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第153节

  “他们在发现布商宅邸起火后,就迅速赶了过去,当他们靠近布商宅邸时,他们发现了三道身影从布商宅邸跑出,只是当时距离太远,衙役没有追上这三人,等衙役全城搜寻时,却已经找不到这三人了。”

  “所以……”

  孙伏伽看向林枫,道:“有附近百姓的证词,有衙役的证词,当地官府这才断定杀人者,就是那一家三口的。”

  林枫明白孙伏伽的意思,可他仍是蹙眉道:“仍旧少了关键性的能够彻底定罪的证据,证据还是不够充分……毕竟,附近的百姓不会一直盯着街道,他们的视线总有不在街道上的时候。”

  “而衙役们也说了,他们看到的是三道身影,可他们并未看清楚那三人的具体长相。”

  “所以,此案仍有疏漏。”

  孙伏伽想了想,旋即点头:“你说的也对……不过当年的情况是天下仍旧混乱,朝廷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对外征战和消弭内乱上,刑狱方面远没有现在这般重视,所以用当年的眼光来看,其实那已经算证据够充足的了。”

  林枫明白孙伏伽的意思,不同时期,不同国情,很多事是不能用同样的标准看待的。

  他说道:“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这一家三口的下落。”

  他看向孙伏伽,道:“当时刑部也帮忙全大唐通缉了,可都过去这么久了,仍是没有这三人的丝毫线索……他们去哪了?本官感觉,他们就好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一家三口,两男一女,他们的特征很明显,而且当时还有他们的画像……并且当时大唐内部也有些混乱,各州各县都凭身份‘过所’才能通行,他们是怎么逃走的?怎么就能逃离郑县?怎么就能全国通缉都找不到?”

  “过所”就和唐僧西行的通关文牒,以及路引一样,是必要的通行证件,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这类通行证被称为过所。

  在古代,没有过所这类的文牒,根本寸步难行,别说远行了,连相邻的县城都到不了。

  普通百姓办事,可以向官府申请过所,得到了文牒,按照文牒上写好的路线才可离开。

  但那一家三口,他们被通缉,不可能有过所文牒,所以理论上,他们是寸步难行的,郑县都出不去。

  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被检查过所,他们没有过所,一旦被发现,就会立即就会被当地官府抓捕。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这一家三口仍旧踪迹全无,这绝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孙伏伽眉头也皱了起来,他说道:“这的确有些奇怪……不过也可能是他们三人在逃亡途中遇到了什么意外,死在了荒郊野外……或者他们有什么手段,重新换了身份苟活,也不是不可能的。”

  林枫点着头:“孙郎中所言有理,不过我也有一个猜测,孙郎中不如看看是否也有这种可能性……”

  林枫看向孙伏伽,眯着眼睛,缓缓道:“那就是这三人,其实也已经死在了周家灭门之夜!只是他们的尸首被真凶带走了,而真凶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三人背锅!”

  “这样的话,他们早已经死了,尸首已经被真凶给处理了,这才会导致全大唐通缉,足足十年,也没有找到他们!”

  “孙郎中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

  孙伏伽瞳孔一缩,脸色倏地一变。

  他紧皱着眉头看向林枫,连忙道:“子德当真觉得如此?”

  林枫摇了摇头,他合上卷宗,道:“本官也只是和孙郎中刚刚一样,进行合理性的猜测罢了,无凭无据,只是猜测。”

  “但因这个案子本身就证据不充分,所以这个猜测……”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未必就没有这个可能。”

  “更别说……”

  林枫看向孙伏伽,缓缓道:“这个案子,就是普光寺连续杀人案的凶手想让我们知道的案子,所以我想,这个案子的真相,应该绝非卷宗写的这般。”

  听到林枫的话,孙伏伽和赵十五都是一愣。

  可下一刻……孙伏伽迅速反应过来,明白了林枫的意思,他眼眸陡然一瞪,忙道:“子德,你说这话……难道,你已经确定,这个案子就是你要找的案子?”

  赵十五一听,也忙看向林枫:“真的!?”

  林枫迎着两人紧张的视线,轻笑点头:“很幸运,第二份卷宗,就被本官找到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了卷宗最后面附带的通缉令。

  他将一家三口中丈夫的通缉令放到了孙伏伽和赵十五身前,道:“你们且看……在这通缉令上,对身为丈夫的谢放有着一段介绍。”

  “介绍里写着……谢放,大业九年,随军攻高句丽而被俘,会说一口流利的高句丽话,警惕其假冒高句丽人遁逃……”

  孙伏伽一边听着林枫的话,一边仔细去看通缉令上的内容,继而满脸激动。

  “真是如此!真是如此!”

  他看向林枫,道:“这份卷宗不是本官筛选出来的,本官都没来得及看最后面附带的通缉令,这个谢放就是高句丽回来的战俘,所以说……”

  “难道他,就是那个没有署名的写信之人!?”

  赵十五只觉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林枫之前那一切都只是推断,可现在,推断变成了现实了。

  林枫竟然真的只凭那三件物件,查出了十年前的往事!

  林枫迎着两人震惊激动的视线,轻笑颔首,道:“不出意外,谢放就是写信之人,而他去布商之家,应该就是拜托布商帮他送信。”

  “可是没想到,在他去布商的宅邸当夜,却发生了这般意外。”

  孙伏伽听着林枫的话,不由起身,来回踱步,道:“这么说来,普光寺的凶手,就是那个布商之家的人,他没有死在火灾里,最终活了下来,并且通过十年的追凶,找到了这些在当年杀人放火的真凶?”

