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1节

赵与芮胆子比赵大,敢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而且态度放松,这是宋宁宗很喜欢的一点。

所以赵与芮的缺点,自然的被他忽略。

相反赵因为小心翼翼等着皇位,在皇帝面前非常拘谨,如覆薄冰,反而让宁宗感觉到疏远。

皇帝也需要亲情。

宁宗对堂弟极好,现在堂弟有赵与芮这个继承人,让他非常宽心,更感觉到了丝丝亲情。

两人和上次一样,一谈就没的停,说了很多话。

但一刻钟左右,皇帝身后有个声音响起来:“陛下,到用膳了,可别饿着呐。”

皇帝下朝后到现在还没吃饭。

“拷”赵与芮心中不爽的用余光看了下慕容英。

“与芮吃过没?”皇帝问。

“还没有。”赵与芮果断道,他明明吃过了,还是说没有。

“走,陪朕一起。”

慕容英脸色微变。

历史上对宋宁宗的评价是昏庸无能,没有主见,任由权臣摆布。

这个评价肯定没错,但还有一个评价是这么说的:“无声色之奉,无游畋之娱,无耽乐饮酒之过,不事奢靡,不殖货利,不行暴虐,凡前代帝王失德之事,陛下皆无之。”

所以很多人只看到他昏庸无能,任权臣摆布,庆元党禁和开禧北伐两次事,更是被载入史册,成为笑柄。

其实宋宁宗优点还是不少,只能说他生不蓬时,又没把事情干好。

按说庆元党禁和北伐两件事,实际上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前者他干的太早,不符合当时的环境和背景,后者只是没干好,打输了,成为笑柄。

如果他成功了,这两件事干好了,估计就成了一代明君。

赵与芮对宋宁宗的历史完全不清楚,但才和宋宁宗接触了两次,就知道宁宗至少是个仁厚的长辈。

无论他做皇帝是有多昏庸,在和赵与芮一起的时候,他肯定是个仁厚的长辈。

宁宗非常节俭,午饭就两个菜一小荤一个素,还是今天赵与芮愿意陪他吃饭,这才又让加了一个鸡肉和一个汤。

吃饭时,赵与芮发现器具全是以锡代银。

这也是宋宁宗上位后更换的,只为了节省开支。

赵与芮虽然来之前已经在家里吃过,但皇宫烧的菜确实比王府烧的要好吃,而且皇帝请客,他果断又吃了一大碗。

宋宁宗吃的很少,不时抬头看赵与芮。

看着赵与芮哗啦啦大口的吃饭,虽然举止不雅,但宁宗却是满心欢喜。

不知不觉中,他想到自己以前的几个亲生儿子和养子。

他有过九个亲生儿子,皆很早夭折,后来收六岁的赵询为养子,从小带在身边,父子感情不错。

赵询十六岁被立为太子,当了十三年太子后病逝。

赵询死的时候,宁宗非常痛苦,因为再也没有一起陪他用餐的儿子了。

后面赵被立为皇子时已经成年,只是为了国家社稷才选的赵,宁宗和他,完全没有一丝父子感情。

今天下朝后,礼部侍郎真德秀再次提议立赵为太子,史弥远则坚决反对。

宁宗犹豫再三,也觉得太早,因为在那个时候,他脑子里突然一热,想到了一声声叫他伯父的赵与芮。

赵叫他父皇时,他能清楚感受到其中的淡漠。

而赵与芮叫的伯父自然而亲切。

还是丞相会办事,当初选皇子时,应该当丞相来办。

此时宋宁宗突然有点后悔立赵为皇子。

但再后悔已经没有用,一切无法挽回。

“好吃,好吃,伯父,皇宫的菜真是烧的好吃。”赵与芮此时一边吃一边夸。

宋宁宗脸上全是慈爱之色:“与芮若是喜欢,可以多来皇宫陪伯父。”

“哈哈,那与芮不客气了,就是进皇城太麻烦,每次在宫外等半天-扑”赵与芮此时吐掉最后一块鸡骨头,然后拿起碗来,先把桌上的骨头全部扫到碗里,然后才把碗筷放到一边,最后打了个饱嗝,拿起边上的毛巾抹了抹嘴上的油。

宁宗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当即挥手:“慕容英。”

“陛下。”慕容英赶紧上前。

“传朕口谕,通知皇城司和内东门司,以后沂王与芮进宫,不需通报,可直入内廷。”

