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41节

进武校尉月料钱三贯,春冬绢各三匹,加上他差遣都头的在职钱,月总收入也就五六贯吧。

就临安这物价,生活可挺难的。

当年官至太尉的李显忠肯定想不到,自己死后,李家会衰败到这个地步。

而李平豹空有以一敌百之勇,却连荫补的资格都没有。

也许有人会说,他为啥不走武举的路?

南宋武举继承的北宋制度,但又改进了些,北宋武举考试不是个个都要考,但南宋个个都要考,是强制性的,而且考之前,还要在武学学习三年。

此时赵与芮才知道,两宋居然还有军校。

魏了翁之前做过武学博士,也就是相当于军校的老师。

李平豹这种骑射精绝的人,你让他在武学呆三年,而且在不如他的人手下学武学,人都能呆废掉。

所以他宁死不肯走武举的路,只想靠荫补和其他。

而荫补,除了靠父亲外,就得靠京官推荐。

比如沂王也可以推荐。

沂王不是京官,但身为藩王,是有资格推荐别人为武官的。

就像之前他推荐了周来牛宝和全勇三人,还没走荫补的路子,因为荫补一人只能推荐一个,他走的是特奏(皇帝开后门路子)。

赵与芮听完后,先叫李平豹起来,又问魏了翁:“本王能推荐几个荫补的资格?”

“荫补中,一人只能推荐一个。”魏了翁道。

赵与芮看看李平山,这家伙考了两年还没考上,就算帮李平豹弄到荫补资格,未必能考上。

“如果请陛下特奏呢?”赵与芮道。

“陛下已经为沂王特奏了三个,再去特奏?怕?”魏了翁不是很赞同,这种叫皇帝大开后门,随便封官,显然不妥。

“荫补还要考核,其实还可以买官。”这时李师国沉声道:“现在看来,买官是最合适的。”

赵与芮不可思议,南宋还能买官?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卖官鬻爵的事,两宋也不例外。

除了有位高权重者私下卖官,两宋还有朝廷公开的卖官行为。

两宋卖官的目的,基本都是为了筹集钱粮,这在南宋中后期更加的明显。

庆历初,大理评事一职卖到一万贯,当时的官价还比较低,九品的主簿、县尉才六千贯,一万贯买正八品的殿直。

北宋前期,卖官主要还是卖地位和名分,且每年卖官数量有限,但大观四年(1110)年,因朝廷在西北作战缺乏军需,便开始大肆卖官,当时将仕郎是最低一级的文官,朝廷卖假将仕郎,是代理和准官员的意思,定价三千两百贯,却供不应求。

大量豪滑兼并之徒以及市井之人,纷纷因此混入官场。

到了南宋之后更不得了,因为失去大片国土,要筹措军费,还要北伐,朝廷专注开始卖官。

这时朝廷官方经常有公告出来,直接明码标价。

李纲时期,南宋文臣武臣一起卖,文臣自宣教郎到迪功郎,武臣自修武郎到承信郎。

像宣教郎是六万贯,迪功郎是一万贯,这时官价就渐渐上升了。

到建炎三年,修武郎四万五千贯,秉义郎三万五千贯,八品已经卖到三四万贯。

到了嘉定年间,低级军官和中高级军官卖的相当红火。

朝廷主要是卖低级军官,价不如文官,进武校尉才三四千贯。

但有些位高权重的大臣,私下卖起高官,价格让人震惊。

特别是韩胄当权时,其亲信赵师旦“招权纳贿,其门如市”,禁军自三衙到江上诸帅,无不能卖,全明码标价。

高级军官从十万贯到几十万贯都有,也难怪北伐会失败。

但南宋也好,北宋也好,卖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朝廷卖官,基本只会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州府县,或需要用钱时,因为收入不够开支,才被迫卖官。

李师国这些年赚了点钱,除了补贴李家诸人,还想帮李平山和李平豹买官,但现在朝廷卖的官,大部份都是偏远穷苦地区,就怕买了之后,就被发配到天涯海角,所以他希望,能以沂王的名义,调回京师做为王府武官。

但李家因为李平夏得罪了不少京师勋贵,赵与芮要是这么做,就得冒着得罪人的风险。

听完后,赵与芮没有犹豫,立刻问,你们想买什么官?多少钱?

李家除了李平夏,现在最高级的才是李平虎的进武校尉,所以他们想买小使臣,从九品的承信郎。

岳飞二十岁入伍,二十二岁为效用士,二十四岁先为进义副尉,后为承信郎,用了四年才干到小使臣最低级的从九品承信郎。

就这官价,现在南宋卖两万两千贯一个。

信郎月料钱四贯,衣钱两贯,春冬绢各三匹。如果没差遣,这干到老死都回不了本。

“买吧。”赵与芮听完立刻道:“若是钱不够,本王赞助。”

“多谢沂王。”李家诸人大喜,纷纷再拜。

那年轻的李平豹又叫道:“李家上下,誓死效忠沂王。”

魏了翁无语的看了他一眼,感觉这李平豹有点急功近利,一门心思想搭上沂王的路子。

李家在军中沉寂多年,这是想靠沂王翻身?可沂王,又不是太子,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

回去的路上,赵与芮突然道:“若是可以买官和荫补,我府中的少年们,是不是也可以当武官或文官?”