  林枫点头:“应当如此。”

  孙伏伽看着林枫,心中充满着感慨,哪怕这一切都是他陪林枫一步一步查到的,可当这一切真的被验证了,他仍是忍不住内心震动。

  在遇到林枫之前,他绝对不会相信,有人可以根据那么三件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东西,推断出一件在十年前被尘封的案子!

  并且,一切已经有了验证。

  他们找到了那件案子!

  林枫见孙伏伽这般神情,就知道孙伏伽在想些什么。

  他笑道:“虽然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案子就是普光寺凶手希望我们发现的案子,但毕竟仍旧没有决定性的证据,所以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查,来最终确认……”

  孙伏伽眸光一闪,道:“你准备怎么办?”

  林枫视线看向卷宗,缓缓道:“案子发生在华州,距离并不远,连夜赶路的话,明天中午就应该能赶到。”

  孙伏伽道:“你准备亲自前往郑县调查?”

  林枫笑着看向孙伏伽,道:“不!应该说,是我们一起亲自前往郑县调查。”

  孙伏伽:“……”

  …………

  翌日,午后。

  华州,郑县。

  赵十五驾车驶入了县城大门,他说道:“义父,我们接下来去哪?直接去县衙吗?”

  马车内假寐的林枫听到赵十五的话,打着哈欠睁开了眼睛,他想了想,道:“不去县衙……先去周家的宅邸,看看那里现在什么样了。”

  “好。”赵十五向几个路人打听了一下周家宅邸的方位,便赶动马车出发。

  马车里。

  孙伏伽一边做伸展运动,一边看向林枫,道:“子德为何不直接去县衙?”

  “十年前的旧案,还是县衙能知晓的信息更多。”

  林枫挑起车帘,看向热闹的街道,他缓缓道:“这种有极大概率存在问题的案子,就算问当地官府,也未必能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而他们的话,反而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毕竟他们当年就是这样结案的……”

  林枫一边说着,一边收回视线看向孙伏伽,道:“而他们会这样结案,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他们的水平不行,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所以我们去问他们,他们给出的信息也只有卷宗里记载的那样。”

  “要么,他们的水平够,也知道一些问题,可他们仍旧这样结案,这就只能说明……”

  林枫眯着眼睛,意味深长道:“……他们很可能,与这个案子,本身就存在一些牵扯。”

  孙伏伽瞳孔微微一缩,脸色顿时一变。

  他紧盯着林枫道:“你是怀疑,县衙也参与了周家灭门案?”

  林枫摇着头,道:“我只是根据现有情况,做合理分析罢了,具体如何,还要调查后才能知晓。”

  “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注定官府不可能给我们多大的助力。”

  “所以,即便我们之后要和县衙接触,最好也是先自己查个清楚,将能知道的事情都了解清楚了,再去和官府接触……那样的话,官府的人是否说实话,他们的信息是否有误,我们也能从容判断出来。”

  孙伏伽想了想,旋即点头道:“还是你考虑的周全。”

  没多久,马车停了下来。

  赵十五声音响起:“我们到了。”

  林枫和孙伏伽下了马车。

  然后第一眼入目的,就是一个被火燎的漆黑的门房。

  匾额已经有一半被烧得漆黑,隐隐能看到仅剩下的一个“周”字。

  门半掩着,并未关闭。

  林枫看到这一幕,有些意外道:“这都十年了,竟是一直都荒废着?”

  孙伏伽也有些意外。

  “这宅邸的位置不算偏僻,应该有很多人愿意接手,怎会一直荒废着?”

  林枫摇了摇头,推开半掩的门,走了进去。

  一进去,所看到的,就是十分荒凉的景象。

  一些建筑的残垣断壁孤零零的伫立着,墙壁上可见发黑的痕迹。

  地面上已经杂草丛生,不过到了深秋,杂草都已经枯萎,使得眼前的院子,更加的凄凉。

  看着这硕大的院子,林枫能够想象到,武德五年时,这里会是一幅怎样的热闹场景。

  只可惜,一场大火,让那热闹的景象,就此定格。

  热闹不再,只余荒凉。

  林枫走进院子,在宅邸内简单转了一圈,然后摇了摇头,道:“看来这里是找不到什么线索了。”

  孙伏伽点着头,叹息道:“一场大火,将整座宅邸付之一炬,原本就算有什么线索,都可能被烧毁了,更别说现在已经过去足足十年了,就算有什么线索,也早已被雨雪风霜和时间的伟力给破坏了。”

  林枫缓缓吐出一口气,转身向外走去:“走吧,去附近打探下消息,时间和雨雪风霜能够掩盖这里的线索,却掩盖不了人的记忆。”

  众人走出周府,林枫转身将门重新掩上,旋即转身,向四周看去。

  这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茶铺。

  林枫道:“正好午时了,一起去吃个饭,顺便打探下情报。”

  几人来到茶铺,随便找了个桌子坐了下去。

  林枫发现这个茶铺的客人不多,除了他们外,只有两桌客人。

  而忙碌的掌柜只有一人,连个伙计都没有。

  林枫道:“掌柜,将你们特色的饭菜都做一份,要量大管饱。”

  掌柜闻言,忙热情道:“好嘞,客官稍等。”

  茶铺不是只卖茶水,也有饭菜吃食,价格要比酒楼便宜。

  在等饭菜端上来的间隙,林枫几人都侧耳听着其他两桌客人的闲谈,想听听郑县最近有没有什么热点事件。

首节上一节153/420下一节尾节目录