慕容英脸色再变。

现在朝中上下,不需通报,可直入内廷的,只有皇子赵。

他犹豫了下,还是道:“遵旨。”说罢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赵与芮。

赵与芮也是随口说说,没想到皇帝这么给面子,他一时也有点意外。

同时也感觉到皇帝对自己的宠爱。

他今天入宫还是有事求于皇帝,赵与芮赶紧称热打铁。

吃完饭后,他起身走到皇帝身边,扑通又跪下。

“与芮这是为何?”宋宁宗莫名奇妙。

“与芮怕被伯父责骂贪玩,先认个错。”赵与芮搭耸着头道。

“你何错之有?”宋宁宗笑道:“你起来说。”

赵与芮道:“与芮想向伯父请一件事,说完再起来。”

宋宁宗含笑看着他,微微点头。

(求追读啊,求大伙不要养,追读很重要,下周一和周二明镜加更,如果周一周二追读理想,明镜后面要爆更,爆更啊。)

第44章 天下唯一

“与芮搞了个新玩意,怎么说呢,是打发时间和娱乐用的,又和下棋一样,需要用到脑子。”

“现在还在做,等做好了,再送到宫中给伯父看看。”

“既然和下棋相似,当是雅物,何错之有?”宋宁宗笑道。

宋宁宗以为赵与芮怕自己责骂他不学无术,玩奇银巧技。

赵与芮这时抬头,一脸欣喜:“伯父不会责骂哦?”

“与芮还是要多读书。”宋宁宗语重心长的道。

赵与芮欢天喜地的站起来,来到宁宗边上:“伯父能不能为与芮写四个字?”

“。。”宋宁宗。

赵与芮道,此物将来一定会流行天下,当让天下人记得,这是我们赵氏宗室发明,不可仿造。

所以想请伯父写四个字:“天下唯一”。

赵与芮这要求要是对两宋其他皇帝这么说,估计要给他一个大嘴巴子。

身为宗室,玩奇银巧技,还想天下出名,不打你打谁。

但是宁宗的性格就不是很计较这些,而且他现在非常喜欢赵与芮。

他几乎没有犹豫,笑道:“来人,笔墨伺侯。”

从大殿出来时,慕容英亲自送到门口。

此时的慕容英脸上终于挤出一丝笑容:“沂王慢走。”

殿外站着张华,这会表情也有点惊讶的看着赵与芮。

“多谢慕容大官,有劳大官。”赵与芮也客气的回应着。

南宋宦官一般叫官职,但慕容英这都都知太长,所以历代有称高级宦官为大官的,也有叫大档的。

赵与芮这么叫也是一种尊称。

看赵与芮这么尊称,慕容英脸上挤成一团花,弯腰笑道:“恭送沂王。”

等赵与芮走远后,他脸上刷的一变重新变的阴沉起来。

“张华。”

“小的在。”张华赶紧上前。

“你找人通知皇子,今天沂王赵与芮与陛下一起吃饭了。”

“喏。”张华神色动容的转身而去。

“还有,陛下允许沂王直入内廷。”

张华脸色大变,抬头看向远去的赵与芮,眼神变的怨恨起来。

张华当年在庆元府就跟着皇子赵,是其心腹,之后进宫,慕容英当他接班人培养。

将来赵当皇帝,张华就可能成为宫中宦官之首都都知。

没想到突然插出来一个赵与芮,还很讨皇帝欢心,张华自然有点看不惯。

不过等赵接了皇位,应该也没赵与芮什么事了,他默默的想着。

赵与芮还不知道自己今天进宫吃了顿饭,已经让很多人不爽。

他捧着皇帝的御笔,兴高彩烈的去拜见杨皇后。

离开垂拱殿后,到了台阶下发现胡松在等他。

宫中不能独自乱跑,而且他也不认识,所以姚必之一直派人陪着他。

“沂王。”胡松立刻迎了过来。

“带本王去拜见婶婶。”赵与芮笑道。

胡松一愣,大概没听懂。

但他想了下,很快就明白了:“沂王请,这边走。”

赵与芮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能当姚必之心腹,果然是个小机灵。

他一边跟着胡松,一边留意地形,也想自己记着路。

但南宋皇城虽然小,可建筑有点多,各种院子一重一重,短时间他哪里记的住。

他估计还得来个七八次才行。

没多久,他来到杨皇后的慈明殿,但殿中的侍女说杨皇后午憩了。

皇后有睡午觉的习惯,而且现在天气热,不睡觉也没事干。

赵与芮只好转身离去,然后按路程远近,先拜见曹美人,再去钟夫人,最后阎美人。

首节上一节31/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