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节

这…

诸葛瑾的眉头已经倒竖而起,老板的话让他汗毛直立,后背冷汗直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

这…

难道…计划泄露了?

随便想想也知道…

明着派诸葛瑾来讨要荆州三郡,背地里用兵奇袭,这怎么可能是叫花子想出来的,这必定是…是江陵城已经得到了风声、关公已经得到了风声。

再联想到方才关羽那冷冽的话语,诸葛瑾很难不去怀疑,是不是…

那些狠辣的话中带着深意?

冷汗已经在诸葛瑾的额头凝起,豆大的汗珠一滴滴的滑落。

老板见诸葛瑾如此模样,当即问道:“怎生冒这么多汗?也不热呀,要不我再给你片碗冻鱼?那个也鲜的紧,鲜掉舌头咯…”

诸葛瑾连忙从怀中取出铜板,足足三份鱼脍的铜板。

“老板?方才说的乞丐…在哪里?”

“这不,满大街都是嘛!逢人他们便说,要打仗咯,江东要打过来咯!”

满大街?

逢人?

“咕咚”一声,诸葛瑾咽下一口吐沫。

这是他此次出使巴蜀、荆州以来,第一次如此紧张。

关麟坐在一个商贩的胡凳上,眼前乃是江陵城中最繁华的东市。

而一个个乞丐往返于东市中,逢人便张口。

“江东就要打过来了,使者已经出现在江陵,这是要稳住关公。其实,背地里,江东的兵马已经往江夏、长沙、桂阳出动了…”

当然…

面对这些乞丐的话,来来往往的路人表情各异。

“江东打不打来?跟我讨一房媳妇?有关系么?”

“有关公在?借十个胆子,江东也不敢来?”

“不是孙刘联盟么?这要打起来了,那曹贼不得乐开了花?”

议论声此起彼伏…

古代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方式,这个劲爆的大瓜传出,自然成为了百姓们茶闲饭余的热点话题。

一些茶摊、酒肆,更是人满为患,议论纷纷。

自然,什么刘皇叔借荆州,什么江东来使,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此间的话题风起云涌。

舆论就是这样,当议论的人足够多了,那假的也就变成真的。

最开始,还是江东可能要打来,到最后已经变成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已经被围,关公欲起五万大军要去与江东决一死战

所谓“三人成虎”,类似的故事正在上演。

关麟饶有兴致的听着坊间的议论,见差不多了,就到江边的一处石亭里,给乞丐们分饼。

连带着每人一套“粗布”衣裳。

这些都是关麟从关府里偷出来的。

不对,这是凭他自己本事拿出来的,怎么能算偷呢?

这一些乞丐领过饼与衣裳,连连扣首感激…

一个精明些的乞丐无比期待的问道:“公子,这样的活儿…明儿个还有么?”

“有!明儿个辰时,还在这里见面!”关麟笑着回道。

这边厢,分完面饼后,关麟颇为瑟的回家去。

那边厢,来到东市的诸葛瑾懵了,他感觉自己陷入了莫大的晕眩之中。

什…什么情况?

怎么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江东突袭江夏、长沙、桂阳三郡的事儿…

怎么这…这一条江东的机密在江陵城中,竟是…竟是“人所共知”!

诸葛瑾怔住了,彻底怔住了。

不过很快…

一个个更大的疑窦出现在他的心头。

如果说江东偷袭荆州是公开的秘密!

那会不会…关羽已经在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设伏…

如果是这样,那江东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划,岂不是…岂不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即…

豆大的汗珠自诸葛瑾额头滑落,他迈开大步狂奔向驿馆,他必须…必须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回去!

江夏、长沙、桂阳三郡!

偷不得!

一切需从长计议!

第13章 不生气,亲生的!

考“武”的时间是在午饭之后。

如今,正值正餐的时间。

阳光洒在关府的庭院中,透过窗子照射入书房。

关羽的面颊上有些惆怅,他盯着眼前一荤一素两个菜肴,却提不起半分胃口。

因为…主食没了。

伙房一早蒸好的饼,莫名其妙的都失踪了。

“一群酒囊饭袋!”关羽吟出一句,本就因为“考文”时,关麟那‘胡编乱造’的答案而一肚子气,如今这算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不高兴的事儿全凑一块儿了。

索性,关羽把两个菜肴推到一边,全然没有胃口。

一旁的周仓也很无奈,关羽喜欢吃饼。

便是为此,周仓特地吩咐伙夫一大早蒸上一大锅饼。

哪曾想…到午时,这锅是掀开了,可里面的饼没了。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竟有人胆大包天到在“关府”偷窃?

周仓已经命人去调查,在调查清楚之前,他是大气不敢出一声。

倒是一道清脆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是谁惹得关公如此怒火?”

此言一出,关羽与周仓抬眸,来人是一个刚及而立之年的儒雅男人,面容清秀,眉毛中夹杂的一小撮‘白毛’格外惹眼。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荆州的州从事,马家的四公子‘白眉’马良!马季常!

区别于荆州第一梯队的豪门“蔡家”、“蒯家”投诚于曹操;

第二梯队的庞、马、向、习四家均是效忠于刘备,而其中马家最出息的便是此“白眉”马良,人言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由此可见一斑。

而自从刘备、诸葛亮携荆州大肆文武入蜀起,荆州地区便格外缺乏谋士类的人才。

马良是诸葛亮特地留给关羽的,如今担任关羽的军师,两人的关系极其不错。

“小事而已,不劳季常费心。”关羽余光最后瞟了眼那一荤一素两个菜,语气如常:“这个时辰,季常来此多半是有要事吧?”

马良注意到了桌案上的两个菜肴,“上将军,还未用膳?”

“先不吃了。”关羽随便搪塞过去,面色变得更严肃了一分:“说吧,你、我就不要绕弯子了。”

这个…

马良顿了一下,还是如实道:“就在方才,坊间传出一些‘声音’?事关荆州,事关湘水划界,干系重大,下官不敢擅作主张就来拜见上将军。”

湘水划界?

这四个字传出,关羽目光下移,眼眸停在了桌案上,这里的竹简是方才考文时,众子女的答卷…

而听过马良的话,难免关羽会想到方才“考文”时,有关湘水为界,关麟的答案…

特别是那句“三郡,狗都不让…”

一想到这里,关羽就是一肚子气。

这逆子?

骂谁是狗?

“关公,这是…”看出了关羽面色变化,马良小心翼翼的问道。

“无妨,你继续说。”关羽压制住内心中的怒火。

只是,他依旧反复在心底嘀咕:

不生气,亲生的!

待会儿武试时,让他好好的长长记性!

哼,气煞我也!

看着关羽这青一阵、红一阵的面颊。

马良的话再度传出,“坊间议论纷纷,说是江东欲攻荆州,且孙权施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明着派诸葛瑾前来向关公讨还三郡,背地里已经起兵,妄图偷袭夺得三郡…关公,所谓无风不起浪啊!”

唔…

首节上一节11/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