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55节

而第二条路,大汉以孝治天下,可以制造一些孝道的故事帮助子弟扬名。

祢家的长辈就讲述给祢衡“孔融让梨”的故事,四岁的孔融就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

还有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为了让继母能吃到新鲜的鲤鱼,用身体去融化冰河,抓鱼给继母。

按照祢家长辈说的,祢衡也必须按照这个路子来。

当关麟讲到这里时。

李邈直接质疑,“你这小子简直是一派胡言,孔融让梨、卧冰求鲤,此乃至诚至孝之事?怎么会是‘路子’?依你这么说,陆绩怀橘也是‘路子’咯?”

李邈口中,那陆绩怀橘的故事,是陆家四房的嫡子陆绩跟着父亲去袁术那里做客,临走时,藏了三个橘子被发现。

袁术问他,他却说是带回去给母亲吃。

从此,这个六岁的孩子陆绩在整个大汉名声大震。

李邈以此事例反驳关麟,算是有理有节。

哪曾想,关麟直接一句话就彻彻底底的震到李邈了。

“要不就说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孔融让梨?让你妹的梨,孔融是孔圣人的二十世孙,孔家乃鲁国士大夫之家,他家里会缺梨?需要让来让去的么?每个子侄分一筐都特喵的够了!”

“至于王祥卧冰求鲤?那更是无稽之谈,王祥是琅琊王氏的独子,他祖父是曾经的青州刺史,这样的门楣,你告诉我吃条鲤鱼,还得让孩子用身体去融化冰块儿?只要他琅琊王氏一句话,整个亭里,所有卖鱼的都得上赶着给他家送来!”

关麟讲到这儿,目光直视李邈。

语气更是不客气。

“你还说陆绩怀橘,怀了个毛毛虫,陆家乃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一,江东顶级的门楣,他爹是两千石俸禄的庐江太守,他先祖做到过尚书令,他家会缺三个橘子?还用陆绩偷偷藏起来?这不过是袁术配合陆家的表演罢了,这藏得是橘子嘛?藏得是人情世故!”

关麟这一番话脱口,李邈直接哑然了…

是啊,孔家缺梨么?

琅琊王氏缺鱼么?

吴郡四大家族之一的陆家,缺三个橘子?

被关麟这么一引导,李邈感觉他的人生观都发生了天崩地裂的变化。

丫的,敢情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演出来的?

关麟的话还在继续。

原来,刘备刘皇叔在平原做国相时,祢家也编了些“祢衡”的段子想让刘备听到,可刘备忙着去帮陶谦抵御曹操,没有闲心听段子。

而就在这时,北海国的国相孔融寄给祢衡一封信,说是听到了祢衡那“孝感天地”的故事,很感兴趣,想要与他结交。

这对祢家是大事儿,祢家本以为他们编出来的那“孝道段子”石沉大海,谁曾想,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

听到这儿,李邈再度张口,只不过这一次语气和善了许多,再不想方才对关麟说话时的剑拔弩张。

“如此,不正说明北海孔融与祢衡是惺惺相惜么?”

李邈这话才刚刚脱口…

关麟的话接踵而出,“惺惺相惜?呵呵…如果这都算惺惺相惜,那刘皇叔与那曹贼也是惺惺相惜咯!”

于是…关麟把这中间的原委讲述给李邈。

原来,不是孔融看好祢衡,而是孔融有一件事做的过了。

那是孔融在城郊巡视时,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于是…孔融立刻下令将这人斩首。

孔融本是想扬自己的孝义之名。

哪曾想,这事儿做的过了,引起了许多人的口诛笔伐。

于是,孔融不得以就交好许多有“孝”名的后生,如此…坊间传开,也可抵消一些孔融此前那错误行径的影响。

在大汉就是这个套路,只要把一切都往“孝”字上引,就不会有人能说出半个“错”字来。

一时间,孔融与大孝子祢衡书信往来的事儿传开了。

坊间传言,孔融极其重视孝道了!

关麟把这件事儿的原委悉数讲给李邈。

李邈惊了…

他哪里知道,还有这一层含义。

他的一双眼睛都开始变得木讷。

他体会到,为何眼前这小子说祢衡是被人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他的人生观再一次发生了颠覆,这一切都是陷阱…陷阱啊!

只是…

这才哪到哪了?

关麟的话还在继续。

果不其然,孔融对祢衡只有利用,祢衡以为搭上了孔融这个人脉,平步青云指日可待,于是…他就苦等,苦等出仕!

可等了一年、两年、三年…

等到孔融都把北海给丢了,孔融还是没有请祢衡出仕。

平原祢家…等的黄花菜都凉了!

