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7节

据梁成大说,丞相安排了莫泽为魏王府记室参军。

“。”赵与芮顿时一愣。

梁成大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又道:“沂王举荐的李皇,为魏王府王友。”

赵与芮马上哈哈笑道:“都是从五品,听丞相的。”

心中有些恼火,他答应了李皇为记室参军,没想到史弥远给他当头一棒。

王友和记室参军虽然都是从五品,但王友可以有两人,记室参军只有一人,所管的事也不同,明显记室参军更好。

史弥远这是想提醒赵与芮,大小事务,还是老夫说了算,上来就给赵与芮一个下马威。

这件事给赵与芮提了个醒,以后做事当尽量与史弥远先商量。

上午梁成大把赵与芮送到魏王府,与门口李皇几个人汇合。

魏王府是淳熙年间建成,在原枢密院的位置,占地大概有三十多亩,在历代王府中,也算规模比较小的。

过程比较繁琐,先是宗正寺又读了个皇帝的令谕,大概是沂王赵与芮搬进魏王府(理论是他爹的家),然后要王府上下和团一气,相亲相爱之类的,总之就是告诉大伙,你们是一家人了。

这令谕也不是圣旨,现场不需要跪着接听,赵与芮也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嗣母两国夫人俞氏。

俞氏也就二十多岁,十三岁就嫁给赵,生了个儿子早夭,后来就没再生过。

她出来时就带着个侍女,背对着赵与芮,赵与芮都不知道她长什么样。

但现在正是夏天,她就穿着一件月白色的丝裙,从身后看去,身段不错,就是个子有点娇小,大概也就一米六左右。

接着又有官员出来宣布了一些任命。

任命莫泽为魏王府记室参军(从五品),任命李皇、魏了翁为魏王府王友(从五品)。

任命宗学谕郑清之兼任魏王府教授(从七品),升太学正李宗勉为魏王府教授(正八品)。

任命余铸为魏王府翊善(从七品),升林介为王府赞读(从七品),升军器局监丞杜范为王府赞读。(从七品)

特奏周来为行在皇城司亲事官(将虞侯),特奏全勇和牛宝为亲事官(承局)。

南宋的武职主要有科举、制举、和荫补三个途径。

周来三人要推荐为武官,不需要参与科举,父辈又不是官将,所以只能靠制举。

制举中皇帝可以特奏,即皇帝大打后门,任意封官。

周来三人,就是走的特奏入武官职。

亲从官、亲事官是皇城司特有称号,将虞侯和承局是低级的统兵官。

一番任免之后,赵与芮有点晕,因为不知道里面谁是史弥远的人,谁不是。

但好在很快还是能看出来。

吏部的官员读完后,莫泽、梁成大、郑清之、余铸、林介五个人走到起,相互聊了起来。

李皇、李宗勉、魏了翁、杜范四个人走到一起,相互施礼,聊天。

这下子赵与芮心中大概有点数了。

魏王府有一半官员,恐怕都是史弥远的人。

赵与芮还在打量诸官,李皇突然快步过来,到了他面前。

“沂王要先拜见嗣母。”

“啊”赵与芮反应过来,转过身,果然看到俞氏正低着头在边上,似乎等他。

他赶紧整了整衣袍,大步走过去。

等他走近时,俞氏也缓缓抬头。

“嘶”赵与芮表情一凝,有点短暂的失神。

俞氏长着一脸瓜子蛋,非常小巧和精致,她身材娇小,却上下匀称,月白色的裙襟下,白晰的肌肤玉润水灵。

她看起来比钟夫人还年轻,保养的极好,当她看向赵与芮时,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眉间还充斥着一种淡淡的忧郁。

真没想到嗣母会是个绝美惊艳的大美人,赵与芮来到南宋所见的女子中,也只有钟夫人可以和她一较高下。

“与芮,拜见母亲。”赵与芮上前施礼,但叫的有点尴尬。

对方看起来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还极为端庄美貌,他却要叫母亲。

俞氏没什么表情,赵与芮也算俊朗,但她毫无波动,微微点了下头,小声道:“以后魏王府大小事宜,都要仰仗沂王,辛苦了。”

