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03节

“除了李家中一半财产,朝廷会另外还有重赏,对于支持朝廷,为朝廷做事的人,陛下一定会重赏。”

周仲友哭笑不得,心想我也没做啥啊,是你们逼我的,不过他知道彭义斌故意如此,只能陪着笑点头。

彭义斌上来就砍了李全家,着实把现场的官绅们吓了一跳。

接着彭义斌让全礼带着杨春和周仲友一起点验大名县册簿,统计全县粮田房产最多之人。

然后转身问杨春:“现场这些人,可有平时做善举,为百姓的人?”

杨春愣了下,看看现场不知如何回答。

“即然没有,那就全部查抄。”

这会各地的豪强地主,基本杀一百个不会错一个,难得有做好人。

好人是发不了财的。

而且彭义斌也不是杀他们,就是全部查抄家产和田地,每户留一百贯钱,少量粮食,让他们去蒙军控制地,比如去西面和彰德,北面的顺德都可以,你们比较欢迎蒙军是吧,那就去蒙军地盘。

说完之后转身而去。

现场顿时炸了锅,没想到宋军这么狠,而且比蒙军还不讲理。

刚刚还与他们谈笑风生的彭义斌转头就把他们所有人控制在县衙,然后派人按个查抄。

大名县里顿时鸡飞狗跳,很多地主的粮仓都被查抄出来。

宋军是非常阴险,每到一户,先查抄所有能找到的。

等找完所有财富,粮田之后,还有些地主会隐藏着粮仓和银钱,这时,就要求他们自己家里的亲人也好,亲戚也好,管家仆人也好,这些人来举报,谁第一个举报,可分到查抄的一半。

