可惜,法衍举孝廉后,任廷尉左监时,病逝在路上。

相传…那是一种能猝死的病。

也正因为此,法正十岁以前都是其祖父养大的,其祖父很是担心,法正也会遗传他爹的病。

『难道…』

黄承彦心里已经有了微微的眉目。

而张飞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想。

“就是这个法正,让俺大哥喜欢的不得了,这法正也的确在俺们入蜀时立下了不少功劳,有些本事,可偏偏…他得了一种病!一种说不来的怪病!”

听到这儿,黄承彦已经能够确定…

他反问:“可是…经常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喘息困难,还时长晕厥!”

张飞一听,眼珠子一转。

“一点儿不差,你咋知道?”

黄承彦长长的叹了口气,“我与他爹是同窗,他爹就是这么猝死的!”

“啊…猝死啊?”张飞一愣,正想向黄承彦求问,有什么办法没有。

再不济…介绍个名医啥的。

黄承彦像是早就预料到了张飞的话,他叹出口气。

抢先道:

“他爹法衍当初就是遍寻明医,却最终…便是什么病都说不清楚,更无从谈及医治了!”

似乎是回忆起了某件不堪回首的往事,黄承彦的脸色一下子就黯淡了下来。

而这突如其来的冷峻气氛,让张飞心头“咯噔”一响。

他下意识的感觉就是…

完了,完犊子了呀!

这还找茄子的名医啊!

法孝直啊法孝直…他…他这…这不铁定就是,秋后晒太阳早晚要凉的事儿!

诚然,张飞是这么想的。

可张飞绝不会知道。

法正的死,对于蜀汉…意味着什么?

说是“狂澜既倒,大厦将倾”有些过了,可史书中有一句评价,叫做“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这话,是有点过了。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法正对于蜀汉的重要性!

不夸张的说,如果法正在,许多历史上有关蜀汉的故事,都会改写!

第148章 侄儿这,穷的就剩下钱了

执掌蜀中政务的卧龙诸葛亮。

殒命于落凤坡的凤雏庞统。

以及…即将在两年后猝死的“蜀之奉孝”法正。

这是刘备手下的三大谋士,三大军师。

他们境遇不同,结局不同,理念也不同。

“汉贼不两立。”

“每与操反则事竟成!”

这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来的战略规划,也是刘备行为的“准则”,是他对自己清楚的“定位”。

可事实上,在隆中对之后,刘备依旧在输。

败当阳,奔夏口,弃新野,走樊城,“备”尝艰辛!

为什么战略规划有了,准则有了,定位有了,却依旧难觅一胜呢?

直到遇到了庞统,庞统告诉刘备,“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庞统不是反对刘备仁义,而是他觉得刘备太过强调仁义,太过强调“每与操反”,所谓过之而不及!

于是庞统劝刘备,“兼弱攻昧,五伯之事”,意思就是说,有时候要和曹操一样,该狠的时候就要狠啊。

如果说诸葛亮是为刘备建立了一个“伟、光、正”的战略、准则、定位。

那庞统,就是斩断了刘备一切的小仁义,提醒刘备“可以保持理想”,但更要“立足现实”。

于是,一个个见不得光的诡计,从他口中说出。

庞统为了让刘备黑化,教会刘备什么是人主?

教会刘备,在这乱世,想要立足,那就必须采取狠辣、阴损的手段。

可惜的是,一场意外,庞统人没了。

幸运的是,上天为刘备关了一扇窗,却又打开了一扇门。

法正出现了。

法正的“大军团”作战能力与他的“奇谋诡计”,让刘备的军团战斗力呈现质的飞跃,而这还不是刘备最喜欢法正的地方。

刘备和法正是同一类人。

法正是最懂得刘备心中所想。

也正是为此,所有汉臣只会关心刘备飞的高不高,唯独法正关心的是刘备飞的累不累。

汉中战场,刘备杀红了眼。

他等了一辈子,等的就是这一场与曹操的决战。

他冲在箭矢之中,谁也不敢劝刘备,因为…刘备是主公!

唯独法正,他拦在了刘备的面前,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他只是说“我主上都不怕,我怕什么?大不了,我去地下见庞统就是了。”

那时的刘备想到了…

落凤坡被箭射死的庞统,差点没哭出来!

再也不红眼了,也就退下去了。

这便是,法正与诸葛亮最大的不同。

他更懂刘备,这就类似于…诸葛亮是刘备敬仰的师傅,而法正却是刘备惺惺相惜的好基友。

唯独可惜,法正…英年早逝。

否则…不说蜀汉的故事势必改写。

至少,在发动夷陵之战时,面对诸葛亮陈明大义的劝阻,法正一定会说。

“陛下,臣与你一道去干那东吴碧眼儿,马上就出发!”

之后的结果,必定是陆逊卒,东吴败!”

对于蜀汉,对于刘备,诸葛亮是有德有忠,庞统是阴谋诡道,可法正是有情有术。

首节上一节192/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