赵与芮还想说不辛苦。

俞氏转身便走,飞快的离开了现场。

等赵与芮转过身时,就见现场很多人纷纷扭头。

原来很多官员都在偷看俞氏。

后来他才知道,俞氏年轻时与钟夫人并称临安四美,是临安城有名的大美人。

今天好不容易有机会看到这位大美人,现场很多官员都在偷看。

此时不相关的官员纷纷来与赵与芮打招呼告辞。

还有些官员在边上等着沂王训话。

赵与芮发现周来、余勇、牛宝三人被一个武官叫在边上,好像在说话。

不多时,那武官带着三人走向赵与芮。

武官叫李继乾,是行在皇城司的干办官。

按宋制,干办官下面辖五指挥,总率亲从,亲事。

即是周来他们的顶头上司。

干办官一般由武功大夫以上的武将,或内侍都知,或押班充任。

既可以是武将,也可是宦官来当,整个皇城司设有七名干办官。

李继乾是武将。

此时李继乾来拜见赵与芮,然后和他说了番话,大概是因为周来等三人都是王府推荐,所以虽然职务挂在他们行在皇城司,实际归王府管,以后他们不需要轮换,只需常驻魏王府。

而王府的三十六名守卫(亲事卒),通常由皇城司轮换,每五天换一批,具体轮换,会由周来和相关人员对接。

赵与芮表示明白了,然后便道:“周来,送李校尉。”

李继乾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宋朝军制有点乱而杂,武将主要看官阶(军衔)、差遣(实职)、李继乾官阶是八等中的无品尉勇,进义校尉,差遣是皇城司干当官。

打个比方,宋朝的武阶官相当于后世的上校,上尉,差遣就相当于后世的营长、连长。

一个是军衔,一个是实职。

后世重实职,不重军衔。

宋朝是重阶不重职,因为宋朝七品武官就相当于军中高官,能领军一方,而且和收入挂勾。

第25章 三名南宋贤相

李继乾差遣是干当官。

赵与芮可以叫他李干当,也可以叫李校尉。

但大部份皇城司干当官,都喜欢被叫校尉。(就好像官阶八等中最高的是太尉,大伙都叫高太尉)

周来把李继乾带出内院,走到外院时李继乾再次重申了一些注意事项,周来认真听着。

说完之后,李继乾就抱拳:“兄弟们都来了,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问兄弟们,周虞侯时间长了,自然都懂了。”

“多谢李大哥。”周来直接就叫大哥,李继乾也没什么反感,向他抱抱拳,准备离开。

人家跟着沂王,将来前途肯定比他强,李继乾自然不会有太大意见。

却见身后有个中年男子笑吟吟走过来,正是全保长。

“全保长,有劳了。”周来笑道。

“李校尉这边请。”全保长笑眯眯的道。

李继乾莫名奇妙,但魏王府对比后世的王府较小,对他来说还是比较大,当下就跟着全保长往外走。

不过心里已经不舒服,自己好歹官比周来大,居然叫个仆人送我?

不过等他们走到大门口前面的前院时。

全保长突然道:“沂王说今天天气这么热,还要李校尉跑一趟,都没来的及让李校尉喝口水,望李校尉包涵。”

“不敢不敢。”李继乾都不想和仆人说话的,不过全保长开口,他也只能应付下。

但话音未落,叭,全保长突然从袖子里摸出一个袋子,塞在他手上。

“李校尉慢走。”全保长后退几步,笑吟吟看着他。

特娘的,李继乾低头一看,脸色微变,抬头看看四周没人,赶紧往袖子里一塞,脸上顿时挤出迷人的笑容:“替末将多谢沂王,末将先行告退,以后有什么事,可以让小毛兄弟找末将。”

说罢,李继乾大步而去。

魏王府突然又安静了下来,刚刚一大帮子人都陆续的离开了。

赵与芮坐在大殿,两侧泾渭分明站着两班人。

莫泽、郑清之、余铸、林介站左侧。

李皇、李宗勉、魏了翁、杜范站右边。

后来他陆续搞清楚。

郑清之是史弥远和官家两人亲点,过来教导赵与芮的,莫泽、余铸、林介也是史弥远的人,其中林介是史弥远小妾的亲戚族人。

那莫泽是史弥远历史有名的四木三凶七大门客的三凶之一。

另外四人里,李、魏、杜三人都是李皇推荐。

李宗勉在历史上做过南宋宰相,为人清正,虽身居台辅,家中清贫,后人称之为‘公清之相’。

魏了翁之前做过武学博士,专门掌以兵书、弓马、武艺教诲学生,绍兴二十六年之前,这个职位多半是武将充任,绍兴二十六年后,规定可以让文臣干。

进王府前为泸州知州,所以魏了翁文武双全,又主政过一方,也算是个人才。

杜范来这前,任职军器局监丞,负责军械打造,历史上也做到了宰相。

这三个人都是正直廉明,善陈直言的良臣,其中两个在历史上做到宰相。

反而是举荐他们的李皇,在历史上名气不大。

但此刻他们都还官小,因为志气相投,性格相近,被李皇举荐后,来到魏王府。

赵与芮现在一个都不认识,既不知道自己身边有莫泽这样三凶之人,更不知道身边还有三名南宋贤相(郑清之后来也做到宰相)。

此时大伙都看着他,等他说话,赵与芮想了想后:“以后本王若不在,王府大小事宜,可先报莫记室。”

魏王府三个从五品,莫泽肯定要排第一,赵与芮当然给给史弥远面子。

首节上一节17/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