有些可能只有地主自己知道,地主们也不愿意说,没关系,反正地主家全家被驱逐出大名,自己去蒙古人控制地。

宋军后面再慢慢找。

宋军像土匪似的在大名一番查抄,最后驱逐走了几百户大名县有钱有地的官绅们。

半个月的时间,先后抄没粮食二十多万石,银钱财物房产等合计上千万贯,粮田更是几十万亩。

这会正是秋收之后,很多地主藏有大量粮食,现在全便宜了宋军。

接着宋军开始把这些没收的粮田,分给大名百姓。

这招打土豪分田地,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相当有用。

宋军分田也是有套路的,先分给原本各地主豪强的佃户们。

佃户是很多地主豪强的军队来源,他们本来就是无田或少田之人,因贫困而高价租地主豪强们的田,现在宋军先分田,每家每户十亩起,一下子拉拢了他们的心。

而且宋军田租也低,只要两成,再加两成税,等于是四成。

原本他们田租就在五成甚至五成以上,还要另外交税,并且田还不是自己的。

现在宋军答应他们,耕种交税十年之后,田归他们私有,即十年后,不用交田租了,只需交税。

如果家中有青壮愿意当兵(还要被宋军选中),则直接不要田租。

如果家中有青壮经常参与朝廷征发民夫,帮朝廷做事,每年做足四个月,则免去田租。

这些政策出来,大名县刚刚失去主家的佃户们,纷纷投入宋军怀抱,无人会再想念以前的主家。

彭义斌再次征发民夫帮忙做工事时,城中报名百姓越来越多。

分完佃户们,彭义斌手中还有不少田,则分给大名县田少的百姓。

比如每家人均不足两亩以下的,然后是五亩以下的,尽力保障大名县每家每户都有五亩以上的田。

这批人被新分到的田,交税两成,原本自己持有的田,三年免税。

另外城中原本有田的百姓,三年免税。

赵与芮的政策一条接一条,全部是拉拢人心,宋军才进城半个月不到,一套政策下来,几乎立刻赢的全城百姓的支持和赞颂。

赵与芮在这边原本就没有税收,现在他直接免税三年,百姓们得到实惠,他并没受到损失。

而他查抄了几十万亩田,分给百姓之后,手中还余下近十万亩。

可以陆续分给驻地军官,兵士和官员们。

彭义斌带兵进城时,大名县的百姓们十分漠然,很多人看他们,还如同看着仇敌。

但等彭义斌把地主豪强和粮田较多的一批驱逐出大名后,再一套政策下来,立刻赢得全城大部份百姓的支持。

当然,此时城中还有不少商人和读书人,他们很多算是中产阶级,粮田可能不是很多,但有商铺和家产,他们对宋人的政策并不是很满意。

宋人的政策全都是针对普通百姓,让普通百姓得到实惠,而他们受益比较小。

很多人以前都不用交税,宋人的三年免税反而不是好事,代表着三年后,他们要交税。

好在赵与芮马上第二波政策上台。

先是军队和地方官府和当地各商铺商谈采购事宜。

驻军每年消耗油、菜,肉,布、铁料等各物,以后改为当地采购,与各商家签定合约,以略低于市场价购买。

朝廷以后只给当地驻军提供军饷和军粮和军备,其余物资尽量当地采购。

这可是笔大生意,而且涉及很多商行,合约还规定,朝廷每年会抽查所购物资和价格,若物资质量好,价格正常,可能把商行列入优先合作范围,有机会获得更大的采购单。

这样大名城的各商行们就会展开竞争,同时把他们的利益和朝廷绑在一起。

对于读书人,赵与芮在大名县筹建学校,招募读书人来教书。

朝廷是不给工资的,但从查抄的房产,商铺和粮田中给些读书人。

比如有的读书人田少的,可以拿五亩田,当十年工资,你认真教书,这五亩田就给你,你不认真教书,五亩田可以收回来。

别人建学校得花钱,赵与芮在新占的地方建学校都不需要花钱。

抢来的钱粮就能支持他干下去,反正每一亩田,折两年工资,一幢房产是折多少年工资,一间商铺又是折多少年工资,这样读书人是纷纷报名,强烈要求帮忙教书。

几套政策下来之后,大名全县上下与宋军利益绑在一起,宋廷也彻底巩固了对大名的统治。

这会别说蒙军打回来,就是宋军撤出去,让给蒙古人,大名城上下十几万百姓也不答应啊。

326.第326章 赵与芮又出阴招?

蒙军虽然退去,南京城里依然是愁云密布。

完颜守绪现在还是非常头疼。

之前为了坚壁清野或者说是躲避兵灾,南京城外百里内的百姓都往城里跑,导致城中人口已经达到两百五十万。

现在蒙军退了,但宋军又来了,摆在完颜守绪面前又是更大的难题。

是举兵和宋军决战,打退宋军收复失地,还是抱团继续守着南京。

从南京城现状来看,短时间是可以守守的。

毕竟蒙军在历史上围攻南京长达九个月,虽然城破时死亡达到上百万,但两百五十万人能呆这么久,证明南京城中的存粮还是比较多。

但一直守下去也不是个事,这么多人挤在南京城,早晚会弹尽粮绝。

于是宝庆八年正月,蒙军退走没几天,完颜守绪召集众臣,商议让南京城百姓退回各地的事。

“朕向四周派出哨探,宋军并没有进攻南京的打算,而是四处攻城掠地。”

完颜守绪这几天派出大量哨探出城,发现宋军暂时没有攻打南京的打算。

宋军西边先后占领永宁,新安,东边占据睢州、归德,南面占禹州、新郑。

中原境内到处都是宋军,很多宋军兵马不多,就几千人,然后去占领一个县州。

有些地方金兵会抵抗一下,有些直接投了。

现场的文武大臣们闻言纷纷破口大骂宋人阴险。

宋人这是逐步蚕食,等他们把大金各地占完了,大金就余下一个南京有屁用?

包括现在郑州,洛阳名义上属于大金,但蒙军已经撤了,大金在这几个地方一兵一卒也没有,等宋军把这些地方全占完,大金就变成小小金了。

宋人套路和蒙古人完全不一样,蒙古人上来就奔着南京城来,宋人先不管南京,到处占地,这反而更让人头痛。

完颜守绪话音刚落,被宋人放回来的完颜合达道:“臣愿意带两万兵马去守郑州。”

“武仙可带两万兵马,去守陈留。”

以完颜仲德守南京。

城中百姓分为数部,去一波陈留,去一波郑州,去一波卫州,去一波封丘。

不得不说,完颜合达的提议还算谱子上。

因为他知道不能让两百五十万人都聚集在南京,这么多人在一天,得消耗多少粮食?

现在趁宋军没到,赶紧分流。

他又道,宋人不会像蒙军那样屠城,可好好劝说百姓,让百姓回家。

这样先减轻南京城的压力。

然后他们主守两个方向,西边是郑州,南边是陈留。

这两地与南京成三角,可相互支援。

同时下令各地,征召各地兵马来勤王救援。

最后一句话是屁话了,现场所有人都知道,大金在其他地方,恐怕已经凑不起哪怕一万兵马。

“哪还有兵马,方城山一仗都打完了。”完颜仲德愤怒道。

刷,完颜守绪脸色涨红,瞪着完颜仲德,却又说不出反驳的话。

方城山之战前,大金在全国各地也没多少兵马了,当时蒙军从山西绕黄河过来,先把山西金国仅有的几个地方全打了,山西的兵马要么降了,要么被屠了。

接着蒙军一路打洛阳,郑州,各地要么望风而降,要么城破被杀。

而宋军在东边和南边逐个攻城,宋蒙两国基本把金国南京城外的有生力量消灭殆尽。

中间陆续有些败兵会逃向南京,但也没凑到多少人。

现在南京城里金军一共六万多人,七万不到。

文臣张天纲疑惑道:“我朝如今,只余这几个地方了?”

完颜合达红着脸:“再等下去,过几天这些地方恐怕也要没了。”

完颜仲德大声道:“不如集中兵马,和宋军决战,只要打崩了宋军,可以收复失地。”

完颜合达道,现在外面天降大雪怎么打?

完颜仲德又道,现在下着雪,宋军能到处攻城掠地,为什么我们不能打?

两人差点吵了起来,基本也是代表了朝中群臣的两种心思,一个是继续守,先过完这个冬天,等明年春天一到,蒙军必然要攻宋,到时他们也可以发兵,收复失地。

第二个是不如出去和宋军拼了,万一打胜了,宋军就得滚回去。

完颜守绪明显是想用完颜合达的法子。

见两人争吵不下,朝中群臣也是分成几边,他起身挥手:“都不要吵了,两位爱卿说的各有道理--”

首节上一节303/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