“只要有钱都可以,沂王的舅舅都能当官。”魏了翁苦笑道。

“钱果然是万能的。”赵与芮哈哈大笑。

第59章 我玩完不给钱

(三更)

到了晚饭时间,袁密海果然来了,赵与芮带了全勇,和袁密海一起去观文院。

观文院距离凤来楼并不远,赵与芮专门经过看了下,凤来楼已经在重新装修,大门被扩建,看起来很有气势。

袁密海有点不解:“沂王到底要做什么生意?”

“到时你就知道了,可以来捧场。”赵与芮不动声色道。

“好吧。”袁密海无奈道。

等接近观文院时,路上行人越来越多,人流大部份都是往观文院方向去的,到了院门口,赵与芮也是眼前一亮。

外面装饰的有点像书院,若不是袁密海带他过来,他平时经过时,肯定以为是书院。

这就叫格调了,读书人文雅,又好风流,这装饰就比较吸引人,反而凤来楼之前就太明显,也太俗气,连名字都俗里俗气的。

这边街一排全是各种青楼,所以人流都往这边来,袁密海把狗腿子留在外面,赵与芮带着全勇,三人一起进入观文院。

马上有个叫宋妈妈的迎了过来,和袁密海还挺熟的。

袁密海和她说了几句,然后脸色不好的回来。

“赛师师今天身体不适,暂时不见客,拽的很呢。”袁密海道:“走,咱们上二楼,我订了个包厢,找三个美姬过来,先吃个饭,听听曲,她晚上应该出来唱曲的。”

赵与芮刚距离不是很远,好像听到袁密海在和那宋妈妈讨价还价了,应该是价钱没谈拢,不是什么身体不适。

便道:“赛师师很漂亮?”

“赛师师呢,据说比李师师还漂亮。”

“收费很贵?”

三人一边上楼,一边说话。

“十两银子陪吃个饭,喝个酒,唱曲另算,还只收银子,沂王你说贵不贵?”

这会十两银子相当于二十贯铜钱,相当于六十贯会子。

这真是贵。

我特么有病,赵与芮心想,五十贯铜钱,我能找个李平夏这样的猛将了,我为啥要请她吃饭?要么请她一个巴掌吃吃。

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与芮坚定的认为,一定要学后世的网络小说,只能让女人花钱来泡自己,决不能在女人身上花钱。

“陪睡多少钱?”突然边上全勇说话了。

“。”赵与芮无语的看着才十五岁的表弟。

袁密海苦笑:“她卖艺不卖身。”

赵与芮条件反射:“我玩完不给钱,就不叫卖喽?”

“。。”袁密海。

三人嘻笑间来到二楼包厢,里面正在上菜,陆续有女使进进出出。

女使们年纪都小,最大的才十二三岁,穿的个个比较鲜艳,还化有妆容,大部份长的都不错,但小小年纪化了妆,赵与芮看的总感觉不自在。

发现赵与芮在打量这些女使,袁密海笑道:“这些侍女不陪客人,都是签约的奴婢,做几年赚点钱就回家嫁人了。”

当然了,也会有受不了诱惑,感觉这来钱比较快,以后可能干这行。

不一会,酒水上齐。

袁密海说这边都是不点菜的,进来就是安排好,两个人多少菜,三个人多少菜,全是观文院定好的,像他们三人,四冷八热一汤,三壶酒,收费一千二百文。

赵与芮看着满桌的菜,这哪吃的完啊,再想想一只鸡七十五文,这顿饭是天价啊。

普通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但这还是酒菜钱,姑娘钱还没算,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南宋经济发达,地方收入主要靠榷酒、市舶、榷盐,牙契还有商税等,但这勾栏和赌坊收的税太少,想想临安近千家勾栏,如果收以重税,朝廷收入肯定能大大增加,全国的勾栏收起来呢,那肯定是惊人的数字。

就在赵与芮想着南宋收入时,有个叫乔妈妈的带着六个姑娘来到房间。

赵与芮看了眼,大部份也就和小桃差不多水平,有一个比较漂亮点,年纪都十几岁,算比较年轻。

“余公子?”袁密海示意赵与芮先选。

赵与芮心想,今天袁密海请客,不宰白不宰,当下挥手:“来来来,都坐,一边一个。”

乔妈妈大喜,那些姑娘们也嘻嘻哈哈的一涌过来。

袁密海嘴角微抽,又是一阵肉痛。

席间袁密海极力讨好,姑娘们也看出余公子是主角,纷纷讨好他。

赵与芮则旁敲侧击,问她们平时有啥爱好。

姑娘们大都是玩叶子戏为主,当然主要还是陪客人喝酒,唱曲。

赵与芮指望她们帮自己推广麻将呢,一边应付着,一边琢磨如何下手。

包厢里很快热闹起来,美姬们小心迎和着他们,其中有两个人,一个能弹琴,一个会唱曲,还展示了才艺。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突然喧闹起来,接着走道里也有人跑来跑去的声音。

袁密海脸色微沉:“赛师师出来唱曲了,还说身体不适,特娘的。”

他嘴里骂着,但还是站了起来:“走,出去看看赛师师。”

姑娘们纷纷翻白眼,但也没办法。

首节上一节41/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