最后,祢衡忍无可忍,干脆向孔融坦白了,他想做官,想光耀门楣。

可惜…孔融哪里搭理他,随便敷衍了他一番,说他没有名师,不好安排,让他去荆州找个厉害的师傅。

于是祢衡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只是,荆州名师虽多,却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能做弟子的。

这里上等的学子是本地的氏族子弟,比如蔡家、蒯家,比如‘庞、马、向、习’四家…

当然,诸葛亮也在刘表开办的“经学堂”读书,他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大姐嫁给的便是蒯家,二姐嫁给的是庞家。

次一级学子也不是没有…

但,那也得是中原汝颍子弟,比如徐庶、石广原、孟公威等等。

类似于祢衡这种青州来的,又没什么名气,相当于刘备氏山拜师卢植,拜师也白拜,拜了个寂寞!

讲到这儿,李邈不解了。

他直接问关麟。

“你说的这些,只是祢衡郁郁不得志…可他为何辱骂荀、赵融、司马朗、陈群?为何当着曹操的面褪去衣衫,以此羞辱曹操?这些…又是何故?”

俨然…

这时候的李邈对关麟的话是信服的,哪怕是高傲如他、“喷子”如他也无法反驳且质疑关麟的任何一句话。

当然…他的眼芒中饱含着的是望眼欲穿。

他太想知道,他的“偶像”祢衡接下来的路…会怎么走。

倒是那时候的关麟,他不慌不忙道:“你问的这些问题很好,而要解答这一些问题,就不得不再度提到那孔融,再度提到另一场‘利用’!”

言及此处,关麟意味深长的补上一句,“祢衡跟你其实是一个样儿,胸怀大志,也颇有才华,可偏偏这路走得…”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你俩就属于是‘被人坑了,还帮人数钱’的那一类!”

“不客气点儿说,那就是最好骗,且脑袋完全被驴给踢了的那一类!”

第130章 祢衡的悲鸣,李氏一龙的觉悟

其实,祢衡跟李邈很像。

两个人都是氏族子弟,祢衡的家族能为他编出“孝道”的段子,李邈的家族也能造出‘李氏三龙’这样的头衔。

两人又都是率直、狂妄的性子。

各自的家族在本地,远远算不上翘楚。

而从古至今,特别是汉代…所有的家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让自己家族成为当地最大、最有权利的家族。

诚如祢衡的家族,渴望成为“平原郡第一大家族”。

李邈三兄弟,自然也渴望在广汉郡光耀门楣,成为一方翘楚。

可事实上,这条路哪是那么好走的?

如同祢衡,家族的能量,不足以将他“孝道”的段子传播出去,再如李邈,“李氏三龙”的头衔,也仅仅是小范围在传播。

于是李邈就想效仿祢衡,靠着“骂人”扬名立万。

只是…

关麟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灭了他那炙热的心。

这是因为,祢衡哪怕是“骂人”,哪怕是做“喷子”,他也一直在被人利用而已。

他的骄傲,他的张狂,反倒是成为了别人最有利的武器。

关麟的话娓娓道出。

二十三岁的祢衡,荆州求学遇挫,看不到希望,又写信给孔融求其指点迷津。

反倒是孔融,一改以往对祢衡的爱答不理,主动派人找到祢衡,还把他带回了许昌,更是语重心长的告诉祢衡,如今天子在许昌,新朝廷初立,需要招募天下名士。

他孔融便是为此被招过来的。

他也要将祢衡给召入天子麾下。

说到做到,孔融当即就写信给天子刘协,向他推荐祢衡。

而祢衡,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何德何能?屡投名帖被拒,如今,竟然能被推荐给皇帝?

这不是做梦么?

那时候的祢衡仿佛看到了光,看到了出仕的希望,看到了自己这些年摸爬滚打的不易。

总算是熬出来了。

只是…孔融再次告诫祢衡,哪怕是举荐给天子,可天子用你,也是需要一些名气的,以往孝道那一套不行,得换个别的方法。

关麟讲到这里时,李邈那渴盼的眼神根本藏匿不住,他急问。

“到底是什么方法?”

关麟则指了指李邈,旋即感慨道:“跟你一样,骂人!”

然后,关麟细细的道出了祢衡成为喷子的始末。

原来孔融是站在天子这边的,是与曹贼势不两立的,他要祢衡加入的是属于自己的汉臣势力。

可…

偏偏,曹贼势大,以颍川氏族为首的一系列大家族又以曹贼马首是瞻,孔融要组建属于汉天子的汉臣力量,何其艰难?

首节上一节155/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